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聊天群-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吴襄被夺伯爵位,还从总兵降为一方游击,也没有什么同僚敢讽刺他,给他脸色看。

    远处的队伍慢慢地近了,迎接的军将们一个个毕恭毕敬,恭迎信任总兵大驾。

    可谁知,有一名亲卫忽然先一步出了队伍,跑到近前后大声喝道:“大帅路上偶感风寒,不便相见,各位请吧!”

    “……”一众军将一听,都愣住了。

    吴襄听得心中一紧,有点担心,连忙要问,可那亲卫看了他一眼,自然是认识的,却没理他,立刻打马转身,回到队伍中去了。

    吴襄一见,稍微楞了下,慢慢地回过头来,脸色有点难看。

    队伍开进城去,总兵吴三桂没有露面,而是坐在了某一辆车里面。这让迎接他的那些军将很是扫兴,感到没趣。不过当他们看到吴襄时,却又有点意外。

    这吴总兵连他老子都不见,不会真得生了大病了吧?又或者,是有其他什么原因……

    大约一个多时辰之后,队伍入城。吴襄在大帅府终于见到了儿子。

    当他看到儿子坐在那里,除了脸色有点不好看之外,似乎看不出有一点生病的样子,不由得心中松了口气。

    吴三桂看到他爹后,也终于有了反应,不过却是带着怨气先行问道:“爹,只是对付区区流贼而已,您手握大同精锐,为何还要崩于阵前?”

    吴襄一听,老脸一红。事后知道,他也后悔得很啊!可有什么办法,事情都已经发生了。他看了眼房间里的人,见都是自家的几个老人,心中多少好过一点,知道儿子没有当外人的面提这事,是给自己留面子了。

    儿子这是有不满,得,让他发泄下吧!

    他这么想着,果然,吴三桂一开了口,就又接着说道:“如今可好,不但我们吴家的伯爵没了,儿子也被迫离开了锦州。爹,咱们得根基可是宁锦之地啊!”

    这个确实是,吴襄挤出了点笑容,想安慰儿子,说只要手中有钱有兵,离开了宁锦也是没事!

    可他还来不及说话,吴三桂便又在抱怨了:“爹,您老了,已经跟不上形势了……”

    一听这话,吴襄一愣,脸上的笑容便没了,他心中有点生气,儿子竟然敢这样说自己?

    “当今皇上奋发图强,是位中兴大明的英主!”吴三桂有点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可您呢,还一直想着保存实力,保存实力!不但剿灭流贼的时候这么想,甚至还让儿子身边的人天天这么唠叨。男儿大丈夫,手握重兵,却一事无成,眼看着眼前的战功却不能有,您不知道儿子离开了锦州,以后就只能看着何可纲立功劳了,还有那曹文诏,你信不信不用多久就能升总兵?”

    他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他爹在两军阵前败逃,绝对不是打不过流贼,而是想保存实力!不但他自己保存实力,还让家里的那些老人不停地唠叨劝谏自己,一定要保存实力,只要手中有兵,朝廷就不得不重视什么的。这套子话,他的耳朵都能听出茧子来了!

    吴襄被他儿子训斥,很是尴尬。不过他是个精明的商人出身,听到儿子的话后,也不得不认真地考虑了起来。

    吴三桂有机会把心中的不满都说出来,这话就多了,就算他爹没说话,他还在继续发泄道:“您看看,儿子当初当机立断,截了蒙古军之后并没有马上回师,而是去了草原,为我大明扬威!正是因为有这一番事情,皇上才会破格重用儿子,成为大明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兵。皇上的意思,就是要儿子不负圣恩,继续扬我大明军威的。可您看看,儿子当了锦州总兵后,手握重兵,却反而一事无成,您看……”

    这时候的吴三桂才十八岁而已,少年意气,血气方刚,热血沸腾,正想有番大作为的时候。可吴襄让家里老人却在他耳边经常唠叨那些保存实力的话,肯定和他的年龄、性格不符合。如果事实证明,吴襄是对的,那说不定吴三桂也会服气,也会跟着这么做了。

    但这个位面的事实却证明,当今皇帝是为难得的英主,保存实力的结果就是打败仗,被降级,甚至他也被调离了最能立下大功的锦州前线,这让吴三桂心中不满的情绪一起爆发了出来。

    听到儿子满肚子的抱怨,吴襄忽然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好像打错了算盘。儿子所说,不无道理。

    在听到儿子巴拉巴拉地说了一大堆话后,吴襄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点点头道:“我儿说得似乎有些道理!这样,为父给你舅写封书信,问下……”

    吴三桂一听,不由得很气恼,感觉自己说了这么多,却没什么效果,父亲还要去和京师的舅舅商量。自己的前途,还是不能自己决定,便开口直接打断道:“不用,以后孩儿的事情孩儿心中有数,自会有决断!爹您就别操心了!”

    “……”吴襄听了一愣,顿时不说话了。

    吴三桂看着他爹,表情严肃地说道:“陛下有旨,孩儿调到大同后,会对草原用兵。这次的机会要再不抓住,孩儿的前途肯定没了。皇上要中兴大明,绝对不会一直任用无能之辈的!”

    说到这里,他忽然露出一丝向往之色,“皇上曾赞孩儿乃是大明之骠骑将军,如今剩下这机会,孩儿定要好好表现一番,如此方不负陛下提拔之恩!孩儿也能为我吴家争一口气……”

    吴襄怔怔地看着在慷慨陈词的儿子,忽然之间,感觉自己老了!

 475 鲜花插牛粪

    (全本小说网,HTTPS://。)

    虽然如此,可在当天夜里,吴襄还是写了封信,准备寄给京师的祖大寿。把吴三桂的想法转达了,也请教朝廷的大势和吴祖两家的策略该如何?

    在他为吴家操心的时候,辽东大地上,夜幕之下,借助明亮的月光,高应元和韩五带着一支队伍正在行进。

    韩五忽然勒住战马,在他身边的高应元和他们的几位护卫都一起跟着停了下来,有点好奇地看着他。

    只见他前后扫视一下队伍,而后大声喊道:“中丞大人不顾危险吸引着建虏的注意力,就是想让我们都能逃出升天。一些没必要的瓶瓶罐罐就不要再带了!”

    “皇上已派了船在海边等着,到了海边就安全了,大家都走快点。”

    “……”

    虽然韩五这么在喊,可没几个人丢掉携带的东西。他有点无奈,不过也明白,逃出来的这些人,都是穷到骨子里的人,哪怕在他看来没有一点用的垃圾,都舍不得丢掉,这种情况真不能再继续了!

    想到这里,韩五心中打定了主意,对边上的高应元说道:“明日一早天亮休息的时候,全部都查一遍,所有没用的东西,夺了丢掉。宁死不丢的,把人丢了!”

    “好!”高应元点点头附和道,“我们已经尽力了,要还不听话就不管了!带这样的队伍,真他娘的累!”

    这支队伍是他们两人负责的,他们的手下就是辽阳城内时的手下,当初就按军队编制的,容易指挥。通过这些手下,他们又带了很多解救出来后,愿意冒险跟着走的辽东汉奴,一起偷偷离开了海州,往海边赶去。

    这支军队,基本没有什么战斗力,只是靠着登莱巡抚在海州营造的威势,吸引着所有建虏的注意,掩护他们逃出辽东。

    听到高应元的话,他身边一名高个汉奴略微有点遗憾地说道:“要是中丞大人领军一起的话,我们就不用这么提心吊胆了!”

    “你以为你是谁?还要中丞大人护送你?”他身边另外一名廋弱的同伴一听,顿时就不高兴地喝斥道。

    这话谁都不敢接,没人有那么大的胆子敢说让中丞大人护送自己。

    韩五听了,眉头一皱,想着不能被误会,便开口说道:“要是中丞大人和我们一起走的话,建虏就会围上我们。这么多百姓,还有我们谁能打?都没法逃到海边的!如今中丞大人在吸引建虏的注意,我们才有可能逃出去,明白么?”

    有的时候,有些事虽然说过,可你要是不强调,不重复个一次,有些人就是不会理解正确的意思。

    此时韩五再这么一解释,周边这些人终于想通了,不由得又为登莱巡抚担心起来:“大人,那中丞大人吸引建虏的注意,到时候能逃出来么?”

    “我们能早点逃到海边,中丞大人就能早点撤退,明白么?”韩五认真而严肃地说道,“把这话也传下去,谁要敢拖拖拉拉地连累到中丞大人,就自个走,不会再管他们了!”

    一听到自己这个队伍的行进速度关系到登莱巡抚的安危,不少人立刻感觉到肩膀上的担子重了。他们连忙应下,心中打定主意,一定要督促队伍加快速度。

    与此同时,让他们担心的登莱巡抚卢象升,接着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海州,不知所踪。

    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时分,看到城外没有一丝明军的动静,海州的建虏才派出探马开始小心翼翼地查探。

    崇祯聊天群内,钱富贵正在私聊崇祯皇帝道:“沈阳没什么事情,不过从宫里传来消息,好像蒙古科尔沁部派了人过来,在打听皇太极娶别乞海兰珠的事。”

    崇祯皇帝一听,眉头一皱,这皇太极也真够奇葩的,竟然要把人家一家子所有女人都娶过去当老婆?那海兰珠确实长得不错,可那皇太极可是个死胖子,这要真是嫁过去,那真是一朵鲜花插牛粪上过了。

    他正在想着,却又见到钱富贵私聊问道:“群主,蒙古人还在打听一个事,大明登莱巡抚真在朝鲜消灭了两千大金……建虏军队?”

    崇祯皇帝一看,便马上回复道:“是啊,不会你们都没听说吧?”

    “竟然是真的?”钱富贵很是惊讶,连忙回答道,“小人在沈阳没有听到一点消息。要不是刚好听到蒙古人问这事,还真是蒙在鼓里。没想到啊,大明军队竟然也能打败建虏了!”

    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