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血裔-第4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家经营蒙古,也算是相得益彰,他们除了第一仗动了刀兵,剩下的就是拿出了粗布、盐巴和茶叶,蒙古人虽然觉得这些人有些蛮横不讲理,但是生活确实急需这些东西,也就捏着鼻子认下了,做生意可以,做朋友当然就算了。

    毛家凭借低廉的价格和良好的服务态度迅速打开了市场,就像当初动刀动枪喊打喊杀的不是他们一样,他们态度好的像是多年的老朋友,有的粗布价格比以前低上三四倍的价格,面对如此亲密的态度,他们性子直也没办法再摆出一副冷脸来,况且一开始为了防止后患,那个被他们攻击的部落基本没人跑出去,仇恨也就没有办法延续下去。

    虽然程孝廉说了噶尔丹如果不被逼疯了肯定不会对毛家动手,但是他们还是要做好准备,万一动了手他们没有准备,宁夏的张勇必定会陷入苦战。

    程孝廉的目光则是盯住了河南大地,他已经做好了要去河南府的准备,陕西和四川都是守城之地,只有拿下了河南,才正式有了攻略天下的资本。

    而秦越两路兵马进展还算是不错,毕竟在河南府待着的都是满清的预备役将士,这些将士人数倒是不少,但是作战能力却没有太强,本来就是为了给吴三桂施加压力的,如今真的和山河军交手了,只是斗了一个旗鼓相当。

    山河军虽然是随着程孝廉一路从缅甸杀回来的,但是毕竟没有和顶级的军伍交过手,现在和扫北军已经不是一个等级了,扫北军经过了图海大军血海的洗礼已经完全晋升了一个层次,以前他们是凭着一股血勇之气,现在他们则是有了进退自如的本事。

    山河军一直在夔门防守,虽然也是交战,但是交手的机会还是少一些,况且耿尚联军除了人多,其他的就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地方了。水战都是新兵练出来的,步战当年的老卒已经死光了,新的士卒也没有怎么见过血。

    说起耿精忠和尚之信,这两个人投降了大明之后,倒是没有一如既往地吃香的喝辣的,在程孝廉整编了他们的军伍之后,立刻送这两个人去见崇祯皇帝了。他们当初投靠程孝廉便是欺负程孝廉年幼,不如吴三桂了解他们,但是程孝廉不算这一世的情报,上一世就对他们的秉性了解的清清楚楚了,这两个人是有机会就会作乱的主,无论安排在那里,都能拉起他们家族的死士来为家族效力,他们的眼中,耿家和尚家比天下的一切都要重要。

    程孝廉根本就没有给他们辩白的机会,连着他们几百心腹一起剿灭了,剩下的兵将因为都是他们养出来的老兵油子,程孝廉不打算把这些人拉进军伍之中,而是把他们弄到了沐小笛发现的金矿那里,这些人虽然也有几千人,全都是壮劳力,但是论起打仗来连一般的军伍都不是对手,他们的意志已经被消磨没了。

    总之挖矿也需要人,他们正好有一把力气,这些人的户籍被登记在了当地,想跑也跑不出去,金子没办法私藏,就算是他们私藏了金子有用什么用处,根本跑不出去,当初的地主梦算是破灭了。

    程孝廉并不可怜他们,当初他们在鄂中杀戮的时候便注定要为此付出代价,否则鄂中的百姓不是白死了。

    算起来程孝廉也算是在这些人身上发了一笔小财,这些人身上的银子还没来得画出去就被收缴了,总归是他们在鄂中抢的,直接充作了恢复鄂中生产的费用,周培公用这些银子再加上那些大家族拿出来的银子和吴三桂赔偿的银子算是能够大展手脚了。

    这样鄂中不会成为秦越攻略河南的拦路石,而是能够成为他们的稳定的后方。

    只要鄂中和川蜀慢慢融为一体,那就能够成为大明的大后方,前方打赢了能够提供充足的粮草,打输了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康熙十六年五月,程孝廉正是从成都府出发,赶往河南府,陕西的目光也被拉了过来,一旦河南府需要助拳,陕西立刻就会发兵进击河南府。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713章 南阳府

    (全本小说网,。)

    南阳府的守将是个汉人,满清朝廷也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靠着他们的族人,一百年也别想平定汉人的叛乱,当初满清为什么能够入关?还不是靠着有洪承畴、吴三桂等三顺王这些汉人冲杀在前,才能平定天下?

    既然有了前车之鉴,当然要好好利用,但是现在汉人的大臣也不都是傻子了,洪承畴就差把命卖给你们了,最后听说你们还要把他写进奸臣传里边去,你们也算是又想当那个啥又想立牌坊了,既然如此大家也就是应付差事就好了,你满清有席卷天下的大势,我们就给你卖命,你们若是要被人赶出关外去了,鬼才要跟你们同甘共苦呢。

    南阳府守将刘广武便是这么一个想法的人,好在现在满清还没有露出败势,他也就不着急做出什么选择,好好守城便是了,明朝的军伍一旦攻城,自然有人来帮他,若是没人帮他,他尽到力了也就撒手了。

    不得不说现在的满清朝廷还有很大的弊端,朝廷上层一边要用汉人一边又有些瞧不起汉人,满人尊贵的想法本来在黄太吉一朝已经被压下去了,但是多尔衮掌权以来又重新提起了这一说法,毕竟他跟黄太吉不对付,而且早就看不惯他重用汉人的想法。

    不过当初满清大势一成,也就顺势入了关得了天下,只是满汉地位不对等的事实却没有得到缓解,若是程孝廉不横空出世,再过十几年康熙或许会做出一些改变,但是现在绝对是没有精力改变这些了,尤其是当张勇和蔡毓荣接连叛变之后,朝廷之中对于汉人的看法已经是接近非吾族类,其心必异了,虽然太皇太后站出来阻止了一次,但是若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满汉始终不能同心。

    康熙对此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想效仿祖父,但是有没有祖父那般权势,再说了当初黄太吉能够抬起汉人的地位,内有范文程、宁完我等重臣,外有三顺王,如今想要找个能够扛起大局的汉人可不容易了。

    不过这也怪不得别人,汉人若为一军之将,军中必有满人监军,尤其是经历了这些背叛之后,康熙很难再让汉人为帅,就连图海那样的人也会因为手下的勇士偏向满人一些,大环境如此,不改变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改变汉人的地位。

    秦越的大军已经拿下了南阳府的新野城和邓州城,倒是没有着急前进,而是徐徐图谋,首先要摸清楚了敌军的底细才不至于被人算计,秦越可不是毛头小子,这一点分寸掌握得很清楚。

    汝宁府、河南府和开封府的三府人马已经集结完毕,只等朝廷一声令下便要涌入南阳府对付明朝的军伍,这次的前敌主帅是满清简亲王喇布,这个人不过二十四岁的年纪,是济尔哈朗的孙子,军中素有威名,被称为小多铎。

    当然在后世看来这完全是往多铎身上泼脏水,因为根据清朝史料记载,这个人在战场上曾经不战而逃,死后被削去王爵

    但是要知道,京师齐王一抓一把,为什么能让一个二十四岁的人成为满清的一军之帅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不能因为他曾经败逃过就抹去他的功绩,若是凭借他有个好爷爷就能成为一军之帅也未免太小看满清朝廷了。

    喇布这个时候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年仅二十四岁便成为了一军主帅,比起三国的周郎还年轻,若是能够建立丰功伟绩,还怕不青史留名么?

    不过他没有着急,如今明朝不过是占领了两座城池,若是着急把大军调集过来,把那些人吓跑了怎么办?只有诱敌深入才好把他们全部歼灭,到时候功劳就跑不了了。

    可以说满清的情报虽然发达,但是情报只对皇帝一个人负责,也就是天下的事情都可以装在皇帝心里,别人若是知道了就是死罪,到了如今这种地步,喇布竟然还以为明朝的军伍是那些泥腿子,可以说是情报有些落后了。

    康熙虽然警告了他一番,但是并没有给他看真实的情报,因为这些情报都是皇帝才能掌握的一手材料,在封建王朝里,这些东西绝对不能给臣子看的。

    所以喇布并没有把明朝的军伍放在心上,他的志向在于击败明朝之后去击破吴三桂,明朝虽然占据了三省之地,但是因为低调,在满清的大部分人眼里,大敌还是吴三桂,因为他们只打了一个潼关守卫战,吴三桂可是在满清手中夺取了无数的地盘。

    不过喇布既然做了一军主帅,也不是酒囊饭袋,已经派出了哨兵去探查明朝军伍的情况,若是情况不妙,他定然会做出防范,而不是傻呵呵地毫无准备去迎战。

    这也就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南阳府的原因,只有明朝的军伍打下了南阳府,满清的军伍才有把握把他们留在河南,而喇布也能看清楚眼前这个大明是个什么货色。

    若是明朝连南阳府都打不下来,喇布也懒得跟他们废话,直接挥师收复湖广去了。

    秦越他们则是看中了南阳府的地位,一旦拿下了南阳府,他们就能够在河南立足,到时候无论是联合陕西的扫北军还是东面的吴三桂,都能弄出不小的动静。

    而吴三桂这几日也来了精神,若是大明真的能够打下南阳府,大周就能缓一大口气,到时候就算他真的死了,夏国相和胡国柱也能挺下去。

    当然南阳府的守将刘广武身为天下人的焦点并不怎么紧张,他知道自己不过是满清的一颗棋子,若是守卫成功了,就是进军的先锋死士,若是守卫失败了那就是玩忽职守的倒霉将军,反正这些年来他是一点好处都没有从满清朝廷捞着过,捞到好处的都是那些满人。

    此战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赢了固然好,若是输了直接带着家眷回到家乡躲起来,满清焦头烂额也未必有时间缉拿他,反正天下间乱乱腾腾的,不如回家种地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