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去捣乱-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升米连忙道谢,但心想为什么会这么近?不过现在也没有其它地方可去了,便与都市牛利领着十名童子一路朝西方行进,行程颇为艰难,风餐雨露,哪里像是一个国家的使者?过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如同野人般的十二个人,经过多方询问,终于出现在了大国王都大门之前……

    “不过这大国王都……似乎比我们邪马台国王都差不了多少啊!”

    望着城池规模算不了多大的城池,难升米总感觉自己被骗了;但这被一个人骗了也就算了,一路上遇见的人都是骗子不成?

    “老丈,劳驾,敢问此地可是汉国王都?”

    难升米又拉住了一个老者,毕竟这老者长得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应该不会欺骗自己。

    那老者上下审视了难升米一番,用倭语说道:“倭人?”

    “对对对!”

    “那你们走错了,这里是马韩王都,距离汉国都城,还相差千里呢!”

    听到这句话的难升米瞬间错愕了,心道自己真的被南朝鲜的一堆棒子骗了?

    “不过老丈,我来这里之前,所有人都说这里是大国王都啊!”

    那老者笑道:“三韩之人骄傲自大,以为自己是天下最大之国,便只以为你说的是马韩国都;若非老朽曾为使者出使大汉,只怕老朽的答案与他们也差不了多少。”

    难升米等人这才知道吃了地域文化的亏,但心想这三韩之人未免也太不要脸了吧,这么点大的国家都敢自称大国?他们倭国比这三韩大了不知道多少,也没敢自称大国啊!

    老者又给难升米等人指了路,让他们先往北方走,走到带方或者乐浪的时候,找到懂得倭语的渔民,让他们带自己去当地的官府,官府会安排人将他们送到大汉国都,难升米拜谢。

    在前往乐浪郡的过程中,难升米不由得又好奇的询问了许多马韩人相同的问题,见他们果然又指向了马韩的王城,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这三韩人的不要脸,难道是与生俱来的?

    费劲千辛万苦后,宛如落难人的难升米等人,到达了乐浪郡,大汉的极边之地。(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一十六回 千辛万苦

    (全本小说网,。)

    难升米等人费劲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乐浪郡的边远地区;公孙度曾长期统治朝鲜半岛,分乐浪为乐浪郡、带方郡两郡。时任乐浪太守的本是曹操委任的乐浪太守凉茂,不过因为公孙度霸占辽东半岛,便被扣留在了当地。

    后公孙度被胡人所害,其子嗣也无人存活,于是乐浪郡众人便立凉茂为乐浪太守,总领乐浪之事。因幽州被鲜卑所占领,但辽东的乐浪、带方等郡却尚且在汉王朝的统治之下;不过因为陆路阻绝,只能依靠海上运输来与汉庭取得联系。

    乐浪郡距离日本岛屿的距离与三韩差不了多少,因此也有许多渔民懂得不少倭语;难升米在与汉人的交流中,没有费多少力气就找到了乐浪郡的郡守府。

    郡守凉茂是个谦谦君子,虽不知道他究竟是为曹操办事还是为汉朝廷办事,但面对倭国的外交使者,他依旧给予了对方优待,没有索取什么贿赂,这让难升米等人对中原人的好感提升了不少。

    因为语言问题,而当地渔民知道的倭语有限,凉茂不得已只能招来避难于辽东的管宁,此人是知名学者,与邴原、华歆二人并称为一龙,而他是龙尾,并不代表他的才学不如他二人,但如果形容三条龙,只怕会被当权者忌惮。

    原本管宁清心寡欲,只在辽东败堂设学,教授人才;那些避乱于辽东的中原人都回去,就他还在此处乐得清闲。听闻凉茂有难处,管宁素来钦佩此人气节,便义不容辞前来相助。

    有管宁在,双方谈论似乎通畅了许多;凉茂这才询问道:“如今中原纷乱,二位使者自倭国远道而来,不知是为何事?”

    难升米那一米四的身躯在这堂中显得颇为矮小,但丝毫不觉得这样丢脸,仰头道:“我等是奉邪马台女王之王令,前往中原王都,请求支援我等的!”

    “不知是为支援何事?”

    难升米便将如今邪马台与狗奴国的争斗说了一番,他天真的以为,只要自己的国家选择臣服于汉国,汉国便会帮助自己讨伐狗奴国。

    但事实证明,他确实太天真了,听到了难升米的请求后,凉茂略有些为难的说道:“非是我等小气,只是贵国远在海岛,距离我等甚远,而今中原战事频发,阁下纵然前往王都,也难以得到援军,最多有诏书下而已。依我来看,你等还是就此复命罢了!”

    管宁也是与凉茂一样的意思,毕竟政客只注重自己的利益,他邪马台不过是个海岛上的小国,路途遥远,有什么资本让曹操出兵援助?便也一同劝阻难升米。

    难升米不知中原情况,心想堂堂汉国岂有战乱?以为这两个人是嫌道路遥远,不愿领路,心中不满,便与都市牛利执意要求前往汉国王都一试:“我等受女王之令,岂能在此半途而废?”

    凉茂管宁二人见难升米与都市牛利如此执着,便也不说什么,毕竟不让他们亲自去看看中原,怎能让他们死心?便让带方太守准备船只,让他们漂洋过海,于青州落足。

    看到大汉的船只,难升米等人瞬间就震撼了,这与他们那小小的轻舟相比,简直太过宏大了!这下他们更觉得凉茂等人是在欺骗他们了,有这么大的船只的国家,这还爆发战乱,怕不是吃饱了撑的!

    海上漂泊的时间颇旧,不过自我国飘荡到辰韩已经让他们习惯了海上的漂泊时光;过了几日,难升米终于看见了陆地,当即欣喜若狂,以为大汉王都就在不远处。

    不过登陆之后的难升米才发现一切并不是难么的简单,这里只是一个叫做青州的地方,距离大汉王都许昌还有近千里的距离,这不由得让他们瞠目结舌,心想他们国家也不过才方圆百里,这距离王都就有千里,那他们国家究竟有多大?

    难升米等人初来中原,大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模样,难怪那些来过中原的倭人都对中原赞不绝口,单单这地大物博,就足以让他们吃惊了。

    这次有了凉茂派遣的护卫队,难升米等人也省去了许多问路的功夫,毕竟越到内陆,越没人懂得倭语,那时候可真的成了进退维谷。

    众人一路向西行进,经过了一座座城池,每到一座城池,难升米等人都以为到达了大汉的都城,因为那些城池实在是太大太大,比他们的王都都大了不少;但当他们得知那里不过是个小小的县城之时,模样不由得变得古怪了起来。

    城中之人耕田纺纱,士兵操练习武,这一切仿佛都是做给难升米等人看的。不得不说这招确实有效,在见识了中原的地大物博之后,中原的文化、军人面貌,都让他们颇为向往。

    他们拿在手中的那两匹斑布,看上去竟是还不如寻常百姓家纺织的布匹,这让他们瞬间觉得,这等布匹不仅仅是寒酸,简直就是丢国家的脸了。

    但与此同时,因为难升米等人走的是青州、徐州、兖州、豫州路线,所以遇见了不少的山贼,护卫军队损失不少,难升米等人则是屡次依靠自己的“身高优势”,让敌人完全发现不了自己的存在,方才死里逃生。

    这时他们也才明白,所谓的中原大国并非所有的都是好的,他们和自己的国家一样有反贼、有战乱。

    不过中原文化确实值得他们佩服,如果能够打下这等国家,简直可以留芳青史了!……难升米如此想到。

    前往许昌的道路颇为曲折,当他们到达许昌的时候,原本五百人的护卫队,只剩下了一百多人,损失惨重;但难升米与都市牛利因为是蛇者的缘故备受重视,就连他们带来的十名童男童女都没有受到一点损失。

    难升米准备直接去觐见大汉皇帝,但那些护卫他的人纷纷嘲笑他,将他带到了相府之中,难升米不明所以,难道要想见皇帝,还得先到丞相府打招呼吗?

    这时人们才为他解惑:“皇帝虽是地位最高者,但现在真正掌权的人,乃是大汉丞相曹操。待会儿进去觐见的时候,得准备好自己的措辞啊!”

    难升米恍然大悟,这就和他们的应神天皇(据说200年…310年在位,贼夸张)一样,并没有真正的实权,就连手下的那些小部落都管不了,权力最高的人,依旧是邪马台女王卑弥呼。

    难升米连忙整改了自己的措辞,将国书准备好,与一旁的翻译一同求见曹操,并顺利得到了曹操的接见。

    曹操见是东方海岛上的人,心中疑惑大起,问道:“吾闻东海地上有三大仙山,乃蓬莱、瀛洲、方丈,不知尊使是哪座仙山上来的?”

    难升米老实的回答道:“鄙国远在东海之外,自半岛漂洋过海,未曾见得什么仙山,还望丞相赎罪!”

    曹操闻言后不由得感觉失望,毕竟那存在于神话中的三座仙山足以勾起他的好奇,而当他得知难升米等人的国家是在乐浪郡以东的海外之时,不由得产生了些许兴趣。

    曹操受了国书,虽然他也不知道这上面莫名其妙的文字是什么。

    难升米又拿出自己国家准备的斑布以及童男女,略感歉意道:“此番来到贵土,方知我国之偏僻,这斑布已是我国能拿出来的最高礼品,比不上贵国所纺织布匹,还望丞相见谅!”

    难升米言语谦逊,博得了曹操的好感,再说了,天朝上国看见别的国家东西不如自己,其实是挺高兴的,毕竟如此反倒是证明了自己的优越。

    于是曹操便手下了斑布,并封难升米与都市牛利为率善中郎将,二人拜谢;曹操又拟写书信,并回赠倭国绛地交龙锦五匹,绛地绉粟罽(兽皮纺织物)十张,茜绛五十匹,绀青五十匹,白绢五十匹,金八两、五尺刀二口、铜镜百枚,珍珠、铅丹各五十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