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在,”李信双目发光,如同见到鱼腥的猫,“大都督,杨文岳部只是一支孤军,要不要将他赶走?”
“杨文岳不是傻子,难道外围没有游骑警戒?”李自成缓步来到城头,遥遥地看向城下,“杨文岳不过是我们的看门狗,没有援军,杨文岳不敢来攻城,如果有其它的援军,杨文岳一定闻风而动,只要盯紧了杨文岳,就能看出明军的一些端倪!”
李信和李自成身后府牛金星相视而笑,“看门狗?哈哈,大都督的比喻太恰当了!”
李自成扫了李信一眼,道:“城中的粮食怎么样?”
“大都督放心,城中粮草充足,”李信忽地皱了眉头,道:“大都督,今年的夏粮,接近丰收的水平,远远不是外界所说的‘饿殍遍地’,难道河南的干旱,都是官府的骗局?”
“接近丰收的水平?”李自成一愣,随即道:“李将军是说,我们已经征得不少赋税?不用从南阳、洛阳向此处运送粮草了?”
“是呀,属下见百姓获得丰收,才和知府大人商量着,按照十五税一征税,百姓没有反对,更也不会挨饿,”李信道:“所以属下估计,河南大旱,或许是地方官弄出来的骗局!”
“河南有这么多地方官,岂能人人欺骗朝廷?”李自成淡淡笑道:“河南的干旱应该是有的,但并非像地方官所说的那般严重,”顿了一顿,又喃喃地道:“人祸大于天灾呀……”
牛金星笑道:“大都督是说,河南征税太重,百姓苦不堪言,地方官明知赋税无法完成,不敢批评朝廷,所以将河南的旱情无限扩大?”
“一定是这样,”李自成微微颔首,道:“朝廷为了辽东的战事和平贼,不断向百姓摊牌各种军饷,动辄百万两,正常年景,百姓也就图个温饱,朝廷这般加赋,岂不逼着百姓造反?地方官府明知道百姓不堪重负,却是不敢向朝廷进言,唯恐丢了自己的纱帽!”
“……”
“地方官为了推卸‘官逼#民反’的责任,便是将旱情无限夸大,”李自成道:“如此一来,百姓被迫造反的责任,既不是朝廷,也不是地方官,而是上天……只有如此,官员们的口径方能保持一致!”
他实在说不清,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官员们谎报旱情,客观上并没有减轻百姓的负担,只是将“人祸”的责任,转移为“天灾”,既保住了自己的官位,又维护了朝廷的体面。
但对百姓来说,“天灾”与“人祸”的结果一样,都会让他们破产,让他们饿着肚皮,让他们失去了赖以传承的土地!
如果没有这些天灾人祸,或许天命军来到河南后,发展不会如此顺利……
朝廷和他任用的这些官员,欺天瞒地,结果却是加速了大明的灭亡!
罗汝才阴阴一笑,道:“大都督,各位,朝廷大肆加赋,为的便是平贼,可是,朝廷能平灭他们口中的‘流贼’吗?”
李自成面色凝重起来,朱由检的存在,本身就是历史悲剧,自小生活在皇宫的人,能知道百姓的疾苦?
他想起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故事。
玉帝来人间视察,看到富人喝酒吃肉,喝酒的人咧着嘴,便以为那是人间最痛苦的事;又见用水车车水的百姓,却是哼着小调,不用说,那肯定是人间惬意的事了。
凡是不服管教、杀人放火之徒,便罚他喝酒吃肉,而遵纪守法、有功之人,则是赏他用水车车水……
朱由检这样的皇帝,能治理好这个乱局的国家吗?
勤政是一回事,关键是能不能接受历史的检验。
朱由检的悲剧,是封建王朝的悲剧,是士大夫当政的悲剧,也是愚民政策的必然结果。
李自成抬起头,见众人都是看着自己,知道自己走神了,遂淡淡一笑,道:“朝廷平了十多年的流寇,可流寇却是越来越多,朝廷啥时才能平息流寇?”
宋献策忙道:“属下游遍了中原,谶语说得不错,‘十八孩儿主神器’!”
李自成笑而不答,有人为自己造势,宣扬“天命所归”,自己何乐而不为?况且,自己的心中,早就有了那个“华夏”……
过了好一会儿,方道:“朝廷的麻烦,不仅仅是流寇制造的烽火狼烟,还有关外,鞑子牵制了明军的大半主力,听说八镇总兵的兵马,正在锦州与鞑子作战!”
说到关外的鞑子,众人都是语塞,他们虽然听说过鞑子的残忍和凶悍,但所有的讯息,都是道听途说,真实的情况,却是两眼一抹黑。
谁能有“李自成”数百年的人生经验?
这些话语太过沉重,而且鞑子离河南还远着,多说无益,还是做好眼前的事情。
李自成轻轻叹口气,率先下了城头,“杨文岳一直在西华监视我们,我们现在不缺粮,就陪他这么耗着!”
李自成在汝宁城内安置下来,一连数日,不是微服在市集上闲逛,便是带着亲兵,在城外视察农田,军务上的事,交给了李信和牛金星,民政上的事,全部交给宋献策和罗汝才。
这日傍晚,李自成刚刚回到城内,尚未到达军营,罗汝才忽地迎上来,“大都督!”
“嗯?”李自成勒住马,心中却道,罗汝才半道截住自己,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事,难道是说女人的事?遂淡淡地道:“有什么事吗?”
罗汝才却是一拱手,小声地道:“大都督,张献忠来了!”
第816章 一箭双雕
“张献忠?”李自成一时竟愣住了,张献忠不是在湖广逍遥吗?怎么也来河南了?难道他知道河南发生大旱,来此招兵买马了?
他对张献忠没什么好感,至少比罗汝才还要差些,虽然大家共同与明军作战,但张献忠是实实在在的流寇,又嗜杀成性,天明军很难和他合作。全本小说网https://。
“大都督,张献忠连着被左良玉、王允击败,损失惨重,身边止剩数十亲信之人……”罗汝才虽是躬着身子,却是用眼角的余光偷看李自成的脸色,“湖广待不下去,只得来河南避难!”
避难?李自成心中一动,难不成天命军成了收容所?
自己与张献忠没有任何关系,他打了败仗,为何要投奔自己?他就这么相信自己?
难道无形之中,自己已经成了流寇心目中的靠山?龙头老大?
不太可能吧,大家一向各自为战,即便张献忠与罗汝才关系不错,也是时分时合。
即便张献忠相信自己,自己就该收留他吗?
张献忠其人,阴险毒辣,留着总是祸害,趁着这个机会,除掉他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不过,张献忠是在穷途末路时投靠自己,如果就此杀了,还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吗?其余的流寇,包括罗汝才,又是怎么看待自己?
气量狭小、不能容人……
李自成看了眼面前的罗汝才,忽地明白了一件事:张献忠并非来投靠自己,而是投靠罗汝才!
两人虽然在湖广闹了矛盾,毕竟只是利益上的冲突,并非不死不休。
张献忠在湖广待不下去,四川、河南都是自己的地盘,无奈之下,只有来找老熟人罗汝才……
罗汝才究竟是什么态度?
如果罗汝才有什么心思,正好可以借刀杀人!
李自成淡淡地道:“张献忠来到河南,究竟是什么意思?罗将军又是什么意思?”
“张献忠已经穷途末路,方才来投靠大都督,”罗汝才小心地道:“张献忠虽然和大都督不熟,大家好歹同道中人……终有几分香火情……”
谁和张献忠有香火之情?
不过,李自成算是明白了,罗汝才主张收留张献忠!
自己的属下中,罗汝才是外来者,理应小心翼翼才是,但罗汝才却是明确表达了他的意思,难道自己要服从他的决定?
李自成对罗汝才刚刚建立起来的好感,霎时消失得无影无踪,流寇的首脑,总是白眼狼,养不熟的!
他略一思索,脑中忽地现出一箭双雕之计,这个双雕,便是张献忠与罗汝才!
“张献忠现在何处?”
罗汝才稍稍犹豫片刻,道:“就在城内,大都督如果愿意召见,属下这就去通知!”
“罗将军是担心本都督对张献忠不利?”李自成淡淡地道:“罗将军在湖广,不是与张献忠失和吗?为何替张献忠担心?”
“属下并不担心,”罗汝才小心地道:“大都督心怀天下,必然能容得下一介草寇!”
想用“心怀天下”给本都督套上紧箍咒?李自成心中暗笑,索性再造些误会,“罗将军,这张献忠来到河南,究竟有什么企图?”
“这个……”罗汝才的面目阴晴不定,“张献忠只是暂避左良玉的风头!”
“奥!”李自成若有所思,沉思片刻,道:“先见见再说吧!”
“是,大都督,属下这就去安排!”罗汝才向李自成行了礼,快步消失了阴影中。
李自成回到大帐,刚刚吃过晚饭,罗汝才就带着一个面色黝黑的汉子过来了,“大都督!”
来人身着亮银铠甲,显得十分魁伟,头戴灰黑色兜鍪,面色微黑,与兜鍪的颜色比较相近,短须、眼大而有神。
那面色黝黑的汉子也向李自成拱拱手,爽朗一笑,“张秉忠见过大都督!”
“早就听说过八大王的名头,今日得见,实在三生有幸,”李自成站起身,向张献忠还了礼,满脸堆起笑,道:“快坐,咱们坐下谈,小米,上茶!”
“是,大都督!”何小米答应一声,给三人都上了茶,因为张献忠是陌生人,他不敢离开,便立在李自成的侧后。
“八大王此番来到河南,不知有何打算?”李自成不想与张献忠多废话,遂道:“天命军已经拿下大半个河南,不知道八大王可有意?”
有意?张献忠一愣,难道李自成是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