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器与陆齐军的兵甲却是有着肉眼可见的代差的。
毕竟国内的军器锻造上,大江南北都已经普遍使用了水力锻锤和畜力锻锤,但在战场上呢?
陆齐多少年慢慢积蓄的兵甲,就仿佛连接上了一无底洞,哗啦啦的尽被吞噬了去。
再进行下去,陆皇帝就只能让自己的将士穿上那些锁子甲和札甲、鳞甲了。而当陆齐军与手下的附庸军的兵甲处在同一档次时候,很难说那些个附庸军们是否还会把陆齐敬若神明。
并且随着战争的进行,陆谦发现他现在对战争全军的掌控也越发削弱了。罗斯是因为被他重点关注,所以一清二楚。可在天竺和天方的战场上,陆谦现在所能‘看到’的似乎都是领兵将领们愿意让他看到的……
这叫他很是不适应。从先前的高清模式,瞬间进入了普通模式,能习惯才怪。但谍报司、安保司这种阴暗系力量也不可能无限制的任由发展不是?
纵览历朝历代,陆谦现今的掌控力已经很强了,因为军队都是短期里放出去的。短短三两年的时间,自是抹消不掉他深重的影响力的。
但陆谦还是清晰的感觉到了自己对军队掌控力的衰落,尤其是大批被征服之地的附庸兵的掺入。
还有塞北各部的西迁,本来就部族林立,乱的如一锅粥的安西都护府【中亚】,现在就更乱了。土著与外来者的斗争,陆齐军对双方的压制,再加上伤残军人的就地安置问题,以及相应的官府设立……
宋江和吴用早就顶不住了。
如此,设立藩国,以镇守地方,就成为了陆谦心中的当务之急。
再多再叫他头疼的问题,随着藩国的定立,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整个金陵城,明面上看,半点痕迹也不显露,似乎只有民间舆论在热切的商讨着姆斯季斯拉娃母女。但在这看似平静的表面之下,一个个老神在在的朝堂重臣高官,乃至是地位特殊的水泊旧人,都不禁展开了联络沟通。
现如今陆皇帝继承人候选名单上的六个人【九去三】,最先舍去的是谁呢?这次的册封,陆皇帝又准备分封去几个人呢?
没有人会不去关注和猜测。
因为这种事儿,甚至是与他们中的很多人利益相关的。
“陛下非常人,岂可以常例论之?”程万里已经是白发苍髯,可一双眼睛很是清亮,可没有老糊涂。“非嫡即长”这一套可套不住这位洪武大帝。
虽然内心里对陆豫甚是满意,以程万里自己的标准论,陆豫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君王。这可不是因为陆豫是他的外孙。然决定权在陆皇帝手中,而不是他程万里啊。
再不想承认,程万里也不得不承认,陆豫被他们教导的有些不类父了。
他太稳了。
然陆皇帝身上又岂止一个“稳”?
“豫儿稳重得体,性格不骄不躁,如能继承大业,定是守成之君。如汉文宋仁之流的人物。可当今天下却不同于前汉赵宋啊。”
陆皇帝是征伐不断,然整个陆齐帝国却没有穷兵黩武,生灵缭乱,民不聊生。陆谦不是秦始皇!
而且大洋之东还有美洲等待着开发,万里之外的西陆也有一神世界等待着征服,甚至是天方都没有彻底镇平,陆谦所留下的帝国,需要的不是汉文帝宋仁宗,而至少是唐高宗李治。
“父亲……”
程婉儿叫道。老父亲的这番话几乎是说陆豫要出局。程婉儿心头如何不悲?
“是为父误了豫儿,是我误了豫儿啊。”
无论是让程婉儿韬光养晦,还是叫身为皇长子的陆豫稳重行事,这策略的制定中都有程万里的意志。
当初他还没在梁山军扎下过深的根基,而程婉儿诞下皇长子又尤其的惹人注目,叫程婉儿低调下去和让陆豫稳重行事,这都不算错。
以程万里对皇家的认知,这般做该是不差的。
只是他把自己老旧的观念——中原王朝的老一套,套在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新生超级大帝国身上,自然就会有偏差的。
可当程万里意识到有可能会不对时候,陆豫的性格也早已经养成,那时候他都已经不能太过直白的去“干涉”陆豫了。
“豫儿不成,陆云也是白搭。潘氏出身低微,故而爱华服贵饰,重礼仪规矩,只是为了不叫自己人言显轻罢了。教导出的儿子,也是谨言慎行,紧守中庸。陛下岂能看的上?”
程万里有点看不上潘金莲,一个出身就钉死了她。但他自己的宝贝外孙又何尝不是因为他的出身而给“害”了呢?
……
宣德阁里,就在程万里进宫来见自己女儿的同时,陆谦也提笔在陆豫和陆云名下划了条杠。这次就先把这两个出局吧。
同时定下的还有老五和老八两个,再加上老九要去新福,九个儿子一下子就折去五个。
剩下的四人里,老三陆川暂时拔了头筹,但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啊,但愿他能继续保持下去!
确定了人员后,陆谦就着手规划地盘了。
剃除老九,这四人当中,老五谋求的是小亚细亚地区,就只有老大、老二和老八要给册封在西面了。而从里海向西去,北高加索地区是一处,伏尔加河、顿河流域是一处,向西的黑海北岸区域,也是一处,再有就是罗斯了……
陆谦现在就是要好好给儿子们分分地盘,以保证他的儿子有通道向南挺进。
他是对波兰和匈牙利是不大打出手了,可他的儿子可以随意啊。只是要保证这般要求的划分,还真不容易……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神罗
(全本小说网,HTTPS://。)
身为罗马教皇,英诺森二世本该是整个欧洲最具有权势的人物,一言一行都会对一神世界有着巨大的难以估量的影响力,然而事实却是他的影响力始终处在神罗和法王的笼罩之下,整个人的后半生历经了无数的风雨险阻,过的凄凄惨惨戚戚。(全本小说网,HTTPS://。)很不幸福,非常的不幸福!
不过纵然非常非常的‘不幸福’,英诺森二世实质上还是整个一神境内要风有风要雨得雨的大人物。毕竟他是罗马教皇,纵然被曾经的敌对者赶得到处跑了好多年,可他最终笑到了最后。意呆利的贵族们再不支持他,只要他还坐在那把椅子上,他本身也就意味着力量!
回到罗马的英诺森二世沉寂了很长时间,一边他要缓和与意呆利本地的贵族关系,另一边却也是要夯实自己在教廷的根基。
当初他被阿纳克莱图斯二世追的到处跑,一大原因就是教廷内部支持他的力量太少了。
当初前任教皇霍诺里厄斯二世死亡当夜,只有少数的枢机主教推选他继位,但其后不久多数派另选枢机主教皮耶埃尔莱奥尼上位,也就是一度掀起狂风暴雨的敌对教皇阿纳克莱图斯二世。
教廷内部,英诺森根本就不是对手,仓促中行礼登位,马上就为阿纳克莱图斯所迫逃往法兰西。错不是克莱尔沃隐修院院长圣贝纳尔使得法兰西教会以及英国国王亨利一世支持英诺森,萨克森境内马格德堡大主教诺伯特也把德意志教会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洛泰尔二世争取到英诺森这方面。敌对教皇的名头就不会被冠在阿纳克莱图斯二世的头上,而是他英诺森二世了。
自己清楚自己的根基是多么虚弱的英诺森二世,而且年龄还已经不小了的英诺森二世,可没有前辈们在一神世界搅风搅雨的心劲。他只想安安分分的过几年安生日子,之后就该去上头找老板报道了。
可谁想到中国人的异军突起让他的晚年也过的不得安生。
如果说拜占庭人和罗斯人同陆齐的交战,还能让罗马保持平静,那么安条克、耶路撒冷等十字军骑士国也掺入进了其中,就让整个欧洲都骚动了。
首当其冲的埃德萨伯国,更是已经被陆齐军直逼到埃德萨城下了。
这座古城已经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是亚历山大手下的大将塞琉古一世在两河流域建立起了了希腊化的塞硫古王朝的都城。为希腊人和一神教的圣城,是希腊人和罗马人在中东统治的前沿。
然后还有耶路撒冷,这座城市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诉说了。
英诺森二世再‘胸无大志’,这个时候他也坐不住了。更别说罗斯人的覆亡,让陆齐军从北方直接对一神世界形成了重大的威胁。若不是神罗内讧,意呆利的贵族不上路,法王也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是英王都处在一个统治不稳的‘维稳’阶段,他早就发出圣令,号召诸国组建大军,拱卫他老板的牧场了。
但不管此时的一神世界有多么的‘复杂’,当耶路撒冷和埃德萨两座城池遭受威胁的消息传来,当一份份从地中海东海岸发出的求援书信传来时候,十字军就也不成而成了。
都不需要英诺森二世再去奔走呐喊,西西里王国和法兰西王国,加之安茹家族和英格兰王国,所爆发出的力量,很轻易的便凑出了一支上万人的力量,再加上意呆利的水军,那就是两万人仍多的水陆大军。然后他们只需要英诺森给出一个名号!
更不要说随着这一封封求援信一同来到的还有一些一神世界非常关注的消息,比如药粉和火器!
桑贾尔为人做了嫁衣裳,拜占庭人手中拿到了关于火枪和火炮最详细最精准的第一手资料,而现在约翰二世就准备用它做为交换,换取一神世界的援助。
而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意呆利人,乃至北面的神罗、波兰和匈牙利人,谁个不对中国人的枪炮如雷贯耳,心存一百个惧怕?
现在机会摆在他们面前,又有谁能拒绝呢?
谁都不会拒绝,包括康拉德三世【神罗】的敌人——巴伐利亚和萨克森公爵“傲慢”的亨利。因为这位傲慢的公爵大人已经奄奄一息了。
康拉德三世正虎视眈眈,时刻注视着亨利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