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血裔-第4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为了安定这些人的心,周培公还特意把他们清单送到了各个士绅的府上,清楚地告诉他们,这就是他们上缴的银子,你们自己看清楚吧。

    这些人一看就明白了,那几个被抓走的家族,连家里一半的银子都没拿出来,这也怪不得人家了,都说人为财死,今天算是见着了,这种时候还惦记那点银子,活该被抓走。

    但是这些人心里也在嘀咕,周培公可没有说就此罢手,万一整治了这批人,继续整治他们该如何是好?于是暗地里也开始传递消息,若是周培公没完没了,就把城里给他搅乱了,鱼死网破。

    让他们意想不到的事,在这些人被审查的过程中,有这么两成的家族生意都开张了,看着城里的军伍没有丝毫管制他们的意思,这些人想破了脑袋也没想明白怎么回事,知道周培公又把一份清单送到了府上。

    看着他们捐献银两的数量,这些人直嘬牙花子,这帮王八蛋还真舍得下血本,几乎把他们家底的七八成都掏出来了,但是效果也是明显的,他们的店铺已经开张了,只要江陵能够像川蜀那样稳定下来,用不了两三年的功夫他们就能恢复元气,甚至随着大明的发展,他们的家业会越来越大。

    因为大明每次攻占一个地方,他们都能第一个涌入这座城市抢占商机,那个时候城里百废待兴,那些商家绝对不敢乱动,他们肯定能够大赚一笔。

    想到这里这些人就后悔地捶墙,当初怎么就没有勇气像他们一样捐出七八成的家产,现在家里的生意也都可以开张了。

    他们面临的形势和后世差不多,若是你们家一直不开张,人家米店、布庄全都开张了,百姓们买东西买习惯了自然去他们那里买东西了,到时候想把把那些老主顾拉回来都不容易。

    以前的时候为了城里的平衡,大家都规定了每家的经营种类和经营范围,比如孙家就在城北卖布,侯家就在城南卖布,而且布匹的价格一般高,百姓想去哪儿买是人家的自由。而这之中不许暗自用手段拉拢百姓,被发现了,要被商堂的人处置的。

    大明末期资本萌芽,已经出现了商堂这种组织,像是后世的商会,专门协调城里做生意的商人,大家都在一个城里混饭吃,若是互相竞争难免会头破血流,不如定下规矩,公平竞争,谁也不会饿死,当然你家若是有了独家手艺,发财也没人拦着你。

    现如今城北的孙家商铺被迫关门,城南的侯家就能控制全城的布匹买卖,城北的百姓用了他们家的布若是用习惯了,城北的孙家再开了门只怕也是门可罗雀,所以这些人才按捺不住着急的心思。

    周培公自然没时间管他们的闲事,所有的鱼饵都撒下去了,就等着大鱼上钩了,现在他正忙着判案子呢。如今正是他建立威信的好时候,若是做好了,百姓就不把他当成包拯、海瑞一样的青天老爷信任,他的政令也就能够畅通无阻,若是办不好,用后世的话说,那就失去了府衙公信力,以后办事还得和那些士绅商量着来,倍受掣肘。

    而且现在判案子有讲究了,当初在城外的时候,他是为了让百姓信任,所以贱卖土地的事情他都管,现在可不能够乱来了,他要树立衙门的威信,必须要按照大明律办事。该怎么判就怎么判,贱卖土地不能乱砍人家脑袋,传扬出去人家会说他瞎来的。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89章 儿女双全

    (全本小说网,。)

    周培公挑出来的案子都是有代表性的,草菅人命的,强占良家女子的,跟买卖人口有牵连的。这种罪名放到哪儿把人脑袋砍了也不会有人质疑他。

    为了扩大声势,周培公没有在衙门里面判案,而是选择了衙门前面的广场,衙门一般占地就有几十亩,门前的广场也有八亩大小,在这广场之中审案,能够让消息最快的传播出去。

    每一桩案子审完,周围便会传来欢呼雀跃的声音,这些欢呼声会持续多天色渐暗,那些苦主每次听到宣判的结果就会跪在地上给周培公磕头,还高喊着青天大老爷。

    一时间周培公在鄂中声名鹊起,人人都说百年难遇的清官大老爷让自己遇见了,是自己的福分,都在暗暗祈祷青天大老爷长命百岁。

    其实很大一部分案子的犯人没有被处置,周培公只是根据冤案的状纸调查清楚了事实,给那些苦主送去了赔偿,叮嘱他们因为衙门太忙了,只能先把赔偿的银子递过来,那些大户已经被严惩过了,以后再出现这种事,一定要去衙门告状。

    事实却是有很大一部分人逃脱了制裁,因为周培公不可能把每一个富户都抓过来杀了,虽然不是人人都做过恶事,但是在这种无法无天的环境下,很少有人能够洁身自好。就像是他们能够用银子摆平一切事情,又怎么会有顾忌不敢做什么事。

    就算在太平的日子里,想要把这些人全抓起来杀了也需要很大的勇气,何况是在这种情况下,周培公只能做对大明朝廷最有利的选择,况且他留下了话,只要再遇到事情,还可以再次状告衙门,天底下没有绝对的公平。

    那六成被中立的人一方面担心自己被清算,一方面又想要抓紧让自己的生意运作起来,于是只能把家底砸给周培公,周培公也要靠他们让城里恢复元气,所以也没有过多的为难他们,只是厉声告诫着:“如今不是满清的天下,而是我大明的天下。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若尔等敢为不法之事,本官的铡刀等着你们!”

    这个时候若是他们对着百姓拼命捞银子或者报复那些举报的百姓,对于周培公的信誉是个沉重的打击,所以周培公把狠话放在了前面。

    而府衙所有人都是周培公从成都府调来的,这些人别的好处没有,就是和这鄂中的世家大族没有任何关系,一时半会也不会被人收买,办起事来也算是放心。

    程孝廉在成都府看过了周培公办事的经过之后彻底安了心,这个人很稳重,办法也都算得上极好的,有这么一个人坐镇鄂中他也能够安心等着两位夫人生产。

    时光流逝很快三个月过去了,秦越的大军已经占据了把耿尚联军逼入了绝境之中,耿尚联军南下的脚步也收到了极大的阻碍,他们想要对付吴三桂的人马不光是从实力上被压制,从心里上也已经未战先败,毕竟三藩之中只有吴三桂的人马还能跟满清铁骑抗争,他们怎么敢跟满清铁骑对抗。

    秦越要是想要吞掉剩下的这不到两万的耿尚联军,三天之内就能结束战斗,但是相对来说损失也不会少,那些人要是拼起命来,一定会咬下山河军一块肉来。所以秦越打算细火慢炖,要是能够让这些人和吴三桂的兵马同归于尽当然是最好的,若是不能他也不愿意前去触这个霉头,总之鄂中还未完全掌控在大明的手中,他有的是时间慢慢磨下去。

    而这个时候程孝廉却在成都府等着自己的孩子降生,闻杜若和司徒冰的预产期都在这两日,有了之前的经验,府里的人倒是没有这么紧张了,大家按部就班的准备,程孝廉偏偏在担忧,有过后世的生活经历,他很难放心这些条件,虽然现在已经是最好的保障了,但是相对于后世的手术来说还是有很大的风险的。

    这天夜里,刚刚吃过饭,闻杜若先是觉得肚子痛,接着司徒冰也感觉到了疼痛,程孝廉心里一惊:“饭食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夫君,咱们的饭食绝对没问题,我看是不是要生了。”

    “把大夫和稳婆全都传过来!”

    大夫只把了一下脉:“恭喜皇上,夫人要生了!”

    稳婆立刻接过手去,有了上次的经验,她们都把这当成了一桩喜事,毕竟只要一切顺利,大把的银子就到了手,这一年之内把一辈子接生的银子都赚回来了。

    也算是她们运气不错,不管是之前的毛若苓,还是闻杜若和司徒冰,都是练过武的,所以身体素质都还算不错,为生产加了一层保障。

    因为两个人分别在自己的院落里面生产,程孝廉也不能厚此薄彼,只能待在大堂之中等待着消息,毛若苓已经将孩子交给了奶妈,也陪着程孝廉在这里:“不用太过担心,姐姐和妹妹吉人自有天相。”

    程孝廉点点头,但是心中的焦虑是避免不了的,只能来回走着来缓解心中的焦虑。

    很快一个侍女快步走了进来:“皇上,大喜。”

    程孝廉急切地问道:“哪位夫人生了?身子可安好?”

    “大夫人,是位皇子!夫人身体很好,大夫说休养两日便能下地走路了。”

    程孝廉长出了一口气:“走,我们去看一眼。”

    谁知道还没有走到半路上,又有一个侍女跑了过啦:“皇上,大喜。”

    “三夫人可安好?”

    “安好,是位公主。”

    程孝廉没有给这几个夫人册封,所以男孩就不能乱称呼,只能叫皇子。但是女孩就没有这种顾忌,肯定是公主无疑。

    程孝廉哈哈大笑:“好,先去看女儿。”

    在场的人十分奇怪,这皇上怎么能先去看女儿?难道说大夫人不受宠,要立二夫人的儿子做太子?怎么一个生了公主的反而让程孝廉更加高兴?

    程孝廉当然不在乎他们怎么想的,再说了这府里的事情他们也就敢心里边暗自嘀咕一下,但凡是敢往外传一句,让锦衣卫查到了就是人头落地的结局。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90章 家家有个熊孩子

    (全本小说网,。)

    程孝廉坐在了闻杜若的床前,轻声说着:“你知道的,冰儿不如你们经历的事多,再加上刚刚生了一个女儿,难免有些别样的情绪,不过我倒是觉得女儿挺好的。”

    闻杜若也笑了一声:“你急匆匆地跑过来是不是担心我心里想不开,还是担心外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