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血裔-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夫子一拍巴掌:“殿下做得对,就算是殿下不说这件事,我也要提一提这件事,殿下只娶了三房夫人,但是这三房都有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殿下表现出了特殊的宠爱,立刻就会左右朝堂文武群臣的决策,到时候这些人也会影响到后宫之中,就算是殿下再想要制衡,也来不及了。后宫争纷一旦起了,可就按不住了。到时候殿下就只剩下头痛了。”

    程孝廉点点头:“你放心,我会端好这杆秤,这后宫乱不得,更不能影响朝堂,毛家不适合再待在成都府了,让他们迁到东边去吧,反正那些关宁军的后人也要投奔他们,他们在哪儿也算是合适。若是再让他们待在成都府,结党营私是免不了的了。”

    孔夫子点点头:“殿下的这个决策合适,我这就去安排,当初他们主动放弃了一些东西,也不能委屈了他们。当然还是要把这个年过好,今天先忙着过年吧。”

    当天夜里程孝廉的府中欢声笑语一片,闻杜若和司徒冰正如程孝廉所说的那样,心中没有太多的芥蒂,只是替她们自己高兴,当初程孝廉可是说过的,要是他们再没有孩子,朝中的那些大臣可以就要逼着殿下纳妾了。

    本来程孝廉还打算邀请一些人一起过来过年,但是现在毛若苓刚刚有了身孕,自然不宜再这么热闹劳累,所以就他们几个人聚在了一起,围着一个小火炉,程孝廉笑了一声:“以前听乡下的老农说过,这最幸福的日子莫过于老婆孩子热炕头了,热炕头你们知道吧?就是北方的床。”

    闻杜若笑了一声:“这么说来你这也算是人生圆满了。”

    “勉强有一点点圆满,但是还差很多,这孩子还在肚子里呢,再说也太少了一些,所以咱们得赶紧努力了。”

    “去去去,三句话就开始不正经了,幸亏没有孩子,要不然让孩子听到了像什么样子。”

    “我的心愿就是等到平定天下之后,咱们几个人还能这样围着小火炉在一起说笑,到时候你们可得给我生一大帮孩子。”

    三天之后,成都府传来了让人震惊的消息,本来应该是朝堂新贵的毛家,被一举迁往四川东部的几座城池之中,要不是他们的恩赐丰厚,还真以为他们收到了贬斥。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74章 开战

    (全本小说网,。)

    为了不让毛若苓心生芥蒂,程孝廉还是专心陪了她几日:“有些道理可能还是要与你说清楚,虽然在未入我府门之前你们亲如一家,甚至可以说是一家人,在不危害大明的前提下,我也不介意你给他们开一些后门,但是咱们大明以前没有外戚****的例子,以后也不会有。”

    毛若苓很识大体的点点头,她明白程孝廉好不容易才把他们两个人的情分转化成感情,若是再添进毛家来,两人的关系又会变成一桩政治交易,到那时候不但是她会与程孝廉形同陌路,连毛家也会有灭顶之灾。

    所以她宁愿与毛家再不往来,好歹程孝廉会看在她的面子上不至过于为难毛家,至于能不能在这朝堂之中立足,那就要看他们的本事,自古以来,能在朝堂之中混碗饭吃的人都没有简单的人,这碗富贵饭可不是这么好吃的。

    倒是凤阁那边倒是波澜不动,只是送上了一份厚礼,什么反应都没有,闻杜若这边也一切正常,府里的气氛一团和气,程孝廉很满意,总算是没把家里弄得乌烟瘴气的。

    而这个时候已经过了年节,如今天下烽烟四起,也没有过正月十五的这些讲究了,刚刚出了正月初五,程孝廉便开始运作起来了,按照原计划,张勇带着人开始向着宁夏进发。

    不得不说张勇这个年过得还是挺不错的,一般来说,他这种投降的将领只有两种后果,一种是直接被卸磨杀驴,营中的士卒收编以后直接一刀砍了或者丢到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去养老。另一种便是厚礼相待,但是明显会觉出来礼节太重,德不配位,一般都是做给天下人看得,到平定天下之后肯定还是逃不过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

    但是张勇一来没有被发配到边疆,二来官职照旧,一点都没有升迁,手下还是那些人,大明朝廷的人给他的粮草军械都是按照规定,没有一丝克扣,也没有故意地讨好,甚至都没在他营里安插多少人,也就是说,整个大营根本没人牵制他,他要是愿意,带着大军跑了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他的心很快就放在了肚子里,没别的说的,人家已经拿出了最高的诚意来对待他了,升官不是不可以,程孝廉一句话他就能连升几级,但是那样他就会引起朝中武将的忌惮,人家辛辛苦苦打了这么长时间,他只是投降过来就得了这么高的官职,谁都得嫉恨,现在也许还能压制住怒火,一旦天下平定,就凭这一点,足够那些人联合起来把他吃的骨头都不剩了。

    他觉得做一个甘肃提督挺好的,如今又奉命攻打宁夏,这件事干得漂亮了能不加官进爵么?至于反回满清,他可是真的不敢想了,别的不说,王~辅臣当初来回倒戈的时候他就明白了他的结局,如今轮到他自己的头上,自然不能犯这种糊涂,满清皇帝是个年轻人,年轻气盛,最痛恨的便是别人背叛他,因为年轻人都好面子,你背叛他不是就把他的脸踩在了地下么?

    张勇决定踏踏实实做事,至于做事之前,他当然还要做些别的事,首先便是告诫自己的家人,如今自己地位不稳,万万不可仗势欺人,引得朝中文武反感,全家性命不保,这件事其实也容易,只要家里找一个能镇得住的人,就不会出乱子。这个年节把家族里人都聚了起来,选出了几个老成稳重的负责这件事,家里便安定了。

    另一件事便更加残酷了,他肃清了军中所有满清给他安插的钉子,康熙放心让他办事,自然是少不了这些人在暗中汇报他的一举一动,这些人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杀伤,但是很影响士气,因为他们吃得好住得好,打仗就缩在后面,很影响军伍士气,所以他一个人都没留下全都斩杀了。

    斩杀了这些人也是向程孝廉表明一个态度,他已经将自己的后路全都断了,不会再做背叛之事。

    程孝廉这个时候已经赶到了西安府,一方面准备应对潼关外面枕戈待旦的蔡毓荣,一方面就是看一看张勇到底能不能对得起河西四汉将之首的这个称号。

    正月十二,在没有丝毫征兆的情况下,蔡毓荣集结大军,发起了进攻。不过这一点倒是没有让潼关的守将措手不及,早在十几天前他们就知道有这么一出,所以从未放松过警惕,也就没有让蔡毓荣占到什么便宜。

    双方战事经过了前两天的血肉堆砌,很快就陷入了焦灼,双方的将领都明白,这一仗怕是一旬半月难以解决,除非是另一边的内部出了什么问题,否则谁也难以降服谁。

    等待他们稳住阵脚之后,程孝廉立刻下令,张勇开始进攻宁夏,只有一个要求,速战速决,不要拖延。

    张勇带着七千人马浩浩荡荡地杀奔了宁夏,这一次他也是满怀雄心,想要博取属于自己的荣华富贵。

    这个时候成都府的古家也运作了起来,将张献忠和朱元璋留下的财宝源源不断地换成了粮食,都说盛世古董乱世金,古董这个时候不怎么值钱,但是古家硬生生地卖出了七八成的价格出来,成都府的罗森和他的弟子韩岳开始运作起来,将粮食分批存放好,等待前线的召唤。

    程孝廉这一次打仗用的都是陕西一省的存粮,不得不说王~辅臣两面逢源还是有好处的,最少这陕西省可比别的省份富庶的不是一点半点,两边的人为了拉拢他都是用钱粮收买,这样就减轻了陕西百姓的负担,所以陕西百姓才会认王家的旗号。

    王继勇和程孝廉一起坐镇西安府,一边训练新兵一边征收赋税,支持各路大军,关中自古富饶之地,支撑两路大军绰绰有余。

    不过程孝廉还是担心激起民变坏了王继勇的名声,所以只是选择了很少的赋税,四川的一年免赋税时间就要到了,经过了一年的时间休养,大多数人家都缓了过来,就算是征粮也能征一些的,况且现在他根本不需要征粮。

    感谢书友二十五小时在看书投出的两张月票,感谢书友心若何方投出的月票,谢谢支持。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75章 下马关

    (全本小说网,。)

    宁夏,自明朝设立宁夏卫,分为五个部分,宁夏中卫,宁夏前卫,宁夏后卫,宁夏左卫和宁夏右卫。

    其中宁夏中卫镇守宁夏西部,宁夏后卫镇守宁夏东部。其余三卫镇守宁夏中部,宁夏中心地带分为两处,一处名为宁夏卫,另一处名为灵州所。

    现在宁夏五卫一所各自独立,谁也看谁不顺眼,但是有没有侵吞别家的实力,所以只是暗中倾轧,明面上还是一团和气。

    由陕西进入宁夏的第一道关口叫做下马关,也算得上一个关隘,但是偏偏就是整个关隘,根本就没有人镇守。

    六方势力都明白一件事,若是大明攻打宁夏,这将是第一个覆灭的地方,就算能够守得住下马关,他们也得被剩下的五方势力吃得骨头都不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宁夏中卫向西退了百里,宁夏后卫向东退了百里,剩下的三卫向后退了百里,直接就把下马关让了出来。

    至于他们面子上约定下马关是各方势力的缓和地带,一旦有明军进犯立刻共击之这种鬼话有几个人相信,便不得而知了。

    张勇了解了清楚宁夏的局势之后哈哈大笑,立刻下令进驻下马关。这个时候他也开始佩服大明的锦衣卫了,这些人不光打听出了五卫一所的守将性格,甚至连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都打探得差不多了,想着自己曾经和这么一个对手交手,他就觉得一阵胆寒,当初自己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