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聊天群-第6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闵洪学也不得不承认,朱聿键说得有些道理,可他还是摇头说道:“殿下,皇上有旨,特意把燧发枪那些最新的军国重器调拨过来,先行装备殿下的军队。如今燧发枪还未到,更是没有训练,这些都还需要时间。”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说道:“如今朝廷正在推行卫所军制革新,还涉及到了都察院的改制。这是国朝大政,是重中之重。云南虽然远离京师,可这事必须立刻准备起来。一时之间,本官也抽不出身来。”

    听到这些话,朱聿键连忙回答道:“孤不是心疼买燧发枪的钱,真的,孤绝对没有这个意思。如果阁老抽不出身来的话,孤独自领军前去也可。当然了,孤不是说在大明境内领军,而是去了洞吾那边后再领军……”

    有些事情,是有忌讳的,比如藩王领兵!朱聿键虽然得到皇帝亲口允许,可他还是有一定的顾忌,手握兵权的事儿,他不得不再三解释一下才好。

    “对了,阁老在这也刚好,等朝廷的燧发枪运过来了,正好可以训练燧发枪兵。孤在前线消耗的兵力,正好可以补充之!”朱聿键说到这里,才思泉涌,口生莲花,“朝廷不是一直缺粮么?孤早日打下洞吾,就能早点提供粮食给母国,正好也能震慑周边,让那些对大明阳奉阴违的小国,都乖乖地进贡粮食。孤早日做出了榜样,也能给其他藩王以信心,让他们也能学孤这样,早日封建海外,解决大明国内土地兼并问题和藩王问题!”

    他几乎是在赤裸裸地说了,他的这个迫切心思,闵洪学只看一眼,听一句就能感觉出来。此时朱聿键的心思,闵洪学也能理解。不得不说,彼此之间相处久了,朱聿键知道自己担心什么,知道朝廷需要什么。

    闵洪学的身边,此时还站着一人,就是木邦人巴登顶。他听了后也插嘴说道:“洞吾那边,我们已经暗地里挑起了很多内乱,他隆王一直在忙于平息内乱,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怕是那些地方势力都会被他平定。征讨洞吾之事,宜早不宜迟!”

    “对啊!”朱聿键听了,又立刻回应着巴登顶的话,他知道巴登顶也希望早日打过去的,“孤这边,平日里也已经选了不少能吏,只要能打下洞吾,就能快速稳定地方,孤相信,应该没什么问题的!”

    闵洪学听了,沉吟不语。

    从理论上来说,目前在训练的军队,其实是朱聿键的军队。只是以前没有这样的先例,而且攻打洞吾,必须要闵洪学的支持,因此,朱聿键必须取得闵洪学的同意。

    看到闵洪学的样子,朱聿键和巴登顶互相看看,心中不由得都有点惶恐,说了这么多,就怕闵洪学不同意。

    等了好长一会后,闵洪学终于开口说道:“这样,这支军队可以先行开拔去永昌府,就以腾冲卫改制为理由前去好了。等朝廷正式旨意一到,就可以兵出永昌,孟养、孟密,木邦三地,进而威胁阿瓦。后续燧发枪兵和其他军队补充后,再一举夺取阿瓦。殿下看此策如何?“

    相对来说,孟养、孟密和木邦三地,经过多年的战事,民生凋敝,洞吾那边也没怎么看重这些地方。加上原本就是属于大明的,因此,大明出兵收复这些地方的,难度相对来说会小很多。另外,阿瓦是洞吾的粮仓所在,他隆王在原本的历史上,于一六三五年迁都到阿瓦,由此可见阿瓦的重要性。

    闵洪学的这个计策,不管是在巴登顶这个木邦人看来,还是在这一年恶补洞吾消息的朱聿键看来,都是一个稳重之策,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于是,朱聿键立刻就答应下来。

    于是,朱聿键和闵洪学又商讨了一些细节后,由朱聿键和巴登顶在聊天群中各自向崇祯皇帝做了禀告。

    崇祯皇帝看到这份报告后,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对于洞吾,也就是后世的缅甸来说,他的印象,是其国王把永历皇帝交给了满清。而且,他还记得,当时洞吾还屠了很多汉人。

    一想起这,崇祯皇帝又从以往的奏报中,想到了在万历年间,三宣六慰被洞吾劫掠者有数万,后来洞吾那边听到消息说朝廷大军将南伐,恐其人为内应,举囚于江边,纵火焚死,弃尸蔽野塞江。这件件桩桩,让崇祯皇帝也没做多想,便同意了唐王的请求,一份圣旨便快马从京师而出,直往云南而去。

    之所以闵洪学也好,京师这边也好,都要求有圣旨,一是因为这个事情太大,二是因为闵洪学身边的聊天群成员中,就只有唐王朱聿键和木邦人巴登顶而已。因为他们的屁股问题,缺少信任感。

    云南这边,军队开始移防,而粮草物资这些,则并不明面进行,只是通过商人贩卖的方式,低调地往永昌府集中粮食物资。否则的话,有心人肯定能想到要发动战事。因为卫所军制的革新,犯得着出动大军又带无数钱粮的么?

    在圣旨到来之前,闵洪学也为这次的战事开始做些准备,陆续传唤各地土司,宣布朝廷新政。就估摸着等圣旨到了昆明前后,就能轮到洞吾和云南边界的土司齐聚钦差行辕。而到那个时候,才明确旨意,令他们配合攻打洞吾。

    洞吾大战将起,崇祯皇帝不由得在操心卫所军制革新的同时,也将一部分心思放到了洞吾这边。远在京师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聊天群系统,去了解洞吾那边的情况。

 1000 残杀

    (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一岁一枯荣,这是自然规律,眼看着要到深秋了,草原上再也见不到绿色的海洋。从北方吹来的寒风,已经让人感觉到深深地寒意。

    远在遥远的北方,就在一条河流边上,一大队骑军带着一身疲惫,纷纷停下马来。为首那人,竟然还是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此时的她,比身边的人更为憔悴,可却依旧强作镇定地说道:“今日就在这过夜吧!”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下了马,虽然自己已经疲惫不堪,可还是先照顾战马。但是,他们随身带着的马料早已吃完,战马光啃草儿,早已掉膘地厉害。原本出发的时候,一人双马的,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只剩下一匹马了。

    “我们绕了这么远的路,都快到最北方了,建虏早已被甩掉,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安全返回明国。”女人看着队伍的士气不高,就强颜笑道,“我们立下了大功,皇帝会给予重赏的。归化城那边,有坚固的房子,不用再担心大雪,不用再担心挨饿……”

    她自然是领着剩余骑军从北绕回的海兰珠了,科尔沁族的骑军听到她这番话,不由得都对未来多了份期望,士气也明显恢复不少,动作也麻利了起来。就在小河边,给自己,给战马洗漱,安营扎寨准备休息。

    此时,离太阳落山还有一段时间。科尔沁族人都躺在一个个小小的帐篷内休息,或者几个人一起,烧了小火堆烤着干硬的马肉充饥,同时说着话。

    “以后我们再和建虏相遇的话,估计他们肯定会找我们拼命吧?突然之间捅了他们这一刀,肯定恨死我们了!”

    “肯定的了,他们一直相信我们科尔沁族,这被盟友突然背弃,肯定要被别人更恨了!”

    “你们说那里的话,这是各为其主!不要忘记了,以前我们科尔沁族和建虏也是敌人来的,只是建虏实在强大,后来才不得不结盟的!”

    “结盟又怎么了,没见建虏不也随便找了借口灭了好几家部族么?告诉你,建虏就是头狼,饿狠了信不信会吃我们科尔沁族?”

    “……”

    科尔沁族军队的扎营,特别是这支骑军的扎营,远不是明国新军般军纪严明。他们多是族人,又跑了那么远的路,如今没有了建虏在身后的威胁,心情放松下来,聊着天,说着话,似乎根本不是军队,而是回归了牧民身份。

    他们中,有的人对于这次的行动,好像心里过不去。但更多的人,则是看得很开,纷纷给那些过不去的人解答。

    “不管怎么样,我们是能安然回去了。说真的,我觉得啊,我们草原啊,就应该像归化城那样,让汉人种地,而我们放牧,这样结合起来,就再也不会牛羊冻死、出瘟疫而导致我们遭大灾!”

    “对啊,以前每年的冬天,都是那么的难熬,但以后就好了,再也不用有以前的担心了!”

    “这么一说还真是,其实以前我听说了之后,就羡慕那些投靠明国的部族了,觉得我们科尔沁族和建虏走得太近,是不可能被明国接受的。想想建虏才不可能给我们如同归化城那边的待遇,心中就懊恼。没想到的是,族长竟然早有算计,带着我们走向了这条路!”

    “……”

    他们的谈话,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再也不用担心挨饿,再也不用担心凶残的建虏。聊着聊着,他们都开心了起来,士气也明显提高了不少。

    夕阳西下,给草原洒了一层金黄色的余晖。营地内一片祥和。海兰珠就躺在自己的简易帐篷内,和崇祯皇帝聊了一会天,禀告了今天的情况后,刚从聊天群退出来,却忽然听到外面似乎传来什么动静,有点异常。

    她还没来得及出营帐查看,就听到有匆匆地脚步声传了过来。顿时,海兰珠的心中一咯噔,已经好多天没见建虏的影子,应该是甩掉了啊,难不成建虏算到了自己这边的路程,又绕路追过来了?

    她刚掀开帘子,就见一名族人到了眼前,神情严肃,甚至带了点担忧之色禀告道:“别乞,河里发现了死尸,从上游下来的!”

    一听不是发现建虏踪迹,海兰珠便稍微松了口气。同时,她也好奇了,在这么偏僻的北方河流中,又怎么会出现死尸呢?

    这么想着,她也忘记了疲惫,立刻随着报信的族人,匆匆往河边过去。

    此时,在河边,已经聚集了不少族人,看到海兰珠过来,纷纷让开了一条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