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有一点,却是楚风最担心的事情。那就是楚鳞此人心胸狭隘,若是他眼中只想置自己于死地而不顾北境的战局而选择围攻自己,那么自己此举无异于送羊入虎口。
不论怎样,现在只有冒险一试了。
要拿下石州,必须得拿下石头城,作为石州唯一上规模的城市,石头城控制着石州的交通运输,粮草调配,信息传递等功能。拿下石头城,就相当于控制了整个石州地界。
青原距离石头城不过五百里,快马一日便可达到,楚风连夜赶路,以图在天亮之前赶到石头城,趁守军防卫松懈之际一举拿下。
石头城防卫并不是多么森严,甚至可以说没有多少防卫。主要是因为这里太久没有发生战争了,使得守军逐渐松懈。他们又怎么会想到,有朝一日被自己的同胞攻击?
楚风行至半路之时,便已经得到东宋那边的战报,面对齐楚两国的进攻,东宋边界守军不敢一击,纷纷退入城市依靠城墙险关进行防守。即便是这样,齐楚两军也在半日之内从南北两边各自占领了东宋的城镇七八个,现在只剩下中心城市还未受到进攻,不过照这种势头下去,沦陷是早晚的事情。
黎明时分,楚鳞的大队人马已经来到青云城之前,与齐军主力回合,双方早有协议,此战楚军为主,齐军为辅,一切听凭楚鳞调动。
楚鳞此时可谓意气风发,一想到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打击楚风,他心中就暗暗高兴。正当他高兴之时,手下斥候来报,说是石州地界出现了北楚军士的踪迹。
楚鳞闻言大惊,差点从站马上摔下来。心想莫非是楚风知道提前猜到自己的行军路线了?不可能吧。但若说是因为自己进攻东宋他才知道的话,他不可能现在就到石州地界,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他提前猜到了。
这么说来,楚风一定布置了大量防守军力防守自己,那么此次自己进攻东宋的好处就凭空折损了一半。
想到这里,楚鳞心中妒意更浓,更是觉得不能留下楚风。
“陛下,怎么办?”部下问道。
楚鳞脸色阴沉,看了看近在咫尺的青云城,道:“对方有多少人?”
“大概五千人。不过以石州的守备力量,肯定无法抵御住。”
楚鳞却笑了起来,道:“原来只有五千人,那没有什么大碍。定是与齐国的决战牵制了他的兵力,使得他选择孤身犯险,袭击石州,目的就是想分散我的注意力。我不会上当的,传令下去,天亮攻城。”
楚风刚刚拿下石头城,还未做出任何准备,便听闻楚鳞拿下青云城的消息,顿时暗暗吃惊于齐楚联军的强大。
如今只要齐楚联军再南下洪峰州,那么很快就会向着自己杀来了。
到时候以五千抵御八万人,可能吗?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10章 强者对决
(全本小说网,。)
就在东宋发生变故之时,南河关前的决战已经开始。
北楚,强齐两方阵营分南北两面对峙,双方人马加起来总数三十多万,这一战,无论结果如何,都将会改变整个南方的局势,也会成为一场载入史册的战争。
双方人马陈列于南河关前的空地之中,肉眼所见之处,黑压压一片,肉眼无法企及之处,又暗藏多少伏兵就不得而知了。
两军交战,主帅总要说点什么。林宇骑马上前,赵勤也骑马过来,二者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雄壮的身躯依旧挺拔,更何况身躯下还藏着一颗吞并天下的雄心壮志。
时隔二十七年,两人再次正面交战。记得上一次正面决战,是楚国立国前夕。那一战,让林宇之名响彻北方。那一战,也让赵勤之名威震天下。
二十七年前那一战赵勤还只是一个先锋将军,没有总揽大局的权力,也因为这里,才导致齐国的惨白,但由于赵勤的异军突起,才保住了齐国的大片土地,阻止了林宇势不可挡的锋芒。
那次的失败赵勤至今仍不服气,很多时候他都在想,若那次是自己指挥全局,或许失败的会是林宇。
不得不说命运是个奇妙的东西,两人就好像是上天注定的对手一般,即便时光荏苒,岁月匆忙,最终也将二人推上了决战的擂台。
反观林宇,神色就平静了许多,他早就听闻了赵勤的大名,二十七年前也正是因为林宇的出现,才使得自己止住了猛攻齐国的势头。但是他相信,二十七年那场战役,即便是换做林宇来指挥全局,也无法改变最终的结果。
这是他的自信,也是他的自傲。他是个强者,自然有自傲的资本和必胜的决心。
“赵勤,二十七年了,你我总算又站在了一起,今日,我会让你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南方军神。”林宇眼中的光芒越加锋利,好似这一战仅仅是他的个人秀场一般。
赵勤神色不动,看着林宇,道:“林宇,过分的狂傲只会招致失败的祸根,你身居高位多年,即便雄心依在,但斗志却已经削弱,更何况多年的养尊处优,早已让你的身躯开始腐朽。而我,大齐军神赵勤,二十多年来从未有一日松懈过,我无时无刻不在研究兵法计谋,等的就是今日这一战。今日,这南河关前,便是你的埋骨之所。”
林宇冷笑,道:“不得不说你还真是煞费苦心,但是我还是要告诉你,有些东西是天生的,后天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弥补。不过你好歹也算一代名将,你死之后,我会常来祭奠你的。”
“哼,废话少说,战场上见真章吧。”赵勤不想多言,他等决战之时已经等得太久了,否则又怎会不顾帝都的质疑而非要与林宇一战?这一战,他不为国家,不为百姓,不为功名利禄,仅仅是为了自己那颗不肯服输的心。
这么说来或许太过自私,然而人生百年,总得要为自己活一次。况且,即便今日不战,他与林宇早晚都会一战,何不趁着大齐的鼎盛时期,与对方决一死战呢?
林宇没有多言,直接退回中军主阵,与此同时,赵勤也回到主阵之中。
二人的神色一瞬间郑重起来,大军决战,精兵强将固然重要,打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主帅的指挥。
主帅便是军队的大脑,大脑若是出了故障,军队瞬间就会瘫痪。届时不但无法进行有效的攻击,反而会因为互相踩踏,碾压,冲撞,而死在自己人手中。
所以如何有条不紊地指挥军队,让军队进而步伐一致,退而整齐利落,是体现一个主帅能力的地方。
所以大军决战并非是看哪方人多,很多时候人多了反而不好指挥,因为在真正的战场之中,往往只有前面的数千人能真正加入战斗,若是这数千人得不得有效的指挥,那么他们便会怯懦地后撤,从而挤压后阵的同袍,如此一来,大军也就乱了。
同时,前阵的将士也不一定会全部牺牲,因为当他们冲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主帅就需要精准地判断他们能否再战,从而决定是否让后阵替补。
若是主帅庸碌,无法准确判断自己士卒的情况,从而使他们得不到休息和替补的时间,那么就会使自己的士卒损失惨重。
这样说起来似乎有点像是车轮战的味道,但事实上,真正的战场上局势瞬息完毕,远远无法做到用预先设定好的方法去交战。比如说,第一阵刚刚上前,第二阵准备替补的时候,敌人突然从侧翼杀入,势必会导致第二阵阵型大乱,这个时候主帅若不能及时作出正确的对策,那么不但地一阵的士卒会损失惨重,第二阵的士卒也会因此乱了阵脚。
所以这就要求主帅在对阵之前要想清楚可能发生的一切,这是一件极其伤脑筋的事情,不但需要敏捷的思维和灵活的变通能力,还需要主帅拥有多年的领兵经验才行。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一辈子只能当个先锋将军带兵冲锋,而无法成为指挥千万甲士的主帅。
当然,像赵勤和林宇这样的人,别说给他们二三十万士卒,就算给他们百万雄师,他们也能指挥得得心应手,丝毫不乱,这可以说是天赋,也可以说是后天学习技能。
两人既然都是经验老道的高手,那么现在要比拼的,自然是看谁能先将对方的阵型扰乱,或者谁能先诱导对方犯错。
像他们这样的人,一旦犯错,哪怕是一丁点儿的错误,也会被对方抓住,然后无穷扩大。所以这一战,谁先犯错,谁就灭亡。
林宇手中握着十几支颜色不同的小旗,仔细思索了一下,将一面橙色小旗举起,随着橙色小旗的举起,左侧军阵中擂鼓响起,号角吹动,同时,从左侧军阵之中冲出一队士卒,大概有五千之数,这些士卒分为两排,向着齐军前阵而去。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11章 排兵布阵
(全本小说网,。)
赵勤见状,取出蓝色小旗,擂鼓号角响起之后,同样一队人马应了上去。双方人马很快接触,战争一触即发,数个呼吸之间,楚军已经不敌,出现了溃退之势。齐军如狼似虎,奋勇追杀,将楚军前部打得溃不成军。
赵勤眼见前阵追击太过深入,急忙将蓝色小旗迎风摇动山下,鸣金声响起,前阵急忙退回。他不敢让前阵追击太过深入,因为以林宇的带兵能力,怎么会出现如此快速的溃败迹象?对方这很可能是诱敌深入之计。
林宇见状,心中暗暗点头,暗想这赵勤果然是谨慎无比,这样的人,若想诱他犯错,实在太难。
想到这里,他让前阵撤回,将一面灰色小旗举起,与此同时,前阵甲士急忙让开位置,两千铁血战骑从战阵之中冲出,呼啸着向敌军而去。
铁血战骑完全属于重骑兵,不但是人,就算是战马身上也覆盖了厚重的铁甲,两千人同时冲锋,便如同一道赤红色的潮流一般,压向齐军阵营。
赵勤见状,急忙拿出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