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金芝、赵福金和答里孛三个即便知道自己的儿子几乎不可能继承大统,心中也提了起来。因为她们都想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陆谦跟前表现的优秀,表现的突出。至于另外四贵妃就更不用提了。
包括那一波小萝卜头们也一个个屏住了呼吸。
就是陆梅先前兴冲冲的去拿沙漏,何尝又不是在给里头的诸妃一提示?便是有着童心,又有几分呢?
皇宫里长大的孩子,不要把她们想的太简单了。即使陆谦的后宫一直甚为平和。
在过去的十年中,陆皇帝的大军扫荡了一个又一个王国,有南洋的一个个土著,也有东面大海上的小豆丁,彼处的金银给陆齐的前进之旅增添了一股强大的动力。
当然,日本此刻还没有彻底被灭国,只是被切割成了好几块,因为现在的陆谦更喜欢日本的金银矿。
而拜前世小鬼子的游戏所赐,日本的金山银山鼎鼎大名,陆皇帝对于日本出名的金银山是多有了解。除了佐渡岛,还有石见银山,生野银山,鹤子银山,因幡银山,黑川金山,鹿儿岛金山,伊豆金山,以及有金银漩窝之称的美浓。
同样也是因为此刻的地图的缘故,陆皇帝对于金银山的定位不能说多么精准,只能划定一个区域去寻找,但很多金银山日本本身就有记载。比如那生野银山,以及便于寻找的储量巨大的石见银山。
现在整个日本,整个中原都知道陆皇帝的钱财来源了。大批的金银矿源源不绝的送入中国,金银币的数量直线上升,兼之从新福来到的铜锭,避居家中不出的赵不试也只能仰天长叹。
这般做的好处是肉眼可看得到的,取外而补内,国家富裕了,百姓富裕了,整个国家的基础巩固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般红果果的去‘开疆扩土’,到底是有侵略之嫌疑,有不体面的感觉。
舆论口上并不能保持绝对的统一,总是有些脑子进水的家伙,叫嚷着这是不义之战,中国有此行为,行近蛮夷也。
——当初,楚人伐随,随候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
这些人里可能真的有读书读迂腐的人吧,但未尝没有故意吸引人眼球,搏出位的垃圾。就像后世朱明朝故意偏皇帝廷杖的垃圾。让陆谦很是不耐,但好歹对前者还能忍耐,可对后者就没耐性了。凡有发现,通通扫进监狱。
这里提点一句,闻焕章是出去立国了,也带走了不少宋儒的老少,但他不可能带走所有人么。而且,人多了总会出圣母,尤且是在这些人生活较为安康富裕的时候,这些人脑子就不正常了。
两刻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当沙漏中最后一粒沙子落下,几个孩子都已经停下了笔。
所书为内侍收取,奉到陆谦的面前。
一刻钟时间写不了几个字,毛笔字么,不能跟钢笔、圆珠笔比,而且简体字还在进行中,现下陆齐推行的简体字,那都是历朝历代已经有了的。比如汉朝史游的《急就章》,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也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突出贡献,唐朝的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还有赵宋朝的苏轼,后者贡献之巨大不逊于王羲之也。
但加起来也不过三百字也。
想要彻底实现简体字还需要继续努力。
想想繁体字的书写难度吧,再加上毛笔的速度,一刻钟百十字已是顶多。
陆谦一份份看过,儿子们写的自然对他的胃口,毕竟后者里头据他观察并没傻子,怎会不知道陆皇帝的态度。
但也不得不说,的确有差距。
谈宋襄公,千多年以来,史家也好,士林舆论也罢,各挑边站,互不相让,从来没有达成过共识。
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的,自己的想法自己最清楚。
陆谦就觉得说宋襄公迂腐,固守陈规,不知道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不知道在战场上,胜者为王,这是最肤浅的一认知。
《淮南子》有云:“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于古为义,于今为笑,古之所以为荣者,今之所以为辱者。”很为宋襄公命不平,却实质上已经道出了因由。
陆谦所见的宋襄公就是一个“不知道与时俱进”者!
不知道与时俱进的人是注定要失败的人。陆皇帝一直觉得中国的儒家,一直都有一种崇古薄今的情怀和观念,言必三代之治,仿佛‘三代’的一切都是好的。只要恢复了三代之治,社会立马就河蟹,百姓立刻就安定富裕,家国皆无忧也。
可事实上把三代之治的东东拿到后世,那真的就能成吗?
后世的教育告诉陆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无论是经济也好,文化也好,还是社会关系也好,都与这个世界的本质相关联,也就是祖师爷所说的经济基础。
当时代的经济基础有了变化,社会的各方面就必然也有了变化。看看中世纪的欧洲与大航海时期的欧洲,都是欧洲人,可他们一样吗?
而宋襄公这个人就是个不知道与时俱进的人,这种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注定要被淘汰。
“都不错,都有赏。我心甚慰。”陆谦就这么大而化之的道了一句,并没有评出个一二三来,便是连赏赐都一个样。而书写的内容也被他收了起来。外人面面相觑,摆出这么个阵仗来,就这般虎头蛇尾?
“什么时辰了?”
“回陛下,已到戊时。”晚上七点。
“那还等什么?传膳,让御膳房快点。大家都入席……”
陆谦就像是在一个人演戏,外人都尬笑了两声,他自己还一本真经的继续演着。
第八百六十二章 婚事
(全本小说网,HTTPS://。)
江南的二月里春光明媚,冬日金陵的阴冷潮寒已经完全退去。(全本小说网,https://。)温暖的阳光透过帷帐轻纱,映在一张成熟雍容而不失娇艳的脸庞上,光线让年近四旬的潘金莲白净细腻的肌肤上泛着一层朦胧的金色。
三十八岁了。
潘金莲是陆谦后宫中岁数最大的女人。
就在21世纪这也是一个要退居二线的年龄了,更不要说是如今这个时代。
但先前是如何说陆谦的?这是一个长情的人。不知不觉中就已经用了手段,废了些经验值,那虽不可能长久的为潘金莲她们保持着姿色不落,可好歹延缓一些衰老的时间。
“娘娘……”侍女们轻声唤道。潘金莲洗漱更衣,而后看着侍女们在自己的头上摆弄。
“娘娘,这……会不会有些素清?”一人犹豫了半响,最终还是选择了开口。
潘金莲抚了抚鬓角,素清?素清好啊。今天就要素净。“这年岁到了不服老就是不行,都要做祖母的岁数了,可比不得那些后辈们儿青春娇嫩?本宫也当避此辈出一头地去。”
如此年纪的女人与少女时候的自己已经截然不同了。
文艺点的说法,她们不似玫瑰过于缠绵,不似荷花过于青春,整个人变得成熟、独立富有风情,内敛雍容含蓄张扬。不会有二十岁初为人母时候的生涩,也全无人到中年儿孙膝下的老态。
而写实一点的说法就是,她们的注意力已经从陆皇帝身上转到了自己的儿女身上。陆皇帝在他们心中的位置已经从第一退让到第二了。现在对她们来说,儿女才是最重要的。
十多年的相处,情啊爱的便是有也早耗干净了,剩下的更多是温情亲情。
这还是因为陆皇帝给她们暗中用了手段,不然三十多岁的女人在这个时代那就是标准的中年妇女了,徐娘半老,韶华不再。她们自己都会主动退居二线,不再争宠。
不信看大艺术家的后宫,几个受宠的宫妃都是二十来岁或三十出头就over掉的,而年过三十后还没死掉的也都退居二线也。
皇帝便是念着旧情来睡几觉,又有多少可能会真刀真枪的大干一场呢?宫中到处都是漂亮的小娘子,对上老婆子,拉上被子聊聊天,回忆回忆当年,说说儿女,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在这个十几岁就嫁人的时代,在这个玻尿酸、拉皮等手段还没出现的时代,女人的保质期较21世纪时候真来的短暂,这也是不可争议的事实。
陆皇帝现在的表现已经是好的了,新人旧人,云露均沾。
而且他也真的安分守己了些个年头,在洪武十年后方才陆续收用了几个新人的。
这不仅仅是从生理和心理上出发,更多是因为要从实际考虑。已经年近五旬的他如何向外头向天下人宣示自己的健康?唯独新生的儿女也。
这就是政治的残酷,更是后宫的残酷,红颜未老恩先逝,这才是后宫的正确打开方式。
陆谦真的很好了,至少没拔吊无情不是?
看后世的清宫剧,每每都有老人心里流着泪脸上却带着笑的提携新人去跟他人争宠的情节,内中因由却是更加的残酷无情。
再有,别跟他说甚爱情。对于他这种穿越者而言,爱情两个字实在是奢侈。或者说在中国的古代社会环境下,爱情两字真的很奢侈。
配合着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夫妻之间最适合的相处方式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至于啥鹣鲽情深,至死不渝,那是极少见的。至少跟本书是不搭的。
而现在后宫最初的七妃,在陆皇帝的暗中帮扶下,凭借着自己优良的底子,仍牢牢把持着宫中恩宠的第一梯队,这也就是陆皇帝的‘长情’了。不然,近几年被陆皇帝纳入后宫的几个嫔妃,怎会纵然一个个青春貌美,在老前辈面前也依旧只乖乖的低头做小呢?
但这一切都不能掩盖一个事实——儿女已经越来越多的占据了她们的身心。
人的情感都是有限的,就像人的精力。转移到儿女身上的多了,那灌注到陆皇帝身上的自然就少了。尤其是潘金莲与程婉儿。前者有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后者有个即将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