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明白,臣只是觉得有些可惜……”
“如果开启战端,便是征服整个日本,也不算难事,”李自成道:“不过,华夏当前的敌人,南疆和北疆都很紧急,只要南海舰队封锁了南部海疆,日本不过是瓮中之鳖,不必放在心上,先稳定局势为上。”
“臣受教了,”牛金星迟疑片刻,终是道:“皇上,这次的协议,是北海舰队与萨摩藩签订的,如果日本天皇不承认……”
“不承认又能如何?”李自成笑道:“等到南疆和北疆平静下来,朕巴不得日本天皇主动挑事,如果日本天皇为萨摩藩出头,华夏可以选择立即作战,也可以先通过和谈拖上一段时间,战争的主动权在乎华夏!”
“皇上说得是!”
李自成思索片刻,道:“牛爱卿,北海舰队扩充的两个团,现在如何了?”
“陆战军已经列编,但海军的那个团,还在大沽操训,暂时没有与北海舰队合编,皇上,海军操训的时间比陆战军要长得多,再说,北海舰队现在并没有作战任务……”
“牛爱卿认为北海舰队没有作战任务?”李自成笑道:“沈阳的拓北团,恐怕已经踏着积雪北上,关内的五千壮丁,已经离开通州出关……”
“皇上是说,北海舰队要北上……”
“拓北团是一支孤军,如果北海舰队北上建立基地,为拓北团运输一些补给也是好的,”李自成道:“朕已经派出孙标的船队北上,先行为北海舰队探路。”
“皇上运筹帷幄,臣远远不及!”牛金星心中大惊,还以为皇上和自己一样,注意力都在云南,哎,皇上就是皇上,哪怕在打盹,心中还是想着全局……
“回去吧,让北海舰队派出主力,尽快穿过对马海峡,在东北建立基地,接应拓北团,并掌控拓北团征服的土地!”
“皇上,此时北方天寒,对马海峡是否开冻……”
“日本列岛东西两侧,都有来自太平洋的暖流,对马海峡和鲸海,都不会有厚厚的冰层!”
“臣明白,臣这就取给北海舰队传令!”
牛金星告辞离开,李自成的脸上方才浮现出淡淡的微笑,与萨摩藩达成协议,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对萨摩藩来说,不用承受华夏的雷霆之怒,可以在日本继续维持强藩的地位;对华夏来说,北海舰队可以腾出手来,尽快开辟东北航线,在东北海疆建立基地,策应拓北团……
东北亚地区,只剩下一个朝#鲜闹别扭,不过,鸭绿江的南岸,有第三营第一师周凤梧部,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华夏不会让步。
李自成还指望着朝#鲜的粮食开发东北呢,只要撑过一两年,辽宁省就能生产出足够的粮食。
整个东北地区,李自成唯一担心的,还是已经走上东扩之路的俄罗斯。
战斗民族东扩的决心,谁都不应该怀疑,也不应该轻视,东扩的军队人数不多,可这些军队身后,是强大的俄罗斯和野心勃勃的沙皇……
李自成明知道不会有什么收获,还是让王廉知会南居益,尽量搜集俄罗斯的有关讯息,越详细越好,还要找两名会说俄语的人,也可以从传教士中寻找。
华夏的典籍中,即便能找到俄罗斯的讯息,也是数十年前的事吧?与今日的俄罗斯,应该有很大的出入……
最了解国家与民族的,都是自己人!
李自成忽地想到:满清存在的时候,之所以能快速向南推进,侵占了大明的奴儿干都司和辽东都司,就是离不开汉人文官的出谋划策,特别是范文程、宁完我之流……
能不能弄两个俄罗斯人过来?
李自成思索良久,唯一的法子,便是汉清部。
说干就干,李自成李绩传召王安平。
王安平来到内书房,向李自成行了礼,“皇上召见为臣……”
“安平,北方司的人,现在到哪了?”
“回皇上,因为天寒地冻,北方司的兄弟,尚在长春御寒……臣打算,天暖之后,一旦冰雪消融,臣就让他们动身北上。”
“冰雪消融?”李自成道:“难道北方司的人,没有过冬的寒衣吗?”
“皇上……”
“北方严寒不假,但北方的土地上,甚至极北之地,依然有人类生存,或许他们的冬衣更加保暖,”李自成顿了一顿,方道:“不要顾惜银子,给北方司的兄弟,换上当地的冬衣。”
“是!”
“还有,让他们带上土著向导,尽快出发,”李自成继续道:“无论从何处渡江,一定要去黑龙江以北,打探俄罗斯人,当地人叫罗刹。”
“臣遵旨!”
“还有战马、步枪、粮食等,总之,兄弟们需要的,朕不惜一切代价!”
“皇上……”
“兄弟们同样要不惜一切代价,给朕抓两个罗刹过来!”
“抓罗刹人回京?”王安平迟疑片刻,道:“不瞒皇上,臣愚钝,臣不知道罗刹人……”
“就是常常来黑龙江流域劫掠的人,与西洋人长相差不多,体格健壮、高大,蓝眼红发,高鼻深目,皮肤雪白……”
“臣明白了,”王安平道:“北方司的兄弟们,或许也不知道罗刹,还是臣亲自去一趟吧!”
“也好,不过,安平要注意安全,所到之处,尽可能绘制地图,”李自成思索片刻,又道:“无论成与不成,六月底之前,必须回京。”
“臣明白!”
“罗刹的火器,对索伦人威胁很大,如果可能,弄两支回来,朕倒是看看,罗刹人的火器,比华夏的如何!”
“臣遵旨,臣这就回去准备,明日便动身!”
望着王安平逐渐远去的背影,李自成的脸上再次现出一丝笑容,王安平亲自出马,抓捕两名俄罗斯人,应该有很大的希望,只要将他们弄回北京,不愁他们不说,汉人不缺乏手段,只是缺乏眼光……
但愿抓回来的俄罗斯人,不是最下层的普通士兵,其实,普通士兵也无妨,至少他们知道,俄罗斯人驻扎在何处,以及通行的道路和确切的人数,如果再知道当地的确切气温,那就再好不过了。
第1249章 补充协议
第1249章 补充协议
与王安平几乎同时离开北京的,还有宋献策。//全本小说网,HTTPS://。)//
宋献策带着部分汉人教员,从古北口出关,先去兴安都督府的上谷、饶乐两府,在虎骑兵的协助下,将在当地开科取仕,为当地的府县招募部分吏员。
招募吏员的标准非常简单:汉话与忠诚!
人的忠诚度是很难进行书面考核的,只要当地的官府与虎骑兵的将士认可,就算过关,关键是汉话一项。
宋献策备下了三分试卷,分难、中、易三种,根据当地牧民的汉话水平,临时决定用那一份试卷,如果当地的牧民不会汉字,也可以进行口头考核,只要会说汉话即可。
随行的教员,将留在当地,在府城和县城兴办学校,学校唯一的授课内容,便是汉话和汉字,学子没有名额限制,也没有年龄限制,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孩子。
如果上谷、饶乐两府一切顺利,宋献策将前往通辽、塔林两府,继续开科取仕。
然后是安东都督府、青山都督府和河西都督府,华夏迁都的时候,如果关外开科取仕没有完成,宋献策在完成开科取仕结束后,将从河西都督府取道四川,直接去往昆明。
宋献策动身之前,李自成特意嘱咐他,去上谷府乐福县的时候,一定要拜会李家,将李娜、李雅的情形,当面转告李家的家主。
李自成在北京等到正月底,才有朝#鲜的使者入京求见。
使者叫林庆业,是世子李淏的人,也就是对华夏与朝#鲜协议不满的那一派。
李自成没有接见林庆业,也没有安排外交部人员与之会谈,只是让南居益给林庆业传话:三月中旬,如果朝#鲜不能及时交付协议中钱粮,以及华夏海军为阻止萨摩藩而耗费的军饷和对将士们的抚恤,华夏将视为朝#鲜国违约,华夏国的将士,将自行前往朝#鲜的汉城去取!
林庆业十分恼怒,但李自成避而不见。
南居益接见了一次,传达了华夏的意思,并没有听林庆业辩解,更没有与林庆业会谈,连林庆业送的礼物都没收,林庆业后来再求见,南居益要么是“国事繁忙”,要么以“世子无信”为由,拒绝与他会谈。
林庆业又待了两日,只要离开北京回汉城复命。
路过平壤的时候,驻扎在平壤城的天命军,已经蠢蠢欲动,随时有可能南下……他顾不上愤怒,立即快马加鞭回到汉城。
三月初,朝#鲜使者金自点赶到北京,为了抢时间,他是从海路来的。
李自成立即在乾清宫东暖阁召见了金自点。
金自点依照惯例,向李自成行了参拜大礼,“下臣金自点,叩见上皇!”
“免礼平身!”李自成给金自点赐了座,“金大人为何走海路?海面上风大,通行不算畅快吧?”
“便是风大冰,也比走陆路节约时间,”金自点苦着脸,“下臣赶着来北京,就是要告诉上皇,朝#鲜是个有信义的国家,华夏与朝#鲜达成的协议,如今依然有效,首批交付的二百万石粮食,去年被大雪所阻,如今已经装车,很快便会运往平安道!”
李自成淡淡笑道:“奥?金大人的话语,让朕如坠迷雾!”
“上皇……”金自点心中不安,“都是……”
“都是什么?”
“都是朝中的奸孽小人……”
“金大人,这话不对吧,当初达成协议、让华夏出兵解救朝#鲜的时候,这些人哪去了?鞑子肆虐朝#鲜的时候,这些人哪儿去了?”李自成冷冷地道:“华夏将士浴血奋战,将鞑子歼灭了,便有人就冒出来,说些伤害华夏的话语,让伤亡的将士情可以堪?”
“上皇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