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熟知冷兵器沿革史的裴该,就觉得戟这玩意儿用处不大,还白白浪费铁料,徐州军中一律只打矛头,不配戟兵。当然啦,将领自家想用,那是他自家之事,裴该不会管一般队副以上将领的装具、器械,虽然也多由官家打造,但可以随心定制。
比如甄随,他是没见过后世刃长过尺的大马槊的,就觉得矛头短小,既过于轻飘,瞧着也不够威风,因此特意定做了一支铁戟。戟身不长,仅仅一丈,纯以铁铸,戟头双刃沉重锋锐,戟同样加刃,通体重达一百零三斤{晋斤,合后世将近五十市斤},一般人根本就抡不起来。
当下他一声大喝:“独汝会使矛么?且抬某铁戟来!”便有始终跟随在后的大力小校将铁戟奉上。甄随弃了双刀,单手提起戟来,随手一挥,便将一名胡兵连头带盔,全都扫得粉碎。
平先见状,不禁吓得是肝胆俱裂!我靠彼有这般利器,我手里……啥都没有啊,这架可该怎么打?!
平先原本不过刘咸麾下一小校而已,得刘咸之荐,生擒了伊余,这才受到刘曜赏识。可是刘曜也不过给他官升两级,外加赏赐绢帛五匹罢了,就没赏给他什么名马、宝甲或者神兵利器。他倒是也想自己打造一样趁手的兵刃,只可惜最近工匠营都在忙着赶制“飞梁车”呢,他一个中级将领根本就排不上队……
平先知道,自己无论抄起什么军械来,在甄随这支铁戟面前,恐怕都走不过两个回合,当此情境仍然奋不顾身冲上的,并非勇士,而是脑有屎……无奈只得继续朝后缩,同时指挥部下:“都顶上去,将那蛮子乱刀砍杀!”
胡兵里三层、外三层地涌将上来,但可惜甄随他不是一个人啊,“劫火营”卒也皆奋勇冲突,一方面卫护主将,一方面杀敌立功。甄随铁戟舞开,当者无不胸豁脑破,身前几无一合之敌。
平先一边朝后缩,一边从部下手中接过副弓箭来,隐藏在人群之中,瞅个空档,便想施放冷箭,暗取甄随的性命。可是他才刚拉开弓,尚未来得及瞄准,就听不远处有人大叫道:“平先,将汝首级留下!”
胡军前阵跟随着平先,被陆续调去堵截甄随,“厉风营”的正面压力当即减轻,虽经宋始多次投入数百人的生力队伍,也无法扼阻董彪高歌猛进之势。董彪一边厮杀,一边眼角的余光始终在人群中搜索平先,初见平先与甄随交上了手,不禁心中喟叹:可恶,又要被那蛮子抢先了,我还有何脸面回见刘督?可是随即就见平先退了,董彪大喜,挺着刀盾便朝其方向猛冲过来。
平先听得呼喝声,被迫弃了弓,又取刀来战董彪。两人顷刻间便即交手数个回合,不分胜负。平先心道可惜,我要是一上来先怼此将,说不定这会儿就已经赢了,然与甄随硬碰硬数合,难免体力下降,两臂也略略有些发麻……也不对,若是先败此将,再敌甄随,说不定这会儿我都已经死了……
恶斗之际,斜眼一瞥,就见甄随已然杀透了胡阵,也正朝向自己猛冲过来。平先心说你们至于的嘛,我只是先阵之将啊,你们不去冲宋将军的大纛,干嘛都想要取我性命?被迫虚晃一招,让过董彪,朝后便走。
甄随大步冲近,百忙中还横了董彪一眼,那意思:汝是何物了,也敢跟我抢?!董彪怒目还瞪明明是你抢我“厉风营”的功劳才是!
甄随猛追平先,可是追不上终究前面不时还有胡兵阻路。一怒之下,干脆将全身气力尽都凝聚于右臂,瞄准了平先的后背,便将手中铁戟奋力掷去。平先听得身后风声响起,心知不好,百忙中朝前一跃,合身伏地,铁戟恰恰擦着他的头盔飞了过去,狠狠扎在两丈多远外的土地上。
平先双臂一支,弹跳起来,疾奔数步,便把住了铁戟的戟杆。甄随在后面望见,勃然大怒,喝道:“鼠辈,竟敢动老爷的铁戟?!”朝后一伸手,小校赶紧把他刚才掉的双刀递了过来,甄随便挺着刀,继续追赶平先。
平先奋力将铁戟拔将出来,端在手中,不禁心中大定。可是才刚转身想与甄随搏战,眼角扫过战场,却不禁暗自长叹完蛋了。
此时晋军已然深入胡营,胡军前阵彻底零碎,宋始派来的生力军也陆续被歼,平先大致估算一下,宋将军身边大概只剩下不到三百人了吧……我军败矣!那还怎么打,即便有铁戟在手,我能打过单独的甄随,可肯定打不过有一群挟着战胜锐气的晋兵卫护着的甄随啊!
又一转头,只见宋始的大纛“轰”的一声倒伏下来。平先知道再难回天,赶紧在乱军中寻了一匹马,纵身而上,端着铁戟便朝北方落荒而逃。甄随急得在后面直跳脚娘的,老爷铁戟被偷了,那玩意儿可值八十匹绢,就连老爷也是省吃俭用才能打造得起的呀!亏了亏了,今日之战,彻底蚀本!
原来就在董彪与平先交战之际,刘夜堂派“厉风左营”副督周晋率部直取宋始大纛所在。这周晋本是河内的小土豪,战败后流亡江北,入了徐州军不过他所依附的坞堡不是被胡兵攻破的,而是被郭默攻破的。只是周晋与董彪相同,都是老实脾性,也不记仇关键至亲家眷并没有在那场仗里有所死伤因此郭默投效后,他们不但没起什么龃龉,反倒还叙起了同乡之谊。
周晋领着主力数百人直冲宋始大纛所在。正如平先所预估的,此时宋始身边只剩下了不到三百人,而且因为前阵丧败,个个心生惧意,因此周晋一个冲锋就把敌人给彻底打垮了。宋始被“厉风左营”小卒所杀,周晋亲手砍翻了他的大纛,随即转过身来,协助董彪剿杀仍在顽抗的胡卒。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刘曜留以驻营断后的兵马可以说已然全军覆没了。
第四十章、汝等安有疆界
甄随率“劫火中营”突击胡垒之际,也遣人去招唤右营王泽和左营谢风,然而那二位根本理都不理,仍然按照原计划去追赶刘曜主力。(全本小说网,https://。)王泽终究是甄随所荐,本着一份香火情,命来人归告道“都督使我等追击刘曜,不当转向,甄督慎勿违令。”当然啦,甄随也不会听他的劝。
“劫火”左右营加郭默的“雷霆营”,绕过敌寨,直向北方而去,其中郭默麾下骑兵较多,他亲自指挥着冲锋在前。刘曜在前方得报,急命将军赵慎率所部殿后,以阻敌势。
然而正当急急行军之际,想要转向以御晋军,难度也是相当大的军士多无战心,只想着赶紧脱离险地。赵慎虽然不敢违抗刘曜之命,却多少有些不情愿,心既不坚,又无胆气,行动起来更显稚拙。郭默首先与赵慎交上了锋,他挺矛跃马,往来冲突,不知多少胡卒做了他矛下之鬼。
战正酣时,后队与“劫火”二营也赶上来了,左右夹击,杀得胡军大败,赵慎于乱军中为“劫火左营”士卒所杀。三军并合一处,继续追赶,又遭逢胡将尹安,一番恶战,郭默矛挑尹安落马
可是这么耽搁了一阵,眼见刘曜已去得远了,恐怕再难追及。消息报至裴该面前时,胡军营垒才破,裴该不禁摇头叹息道“倘若凉州大马在,刘曜必然授首”
那么北宫纯的“骐骥营”究竟跑哪儿去了呢且说此前不久,李矩、魏该、冯龙率领司州兵马,在渭北与呼延瑜所部胡军激战,李世回乃晋之名将,魏该、冯龙也素称骁勇,各自率部悍斗,呼延瑜渐感难支。正当此际,忽然大地震动,马蹄声响,一支精锐骑兵从侧翼直杀出来
裴该虽然百般筹划,但他终究不是神仙,而这年月通讯水平也极落后,他不可能一个电话,就召唤北宫纯来助。当日刘曜请求城下相见,裴该便知他已然萌生退意,因此一方面传令华阴,请司州军速速北渡,一方面派人去找到了正游弋于城外的北宫纯,要他前往接应司州军。原计划是等先破了渭之敌,再全军出击,可没成想刘曜跑得那么快,而且根本不救呼延瑜
所以北宫纯率“骐骥营”便直取渭北,正赶上两军激战,当即如同一柄利剑般,从侧翼插入,将胡阵瞬间搅散。其实胡兵若严阵以待,就他这两千骑兵,是很难冲杀入阵的,通常战法是在阵外游走,以弓矢逐渐削弱敌势,争取混乱敌阵,如此才有可趁之机从前匈奴之战汉兵,就多用此法。然而呼延瑜全副精力都放在了南侧,以御司州军,虽然得报有骑兵从侧面杀来,仓促间却难以遣兵转向,遂为“凉州大马”一撞即入。
“骐骥营”卒不过才射了一轮箭而已,便即各自弃弓端矛也有少数非凉州出身的骑兵是使的长刀以锋矢阵形杀入了胡军阵列。锋矢之端,正是降将刘光,他一心立功,好在晋军中重谋进身之阶,手中长矛舞动得有若游龙一般。呼延瑜才一恍惚,就已被刘光撞至身旁,手起一矛,将之刺落马下。
两路晋军会合后,也不打扫战场,逐杀败敌,便即西向杀往大荔城方向。此时大荔城东,“武林”三营正在猛攻呼延实的营垒,但因为呼延实守备得相当严密,一时间难得其门而入。
关键呼延实一早就听说了渭遇警之事,因此暂缓北撤,固守营垒,以为刘曜必会派自己去救呼延瑜。谁想到等来等去,却等来了刘曜催促撤退的命令呼延瑜已无可救,不必管了呼延实得令大感愤恚,因为倘若旁人还则罢了,呼延瑜本是他的从弟,份属亲眷,又岂有坐视不救之理呢正待不管军令,发兵去援渭,忽报大荔东门打开,晋军冲杀了出来
因此呼延实本无撤退之意,临时组织防御颇为积极,“武林营”连续发起三次迅猛攻势,陆和身先士卒,杀得浑身是血,却根本无法逾越营壕,遑论攻破栅栏。当然了,这也有高乐和熊悌之战意不坚,生怕士卒折损太重,不敢全数押上的缘故在晋军战死两百余,多数都是“武林中营”的兵马。
相比之下,“蓬山”三营进攻城西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