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7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说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但这句话在段和誉与乌蛮各部间却失效了。

    陆齐能与罗雄部牵上头,是靠着粤东商人的力量,能把罗雄部彻底拉上船来,那靠的是自杞。

    前文里说了,大理、吐蕃要的不是大宋的钱财,而是大宋的绫罗丝绸和瓷器、茶叶等等。朝廷南方马政专在邕,边方珍异多聚邕矣。

    这里的‘邕’便指的是邕州,自杞在某种形式上便就在邕州境内。在邕州城,也就是后世的南宁城,沿着右江向西,数百里后的百色更西处,还有大片的区域归属邕州。虽然赵宋官府在那些地方根本就无有半点的实际控制力。

    “死道友不死贫道”是一句至理名言,何况死去的道友还是大理这个仇家,便就更让罗雄部愿意了。

    双方大方针上是一拍即合,小细节上则反复撕扯,直到今年入夏方才彻底敲定。陆齐对于自杞和罗雄部自然要给予更宽松的待遇了。横竖同化西南少民也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儿,他们所处的环境与湘赣和桂西的少民也有不同。陆谦愿意松口,一点点磨么。

    也就是说,在岭南都护府的大军还未出动的时候,整个布局就都已经彻底敲定。赵桓真‘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样‘死’的啊。

    自杞国国都必罗笼,爨杞以大无畏的精神放过了赵桓一行,而后率军与追击的张清大战一场。自杞虽然是个撮尔小国,但必罗笼一两千丁壮还是有的。

    且更占据着地势,张清只有一营马军,如何能胜的过?幸好不隔两日,大批的援军赶到,内中更是多出了解珍、邹润一军,再有镶白旗一部千户。当然随着援军抵到的还有一官员,正是上官衡。这人却是自杞国的老熟人了。此来是为说服自杞国。

    张清乐得上官衡建功,如此才好更快的通过自杞,去追那赵桓一行人。

    而此时的自杞国,除了爨杞余下者都不知情,已是人心惶惶。上官衡上的阵前,轻身出阵,爨杞见了是立刻投降。

    可即便如此,等到张清引步骑军穿过自杞,抵到罗雄部时候,赵桓已然是罗雄部的座上宾了。

    罗雄部首领罗阿摩对张清的怒骂不加理会,表现跋扈,不把赵桓交给他。张清见了大怒之下就只管发军攻杀过去,半点不理会此处已是在大理境内。

    罗雄部只是滇东乌蛮三十七部之一,如何抵挡的住张清兵马?

    不两日就被杀的大败。罗雄部之人倒也善战,虽然军器简陋,可靠着地势,只是张清所率的岭南都护府兵马,他倒也能抵挡的下来。但张清手下却已经多出了解珍、邹润军和镶白旗一千户。后两者如何就不善于山地厮杀?

    抵挡不住的罗阿摩只带上赵桓一行直冲善阐府去。如是,一场忽如其来的战争就在大理和陆齐间毫无征兆的爆发了。

    善阐府是高泰明三子高明清的领地啊。

    1096年,篡国两年的高升泰死,其子高泰明便把原大理国主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拥立为国王。段氏重新恢复王位之后,但实权握在高氏手中。高泰明当政期间,以高氏家族为首的白族封建主的割据局面,越发趋于严重。段氏恢复王位之后,高氏即世袭布燮,称“中国公”,政令皆出其门,段氏国王只拥虚位而已。

    等到高泰明镇压了滇东乌蛮造反事后,高氏权利更无可限量。高泰明积极地扶持自己家族的分支力量发展壮大,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各地,让他们在各地区起“葵能卫足”的作用。即高氏诸支间,小宗、大宗相联以维护大宗【嫡脉】的根本利益。其办法就是高泰明将其家族中人尽量分封到白族人口较多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去作世袭诸侯。例如其次子高明量封于威楚府等八府四郡之地,都先后成为高氏家族封建主的世袭领地。

    高顺明只做了三年的布燮【相国】便病逝而去,留出的职位为并没被高明顺的儿子继承,而是被威楚府诸侯高量成夺得。

    后者担忧仍旧在世的叔祖父高升祥和三叔高明清,便对白族诸侯们及各部贵族进行“割地而封之”,“兴兵而讨之”,他的庄园所在地—威楚德江城,迅速成为了白族诸侯和各部贵族们经常会盟的中心。

    而就在这整个高家都处在一烈火烹油繁花似锦的时刻,善阐府的高明清面对着赵桓和兴兵杀来的张清军整个人都懵逼了。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做了什么事了?

    怎的眼睛一眨,大理和大齐就开战了呢?

    高明清忽的很想杀人,他想把罗阿摩那个该死的蠢货碎尸万段了。大脑清晰下后,高明清很快就察觉到了一个关键点——罗阿摩。一切都是这个该下十八层地狱的蠢货搞砸的。

    赵宋已经奄奄一息,大理脑子进水了才去死抱着赵宋不撒手?

    别看两国都是有个‘大’字,但彼此的实力却是天差地远。

    大理是“大理”的国号,而大齐却只是‘齐’的尊称。就像约翰牛的大英帝国,灯塔国的大美利坚等等,两边的真实实力差的老远了。

    更不要说现在能够应付的只有他高明清一人。

    “这仗打不得!”

    高明清清醒的做出判断,暂时一开,大理要不要完蛋,高氏要不要完蛋且不提,首先他高明清第一个就要完蛋。

    然而,打不打这一战,其选择权又岂在于高明清呢!

 第八百三十四章 区区南宋伪帝何足道哉?

    (全本小说网,HTTPS://。)

    张清军中,已经卸去铠甲的没羽箭正热情款待着王定六。(全本小说网,HTTPS://。)后者的突然到访让张清欢喜不已,这两人可是老相识了。而且说真的,依他俩人的身份此刻混的都有些低了,只说官职现在跟作陪的解珍、邹润皆是一个级别的,就让他们彼此间有了一分同病相怜之情。

    但张清明白,人王定六身份之所以低,那是因为岭南战事还没结束。只要岭南战事告捷,只把眼睛轻轻的眨一眨,人王定六就已经从岭南谍报司主事变成安保司或是谍报司的少卿之一了。这是情报系统的规矩,据说那隐藏的最深的一个还在川蜀猫着呢,能力更在诸人之上。

    同样也在陆齐朝之前,人们是从来不知道,‘少卿’这个官职一部署中还能有好几个的。这玩意儿在谍报司和安保司中是不分左右的,部门内部排位高低只看先来后到,但在对外时候,少卿就是少卿。

    当然了,他张清也即日就将熬出头来。日后将就任桂西行省兵马总管一职。只是比起王定六来还多有不如。因为这此兵马总管与彼兵马总管可有很大不同。就像昔日里地方上的军将与西军的军将,官场职位相等,但真实地位和朝中份量相差远也。

    桂西这地方无论是军事意义还是战略意义都远不如北方边地,虽然有土著头人要镇压,许还要征讨。但这些都是癣疥之疾,便是有军功也少的可怜。而在北地,在西北……,可以说朝廷用人已有了个惯例,能征善战之将非是北地边疆,就是屯于朝中。内陆和南国诸省的兵马总管,则已经是用来安置老人的二线岗位了。

    张清只要一想自己要退居二线,心里就觉不是滋味,虽总的来说这也是一件大喜事。

    没羽箭拎起酒坛给王定六、解珍、邹润满上一盏来。“哥哥客气。”王定六端起酒盏一口闷下。酒水再给填满,这才端起向张清和解珍、邹润敬道:“小弟相敬哥哥们一杯。”这一开始便定下了兄弟称呼的规矩。

    觥筹交错,不觉日暮,点上灯烛。张清酒意上头,不觉五分酣直,与王定六三人闲话中追论起昔日时候,感慨良多。“哥哥我少年得志,却不想中年时候竟是有志不能伸展也。日后我虽为桂西省兵马总管,然且不如在北疆为一卑将。惜哉当日投效陛下时候,梁山泊局势分明已有五分的计较,大事可期也,然我却只因遭遇而败落了心气,只管踌躇数年不思进取,待醒悟时要发愤图强,佳机已失也。”就是黄信那等材质者都早为一省兵马总管了,张清端的是自己耽搁自己了。

    “最是莫名,当日我为赵宋效力,与陛下为敌;到今日却得为陛下臣子,追赵宋官家入大理这等蛮野之地。回思往日之事,真如梦中!”张清说到此处,不觉潸然泪下。也不知道是在为自己的踌躇而落泪,还是在为赵宋而落泪。

    稍后张清更是发出一嗤笑,却是在笑自己。“我笑我自己命乖运蹇。观州城中明明看到了南宋伪帝之行踪,却偏偏差之分毫,叫其逃脱出手掌。”这好气啊,实在好气!

    一场看得到的大功劳,都已经到了嘴边了,偏生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煮熟的鸭子都飞走了。

    这时候张清整个人都隐隐发出一股戾气,俊秀的面容都变得扭曲来。

    王定六忙劝道:“哥哥息怒,哥哥息怒。如今仍为时不晚也!”

    “那高明清何许人也,区区弹丸小国一领主,较之大齐,萤虫比之皓月,岂敢真的包庇赵桓?哥哥只需使人前去招呼一声,让大理乖乖交出赵桓与那罗雄部首领,其人还敢违背不曾?”

    王定六继续劝说,且说得还很是有道理。

    张清晕晕的头脑似更多出三分清醒,王定六这话说的有道理啊。正要表示认同,就听陪坐的解珍不以为然道:“王家哥哥此话忒是小气,区区一南宋伪帝算甚?大理方才是大市利。”

    “小弟与正白旗主杨再立多有相交,听闻他说起过,朝廷要他尽快备足军士,加强作训,以待来日的厮杀,其目标多半就在大理。”

    “陛下宏图大志,亦与重振我汉家雄风,此大理者,兀不是前汉时候之西南夷?”

    “且小弟还有耳闻,交趾境内的王庆军与钟相军,二者取一,那落脚之地便就是大理。”

    “然我大齐乃中原上国,礼仪之邦,须师出有名。小弟本还以为陛下会以“讨高氏逆臣,复段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