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血裔-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四川叛乱的消息他们是一点都不知道,吴三桂说的这些话合情合理,王屏藩要和陕西的满清军伍作战,自然要把兵力聚在一起,四川那地方,除了再往西边的藏区,其他都是三面都是吴三桂的属地,当然没必要留这么多人。

    所以耿精忠立刻开口说着:“王爷放心,这件事就交给我们两家了,我们一定平定四川的叛贼。”他正是三十岁年轻气盛的时候,接了靖南王的位置紧跟着吴三桂就起兵了,本想着一展雄风,谁知道雄风没来得及展,这两年光受气了。

    不光满清的军伍见着他的手下双眼放光就跟看到了军功一样,连吴三桂的手下脸色也越来越难看了。这位靖南王可是受足了气,但是没办法,谁让自己的手下不长脸,什么都干不了不说,每次都得拖后腿,如今听到了有软柿子捏当然第一个站了出来。

    尚可喜倒是十分沉稳:“四川据此可不近,我们这些人去倒是没问题,但是若是赶不及误了王爷的大事怎么办?况且我们家室都在这边,若是带的人少了消灭不了叛乱,带的人多了,怕是难以保障家里的安危。”

    他这话的意思也有询问吴三桂的意思,我们去帮你打仗了,回头你一伸手把我们两家的属地拢到自己手里,我们还能抢回来不成?

    吴三桂仿佛早就料到了这句话:“平南王爷多虑了,咱们三家起兵的时候说好了,到时候平分满清江山,若是两位能够平定四川叛乱,四川送给两位又有何不可?”

    尚可喜听到这里眼前一亮,压住心中激动的心情:“王爷这是笑言还是真话?”

    “老哥哥,咱们相识这么多年了,我何曾骗过你?若是你不相信,明日我就诏令天下!”

    尚可喜一拍桌案:“这件事我们两家应下了!”

    三藩除了吴三桂是祖籍是江浙人,其他两位都是北方人,当初满清把他们弄到南边来做王爷,一来是因为让他们人生地不熟,不至于尾大不掉。二来便是满清人心中觉得这些都是南蛮之地,自己经营实在费心费力,不如交给他们。

    但是这个地方可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尚可喜七十多岁了,做不成大事就做不成了,但是他的儿孙呢,现在天下都知道三藩作乱,他就算没出多大力气,要是吴三桂败了,满清朝廷能放过他们家么?但是他想要发展实力,总不能在吴三桂的眼皮底下。

    所以听闻四川这个地方送给他们之后,他立刻应了下来,尚家能不能在这个乱世之中谋求自己的地位,就看这一次能不能拿下四川作为自己的基业了。

    吴三桂心中冷笑一声:“就算你尚可喜奸猾似鬼,也得让我耍,天府之国现在就剩了一个名头而已,比起福建和广东可远远不如了。”

    尚可喜和耿精忠约定好之后便回到了家中,并且暗中召见了他的儿子尚之信。

    这位尚之信可是史书上的冤大头,替他爹尚可喜背了不少黑锅,说三藩之乱的时候本来他爹不愿造反都是他逼得,甚至差点逼得上了吊,看过史书的人都得骂一句坑爹,但是可没人知道这位老兄的苦楚。

    感谢书友大明皇帝朱由榔的打赏,感谢书友然俊投出的月票,谢谢支持,今天三更!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55章 “忠贞不二”尚可喜

    (全本小说网,。)

    清史稿列传二十一记载:可喜初请以长子之信袭爵,继恶之信酗酒嗜杀,请更授次子之孝。之信阴通三桂,三桂兵日迫。之孝与进忠相持,上敕还广州,不时至,二月,之信发兵围可喜第,叛。可喜卧疾不能制,愤甚,自经,左右救之甦,疾益甚,十月卒。

    这段话一共一百零三个字,但是信息量十分巨大。尚可喜的长子尚之信是个大坏蛋,喜欢喝酒杀人,但是他的次子是个好人,于是尚可喜为清朝坚守广东,而且想要废除长子的地位,立次子继承王爵。谁知道,消息走漏,尚之信围住了尚可喜的府邸,然后宣称投靠吴三桂,尚可喜羞愤不已,自杀未遂。过了几个月然后死掉了。

    所以最后尚家的结局,皇上说,尚可喜是个好人,尚之孝也是个好人,就尚之信是个混蛋,宰了他,留下尚家的官职吧,让尚之孝继承平南王爵。

    这个场景熟不熟悉?明朝开国的时候已经都是人家中山靖王家里玩剩下的了,而且自杀的情节他们的前辈钱谦益也已经玩烂了,人家投江自杀好歹还有个水太凉改日再说的借口,你尚可喜戎马一生,要自杀了不拔刀子非要上吊,还自杀未遂,

    所以史书记载尚可喜本无反心根本就是尚家演得一出戏码,估计后来满清朝廷也想明白了,但是史书还这么写,大概也考虑颜面问题,满清朝廷封了三个汉人的王爷,总不能都反了吧,那样不是自己打自己脸说自己识人不明,要不然就是政策错误把人都逼反了么?

    所以尚可喜可以是个忠贞的王爷,也必须是个忠贞的人,他苦苦坚持不肯与反贼同流合污,最后被自己儿子拉上了贼船。然后三藩之乱之后,吴三桂和耿精忠身死族灭,唯有尚家留下了平南王的王爵。

    回到府中,尚可喜便把尚之信和尚之孝叫到了书房之中,而且他一改平日在外边对尚之信的冷言冷语,开口便说着:“信儿,孝儿,咱们要改变咱们的计划了。”

    尚之信和尚之孝没有开口,听着他继续往下说,尚可喜喝了口茶水:“前番我给清朝的小皇帝上书,说臣叨忝王爵,年已七十馀,虽至愚岂肯向逆贼求富贵乎?惟知矢志捐躯,保固岭南,以表臣始终之诚。本想着两头下注,要是吴三桂赢了,信儿在那边站稳脚跟,孝儿你怕是要人头落地了。若是清廷赢了,你们两个兄弟易位而已。但是现在有了一个新的机会。”

    说着他看了尚之信一眼:“明天咱们尚家就演一出戏码给天下人看看!”

    一个月之后,远在四川的程孝廉,远在京师的康熙皇帝全都得到了一个消息,尚之信作乱犯上,被尚可喜亲自镇压,尚之信不知所踪,尚可喜羞愧不已,身穿太宗所赐朝衣在府中自尽,临死之前仍然留有遗言:吾死之后,必返殡于海城,魂魄有知,仍事先帝。

    康熙闻之大哭:“朕不能平定叛乱,使老将军枉死,朕之过也!”然后清廷立刻给尚可喜拟定了谥号,敬。

    程孝廉听到这里倒是大笑不已:“杨有财,你猜尚之信现在跑哪儿去了?”

    杨有财挠了挠头:“听说吴三桂组建了耿尚联军,正在向着四川进发,我猜尚家军领军的一定是尚之信。”

    程孝廉笑了一声:“尚可喜这个老头,他的顶戴花翎就是用咱们大明百姓的血染出来的,满清封他做王爷还不是因为他能狠下心去杀人,平定江山的时候除了大力气?但是他可是忘了,这些人都是他的同袍,现在又想两边讨好,吴三桂就算听到了什么消息,现在三藩联盟他也不会轻易打破,只能咽下这口恶气。不过咱们可不用跟他客气。”

    杨有财嘿嘿一笑:“尚之信不来还好,要是他敢来,咱们就拿他的脑袋祭奠大明的将士。”

    程孝廉挠了挠头:“要论起算计来,咱们可都比不上这个老头,幸亏他死了,要是他还活着,咱们未必打得过他。”

    说着他又看了杨有财一眼:“说起来王屏藩的大军也快到了吧。”

    “倒是到了,也跟袁将军打了几仗了,现在在汉中驻扎呢,看起来打算等王屏藩那边缓过劲来,再一举剿灭咱们。”

    “他不打咱们咱们就不打他们,咱们现在要是主动出击,就等于是帮满清朝廷的忙,图海做梦都得笑醒了,所以北边的战事宜守不宜攻。至于所谓的耿尚联军,咱们就不必客气了。”

    不过程孝廉倒是没想到耿尚联军给他帮了大忙,他们在两湖行军,军纪十分糜烂,耿精忠和尚之信见着吴三桂当然是老老实实的了,但是背后到不介意犯点小错,况且他们是借道,要是吃自己的粮食实在是有些亏待自己,所以便开始默许手下的士卒抢粮。

    在他们两位看来,两湖之地又不是他们的领地,名声坏不坏要什么紧,况且他们只是过路就走,也不是一直抢,吴三桂想必也不会因为这件小事跟他们翻脸,他们还能省下军粮,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两湖的百姓开始恐慌,这军律要是不管抢粮了,那可就不是简简单单地抢粮了,家中有女人顺便满足一下他们的淫乐之心,有宝贝的顺手拿走了,反正也没人管他们就是了。

    于是两湖的百姓开始被赶鸭子上架般的逼着开始逃亡,因为吴三桂和清朝间的战线之间防守很严,为了防止奸细混到自己这方,所以到是大部分都开始向着四川迁徙。

    程孝廉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传消息给秦越:“把人都放进来。”

    他很明白,四川这种情况,不怕你来打探消息,就怕没人种地,再说了锦衣卫遍地都是,除了吴三桂手下的铁鹞子,其他人没法子在四川潜伏下去。而铁鹞子根本就是防不胜防的,所以这笔买卖算到最后还是程孝廉赚到了。只要能把四川的土地全都利用起来,四川就能恢复元气,近几年虽不至于重新变回天府之国,但是供应大军的给养还是没问题的。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56章 殿下仁心

    (全本小说网,。)

    秦越得到了程孝廉的消息,立刻安排了人开始接应这些流民,要进四川必须要经过三道检查,其中夹杂着锦衣卫的暗中观察,铁鹞子那边自然也安排了人手,双方初次交锋,锦衣卫抓到了不少奸细,铁鹞子也混进去了不少人,可以说是互有胜负。

    然后这些人便开始在罗森的安排下定居在各个村落之中,底层那些官吏开始安排划分土地,划分之中总有些暗中的勾当,有银子的人家弄到了好一点的土地,没银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