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8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就是在这个时候,已经从正红旗旗主之位卸职的耶律大石,也带领着一班亲信,悄悄从西域返回到了中土。

    陆皇帝有言在先,八旗每有战获,自取三成。各旗之民,每战有功勋者,受奖与汉兵同等。而能立下十功者,出旗赐汉姓。彼辈人亦可继续在旗内任职,以千户为。只是事随时迁,职位不同,出旗之限亦有不同。那就是五千户随一旗旗主而动,必十年挪其位。

    旗主是时间一到,赐国姓,叙功论赏封爵。而五千户则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挪位。从一到五,从白到红,或是以新替老,这都是挪位。

    耶律大石所率领的正红旗,实则就是契丹最后的精华所改编来的,手下的五千户,耶律铁哥、萧斡里剌、萧剌阿不、耶律术薛、阿里奇等人,都是北辽干臣。

    此番五人也伴着耶律大石一同回到了中原,因为他们在跟着耶律大石征服伽色尼王朝的过程中,每一个都刷满了功绩。这次正红旗是旗主带五千户一同离职。虽然才到兰州,离抵达金陵还远着呢,还没有拿到陆皇帝的圣旨,但内阁对他们一干人的定议却老早被传到他们的耳中,众人的心情是好不轻松惬意。

    他们对北天竺的战事,对复开的酒课,都没有半点的关心。萧斡里刺看着手中的报纸,这是他用一个金币让驿站里的差人为他收集来的近期时间段里的《新闻报》。金钱的魔力果然是无敌的,那差人足足送来了俩个月的报纸,最重要的是,那报纸一日不带有拉的。

    “林牙,没有。”萧斡里刺摇头道。

    两个月时间了,朝廷还没公布正新一代红旗旗主及千户的继承人,这让耶律大石脸色也猛地一变。

    正红旗是八旗当中最特殊的一个旗,内里的旗丁,契丹人占据了六成以上。这还是十年征战的结果,不停的征战,不停的伤亡,让不少旗人家庭丧失了成年的男丁,无奈的退出了正红旗,在姓氏和户籍上成为了汉人中的一员。这是陆谦针对八旗成年旗丁折损的家庭所做的一补充,损失了成年支柱的旗户,就可以直接转汉籍好了。

    他们的亲人为陆齐付出了血的牺牲,让他们成为汉籍,这与立下十功后全家出旗转为汉籍,不矛盾。却也给了陆皇帝光明正大的向正红旗掺沙子的机会。

    一度全体旗民八成为契丹族的正红旗,现如今变成了只有六成少许,这已经是极大地进步了。

    而作为耶律氏的一员,又是北辽朝廷中仅次战死的兀颜光的得力干将,耶律大石在正红旗中的号召力强大到极点。

    而感情都是相互的,或者说利益是相互的。八旗兵的作用是什么?耶律大石的未来又打算这样过?二者间明显就很有互补性。

    冲锋陷阵,为帝国先锋队的八旗兵和封国注定会在帝国最边沿的耶律大石,那是天作之合。

    故而,这就让耶律大石不得不密切关注正红旗新一届的领导群体了。

    “嘿,田虎这个黑厮,真是好坑了儿郎们一遭。”阿里奇也在翻看着新闻报,这是陆齐帝国文武官员们所必需的习惯,只是早前大军在伽色尼人的地盘里厮杀,《新闻报》虽然有国家力量做后盾,却也难以直送到军前。

    此刻看着一张报纸上的内容的阿里奇,是气得直拍腿。

    陆齐朝既然决定打北天竺,那自然要号召大家去北天竺发财了。有意搬家去北天竺的人家,更是有丰厚的不能再丰厚的回报,比之田虎许诺的,每人千亩土地来,尤要优厚的多的多。

    三旗人马拿下了伽色尼王朝,战争中自然面不少死伤,那无论是没了成年男丁,而只能出旗的人家,还是立下了十功后要全家出旗的人家,现在若与移民局有了联系,一个个都能去到北天竺当大爷,可现在他们虽然还能在原伽色尼人的地盘里当大爷,其社会地位无疑是在田虎的嫡系之下的。

    而且伽色尼人的土地如何有北天竺富饶?

    端的是亏大发了。

    可偏偏当初这笔‘交易’还是他们先主动地,毕竟那些出旗的家庭,即使回到中原入了汉籍,所得到的回报也远不如田虎这儿。区别只在于,他们的户籍刚被定下,估计都还未去做,只停留在名单上头,就立刻的又变成了霍国国籍。

    时间过得很快,又一年的冬季要来临了。耶律大石他们在年后二月里便就处在了离职状态,但到六月里他们从霍国赶回中原,接替的人兀自没到。

    现在眼看都是又一年的中秋,兰州这里寒风已经嗖嗖的如是刀割,这朝廷却还没定下最终的人选。

    因为正红旗上那浓郁的契丹色彩,耶律大石很清楚,这新一任的旗主和五千户注定是要被掺沙子的。陆皇帝或者说是陆齐朝,不可能让正红旗的头上一直顶着‘契丹’两个字,八旗的主人是陆皇帝!

    自己这一波是因为时代背景特殊,且耶律大石自始至终也都非常识趣,陆谦这才没急着动手,不然,只凭陆皇帝的力量,把整个正红旗都抹去重建一个来,又有甚难度?

    可一不可再二,陆皇帝的忍耐是有限制的。

    耶律大石以己度人,也觉得正红旗已经到了要与契丹两字做彻底切割的时候了。换做他是陆皇帝,都不见得有这么大的耐性,等上十年!

    ……

    陆谦若是知道了耶律大石的心里话,一定会非常欣慰的。自己的一番‘心血’没有白费。耶律大石是个明白人啊!

    但他现在真的陷入了一种选择苦难当中。内部递上的五个候选人已经被淘汰了三个,只剩下最后俩,他却实在难以做出决断。

    “孔彦舟,韩常!”

    这俩人去往多年里的表现中都是不俗,从功勋到资历,难分高下。至于出身,一个是贼盗,一个是汉奸,破锅与烂盖,也是半斤八两。

 第九百二十五章 旗主之争

    (全本小说网,HTTPS://。)

    孔彦舟是相州人,与岳飞他们是老乡,只是品行与岳飞他们就差远了。(全本小说网,https://。)其人自小无赖,但甚有勇力。也是晚生了十年,不然宋末绿林当中将会又添一巨寇。

    在陆齐朝的制度下,十八岁且不满的孔彦舟便光荣的一进宫了。

    这个时代可没有少儿权益保护法,而且十七八岁的人了,在这个年代里算鬼的未成年人啊。那孩子都能有着的。

    到二十二岁时,已经二进宫的孔彦舟因拦路剪径,致人伤残,被官府捉拿,判处死刑。

    恰那时候李道回相州老家探亲,被人求上门来,就使了个法,付出一笔不小的赔偿金,让受害者不再发话,如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孔彦舟充作了正黄旗旗兵。

    这是一场等价的兑换,付出了金钱买来了受害者的闭嘴不言,孔彦舟还依旧要入敢死队去效死赎罪。也说得过去。但若不是有李道出力,等待孔彦舟的下场只有被砍掉脑壳示众。

    入了正黄旗后,孔彦舟虽是在刀尖上讨生活,却如是老鼠掉进了面缸里,是如鱼得水,自在的一比。

    他这种人就是不安分的,军队是最适合这种人的,只是他身上背的有案底,募兵的就是一个兵也招不到,也不会要他。进了正黄旗,也等于是参军了。

    那时候陆齐朝正攻打北辽,正是用人之时,也最是适合他厮混。

    短短三年,孔彦舟从一介死囚,正黄旗中地位最低的打头冲阵的敢死队员,变成了声名鹊起的百户。等到宣赞离职,手下五个千户只有三个功劳足够多,他带领下的正黄旗虽然是身经百战,前后历经了多次大战,可是将军难免阵上亡,就是宣赞自己都几次历险,手下那两名未能刷满功绩的千户便都是中途补上来的新人,未能随着他离职。

    少了三个千户,孔彦舟便很顺利的补上了其中一个空缺。到现在,这人进入正黄旗还不到九年,却已经能跟韩常拼杀的难解难分了。

    后者许是在历史上的名头更大一些,至少陆谦就对他更为熟悉。而看着孔彦舟的名字,冥冥之中也觉得不凡,却不能确定自己究竟听没听说过这人。可是只看他的名字,就觉得比韩常有逼格多了。

    韩常的能力不弱于孔彦舟,可谁叫他有个挡道的老爹呢?在韩庆和退位之前,韩常只是镶白旗百户。当初燕京大战,韩庆和陷入大军中主动请降,陆谦没有杀他,只是不管他而已。再后来,韩庆和与韩常父子团聚,陆谦杀入东北,建立镶白旗,便就把他们父子都塞进了镶白旗里。韩常在镶白旗百户的位置上踌躇多年,以至于只说千户的资历,硬是不比孔彦舟多了。

    现在这俩人来竞争正红旗旗主之位,叫陆谦实在有些难以取舍啊。

    “来人,宣韩常、孔彦舟入朝觐见!”既然在资历和功勋上二人难分高下,那就亲自见一见人吧。

    看他俩谁的忠诚度更高,那谁就是正红旗主!

    陆谦忽的拍了下自己脑子,真是有点糊涂了,怎么就忘了忠诚度呢。才能再高的人,忠诚度不高,不也是白瞎祸害么。

    哪怕韩常与孔彦舟一个在东北,一个在西域。要前来金陵,沿途即使是快马加鞭,披星戴月,也需要一段时间,可陆齐等得起啊。

    正红旗与正黄旗、镶黄旗已经进入休整状态了。三旗征战伽色尼王朝,之前又平定西喀喇之乱,前后已两年光景不下火线,可不要撤下来好好休整一番么。

    伽色尼那块地盘现在已经是霍国了。

    而正红旗身为八旗之一,是陆齐对外征战的先锋队,选择领头人,那趁这个时间多耽搁一些,又算的了甚?

    要知道,现如今的八旗,虽然正规旗兵还都是五千人,但每一旗里还设立的有补充兵,兵源就都是旗户里的男丁。他们在初入八旗的时候,年龄还未到十六岁,可一年年过去了,当初年龄不到的小豆丁们长大了,那他们能做什么呢?就在家里种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