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刻子弹,不偏不倚,恰好射入左良玉亲卫的肩头,亲卫“啊”的一声,一手捂着肩,从马背上倒栽下去,随后便是连绵不绝的惨叫……
“将军,撤军吧?”
撤军?左良玉已是胆战心惊,如果不是那亲卫站在他的前面,用身子做为盾牌,刚才受伤的很可能就是他了,明知道天命军的的火铳太犀利,他却不甘撤军。
难道就这样败在天命军的手上?
再说了,中军一旦后撤,两翼怎么办?
天命军一定会追击!
中军已经失败,两翼再要失败,今日必是溃败的局面。
“杀……”
“杀呀!”
“杀光这些畜生!”
左良玉不及抬头,已经有将官急道:“将军,天命军杀过来了!”
伴随着天命军的喊杀声,还有呼啸而过的子弹,虽然隔着尸堆,官兵已经两股战战,只等着左良玉下令了。
左良玉知道,今日之溃败局面,已经无法挽回,遂长叹一声,无力地道:“撤军!”他还假惺惺地不肯走,早被亲卫拨转马头,又在马臀上抽了一鞭。
战马吃痛,一声嘶鸣,扬长而去,亲卫们既害怕天命军的步枪,又担心左良玉的安危,也是拨转马头,随着左良玉去了。
宋文一看明军要跑,顾不上自身两翼的危险,大声喝道:“明军要逃,快追!”
“追!”
“杀!”
这一刻,似乎海水退潮,明军在前面撒丫子跑,第七营的士兵,则是跟在后面猛追,“砰砰”枪声不绝,比退潮的响声还要大上不少。
宋文顾不上地上的明军伤兵,只顾向前追赶,枪手们一边追一边放枪,需要装填子弹时,才会停下来,将空间和机会让给同伴。
李自成见宋文部的第七营已经突出于前军,便给两翼下令,命令李信、高立功部全速前进,尽快击溃各自的对手。
李信、高立功早就等得不耐烦了,今日的战功,都让宋文拿走了……看到出击的信号,他们都是全力向明军猛扑过去。
全力出击,或许还能捞些汤喝!
左良玉的中军大败,两翼的明军早已无心恋战,看到数万天命军猛扑过来,他们连断后的勇气没有,转身追逐左良玉的步伐,沿着官道两侧向南而去。
李信、高立功部大举掩杀过去,明军大败,伤亡无数。
宋文只追出两三里,看到两翼的李信、高立功部已经击溃明军,遂停下步伐,回身收割明军的伤兵,开始打扫战场。
想到临颍城的惨状,枪手们一个个怒火中烧,伤兵无论轻重,都被补了刀!
马坡的枪声渐渐沉落,除了天命军的士兵,到处是明军的尸体,宋文看着明军的尸体,心中并没有多少喜悦之情,倒是十分沉重起来。
李信、高立功一直追到郾城,左良玉逃入城内,不及入城的士兵,都被两人掩杀了,两人随即分兵,沿着官道包围了城南和城北。
李自成一面传令宋文部打扫战场,一面赶到城下,亲自指挥围城,郾城不是开封那样的坚城,城墙高不过一丈五尺,左良玉迟早要为临颍的屠杀赎罪。
左良玉逃入城内,心中还有余悸,他暗暗感激亲卫,若非逃得快,恐怕早成了天命军的刀下之鬼。
围城的天命军不过三万,还分驻城南和城北,但左良玉以为城外的天命军和宋文部第七营一样,都是装备了极为犀利的火器,一时不敢突围,查点人数后,四万大军,如今只剩不到两万。
士兵折损过半,却是寸功未建,这一战湖光兵丢人丢到家了,左良玉既恨又怕,不觉病倒,连晚饭都没胃口……
宋文将马坡的战场打扫干净,明军的尸体一把火烧了,只留下铠甲、兵器等,汇合随后赶到的李绩部,与次日辰时赶到郾城。
郾城被六万天命军包围,左良玉更无心出战,只得派出士兵突围出城,四处求取救兵。
第843章 汪乔年的心思
青草已经探出了不少茎叶,踩踏下去,松软绵长,老树的枝头上,也是挂了鲜嫩的新芽,被寒风一吹,一片青绿,汪乔年老眼昏花,隐约觉得已是阳春了,离得远些,方才唉声叹气,不知不觉之间,自己是步入暮年了……
回身看了眼身后的洛阳城,高大巍峨的影子犹在,他的心中便来气,王绍禹堂堂总兵,为何替贼守城?
可是,无论他如何引诱,王绍禹就是不肯出城决战,强攻又拿不下坚固的城墙,无奈之下,只得绕过洛阳。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沿着官道,行至龙门关,太阳已经落山,现在的天气还是黑得早,夜晚很快就要来临。
汪乔年只得传令下去,让士兵安营扎寨。
洛阳受阻,让他生出一种很不好的感觉……
这次东出潼关,他实在没有击败天命军的把握,便去挖了李自成的祖坟。
天命军在河南不断扩张,甚至包围了开封城,官兵却是束手无策,挖了祖坟,毁了风水,或许这是打败李自成唯一的法子。
至少有了一点盼头。
但是,刚刚出了潼关,大军行到洛阳,城内的流贼就给了他当头一棒,难道毁了李家的风水,还不足以抵消上天对天命军的眷顾?
士兵们在搭建营帐,暂时无法入营休息,汪乔年找了一块避风的土坡,一屁股坐下去,靠着土坡发呆。
往事就像是奔驰的马车,一幕幕出现在脑海中……
自从巡抚陕西,他就知道,陇山西面的天命军,已经养成了气候,他数次想要攻打固关,都被属下劝阻:仅仅依靠巡抚掌握的那一万城防军,连固关的城墙都摸不着,当年洪承畴曾经在固关折损了数万兵马……
可是,掌握兵权的三边总督,却对陇山的西面视而不见。
洪承畴、郑崇俭就不说了,丁启睿只求自保,只要天命军不出固关惊扰陕西,他就谢天谢地了;傅宗龙倒是对天命军比较强硬,可惜,来到陕西不到两个月,便接到东出潼关的圣旨……
也不能完全怪他们,陕西兵丁已经被抽空了,加上粮饷严重不足……
汪乔年清楚地记得,当日和傅宗龙相对无言的场景,没想到傅宗龙出潼关,进入河南后,不幸在项城战死。
傅宗龙战死的时候,他是哭过的:傅先生一死,再也没人能平贼了……
更没想到的是,皇上竟然下旨,由他接任三边总督,并且连续数道圣旨,让他出关解开封之围!
连傅先生都不能平贼……
虽然调集了三万边军和城防军,但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实在难以让人放心,只能指望贺人龙、郑嘉栋、牛成虎三位总兵官了,他们都是身经百战。
挖了李自成的祖坟,斩杀了坟茔中戾气幻化的小青蛇,开封之围不战而解……原本以为天命军指日可破,可是洛阳城下,他意识到事情或许不是那么简单。
不但王绍禹替贼死守洛阳城,连湖广增援开封的平贼将军左良玉,也被围在郾城。
汪乔年有些痛苦地自语道:局势没有根本改观!
这次从洛阳南下,就是协助左良玉部解郾城之围。
部队疲惫,粮饷缺乏,让陕西兵去抵挡势头正盛的天命军,一旦出关,便如同拿肉去喂老虎,根本有去无回。
但是深受皇恩多年,为了巩固中原地区的民心,又不能不出去。
如何才能打败李自成,解救郾城中的左良玉?
用通常的方法,里应外合,或者在平原地区野战,陕西兵很难撼动天命军的主力,即便加上左良玉的湖广兵,恐怕……
汪乔年思索很久,终于有了清晰的战略,这个战略至少有七成把握,只要左良玉充分配合。
有七成把握的事,自然值得冒险。
直到天色暗黑,亲卫来寻他回去晚饭,汪乔年方才回到大营。
晚上,汪乔年做了一个梦,金戈铁马、纵横捭阖……天明之后,梦的内容大部分都忘了,只记得天命军被明军包夹,伤亡惨重,连李自成也被一支流矢射瞎了左眼……
汪乔年迷迷糊糊,却是不忍醒来,唯恐双目一睁,就像以前那样,一切美好的愿望都会消失不见。
亲卫将汪乔年唤醒,已经日出了,大军还要赶路,将士们都在早餐,汪乔年忽然被唤醒,梦境又遗失了一大半,唯一的印象,好像是一件喜事。
人逢喜事精神爽!
汪乔年没有责怪亲卫,梳洗之后,立即召见了三位总兵,“郾城危在旦夕,一旦左良玉部被击溃,陕西兵很难单独面对天命军,本督打算留下火炮、辎重等,并一万士兵在此驻守,另外精选两万士兵,轻装南下,尽快南下与左良玉部汇合!”
“好!”三位总兵自然不敢反对。
匆匆吃过早饭,两万精兵立即沿官道南下,行至郏县,贺人龙觉得不对,便私下求见汪乔年,“督师大人,我们不是去郾城解救左良玉吗,为何不从许州经过?”
“我们不去郾城,而是去襄城,”汪乔年道:“如果我们到郾城救援,天命军正气势威猛,很难跟他们争锋。襄城距离郾城只有一百二十里,我们舍郾城不打,却以精锐兵力去攻打他必然要救应的襄城,天命军一定回师来救,那么郾城之围也就解除了,解围之后,我们打天命军的前军,良玉攻击它的背后,前后夹击,是可以大败天命军的的。”
这样的战略,他早就想好了,与那日的梦境,亦有几分相似。
“襄城?”贺人龙明白了,“督师大人是要围魏救赵?可是襄城并非天命军必须回援之地。”
“天命军在襄城囤积了部分粮食,又是交通要道,天命军很难不救援,”汪乔年已经与左良玉联络过了,“如果天命军没有回援,我们再以屠城相威胁,天命军不是以民为本吗?”
“属下明白了,还是督师大人深谋远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