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实力大减。我们和清国的关系太紧密了,与其上贡表,不如直接上降表更好!”
海兰珠听了,想了想同意了。不过她又马上有点疑惑地说道:“额祈葛,其实也不用这么麻烦,女儿可以马上和明国皇帝联系,说明这个事情的!”
“孩子,这不是正式的,算不得数!”布和解释道,“原本是想让你哥去的,可他要领兵去避一避,就只有让你去了!”
听到这话,海兰珠觉得也有道理,只是聊天群里说说的话,似乎太过儿戏。可她转念一想,又马上有异议道:“额祈葛,要是女儿去了明国,那万一有事,又怎么通知您啊,派人来回的话,不但不安全,还不及时!就像这次的事情,女儿要是不在您身边的话,我们都没法知道发生的事情了!”
一听这话,布和不由得眉头一皱,好像女儿说得也对!他有点头疼地说道:“去明国京师进献降表这个事情,实在太过重大,除了你们兄妹,其他族人都不能完全相信!可你们两人都不去的话,我又走不开,这岂不是……”
说到这里,布和发愁了。
但海兰珠皱着秀眉想想,忽然带着一丝兴奋之意对布和说道:“额祈葛,不是有那五名明军伤卒么,他们的伤早已好了,一直要求回明国呢!这降表让他们带去,就肯定不会有泄密的危险了!”
一听这话,布和的眼睛顿时一亮,仔细再想想,不由得点头道:“好像可以,对他们来说,这也是大功一件!”
想到做到,他立刻写了降表,盖上身份印记,用一个小盒子装了,还用一把锁给锁好了。然后让海兰珠陪同,亲自去见了那五名明国伤卒。
“孔大人,我马上安排人护送你们回明国。不过你们回去关宁时,还请帮一个忙。”布和对孔有德郑重地说道,“这个盒子里,有一封致歉信,麻烦你一定亲手交给孙阁老。”
孔有德刚听到布和的称呼时,就很是吃了一惊。自己就一个小兵头目而已,科尔沁族族长却用了“孔大人”的称呼。而后他听到可以回国,不由得大喜,连忙应了下来。
一切安排妥当,布和就让海兰珠之前安排保护明军伤卒的十来名族人,护送孔有德五人回关宁。同时交代为首之人,说等到了关宁之后,听孙阁老的吩咐。
而后,海兰珠还进了聊天群,把情况做了说明,让崇祯皇帝把事情也传达给孙承宗,免得关宁这边不知情出现意外。
崇祯皇帝没想到自己透露了消息之后,回报来得这么快,也出乎意料的不错,他当然是愿意了。科尔沁上了降表,那以后科尔沁草原就是大明版图的一部分了!
不过表面上,他却不动声色,只是回复道:“朕对你们科尔沁既往不咎,准了你们的降表,你们是不是还得回报下啊?”
海兰珠听了,先是一愣,不过马上福至心灵,立刻有了主意。
716 卢象升的决定
(全本小说网,HTTPS://。)
于是,她立刻回复道:“陛下,如果建虏真要我科尔沁出兵的话,我和我额祈葛一起领兵前往。这样建虏这边有什么事情,我都能第一时间禀告给陛下,这个可以么?”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大喜,这是他没想到的收获。要是有个人肉电话机在建虏那边,岂不是对建虏的动静一清二楚,会大大有利于盖州的防守!以海兰珠的身份,她能获得的情报,就是钱富贵也比不上的,更何况钱富贵也不可能去前线!
这么想着,他略微等了一会,让自己显得不怎么迫切后才道:“这个法子也可以,要是你把有用的军情传给朕,朕会记下你的功劳的!”
海兰珠听了很是高兴,自己终于也有用武之地了。她立刻回应一声后,就去找她额祈葛说这事了。
布和听了,终于明白为什么明军那么容易打胜仗了!料敌机先啊!明国皇帝有此本事,清国肯定难逃覆没之下场!
而此时,在金州城内,登莱巡抚卢象升正在巡视一处隔离出来的大片空房屋。不时还要求什么地方设置岗哨,什么地方增加巡逻,什么地方设置兵力等等。
他的这种异常举动,让跟在他身后的刘兴治很是不解,最后实在忍不住了便问道:“中丞大人,腾出这些房子来是要干什么?”
卢象升这时,巡查得差不多了,听到问话,便转过头来看着他,面容严肃地说道:“建虏要驱赶汉人百姓攻城。本官决定将他们救回城内,但需要先进行隔离,而后由你来审核其中的奸细!”
“什么?”刘兴治一听,不由得吃了一惊。不过随后想来,却也在情理之中。像这样的事情,建虏以前也不是没干过。不过他有些担心,连忙劝谏道:“中丞大人,建虏肯定会防着我们去救人,万一到时候派出城去的兵马被建虏拖住,而后另有兵力趁势攻城怎么办?”
“那也总不能见死不救!”卢象升又何尝不知道这点,他回了一句后又道,“本官决定亲领骠骑营出城,速战速决,在建虏反应过来之前便撤回城内!”
一听这话,刘兴治又是吃了一惊道:“大人乃是主将,万不可亲率身陷险境。末将……末将愿领军出战!”
他原本的意思,其实是想说战场无情,来攻城便是敌人,不要犯险为好。可想想中丞大人平时的为人,他都和普通军卒同吃同睡,对待百姓也是和蔼有加,要他见死不救的话,怕是做不到。那就只能由部下去代替,不能让他去涉险了。
听了刘兴治的话,卢象升毫不犹豫地摇摇头道:“出城救人,在于速战速决,我军之中,杀敌之本事,还没有人能胜过本官的。此时本官心意已决,不用多说!”
听到这话,刘兴治不由得脸色一红,自己的武力,却还不如一个读书人,实在是羞愧!他能听出来,卢象升确实是下定决心了,他无奈之下又提醒道:“大人,建虏这几天都没动静,怕是要增兵,出城的话,危险实在太大!”
“这倒不会!”卢象升听了,脸上竟然出现了一丝笑道:“陛下已经提前发起盖州战役,如今占领了盖州,夜不收四处活跃,海州等地建虏闭城不出。建虏最要操心的,肯定是那边的局势,金州这边,也就眼前这些建虏,绝不可能再增兵了!”
听到这话,刘兴治不由得大喜。他是辽东人,自然对辽东的情况一清二楚。而且在建虏那边待过,更是清楚建虏对辽阳的重视。如今兵锋都快到辽阳附近,那建虏绝对是不可能再顾忌偏远的金州了。
思前想后了一阵,他便没有再说了,因为他知道,再说也没用。而且以目前城内的兵力,就算是出城和目前城外的建虏一战,有骠骑营当矛头,自己这方也未必会输。
他们的这番谈话,边上的魏木兰一直在听着,并没有插嘴。她其实一早就劝过卢象升,只是没用,就没再劝了。最为关键的是,她知道这事是崇祯皇帝传过来的消息,既然皇帝已经知道了,以皇帝的英明神武,肯定会有想办法的。盖州战役提前开始,牵制了建虏的兵力,这就是明证。
她这么想着,又跟着卢象升到了城头巡查。细心地她,看到城头明军穿得厚厚地,忽然就又想起了建虏军队中,似乎有不少人穿得并不多。
魏木兰抬头看着远处的建虏大营,心中又不由得进行了对比:自己这边早就为守好金州做了准备,物资充足,又是在房屋内避寒。而建虏却只能在营帐之内,这大冬天的,寒风这么冷,估计建虏在营帐内瑟瑟发抖吧!
这么一对比,她不由得更是多了一份信心。正想说出这些,让其他人也高兴高兴时,眼尖的她,忽然发现有动静,就连忙对卢象升道:“中丞大人,好像有信使来了!”
卢象升一听,“哦”了一声,而后拿起望远镜去仔细观察建虏大营。
看了好一会后,他放心了望远镜,微笑着说道:“看来应该是盖州被我明军攻占的消息传过来了。”
说完之后,他左右看看,便对魏木兰笑着说道:“走,我们去箭楼上,看看建虏大营会有什么举动!”
跟在身后的刘兴治一听,便也笑着插话道:“建虏肯定短时间内没有援兵,就不会攻城了!”
建虏不来攻城的话,中丞大人就不用出城冒险,要是这样,就太好了!
等他们来到箭楼上,观察了约莫一个时辰,快要中午的时候,却发现对面建虏大营冒起了炊烟。
刘兴治仔细观察了一会,心中不由得一紧,连忙对卢象升说道:“中丞大人,建虏这次埋锅烧饭的炊烟比起之前要多不少,难道他们还是要来攻城么?”
说到这里,他忽然心中一动,就又猜测道:“该不会是想早点打下金州,然后抽调兵力去打盖州了吧?”
卢象升听了眉头一皱,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如果真这样的话,很可能建虏攻打金州的强度将会非常大!
717 集中全力
(全本小说网,HTTPS://。)
这么想着,卢象升便下令全城暗暗戒备。随着这一声令下,金州城的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城头上的兵卒,多了不少。各处房屋内,原本正在休息的兵卒,也都被唤了起来,或者搬运守城器械,或者做好临战准备等等。
而卢象升自己,则继续在箭楼上,用望远镜观察地远方建虏大营。他有点担心,虽然之前没看到建虏大营中有汉人百姓,可万一要有汉人百姓藏着的话,这一开始的猛攻,必然是驱赶汉人百姓为先。
他又何尝不知道自己出去救人,风险很高。可建虏使出了这招,乃是他的命门所在,他不得不救。所幸皇上及早有了通知,这样自己多做了些准备,把握倒是能大几分。
然而,事情的发展远远出乎他的意料。在半个时辰之后,卢象升忽然发现,建虏好像不是想攻城的意思,而是……而是想撤军!
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