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鸢儿“噗嗤”一笑,欲待进里屋,却又回身道:“大都督没吃晚饭吧?奴婢这去准备!”
这样最好!李自成心道,刚好可以和芬儿亲热亲热,离开清水,已经大半个月了,不知芬儿的身子,有没有什么变化,咦,应该有,这大冬天的,芬儿的身子似乎很热,还有她胸前的玉峰,似乎……似乎也次更有弹力了……
李自成一手搂着田芬的后背,一手却是抽出来,在她胸前的玉峰一点,却似撞海绵般被弹了回来。
田芬身子一震,只是装作不知,倚在李自成胸前不肯抬头,待李自成闹得欢了,方才弱弱地道:“大都督,天尚未黑,鸢儿还在……待得晚饭后,天色黑透……”
李自成不明白,和自己的女人亲热一番,与天气有什么关系,便是鸢儿,也是自己的女人,是三人行也不算过分,还怕她知道?或许她正躲在哪儿听墙角呢!
他一路顶着寒风而来,双手冰凉,不好贴着田芬的肌肤,免得她受凉,但箭已弦,岂能不发?
遂拥着田芬道:“外面寒冷,我的双手几乎冻僵了,且去炕床暖和暖和!”
田芬怎会不知道李自成的心思?
一来自己被李自成缠得身子麻软,二来李自成是自己的男人,岂能逆了他对心意?
次李自成路过清水县,她正赶月事,便让鸢儿侍寝,此番身子完好,正是恩爱之时!
既然大都督想要……又何必等到晚?
她原本是回人,脑没那么多规矩!
田芬倚在李自成的身,却是随着他的移动,一步步来到炕床边。
炕床下果然生着柴火,将炕床烘得温热,李自成先是将田芬抱到炕床,剥了棉衣裤,覆锦被。
又以目示意,自己却将双手放至柴火盆,烘烤一会,已是滚热了,遂脱了衣裤,钻入锦被。
用手一摸,却是一团温热。
原来田芬在李自成的示意下,早已褪了亵衣裤,赤条条平躺在锦被,浑身燥热,微微喘息,被李自成一摸,浑身触电般颤动起来。
原来身心都准备好了!李自成恨不得取泰山压顶之势,猛扑过去,地将她正法了,不过,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当年的楞青了,虽然心急,却还是有条不紊,自而下,一步步漫过高山、平原、峡谷,甚至连两侧的断崖也不肯放过,最后才是那盼望已久的古溶洞……
第359章 山丹水大桥
鸢儿已经备好了晚饭,在炕房外逡巡已久,知道里面热烈,却不敢叫门,直到李自成收拾齐整,与田芬携手出来,方才迎去,“大都督,夫人,晚饭已经准备好了!”
李自成见她面色红扑扑的样子,知道她已经等了很久,遂打个哈哈,道:“正好我们也饿了,芬儿,走,我们看看鸢儿做了什么好吃的!”
田芬自然也能看出门道,白了李自成一眼,却是藏在他的身后,一时不敢面见鸢儿。全本小说网,HTTPS://。.COm;
晚饭后,李自成挤滚热的炕床,又将田芬收拾得娇#喘吁吁,只是可惜了,一直忙前忙后服侍他们的鸢儿,却未能雨露均沾。
辛苦了半夜,积攒了大半月的淡水,全部释放出来,将田芬浇灌得饱饱的、满满的,李自成也不觉得疲乏,反而更加精神抖擞,天色微亮,便起床带着何小米等人,顶着寒风绕清水城跑步一周,直至微微出汗,方才回到衙。
田芬早已起床,刚刚梳洗完毕,这会又要以饱满的热情服侍李自成洗脸、擦汗、换衣,又将鸢儿准备的早点端出来,陪着李自成吃了。
李自成劳心劳力惯了,但在生活,一向由宋玉莲她们伺候,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心不觉暗叹息,还是后世说得好,男人只要将女人的身子侍候好了,什么都好说。
只是可怜了鸢儿,芬儿还要忙碌,却是什么也没得到,只能在一边看着眼馋,今晚露营,无论如何,也要让她尝些甜头,一旦回到西宁,她得挨边站了。
这一路西行,行程甚远,幸好田芬已经学会了骑马,她早已收拾妥当,随身携带的物事,只有一个布包裹了,搁在白马背。
但鸢儿并不会骑马,李自成起初预备将她留在清水县,暂居知县韩山博家,但鸢儿不仅是田芬的侍女,自己已曾收用过,单独留在韩家,也不合适。
没办法,李自成将鸢儿扶了自己的战马,搂在怀,黄鬃马原本脚力不错,鸢儿不过七八十斤,驮起来应该不会吃力。
鸢儿羞得满脸通红,连头都不敢抬,只是用眼角的余光偷偷打量田芬,李自成见了,心道:你怕什么,晚还有这更亲密的呢!
当着亲兵的面,他难得当了一回正人君子,李自成左手从鸢儿腋下穿过,牵着马缰,只是用右手揽住她的细腰,免得战马奔跑起来,鸢儿坐立不稳。
田芬没有鸢儿想象的那般小气,不放心鸢儿第一次骑马,倒是催促李自成搂得更紧些,免得鸢儿从马背摔下来。
一路急行,至傍晚时分,方才赶至山丹水,这里距离宁远县城,不过十余里,不出意外,天黑之前,可以赶至县城之内。
李自成正待渡河,却惊异地发现,山丹水河面,斜着飞出一道石桥,将东西两岸连接起来。
石桥呈圆弧形,部凸起,表面光滑,如果披彩色的外衣,是一道彩虹。
“咦,怎么回事?次经过山丹水的时候,并没有这座石桥,难道汤若望他们的杰作?”
李自成跃下战马,将鸢儿抱下来,徒步走到石桥面前,仔细一看,果然是一座水泥桥!
山丹水汇入渭水的入口处,漳水要窄一些,李自成目测,应该不超过二十米,所以河并没有桥墩,这大大节约了施工的时间。
难怪汤若望他们在浇筑了漳水大桥后,又连着浇筑了山丹水大桥!
水泥桥表面已经硬化,呈现出青白色,用脚一踩,便会落下一个清晰带灰的脚印,但脚底却是异常坚硬。
李自成不知道浇筑的确切时间,更不知道桥面能否通行,正迟疑间,忽见桥面露出几个脑袋,显然是几名路人。
脑袋越来越高,几人边走边说着什么,不一会儿,便到了桥面间的最高点。
几人见到骑兵,顿时吃了一惊,不知觉停下脚步,定睛一看,原来是李自成,慌忙跪倒在桥面,“小人叩见大都督!”
何小米不知来人是谁,紧走两步,护在李自成的身前,大喝道:“你们是谁?”
几人都是战战兢兢,其一人道:“我们是洮州卫刘太清属下的战俘,奉命查验山丹水大桥!”
原来是筑路队,难怪认识自己!李自成放下心来,让他们起身,“山丹水大桥,浇筑多久了?”
“回大都督,大桥乃是十日之前浇筑完工的!”
“奥,”李自成点点头,道:“在你们看来,大桥可以正常通行了吗?”
“回大都督,行人可以通行,但战马能否通行, 着实不知!”
李自成明白,他们只是奉命维护大桥,对于技术活,自然不可能知道太多,便道:“汤先生现在何处?”
“汤先生在大桥浇灌结束之后,便去了兰州,五日之前,陆荣大先生、俞晓先生也是去了兰州,只留下小人等在此守护大桥,直至水泥完全凝结!”
“兰州?”李自成想起,当初东渡黄河时,曾经让汤若望考察黄河,看看能不能在黄河建造一座大桥,因黄河太宽,汤若望无法完成,现在水泥桥出来了,他是不是带陆荣大、俞晓去黄河考察去了?
他此行的目的地,便是兰州,应该很开能与他们相见。
李自成不能确定水泥大桥能否通行战马,现在的水泥,质量难媲美后世,便让亲兵们携带战马渡河,自己牵着田芬与鸢儿,缓缓了水泥桥。
田芬从来没听说过水泥大桥,甚至连水泥都未听说过,她一手拎起长袍的下摆,一面用小脚踩踏桥面,“大都督,次经过的时候,此处不曾有桥……这石桥很怪,咦,桥面好似一块完整的山石,这要多大的一块的山石呀……”
何小米不禁笑出声来,见田芬回首,忙低下脑袋,装作什么也没听到。
“芬儿,这不是石桥,”李自成纠正道:“这叫水泥桥,是一种叫水泥的物事浇灌而成,只要质量合格,通行极为便利。”
“水泥……大都督,水泥是什么物事?”鸢儿仰着脸,脸蛋冻得通红,却还是十分兴奋,也不知是因为从未见过的水泥桥,还是其它什么缘故。
“水泥……总之是一种筑路、筑桥的材料,”李自成一时无法解释清楚,便岔开话题,“如果人手充足,浇筑这样一条水泥桥,只需要四五日的时间。”
其实,山丹水大桥的长度不,也二三十米,因为没有桥墩,浇灌桥面应该用不了半日的时间,关键是浇灌之间,需要用树木搭建模板,筑桥的时间,主要在搭建模板。
田芬的小口,顿时张得滚圆,跟衔着一个煮熟的鸽蛋似的,直至行到水泥桥的顶部,方才清醒过来,“大都督,以后在大通河也浇筑一座这样的的桥梁吧,两岸通行也会便利些!”
大通河筑桥,的确方便通行,但李自成现在面临的最大压力,还是在军事,特别是占据陇右之后。
他的精力,主要还是投在军事,无论是粮食还是银子,是这次修筑的水泥大道、桥梁,也是为了运输物资的便利,真正为百姓考虑的,必须待军事稳定之后。
大通河筑桥,倒是可以加强浩门县与北川县、西宁府的联系,可以将浩门县生产的粮食,快速运至西宁,但大通河两岸,都是峡谷结构,河床很深,河岸又是特别陡峭,浇灌桥墩极为困难。
但他不愿让田芬失望,那里毕竟是她的家,便道:“以后有时间,让汤先生去看看,大通河能不能筑桥!”
田芬只道汤先生无所不能,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