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齐军偏偏就停住了。
成都的一干人都懵了,搞不清楚是为了什么。
只有大艺术家等少量几个人看透了原因,前者在皇宫内是忍不住哈哈大笑,便是因怒火攻心而口吐鲜血的赵不试脸上都浮出了一抹笑。
大势已经无可更改,万幸陆谦那厮对赵宋还有图谋,也就是说宋室还有陆谦窥视的价值,还有陆谦需要的地方。这可是一场及时雨,让惶恐不安的大艺术家安定了起来。
因为他明白,身为帝王,尤其是陆谦这样的开国帝王,当一件事物的价值都已经抵的住一统天下的诱惑了,这件事物的价值就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财富可以论计的了。
赵佶就恍如猛然间有了大依持,有了跟陆谦讨价还价的大资本,心中所有的彷徨和恐惧都消散了去。
虽然他翻来覆去也想不明白究竟是甚,现如今的他手中有甚个劳子的,值得陆谦这么做?但这并不妨碍他心安理得的享受‘它’所带来的福萌。
就是常常在身边伺候的第三子赵楷也大松了一口气,赵宋还有可被利用的价值,那自己的小命就无碍了,甚至连富贵都能继续安稳的享受下去。而至于失去的是什么,他不关心。
这就像是一门生意,失去‘货物’,自然就会得到‘利益’。要得到利益也必须失去货物。用冥冥之中的‘它’来换取赵氏一族的现在和将来,那真是再美不过了。
齐军虽然止步于汉州,但却第一时间与梓州的吕颐浩联系了上。自然的,那些个被燕青掌控的州府就也全都城头变换大王旗,一个个赵宋官员摇身一变成为了陆齐的官了。至少在替换他们的官员到来之前,他们就都是陆齐的州县父母官了。
而同时间一个个坏消息也水涌一样向着锦官城传到。
比如今儿是哪州哪县的哪个家族被清理了,明个是某个州县的官儿易帜了,后者是什么地儿的官员被暴民给拿下了。
天天都有人头落地,日日都有家破人亡。一个个名门士绅陡然间从云端里调到了泥堆里。
无数颗人头和一个个被抓捕的贪官污吏,一个个被清理的土豪劣绅,让川蜀百姓深切的知道了一个事实,陆齐朝与赵宋真的是不一样。
在赵家天下,许多年都不见一个被砍头的文官儿,而在陆家天下,陆天子与川蜀当官的就仿佛是仇敌一样,不知道多少人被砍头,不知道多少人被拿下。
包括那些赵宋的宗室,后者跟着大艺术家从东京城到洛阳城,从洛阳城到江陵城,再从江陵城到锦官城,跑了几千里,看似忠心耿耿,实则却仿佛一支支吸血的蚂蟥,死死地趴在赵宋的身上。进到川蜀之后他们大部分被安置在成都,少部分散布地方。
那自然很多人都安分守己了下,却还是有些人狗改不了吃屎。这些人仗着自己的身份,不说巧取豪夺吧,那也差不离。逼死人命,乃至抢掠民女,也不是一处两处。
在赵氏天下里他们小日子过的自然舒坦,可在改天换地的时候,那就一块被拉清单了。
每一个被清算的赵氏宗室,对于锦官城内的赵氏皇族都是一记重锤,大艺术家是心中有底,但诸多皇族宗室却一个个胆颤心惊。
赵佶还是要脸的,一些话并没给底下人说的太明白。
横竖这日子对赵宋宗室们而言实是一场痛苦的折磨。
心灵上的折磨。
不知多少人无时不刻不在担心着自己的小命,多少人夜里都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整日里愁眉不展。
谁都知道大艺术家的女儿是陆皇帝的后妃,还诞下了子嗣,看上去挺受宠的。这般来说赵氏灭族是不至于的,可看外头那一个个遭殃的宗室子弟就知道,这庇护就算是有,也落不到他们的头上。
直到一份家信被陆齐使者送到锦官城,无数双眼睛就全盯向皇宫。
这是赵福金的‘家书’。这个时候有公主的家信送到,若说内里没有py交易,是没人会相信的。
而大艺术家也是看了女儿的信后,方才知道陆皇帝真正要自己做的是什么。“这,这……”
任他再贪生怕死都纠结了,这太不要脸了。
他很想破口大骂。陆皇帝这是要他骂祖宗八辈啊。可是他不敢!
谁知道这个大殿里的奴婢们忠心不忠心,来日里若是给他们卖掉,可是凄苦。
这个时候大艺术家所能想到的只有赵不试。
这个丑事,能够告知的,能够商量的,只有身为赵宋宗室的赵不试!
后者被急招入宫,那是立刻就到,因为赵不试早就衣冠整齐的在家等着呢。在听闻有家信送到之后,赵不试沐浴更衣,然后端坐正厅,等候着大艺术家的召见。
都这个时候了,还能与大艺术家说个心里话的,也被大艺术家绝对信任的,就只有他赵不试了。
身为一朝副相,赵不试自认脑子不笨。可他也翻来覆去的思索,就是想不到赵宋还有何价值值得陆皇帝如此重视的。
只是潜意识里感觉,这定然是很羞耻的。
现在赵不试肯定了,他的感觉是没有错的,这真的是很羞耻很羞耻的py交易。
“陆谦贼子也。这般恶毒,实不当为人子,不当为人子。”
赵不试气的浑身颤抖。
但心中却已经有了定算。他看了一眼赵佶,后者面上全是尴尬,更不敢与他直视。但却在口中说着:“彦材且住,勿要口无遮拦,宁不知这一时彼一时也。”
“陆氏之意虽让朕万分难堪,亦有意拒之。然思之城内之宗室,千百人性命皆取朕一念之间,实是难以轻下决断……”
赵不试心头再是恼怒了一份。这位官家实在是不堪为人君,更是没脸没皮。
明明是自己贪生怕死,自己胆怯,却偏偏要把锅扣在别人的头上,借他人的口来说出来,就这气度,大宋亡的不亏。
赵不试板着脸,让赵佶心里一纠,这赵彦材可不要这时候上了牛脾气。但赵不试开口第一句就让他顾虑全消,大喜过望。
“陛下所言甚是。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能竭我之全力,满足陆氏之所需所想也。”
第八百五十四章 卖了祖宗也好
(全本小说网,HTTPS://。)
拿祖宗的名声来换取身家性命,换取赵氏一族的未来,虽然很可耻,很羞耻,但赵不试不认为有错。全本小说网;HTTPS://。.COm;
他自己可以一死了之,而不玷污祖宗之声名,但他不能看着整个赵宋皇族遭殃!同样的,他也不认为一个祖宗虚名比赵氏宗室上下过千口性命更贵重!
这上千人可都是皇室嫡近些的血脉啊,非他这种出了五服的可比!让他眼睁睁的看着这些皇室近支遭殃受罪,他做不到。
“大宋已无甚可典卖的了,仅剩的惟有祖宗。卖了祖宗也好,虽做了不肖子孙,可至少保全了我赵氏一族。”惨然一笑,年岁方才三十有余的他心中犹如是在刀割。
笑话,祖宗是轻易能买的么?不,祖宗是能买的么?
祖宗若都是能卖了,且还要后世子孙作甚?这是有悖于华夏传统三观的事。但不买又怎样?
这就像是北地的那些个汉儿,跪在了契丹人面前,岂不是一样卖了祖宗么?可他们不卖祖宗就是死,现在也轮到赵宋来选择了。大艺术家显然选择了“卖”,而他赵不试也一样是如此。
虽然这般举措一做,整个赵氏,整个大宋,都将沦为千古笑柄笑谈也。而眼前的大艺术家也注定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整个赵氏都永远抹消不掉的耻辱。
真亏了他好心性,现如今还能这般‘坦然处之’。
看着眼前依旧在做出一副为难、不得已模样的大艺术家,赵不试突然的好想哈哈大笑。
须知道,这东来的家书里明确表露了一个意思,那是《罪己诏》!
而所谓之《罪己诏》便就是诉说大艺术家自身之罪的诏书也。如此奇耻大辱,换是赵不试,则宁可一死了之。而眼前这人眼底里流露出的喜悦又是甚般意思?
“陆氏向来推崇事功之学,而国家大事上兵事至重。我大宋素以文驭武,自非其所好也。”以文驭武对于军事上的负面作用在场的二人都心知肚明,先祖如此做为了是甚,就不需要去说了。纵然这一百多年中老赵家已经把很多读书人养的不知天高地厚,不知自身的b数了,都以为看了本三十六计,就成为兵法大家,就可以谈论古今名将,纵横四面八方了,一个个都觉得自己文才武略,非古人可比了。但赵宋的覆亡已经足以说明了一切!
读书人的自嗨和臆想,终究只是自嗨,只是不可实现的臆想。赵宋也用皇朝的短命和对外军事的屡屡受挫而换取了百五十年里其对内部统治的巩固。
“我大宋立国百六十年,文贵武贱之念早已深入天下人心。即使现今陆齐崛起,军功爵重,一个个武夫莽汉都成为了新朝之贵胄。但宗泽、闻焕章、许贯忠等辈仍是天下人眼中的‘读书人’之楷模。”所以说大宋的‘三观’且没有一败涂地。
“为人父母者,尽皆满腔慈爱之心。以陆齐之税赋金额,田亩之策,百姓安康,天下净平,只需三五年之积蓄,便可教一家老小上下温饱无忧也。百姓们不缺吃穿用度自便要求于上进。昔年大宋天下安乐之时,天下尽是读书声,因为普天下之人皆知道读书可上进,一朝科举高中便能为天子之门生,平步官场,光耀门楣,光宗耀祖!
陆齐抑制文臣,却也非重武轻文,而是行文武兼重之策。或是说,于陆齐朝中,文武两道,乃是殊途同归。看他们的武略院,那些结业之生员哪怕个个孔武有力,可他们何尝不是读书人?”
文人爱给自己脸上贴金,文武双全甚个吹嘘的实则都是文人自己,不然怎的文在武前头?现在人武略院的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