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命令传下,严整队形的四百建虏便开始分队了,包括护着粮食的队伍中,又分出了两百人前去包抄抓捕朝鲜义兵。
就这样,朝鲜义兵在前面乱跑,建虏在后面追,慢慢地,大家谁也别笑谁,都跑乱了。
那些建虏正追得起劲,忽然,迎面一阵箭雨,顿时就射翻了二十多个,而后他们在惊讶中发现,一队队的明军,竟然成团地向他们围了过去。而且数量之多,也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冷兵器作战,当一方跑散了乱成一锅,而另外一方是结阵攻击的时候,单凭个人武勇,只要不是天神下凡,基本上败局已定。
这一次,卢象升并没有亲自出战,只是令随他而来的毛承祚和刘兴治带队攻击。他在魏木兰的陪同下,就在一个小山头冷眼旁观这场战斗。
看了一会,卢象升不由得转头对魏木兰叹道:“陛下所言游击战之精髓,真是让本官叹为观止。局部形成绝对优势,就算建虏再强悍,我军也一样能大胜之!”
“呵呵,中丞,要我向陛下转达这番赞美之词否?”魏木兰笑了,看到打胜仗,她的心情同样很好。
她其实不懂打仗,否则肯定会指出,卢象升所说还有一个前提,就是我方军队,虽然训练和装备可能不及建虏,但必须要听指挥,肯打仗。
如果不是卢象升在,东江的明军也是一盘散沙,比起朝鲜义兵其实并没有好多少。就算想伏击建虏,恐怕也不会取得多少战果。
但有了卢象升,经过他整顿之后,东江明军就不同了。他从两万多军队中整编了五千多战兵,这次出战,又亲自带了两千最精锐的战兵出来。虽然未经训练,可基本战斗技能都有,也都听他指挥,将士佩服他而敢用命,打这种战事自然就成了可能。
卢象升所带这支部队,如果和建虏进行正规作战,那劣势还是明显,并不会因为他的出现,在短短半个月左右就能变成一支强军。未尽严格训练的强军,被建虏几个战术动作之后,就有可能会乱。令行禁止的军队,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些东西,卢象升自己知道,不过没必要说,他对魏木兰的话只是笑了下,而后转头看向战场。
战事几乎是一边倒,几个明军对付一个建虏,长短兵器伸过去,就算建虏再能打,也一样没什么卵用,被收割了性命。一处如此,处处如此。没过多久,让一般人难以想象,将近六百建虏,包括了女真鞑子在内,除了最后被围成一圈的将近五六十个之外,竟然都轻松解决了。这个轻松程度,不但让朝鲜义兵感到不可思议,就连那些东江明军自己,都感到有点吃惊。
卢象升看到这里,向边上站着的卢大吩咐道:“去吧,把他们都收拾了,接着要去对付剩下那些粮车那边了。”
“是,老爷!”卢大抱拳答应一声,而后向后一招,卢象升的亲卫营中出来了五十余人。这些人手中,每个人都拿着一张劲弩,在卢大的率领下往剩下那围成一圈的建虏走去。
卢象升看着他们过去,向魏木兰叹道:“可惜了,东江这边物资匮乏,时间也短,就只打造了这五十来具劲弩而已,要不战事还要轻松好多。”
在原本的历史上,卢象升总督诸路剿贼时,就曾打造了大量劲弩,干掉了流贼的骑军,从而让流贼势力大减。可以说,卢象升的威名,有一半就是建立在这劲弩上的。
被围的那些建虏已经结阵,面向外侧垂死挣扎,凶悍无比,不管是朝鲜义兵,还是东江明军,要敢攻过去的话,肯定鱼死网破。
可忽然,围着的一队明军忽然往两边散开。这些建虏以为明军是要准备招降他们,正待破口大骂时,就见到散开的明军口子上,又出现了几排新的明军,每个人的手中端着一架劲弩,似乎还是脚踩的那种,那锋利的箭芒对准着他们,就算这些建虏再悍勇,顿时也吓得魂飞魄散。如此近距离之下,就算身上穿了再多的盔甲,也挡不住这劲弩。
刚刚还凶悍之极的建虏,有的忽然丢掉了兵刃跪了下去,喊着饶命,而有的建虏则是疯了一般,企图冲过去。
没有任何犹豫,卢大一声令下,几排劲弩齐射,顿时听到“噗噗噗”地声音,刚才还凶悍厉害的这些建虏,顿时躺了一地,不少人被劲弩穿透,一时没有死绝,还在地上蠕动挣扎。也有的建虏,被劲弩串成了一串,两人倒在一起。
如此一幕,不但那些朝鲜义兵,就连东江明军都看得后背生凉气。而后那些东江明军看向中丞标营兵卒手中的劲弩时,那两眼就冒光了。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朝鲜义兵和东江明军重新出现在运粮队伍周围,人数之多,让剩下的建虏都怕了。当卢大领着五十余名标营弩手开道,齐射了几轮劲弩之后,一切就没悬念了。
在朝鲜义兵的打扫下,又没过多少时间,战场就干干净净了。当卢象升把三分之一的粮食拨给这些朝鲜义兵时,这条道路上响起了如雷的欢呼声:“大明万岁!”
286 人才紧缺
(全本小说网,HTTPS://。)
再说崇祯皇帝在重新认识新的聊天群,感觉差不多了,便点了各工作组中的成员,点开他们的头像,每个人打赏了50成就值,其中曹化淳和刘兴祚多一些,是100成就值。而后通知他们,将解散工作组,如果有问题,每次花费10点成就值私聊自己的上级。
说完这些后,每时每刻都会消耗成就值的工作组便都没了。所有成员全部都在大群中。不过崇祯皇帝还没得闲,花费1000成就值提高曹化淳和刘兴祚的权限为2级,具有发起会话的权限。这样的话,如果有事情要统一通知,就可以发起会话,每次50成就值,人数只要超过5人,这种通知方式就比一个个私聊要划算了。
而作为群主的崇祯皇帝,他可以通过聊天群最上面一个“聊天模式筛选”按钮来筛选出群中成员的私聊记录,并通过花费成就值来查看私聊内容。
群里面人多也热闹了,刷屏自然也多。不过崇祯皇帝没去操心。他私聊了曹化淳和刘兴祚,让他们注意收集群中有用的信息,按照重要程度罗列一二三四点,写成奏章,每隔三天向他禀告。如果事情很重要,可以立刻禀告,不用等到三天后。
安排完了这事,崇祯皇帝又开始琢磨了,这两份奏章肯定有相同之处,自己看重复内容浪费时间,得再找个秘书来进行整理才行。
内阁原本就是皇帝的秘书处,如今的内阁辅臣都是皇帝的秘书,但把厂卫的奏章转给他们并不妥当。想了半天,他决定找自己的皇后。要说利益关系,也只有皇后和自己的利益最为一致。不过这也只是整理下厂卫的奏章,规定整理后的奏章和原本的两份奏章都要一起给自己,就可以防止最终奏章弄虚作假。
如果遇到重要的事情,崇祯皇帝甚至可以从聊天群的原始记录开始查。一条路下来,就如后世的电脑数据,来龙去脉都能清清楚楚。
理清了这些事情后,崇祯皇帝甚至专门去看了下二儿子,顺便让出了月子的周皇后侍寝。当然了,虽然是第一次一起睡觉,基于对方的基本情况,崇祯皇帝也就真是说说话,抱抱睡而已。
第二天,京师就热闹了。之前先行成立的大明皇家水泥公司终于挂牌成立了。公司董事长由皇帝钦点,六部各自推荐了一名董事,其他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也可以推荐董事,组成了董事会。
对于这些董事,崇祯皇帝有要求,必须要懂得一点做买卖的常识。再下面的工头,掌柜之类,就由董事负责了。
水泥公司之前存在户部库房的银子,重新提取出来,交由董事会清点后押往大明中央银行,换取大明纸币。
光是这些事情,就让京师热闹了一整天,看热闹的不要太多。
而大明建设银行的筹备则还在继续中,应天府那边的结果还没报过来。要等股份统计结果出来后,高级人员就位,这银行才能成立。不过据说大明建设银行的行长已经钦定,是一个叫韩有财的人,这人原先在票号干过,多少有些经验。
另外还有消息,据说这次大明建设银行募集的资金足够多,似乎要在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省会建立分行。对于这个消息,许多常年往来各地的商人当即大声叫好。如此一来,他们往来各省的时候,就不用像以往那样带银两上路。
那个时候,就算有票号,也不可能有这个规模,一般都只是京师和应天府有分店而已。可以预见,就算朝廷没有禁止票号经营,在这大明建设银行的挤压之下,也不会有多大生存空间。
新鲜的消息一个接一个,让京师百姓在饭后谈资上,再也不愁没有话题了。
这不,在一座茶馆的二楼,几桌人正在聊着当下最热门的话题。有一人上楼,看到熟人后,便凑过去说道:“刘老三,你小子竟然有水泥公司的股份,真是好运啊!这茶水钱,你得请客吧!”
没想到刘老三似乎不怎么开心,兴致不高地说道:“请啥!”
这话让那人一愣,正待说话时,和刘老三一起的一人笑着解释道:“刘老三那铺子的掌柜跑了,如今找不到新掌柜,正在发愁呢!”
“什么意思?”来人不明白了。
刘老三伸手招呼小二又上了个杯子,摆在来人面前,而后自己接话感叹道:“还能有啥意思!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呗!”
似乎出了点郁闷之气,他就解释道:“大明皇家水泥公司和大明建设银行,都要开好多分店,很缺掌柜,正在高价招人呢!你说,我那铺面,还能和他们比待遇?”
一听是这事,来人一拍桌子道:“还真别说,我家邻居他娘舅的儿子,原本只是个伙计,不过能识得一些字,也会算一算,已经被提升为掌柜了!那月钱,涨了三倍还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