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守成仔细打量了一下朱子悟,突然道:“来人,拿下!”
门外侍卫窜入,将朱子悟拿下。吴守成才道:“你冒充的远亲前来见我,却不知道我那远亲三月前便来见过我,此时你已算是自投罗网,还有什么话说?”
朱子悟神色不慌,笑道:“看来在下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自投罗网了。”
“哼,你定是楚国奸细,想混入城中打探虚实,对不对?”
“不错,在下正是楚国皇帝账下军师朱子悟。”
吴守成神色一变,心想此等重要人物怎敢只身进城送死,难不成有什么阴谋?
“你既然身居要职,为何要前来送死,就不怕我取你项上人头祭旗吗?”
“将军若要砍在下人头,随时可以动手。只是在下人头一旦掉了,恐怕这玉州城二十万百姓都得陪葬。”
吴守成面色微变了,他自然听出了朱子悟话里的话。一旦杀了他,楚风破城之日,必会屠城。
“哼,我听闻楚国皇帝乃仁慈君主,又怎会做出屠城那种丧尽天良的事情?你休要诓我。”
“我主的仁慈,向来只对自己人。对于敌人,我主从不吝啬手中的屠刀。”
“难道你来就是向我示威的吗?若是那样的话,你就打错了如玉算盘,冯某虽不才,但也不惧战死沙场!”
朱子悟点点头,道:“将军的英勇在下早有耳闻,否则今日也不会前来找上将军。在下此次前来,不但是为了救城中二十万无辜百姓,更是为将军送来一份大礼。”
“什么大礼?”
朱子悟看向左右,吴守成会意,他也不怕朱子悟耍花样,喝退左右:“你们先出去把守,不许放任何人进来。”
“是!”
房中只剩下二人,朱子悟才道:“据我所知,将军的父亲因为战功被封赏为东林王,本是世袭罔替的爵位,可惜后面得罪了朝中权贵,被奸人陷害,被削去了爵位,沦为平民。”
吴守成面色变了,但马上假装镇定地道:“都是往事,提它做什么。”
朱子悟笑道:“将军自由饱读诗书,研习兵法,本想考取功名,却处处受挫,最终弃笔投戎,杀敌建功,才有今日的成就。可是以将军的功劳,早该裂土封王,最不济也该进入朝中,当上重臣,却被安排到这贫瘠的玉州当了城守,将军难道不觉得有问题吗?”
吴守成见人说起自己生平往事,又替自己鸣不平,顿时满腹的委屈涌上心头,一时倒是把朱子悟错误地当成了可以倾诉的知己。
“朝中奸臣当道,蒙蔽圣听,我等的功劳,早被那**佞小人克扣了大半。”吴守成神色有些愤怒。
朱子悟见他这等神色,知道时机已到,便道:“天子若圣明,即便乡野之人立功,也会受到重用。又何况是将军这样举世闻名的将才?天子若庸碌,即便身边之人立功若海,也恍若未闻。将军把所有怨气责怪在奸臣身上,未免有些偏激。”
“放肆,竟敢污蔑我主,你当真以为我不敢杀你?”
朱子悟微微欠身,道:“将军莫怪,在下只是一时激愤难当,忍不住替将军鸣不平。”
“哎!”吴守成叹息一声,道:“我大周当朝天子确非圣明之主,但毕竟是我大周之主,作为臣子的,即便是受了委屈,也是不愿责怪于他的。”
“将军果然忠义。只是可惜。。。。。。”
“可惜什么?”
“可惜将军看错了时局。”
“时局?”
“不错!当今天下大乱,称王称帝者数十人,真正的天命之人又怎会有如此多?将军满腔的抱负和忠义,理当为真命天子效力才是,这样才能上无愧于天地,下无愧于祖先!”
吴守成眼神微微眯起,道:“莫非你口中的真名天子,便是楚国皇帝?”
“正是!”
“何以见得?”
朱子悟神色傲然起来,道:“我主数年前起事,便一鸣惊人,先定楚国,再创齐周蜀联军,后灭齐国,如今会师北上,数月之内便可踏平大周。我大楚兵精将强,粮足马壮,扫平天下,是早晚的事情。”
吴守成不可否认,确实楚风近些年的光芒太过耀眼。但若就这样说他是一统天下的真命天子,未免有些勉强。
“将军或许还在怀疑我主一统天下的能力,但以将军的眼光,定能看出我主要统一这南方,不过在旦夕之间吧?”
吴守成没有否认。
朱子悟又道:“所以将军若是归附我主,随之征讨天下,将来不但可光宗耀祖,还能青史留名。若是将军执意要与腐败不堪的周国共存亡,那么将军的名字最终也会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数百年后,便无人再识得将军之名。”
吴守成怦然心动,但却很好掩饰了内心的想法,打断道:“别说那么多没用的,你直接告诉我,楚风可以给我什么看得到摸的着的好处。”
朱子悟大喜,知道他已经答应,便道:“子承父爵,东林王爷!”
吴守成大喜,他做梦都想做回东林王爷,一则是对已故父亲的交代,二则便是为了争一口气,否则也不会拼命地读书,练武了!
“好,既然如此,我愿归降!”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58章 李文天
(全本小说网,。)
次日清晨,楚风便见玉州城城门大开,朱子悟与吴守成携手而来。
“臣不辱使命,已经劝降了吴将军!”朱子悟躬身道。
吴守成则跪在地上,“降将吴守成,拜见陛下!”
楚风心中大喜,对朱子悟再次刮目相看,这人还真是神通广大,似乎这世间没什么能难住他一般。
“吴将军快起来,寡人能得吴将军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谢陛下。”
楚风将吴守成引入账内,封了官职,以示重用。吴守成大喜,当即替楚风出谋划策,并且帮助楚风收服分散在各处的部下,三日内便安定了玉州。
楚风率领大军继续北上,周国急忙派遣大将李文天率领大军来抵挡。
得知这一消息,朱子悟却神色郑重起来,对楚风道:“李文天此人军事才能出众,不可小觑。”
“哦?能被军师称赞的人,想来有不凡之处。”
“不错,此人十二岁从军,便显示出了极强的军事才能,用兵向来不按常理出牌,多变玄妙,常有鬼神莫测之威,加上其平民出生,向来体恤士兵,部下士卒舍生忘死,战力极强,是个劲敌。”
“照你这么说,寡人倒是期待着早点与他交手呢。”
不多时,探子来报,说李文天已经带人入驻筑州,总兵力有八万,分散在各地关卡,筑州城内驻兵两万,有三万人不知所踪。
楚风心中一动,急忙取出地图,暗想着李文天的三万大军不可能凭空消失,定是想从自己想不到的地方发动攻击,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
大军若想从玉州进入筑州,共有一条大道两条小道可行,大道便是攻下西部的冷雨镇,然后便可走周国官道长驱直入,小道则是中部的降龙关和伏虎关,攻下这两关,也可直接进入筑州腹地。
当然,想进入筑州境内的小路还很多,但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也不会选择那些小道,因为不利于后勤补给,即便大军通过,也会被活活耗死。
不论是冷雨镇,还是降龙伏虎两关,定然都有重兵把守,想要攻下,也不是容易之事。
不过楚风在收服了囚龙关和玉州城之后,收编了周国两三万部队,再加上玉州城提供的后勤补给,倒也不怕硬碰硬地打。
“军师,李文天的三万大军不翼而飞,你觉得他会去往哪里?”
朱子悟仔细看了看地图,道:“有两种可能,第一,便是将这三万大军当做机动部队,随时增援被我军攻击的地方。第二,便是绕过我军防线,进攻我军后方,断补给,截回路,然后反向围困消耗。”
楚风思索起来,道:“我军防卫森严,各个关卡都有人防守,他想绕行,恐怕不是容易之事,我看第一种可能性倒是很大。”
“但愿如此!”
最终,楚风决定进攻冷雨镇,毕竟十几万大军北上,若是走大道相对保险一些。
大军来到冷雨镇,但见小镇之上建起了许多临时堡垒,弓箭手陈列其中,随时等待着射杀来犯的敌人,同时,在小镇之内早已挖好了各种陷进,就等楚军入内。
根据情报显示,驻守冷雨镇的周军不过一万人,此等虽有土堡防卫,但土堡怎能与城池相比,要想攻下,不是难事,唯一担心的就是李文天那三万大军突然趁乱杀出,会有些麻烦。
冷雨镇的守将是李文天的部下,自然就失去了劝降的可能,那么除了强攻之外,别无他法。
楚风让大军稍作整顿,便发动了攻击。
大军按照事先布置好的阵型,快速向着冷雨镇进发,而楚风则带领五万大军在一旁压阵,以便应对李文天的援军。
冷雨镇的守军虽少,但抵抗力却很强,给楚军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不过奈何人数相差甚大,半日之后就被攻了下来。
看着已成一片废墟的冷雨镇,楚风不禁暗暗感叹战争的破坏力。
而从始至终,李文天并未出现,放任楚军通过冷雨镇,向着筑州而去,这倒是给楚风更大的疑惑。
他在做什么?他在想什么?
随着楚风的进军,沿途所过的周军不断撤退,留下的物资比如盔甲,兵器,粮草不断增多,而所设的炉灶数量却在不断减少。
吴守成见状,急忙对楚风道:“陛下,敌军的炉灶数量每日递减,向来是逃兵大增,已成溃败之势,不如我们趁势猛攻,一举拿下筑州吧。”
楚风摇摇头,作为穿越人,他自然知道历史上著名的马陵之战,这明显就是敌军的诱敌之计,他又怎能轻易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