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皇太极听了,惊讶地问了句。明军不是在城头上加高城墙了么,怎么还出城了?
问出话后,他都没等亲卫再答复,立刻抢步而出。那胖脸上,带着兴奋之色。明军真出来了,就让他有来无回!
出了中军帐,皇太极一边矫健地翻身上马,一边大声传旨道:“所有军队集结,出营待战!”
蒙古大营那边,正在一起说话的首领们,得到手下的禀告说明军出城,一个个也都非常意外,纷纷涌出了营帐去看个究竟。
“啊,明军还真敢出来啊?”
“这……没了城墙的保护,他们这是出来找死么?”
“这下好了,都不用攻城了,一下出来这么多,全部被清国消灭在城外的话,这盖州不破也破了!”
“明军将领是脑子有屎了,看来明军还是以前的明军,一和大清对上,就是昏招连连!”
“……”
在他们看来,城外野战,明军就不可能是大清的对手!不在城内守着,还要出来抢土山,真是蠢到家了!皇太极下令修筑土山的一个用意,不就是要引诱你们出来,这比攻城要好多了吧!
奈曼部族长看了下建虏御营那边的旗号,转头说道:“皇太极要求全军出击,我们怎么办?”
他这话一说,其他首领也转头看去,果然发现有这军令。
“还能怎么样,明军这是找死!清国必胜,我们要不配合,回头就对我们兴师问罪了!”
“这样,我们动作慢点,让明清两家先打一会再上,不过也别做得太过了!”
“好!”“好!”“好!”
753 决战
(全本小说网,HTTPS://。)
土山下,四五百建虏已经集结完成,排成了一个紧密的方阵。已经爬上土山的建虏,则张弓搭箭,也开始瞄准,准备迎敌。
可是两侧包抄过来的,皆是高头大马,人马具甲,五骑并排,一杠长长的骑枪搭在马上,犹如伸出来的五根毒刺。速度越来越快,地面为之震动,前扑之势,犹如泰山压顶,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那些集结起来的建虏确实是精锐,遇有敌情的第一反应就立刻开始结阵。可他们也是人,看到冲向他们的铁甲重骑,没有障碍物可以阻挡铁甲重骑冲锋的前提下,就算结阵了又如何?一时之间,这些建虏都慌了。
远处的济尔哈朗吃惊地看着前面,这个时候,他已经看清最前面的明国骑军乃是铁甲重骑。两侧各五十左右,大概有一百骑。只是这个发现,他就知道,土山下的军队要完了。在这种地形下,一旦让铁甲重骑冲了起来,是没有什么能阻挡的了。
还不止这个,盖州城头上,土山正对着的那一段城墙,不知道何时,已经集结了大量的弓箭手,随着“梆梆梆”地弓弦声,密集地箭雨腾空而起,成一个抛物线,落向土山,甚至还有一部分越过了土山,落向土山的背后。
如果土山修筑完成的话,就会有防箭的措施来保护土山上的弓箭手,可是,此时还没有修筑完成,自然就没有多少防御措施;更何况这个时候,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两侧奔驰而来的骑军所吸引,没有防备的建虏,立刻被箭雨所覆盖,随着“噗噗噗”地箭支落地的声音响起,建虏顿时就倒了一片,包括土山背后已经集结起来的那个方阵。
不可避免地骚动出现在土山上下,他们都还没来及反应,又有两轮箭雨飞了出来。本能地,建虏立刻想着应对夺命的箭雨。
也就在这个时候,铁甲重骑冲到了。
仓皇射出的箭支射中铁甲重骑,没有一点用处,或者挂在那里,或者就干脆被弹开,一丝一毫都没有影响铁甲重骑的冲锋。
密密麻麻排列起来的长枪长矛,随着铁甲重骑的冲击,就犹如纸糊地一般,一下就被铁甲重骑淹了过去。
两边的铁甲重骑,一前一后,把不大的方阵捅了个对穿。铁甲重骑之后,紧密的方阵已经看不到,唯有一地的尸体。侥幸活下来的建虏,散落在原本方阵的几个角落。惊魂未定间,明军轻骑迎面而至,又是一波收割。
只是一个冲锋对决,土山下的四五百建虏,几乎全都阵亡。
当济尔哈朗看到明军的铁甲重骑时,他就知道土山下的方阵怕是没用。不过他想着以大清军队的精锐,还有土山的白甲兵,总能坚持援军到达。
但他没想到,明军似乎早就计划好了夺取土山,不但两侧夹击,城头上也有支援,竟然一下杀伤大量大清军卒。只一个回合间,不但土山下的兵卒无一幸免,就连土山上的白甲兵,在慌乱之间,也死伤了不少。
这一幕,也同样被闻讯跑出大营的皇太极看到了,他不由得失色惊道:“怎么会有铁甲重骑?”
所有人都知道,野战的时候,只要运用得当,铁甲重骑就是个冲锋陷阵的大杀器。可是,铁甲重骑的打造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财力物力的消耗很大,人员和马匹的选择也很关键。一般来说,只有最为精锐的军中,有足够的财力才可能去打造铁甲重骑。
而明军一直以来都是防守为主,要这种耗费财力的铁甲重骑干什么?卢象升的那支骑军确实有,不过似乎只有一点点而已,对于东江军这支经常骚扰辽东的军队来说,有一点也不算稀奇。可盖州城内的明军也有,实在是出乎意料了。
震惊之余,皇太极也来不及多想了,他看到出城的明国军队正开始抢夺土山,步军在土山前面集结防御,骑军则在两边运动,护在步军的两翼,还有一部分步卒,则是在仰攻土山了。
而大清军队这边,一支骑军已经快要到土山那了。可对面的明军步卒已经差不多完成了集结,这集结的速度之快,让皇太极都大吃一惊。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精锐,这绝对是明军中的精锐,以前的老对手关宁军,绝无可能这么快完成集结!
不是重甲铁骑去冲击集结完成的步军阵地,那和找死没有区别。那支大清军队也认识到这点,离得近了也纷纷下马,开始集结准备步战。
而在这支大清军队的后面,还有一支军队也正在赶去。只要这支军队赶到,人数就能压过明军了。
皇太极只是扫了一眼战场,就立刻开始下旨,调动军队分别出击那两个城门,能夺下来最好,夺不下来就断城外明军的退路。
做完这些,他转头看了眼蒙古人那边。发现那些蒙古部族也有在集结军队,不过速度很慢,甚至还在收拢逃回来的那些人。
这些蒙古人,军纪方面远远不如大清军队,让他们一下集结完成也不现实。可皇太极却从他们集结的蛛丝马迹中发现,他们有故意拖延的成份。
“传旨,良机已现,蒙古诸部三通鼓内完成集结出击,否则别怪朕军法无情!”皇太极发狠了,让亲卫立刻前去传令。
明军出城,正是歼灭他们的大好良机,机会错过,就要用人命去填城墙。这一次机会,一定要抓住。
鼓声阵阵,喊杀声在土山响着。而在土山面对建虏大营这一侧,明军一千多人的步卒集结完成,严阵以待。
在他们的对面,建虏本部军队也已经差不多完成集结。他们没有时间等到全部集结完成,就在前线将领的指挥下,开始往前推进。否则一旦土山被明军攻占,再夺回来就会很难了!
一支建虏骑军已经赶到,护在步卒军阵的两侧,伺机向前,抓捕战机。
整个盖州城外,原先的平静在一刻多钟的时间内被打破,大军云集,建虏军队前压,蒙古军队磨蹭前进,下一轮大战一触即发。
754 关键的土山(第三更)
(全本小说网,HTTPS://。)
军令传下,就算是科尔沁族皆是老弱,都说了全军出击,那也不得不出战了。
海兰珠一身戎装,穿在身上,倒也别有一番女将风范。不过此时她没有一点关系自己好不好看,而是跟在布和身边,关注着已经在厮杀的地方:“明军早点拿下土山,否则一会就无法逃回城内了!”
布和先是看看自己的三千族人,一个个都被寒风冻得缩成一团,似乎风一吹就倒。这种情况,也难怪刚才皇太极的亲卫过来催促,都懒得多监督一会。就这样的战力,上去只会添乱。
他这么想着,转头看向土山那,脸色有点严肃地说道:“恐怕不可能,那土山上的可是白甲兵,是清国最精锐的兵卒。以前的时候,十个白甲兵都能追着几百明军跑的。如今他们在上面守着,又怎么可能让明军马上攻上去呢!”
“额祈葛,您说得都是老黄历了,这可是新军啊!”海兰珠不服气地反驳道。
布和听到,转头看了她一眼道:“新军怎么样,我没见过。但白甲兵的战力,我是见过的。”
说完之后,他也不想再在这个问题上争辩,看着土山沉声说道:“此战的关键,就看明军能否及时拿下土山了。否则清军一旦和明军交战,很可能今天盖州就会失陷!”
“不可能!”海兰珠一听,立刻否定道。
布和听了,用手一指前面道:“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不要意气用事。你看,清军已经集结完成。看到没有,这一次的清军,可都是满洲族人,是真正的精锐。他们一旦和明军交战,就会压得明军被迫寻求盖州城头上的支援。如此一来,他们就会边打边退,一直退到城墙脚下,才能让城头上的援助起到作用!”
说到这里,他停了下,转头看了看皇太极的御旗所在,而后才转回头又继续解释道:“派出的都是清军精锐,说明清军这边已经预料到了这点,必定不会让明军甩开他们,能安然退到城墙底下去。只要清军发力,攻进明军阵中,如此一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城头上的明军反而没法下手支援。清军后续兵力跟上,正好顺势攻城。”
说到这里,他忽然轻轻叹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