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病已暂避锋芒,以待朝廷另派军队增援;以刘病已为首的武将一派却认为,伊阙易守难攻,而梅免若冒险争锋,倾巢而出,取之甚易,此时却是一举克之的好机会。于是刘病已,乐行等向朝廷派出使者,报知梅免的动向,同时联络南阳附近州郡军马从后路攻打梅免,又留下乐中等带领一万兵马守卫洛阳,自己亲率步兵一万,精骑三千尽数来援伊阙关。
刘病已,乐行等来到伊阙后,伊阙总管等当地文武尽数来迎接。刘病已等不顾鞍马劳事顿,马上视察城防准备情况,询问城内兵力布置,城防物质准备情况。正在此时,一个亲将急匆匆进来,在张彭祖的耳边咕哝一句。张彭祖向刘病已躬身禀道:“请大人赶快接旨。”
“又有圣旨到”
“是的,已经进了营账。”
“诸位随我快去迎旨”
刘病已说了一句,立刻从椅子上站起来,整一下衣冠就向外走。张彭祖、雷虎等在他的背后紧紧跟随,边走边整衣冠。大家都猜到圣旨与“剿贼”有关。
“刘病已听旨,其余文武官员退下!“
等众文武退出以后,他打开黄缎包袱,取出一个朱漆描金盘龙匣子;打开匣子,取出一个黄绫暗龙封套,又从封套中取出诏书,朗朗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流贼祸国,凡我臣子,谁不切齿!近来天心厌乱,运有转机。元凶巨恶,次第授首。惟有梅免,虽经屡败,凶焰未戢;孤军奔窜,仍思一逞。笼络有术,死党固结而不散;小惠惑人,愚民甘为之耳目。若不一鼓荡平,则国家腹心之祸,宁有底止!
朕前已迭下手诏,谆谆告谕:务将梅逆一股,火速剿灭,尤须将梅逆本犯及手下巨贼等,一一擒获,或予阵斩,断勿使一人漏网。尔刘病已一向实力剿贼,卓著劳绩,朕甚嘉慰,现封尔为平贼将军。其剿贼出力诸将,已饬从速论功升赏。兹赐尔刘病已尚方剑一柄,阵前便宜行事。并赐钱三万贯,红丝表里各二百匹,供阵前奖功之用。
古有褒功之典;执首献俘,朕所望于今日。但有殊勋,朝廷不吝封侯之赏;倘负重寄,国法自有处罚之款。一旦将该股逆贼扫清,尔等不得瞻顾逗留,贻误戎机。
钦此!
诏书宣读完毕,刘病已叩头谢恩,山呼万岁。等刘病已刚站起来,双手接过诏书,放在香案上,丁太监已经从身边一名小太监的手里捧来尚方剑,说道:
“钦赐尚方剑,刘病已跪接!“
刘病已赶快再跪下,双手接过尚方剑,又一次叩头谢恩,山呼万岁。他站起来把尚方剑捧到条几上。随即,他开始向丁太监道乏,互相寒暄,并吩咐准备酒宴。将丁太监一行等人安布妥当。
军情紧急,昭帝屡下手诏催促刘病已进军,于是刘病已就在到达伊阙的次日,带骑兵五百查探梅免大营,两军营地相隔二十里,刘病已沿途分兵埋伏,伏兵由陈霸、雷虎、郑吉率领,而自己只带张彭祖等人四骑,直奔梅免大营而去。
路上无时,刘病已还对张彭祖狂吹:“我持弓箭,你执长枪相随,虽千军万马能奈我何!”又笑道:“如果敌人见到我就跑,那算他们聪明。”
在离梅免大营还有三里处,碰上了对方的巡逻哨,人家以为是斥候。刘病已立马跳将出去,大呼:“我平贼将军也。”随手一箭将对方领头的将领射死。
梅免军中听到平贼将军亲至,感到十分吃惊,随即便有五六千骑兵杀将出来。一见这阵势,把追风五人组的其余三个吓得是面无人色,刘病已令他们先撤,自己和张彭祖殿后。这俩哥们还晃晃悠悠的“按辔徐行”,追兵将至,一箭毙命,追兵吓得不敢靠得太近。不追也不行,过了一会,又追上来,又是一箭毙命,如是再三,追兵不敢过分逼近,只能远远在后面缀着。不知不觉中,被刘病已引入事前安排好的埋伏圈里,郑吉等人杀将出来,追兵虽有五六千骑之众,又那里会料到中伏,仓促之间大败,仓皇逃回营内。
梅免刚到伊阙就吃了一个大亏,越加恼怒,第二天清晨就点起大军,浩浩荡荡准备攻城。黑云压城城欲摧。刘病已看到了一幅壮观的景像,几万人将城池围得水泻不同,江面上停满了巨大的战船,士兵的铠甲和兵器闪耀出的光芒比阳光更刺眼,飘扬的旌旗几十里连成一片,如同一件大大的斗篷笼罩着伊阙。
刘病已在大敌当前之下,显示了自己的能力,伊阙是一个坚固的城池,但有一个缺点——门太多,多门是繁华的象征,但当这座城市面对大军的时候,这种繁华就变成了噩梦。由于人多,攻城的军队大可以同时攻打各门,防守方却会顾此失彼。
但刘病已确实是一个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城里可用的兵用来防守实在是捉襟见肘,但他却能调配得井井有条。
他应该感到幸运,在城中驻守的都是身经百战的将领,他根据这些将领的特点作出了调配:
最重要的北门由张彭祖防守,防守兵力为三千人;
郑吉防守南门,防守兵力为三千人(这个活也是比较累);
雷虎(猛人)守东门,防守兵力为二千人;
陈霸守西门两门,防守兵力为二千人。
刘病已可是学会计出身的,他在安排好防守兵力后,居然还能剩下两千人(原守军加上刘病已,乐行带来的部队一共一万二千步兵,骑兵可不能用来守城,那是极大的浪费),用来随时支援各门。
万事俱备,只等梅免了。
伊阙之战将成为梅免的噩梦。
刘病已在召开了一次全体军事会议,他一反以往那玩世不恭的态度,庄严肃穆的站立着,这让以往背后议论他无武将之容的将领们非常吃惊,他那肃杀的表情和严厉的语气令人喘不过气,他们都低着头听他训话。
“我知道你们中有人并不喜欢我,在背后议论我,没有关系,我也并不喜欢你们,但此时梅免二十万大军已在城下,诸位如要投降,可即出行,我并不阻拦,但若不走,唯有同我一途,战至城破人亡,一死方休!”
他看着眼前的这些将领们,突然心中涌起了一股巨大的悲凉感,在这场战争中,有多少人可以活下来呢,还能看见他们吗,自己呢。
他用可能是一直以来最温和的口吻结束了这次训话:
“诸位珍重,望来日以富贵相见。”
将领们听到了这句话,都抬起头来,他们惊奇的发现,刘病已的眼中竟似含着泪水。(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九章 战必攻城 (一)
(全本小说网,。)
主将都已经这样了,就什么都不用说了,每个人都走向各自守卫的城门。
所谓战友,就是在战场上同生共死的伙伴。
梅免发动了进攻,伊阙战役开始。
从某种意义上讲,古代的战争史,也是一部城池的攻防史。
几千年来,“攻城拔寨”是历来战争的直接目标和关键动机。随着战事迭起,攻防相生,城池也因此成为最大最重要的战争舞台。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纷争,群雄并起,战争极其频繁,也因此形成了各诸侯国割据自立的多中心城池筑城体系,仅《春秋》、《左传》、《国语》提及的城邑地名就达千余座。据不完全统计,仅战国时期较大规模作战行动就有230多次,其中2/3以上和攻城有关。根据《孙子·谋攻》中“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的说法推断,在那个冷兵器的时代,攻城往往会伴随着极高、极可怕的伤亡率。但这也同时说明当时的守城战术和器具,必然非常完备和发达。因此,有兵圣之称的孙子,也认为攻城是万不得已的“下下策”,并告诫道:“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对此,同时代的墨子也持相同观点,并利用自己掌握的“完美守城攻略”,四处推行自己的“非攻”理念。在他的著作《墨子》中第十四、十五卷就专门介绍了守城的装备、战术、要点,共二十篇。虽然目前仅存十一篇,可已经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冷兵器时代的城池防守之术。
从军事博弈的发展脉络看,历代中原统治者,之所以都特别偏爱建立在城池防守基础上的“非攻”军事防御手段,也许正是得益于筑城技术的高度发达和城防之术的极高效率。于是,专守待敌、后发制人的“筑城防御”军事思想大行其道,并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历史文明的走向。从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开始至今,无论是历代对于长城防线的高度重视,还是今天我们依然用“钢铁长城”来形容我们的国防理念,都足以说明这种以城墙为基础的战略防御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是多么重要、多么深远。
当然,这种“被动防御”的军事思想形成,除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平和民族性格因素外,还与中原民族的生存环境和经济特征是分不开的。中原民族的农耕经济,自然离不开长江、黄河广大流域的沃土滋养,中原民族已经习惯了定居的安乐和富足,自然不会,也不愿像游牧民族那样游击争斗。而平原之上,无险可守,要守卫自己的领土,保护自己的家园,特别是针对游牧骑兵部队骚扰的最好办法,自然是建造坚固的城墙堡垒。
同时,高大的城墙还能提供防洪水、防强盗、防猛兽等多重安全功能。“四塞以为固”的中国,也因此能够在四四方方的城墙庇护下,码着四四方方的文字,迈着四四方方的脚步,从容又体面地延续着一种辉煌而伟大的黄色文明。
中国人对于城池的偏爱,除却以上诸多因素外,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心理原因,那就是自信。这种自信,是建立在人口盛昌、经济繁荣和文明发达的多重基础上。换句话说,筑城的底气在于“建”得起、“防”得好、“守”得住。正如我们喜欢用“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