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姓的寨子。这个事情是三边总督派人送过来,让延绥这边加强警惕才知道的。
崇祯皇帝看了后,不由得很是生气。大明难道真是那么好欺负么?连你个垃圾林丹汗也跑来大明捡便宜,杀害我大明百姓,抢我大明财物,烧我大明村寨?
这个林丹汗,在东边的时候,竟然听说建虏要讨伐他,就吓得逃走的货,真当大明是病猫,由得他来打草谷?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私聊吕瑞鹏问道:“他不是在归化城么,怎么跑宁夏那边去了?”
就算要打草谷的话,按照地理位置来说,也应该是在大同附近才是。林丹汗舍近求远,竟然跑宁夏那边去,算是有点奇怪的了。
这个问题,吕瑞鹏回答不出来,不过他却能问洪承畴。不一会的功夫,就见吕瑞鹏回答道:“洪中丞猜测,林丹汗应该是往西去追击顺义王了。”
回完这个,马上,他又发了下一句话道:“这几年草原也多灾情,牲畜多遭瘟疫,林丹汗很可能是追到宁夏那边后,没了补给,就犯边了!”
洪承畴这个推测和事实真相差不多,在原本的位面上,崇祯三年左右的时候,林丹汗基本上打得顺义王不断西逃,而后他便领军犯边,不过攻击的大同这边,甚至差点就打下了大同。只不过这个位面上,可能是受了蝴蝶效应的原因,他跑宁夏去了。
崇祯皇帝看了之后,不由得问道:“那草原那边怎么样了,四五千流贼骑军逃入草原,该有什么事情的吧?”
505 莽古尔泰完了(第四更)
(全本小说网,HTTPS://。)
这话问出去之后,稍微等了一会,才见吕瑞鹏回答道:“臣无能,派出去的几队夜不收至今杳无音信,很可能是草原上之上缺少遮蔽躲藏之地。臣再多派些夜不收出去!”
崇祯皇帝知道,这是吕瑞鹏转述洪承畴的话,想想也觉得有点道理。草原不比中原,那是一望无垠的地方,夜不收要想获取有效军情,肯定是要深入草原。可没什么地方好躲藏,如果遇到大队蒙古人,他们比夜不收更了解草原,不要说打探消息了,就是能不能脱身都是个问题。
这么想着,他倒也没有因为这个事情而追责洪承畴,至少厂卫那边也有派往草原的,但至今也杳无音信。
不过崇祯皇帝担心一件事情,便对吕瑞鹏说道:“朕担心那些流贼和蒙古人互相勾结,如此一来,流贼熟悉关内情况,而蒙古人又多骑军,到时候我大明北部边疆的防守会很被动。因此,务必要尽快打探清楚草原动向!”
“臣遵旨!”吕瑞鹏转述了洪承畴的话,不过随后补充道,“据臣了解,如果流贼只有几百人的话,投靠蒙古人的可能性很大。但有四五千骑军,臣以为,可能不会那么容易妥协。不过这只是臣的猜测,臣一定尽快打探出草原情况!”
崇祯皇帝听了,没有再回复,心中则想着,最好是如洪承畴猜测的这样,那流贼和蒙古人先打起来,打个两败俱伤,大明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
等到第二天中午时分,崇祯皇帝再次登录聊天群的时候,忽然收到了钱富贵的私聊道:“群主,莽古尔泰的骑军回来了,一个个都非常地疲惫,小人在街边都看见了,垂头丧气地,肯定是没追上我大明的军队!”
这事儿,崇祯皇帝当然是早就知道的。此时听到莽古尔泰回到沈阳,心中一动,便吩咐钱富贵道:“你仔细打听着消息,看莽古尔泰回去后,有什么动静没有?”
“小人知道,小人注意着呢!”钱富贵似乎是笑着回答道,“小人看到这些建虏垂头丧气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心中很高兴呢!”
这是另类的表忠心么?崇祯皇帝想着,便没有再理他,看了一会聊天群之后又去忙了。
等到夜幕降临,崇祯皇帝临睡之前再登陆聊天群的时候,发现钱富贵已经发了一堆私聊过来。
“群主,好消息,好消息啊!”
“小人听主子……听豪格说,莽古尔泰回来之后,奴酋皇太极指责他胆小怕事,都已经追上东江明军了,却因为关宁军的出现,竟然逃跑,丢尽了大金的脸面,简直是大金的耻辱!”
“一开始的时候,莽古尔泰暴跳如雷,说就算是皇太极在,肯定就是第一个逃跑的,那种仗根本不能打,他的手下都没有力气了,要打就全军覆没了。”
“皇太极没理他,只是说他没有守好辽东,如今又眼睁睁地放跑东江明军,还对关宁军有了畏敌之心,这样的人,不适合领军作战,要为死去的那些族人负责,老账新账一起算。”
“群主,您猜怎么着?那豪格说,整个殿内都没人帮莽古尔泰说话,都赞同皇太极的意思,要治他的罪。结果那莽古尔泰急了,竟然在殿内拔刀指着皇太极,说要砍了这个猪头。”
“豪格说,那莽古尔泰被关押收监了,就算不死,这辈子肯定出不来了。豪格回来后,很是开心,大摆宴席,也赏赐了不少东西。据他酒后透露,好像那皇太极想要登基为帝,豪格在做太子的美梦!”
钱富贵的私聊到这里没有了,不过透露出来的信息非常重要。莽古尔泰作为建虏的和硕贝勒,是四大贝勒之一,如今被皇太极拿掉了,算是狗咬狗的牺牲品,这是好事!
不过皇太极显然也在朝着集权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看来他想要当皇帝的事儿,也可能会提前了。这个事情比较重要,明日召集群臣商议下。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私聊钱富贵,吩咐他道:“皇太极后续肯定会有不少动作,一有消息,就禀告给我知道。”
“好的,群主!”钱富贵被系统通知,连忙进入聊天群答复道,“小人今天很高兴。群主,您不妨建议朝廷,多来几次这样的事情,建虏内部肯定会吵翻天,搞不定下次又有哪个贝勒会被处罚!”
呦呵,这钱富贵都有这样的认识,不错!崇祯皇帝心中也高兴,便回复他道:“这种事儿,朝廷自有主张,肯定会这么做的。建虏就辽东那么一块巴掌大的地,没有战略纵深,本身人口又不多,要不了多少年,你应该就能衣锦还乡的!”
“多谢群主吉言,小人都日夜盼着那一天,希望小人还能活着带着媳妇儿回老家去!”钱富贵连忙回答道。
第二天一早,崇祯皇帝便在文华殿内召集司礼监和内阁群臣议事,就把目前辽东的动态说了下。
让他有点意外的是,一听说奴酋皇太极要想登基为帝,那些个文官一个个都激动了起来,纷纷表达着他们的态度。说辽东是大明的土地,建虏竟然想登基为帝,建立一个帝国,这绝对不能忍,必须要马上派兵讨伐。
在大明的周边,就没有一个真正能和大明相提并论的帝国,有的只是建国称王而已,低大明一级,是为大明藩属国。如今建虏要想这么干,这些文臣自然是不答应了。
其实,这也是他们看到东江明军的胜利,意识到建虏并没有那么强大,只要大明能应对得当,要想打赢建虏也是有可能的。否则一如原本的历史,皇太极改金为清,登基为帝,大明却没有一点办法,反而被满清不断磕关入内,肆虐关内之地。
消灭建虏的基调一直没有变,崇祯皇帝也没有脑热到立刻同意这些臣子的建议,马上就派兵去讨伐建虏。按照他本人的意思,就是要先慢慢地消耗建虏的综合实力,等到新军练成,有一个合适的时机之后,再给建虏以雷霆一击。
这次的会议只开了一个时辰就散了,不过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却没有离去,拿着个奏本呈送御览。
506 杀大明使者
(全本小说网,HTTPS://。)
一般的奏章,都是内阁给出处理意见,司礼监审批通过就可以了;能让司礼监掌印太监亲自拿着奏本呈送御览,必然是比较重要的事情,内阁和司礼监都不能做主的那种。
崇祯皇帝有点好奇,看着曹化淳,只听他奏道:“陛下,唐世孙被押解来京后,一直拘押没有处置。如今又有御史递了奏章,内阁认为时间不宜拖太久,因此给了处理建议,请陛下定夺!”
这可以说是皇家内部事情,外臣确实不好拍板。而且朱聿键的事情可大可小,完全要看崇祯皇帝的意思。
对于这个朱聿键,崇祯皇帝之前有送书给他,让他先去学一些国计民生的处理方法,用处大概也有个想法的。只是在操心辽东和朝鲜的事情,因此并没有处理;此时听了,他便展开看了起来。
在这封新的御史弹劾朱聿键的奏章上,是内阁首辅温体仁亲自所写的处置意见。大意是说唐世孙明知朝廷有规定,却还是违规领军,企图执掌兵权,并离开封地。此等大罪,当废世孙之位,夺其赐田,发配凤阳守皇陵。
崇祯皇帝一看这,立刻就看出了重点。他记得自己和温体仁谈过免税田地的事情。特别是藩王的赐田,更是因为太多而影响了田赋的缴纳。温体仁这么写,明显是存了能夺回一点赐田,就夺回一点赐田的想法了。这和他以前向自己提议处置的方法,并没有多少改变。
当然了,他作为臣子,给出这样的处置建议,自然不可能是最终定论。这种涉及藩王之事,司礼监都不敢单独处置了,肯定会到皇帝这里。如果皇帝能减其罪,那是恩出于上。如果皇帝不想减罪,那这个锅则由温体仁来背。这么做,就是实践他以前在崇祯皇帝面前所表态过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崇祯皇帝看完之后,并没有马上下定论。对于他这个从后世穿越过来的冒牌皇帝来说,皇家亲情什么的,基本就没什么感觉;至于皇家脸面,这个与中兴大明比起来,自然不用说是哪个更重要了。要是能名正言顺地把以前给诸多藩王的免税赐田都收回来,崇祯皇帝绝对是毫不犹豫会去做的。
因此,温体仁的这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