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仲逸笑道:当铺与杂货铺自不用说,那些走门路、送东西的,只会来这玉器瓷器店,否则,怎么能拿得出手?
罗英双眉微皱,细细回想一番,而后点点头:‘照这么说,倒好像是那么回事,最近买卖不错,好多物件确实也更适合送人,而不是收藏’。
生意做久了便是有一些门道的:譬如那些购物之人过多的看重外盒包装或外观感受,那他们往往是要将东西送给别人的。
反之,若是看重质地和更实际的感受,那或许是要自己收了吧。
“仲大人,是不是有人为难于你?我们可以叫樊大人、李大人啊”。
都是从蠡县县衙而来,但凡遇到事儿,罗英首先想到的,就是当初蠡县前后两任知县的樊文予、李序南。
呵呵,仲逸苦笑道:“方才还觉得你小子长进不少,怎么动不动就想着收拾人家?看你那点出息。我是来说正事的,说完就走啦”。
罗英立刻上前,站的毕恭毕敬,一如当初在蠡县县衙时的模样,就像是一个衙役对县令一样。
‘你坐下说,没别的事儿,就是上次给你们说过的,我们要在京城以外,大一点的城中,再继续开店铺’。
仲逸示意罗英靠近一些:“还是诚信堂,不过名下只有两个产业:卖玉器瓷器茶叶等名贵物品的店铺,还有就是杂货铺”。
如此一说,罗英立刻明白过来:“我这便安排时间,带几个可靠的兄弟去踩个点,看看哪里是否有合适的街面、门店,再看看价格,人流量等”。
果真聪明,一点就通,这小子很上道,做买卖也是块好料。
“仲大哥,你说咱们的诚信堂会不会开到蠡县呢?那样的话,沈捕头还有衙门的那些兄弟,都可以来店里了”。
玩笑一句,罗英自叹道:“不过,这样一来,我们又要支出不少银子了。盈利是不错,但新开店铺、连同装修、进货,都是一笔惊人的开支啊”。
二人这么说道一会,仲逸看看窗外月色,不由笑道:“目前只考虑到各布政使司所在的城,和部分知府一级的城。至于蠡县嘛,格外破例一次,就开一个杂货铺,至于玉器这些,也没必要,县城还是人少了些”。
罗英将他送出门外,仲逸再次叮嘱道:“你们尽管放手干,多培养有才有德的伙计,至于银子嘛,我这便去找穆少东家商量。
改日定一桌酒菜,叫上姜伯、小地瓜、陶朔……”。
从开春离开京城至今,诚信堂名下各店铺盈利颇丰,除了罗英、小地瓜、陶朔等尽心打理外,作为‘少东家’的穆一虹功不可没。
此外,身为仲府二夫人的宋洛儿,也是大家共同认可的,所有账目、银两、货物记录大多皆由她完成,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穆家小院,还是当初那种格局:干净、精致、安静,尤其阳光刚洒下时和黄昏之际,别有一番感觉……
开门的是穆一虹的丫鬟香儿,她对仲逸的到来还是有一些惊喜:尽管宋洛儿已将他回京的消息告知穆一虹,但毕竟是近半年没见面了。
仲逸在这些丫鬟、伙计们心中地位颇高,以至于袁若筠的丫鬟莺儿都敢直接向他‘表露心迹’,这皆得益于他的一视同仁。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尊卑,早在凌云山时,仲逸便牢记师父教诲。后来无意中到了唐小丫所在的那个世界后,他更是坚信一点:那怕是丫鬟、伙计,尽量对他们好一点。
平等是个十分深奥的话题,他不想再深究,暂且先这样吧。
“夫君、仲大人……”。
回到屋中,毫无意外,宋洛儿果真也在穆一虹这里。
桌上刚刚摆放好的饭菜,看样子诚信堂的事儿已经忙完了。
“什么是贵人?就是本身已经很好了,但出门在外,还是好运连连,挡都挡不住”。
丫鬟香儿熟练的添上碗筷,不由打趣道:“这不?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家小姐和二夫人刚准备动筷子呢,仲大人就来了……”。
这么一说,仲逸倒是些许尴尬。
一旁的穆一虹皱眉道:“人家仲大人是什么身份?能来寒舍已属不易,欢迎还来不及呢,一桌饭菜算什么?”。
这个穆一虹,宋洛儿就在身边,竟然还与仲逸开起玩笑来。
“香儿,这些都归你了”。
仲逸将一个包袱放到桌上,是从辽东带回来的稀罕物:有吃的、也有玩儿的。
“仲大哥最好了……”,香儿拿起包袱一溜烟出了门。
宋洛儿缓缓起身,来到仲逸身边,为他整整衣冠在,再看看他脸色,向穆一虹笑道:“都说漠北风沙大,也不过如此嘛,我家夫君这脸色一如既往啊”。
说话间,三人终于开始动起筷子来。
说话的还是宋洛儿:“夫君你有所不知,这些日子以来,诚信堂盈利不错,一虹妹妹忙前忙后,你应该敬她一杯”。
仲逸急忙起身端杯道:“夫人说的是,当初将这重担交给穆少东家,真是难为你了,我连干三杯……”。
呵呵,穆一虹并未举杯,反倒转身向宋洛儿微微道:“洛儿姐姐,我早就说过,仲大人心里最在意的人——还是你”。
这话都能说的出来?
好在没有外人,否则,还以为是唐小丫来了。
刹那间,仲逸突然瞥见穆一虹眼神中闪过一道热光、火辣辣的热……
急忙拉住宋洛儿的手,仲逸手中的酒杯差点落空,却开口道:“是是是,在蠡县那段时日,若是没有洛儿,那将是我一生遗憾……”。
穆一虹这才微微笑道:“开诚信堂也是我的心愿,倾其一生也是心愿所在。能认识仲大人一家,更是三生有幸……”。
笑意之下,宋洛儿唇间露出两排整洁的白齿,双眸犹如一汪清水,一如当初在蠡县二人初次见面时……
“常言‘小别胜新婚’……”。
饭后,穆一虹主动起身道:“诚信堂再开新店铺之事,等明日再说,今晚就不留二位饮茶了……”。
宋洛儿再次笑道:“一虹妹妹言重了,还是先说说正事吧……”。
第627章 在家千日好(上)
日出三竿时,仲府院内一片安静,阳光洒下,照的暖暖的、懒懒的。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宋洛儿的丫鬟桂儿早已洗漱完毕,与陶雯儿结伴上街而去。
仲姝去了师兄林宗武府上,陪阿嫂林姚姚母子。袁若筠昨晚回袁府,说是兄长袁若晗找她有事相商,晚上就不回了。
昨日不算,总共三天在家休息的时间,仲逸决定:陪三位夫人各一天、一视同仁嘛。
还得要抽空去师兄府上,多日不见,早该看看阿嫂和小侄子。再去趟樊文予府上,这位老兄是必须要见的。
此外,之前若一当铺的‘原班人马’,连同后来的陶氏姐妹。知道他这个隐形的‘仲少东家’的,像老姜头、罗英、小地瓜等,都得见一次。
当然,到时还少不了两位‘女将’:穆一虹和宋洛儿……
“夫君,你这次回来,有没有发现一虹妹妹有些异常吗?就昨晚,她说话的语气,你没有察觉到吗?”。
打开窗户,宋洛儿倚窗而坐,正在整理着她的长发,这才说起昨晚之事。
仲逸笑道:‘我没有察觉,最后走的时候不都好好的吗?她说话的语气一直就是这样,你们经常在一起,理应知道啊……’。
宋洛儿似笑非笑道:“要我看,你还是娶了她吧,迟早的事儿。之前还说什么缘分不缘分的,如今开了这诚信堂,岂是三年五载能做成的?”。
娶了她?
这话也只有宋洛儿能说的出来,以她的性格绝非随意一说,若是在之前,她绝对不会同意的。
如今,或是因她与穆一虹在一起的时间比较久的缘故吧。
仲逸并未言语,懒懒的斜躺在那里,这是他近半年以来最舒适的日子:不用去衙门、不用两军阵前备战,更不用担心谁会突然破门而入。
就这么呆着,懒懒的惬意,看似再普通不过,实则往往是极其难得的。
当然,这份惬意,还得要懂得欣赏,要看场合、时间。
“你知道一虹妹妹为何每次都说仲家三位夫人中,她唯独觉得我们最合适吗?”。
宋洛儿继续道:“确切的说,她为何单单说我宋洛儿呢?”。
仲逸:愿听夫人赐教。
“姝儿姐与你青梅竹马,这是其他任何人做不到的,而袁若筠出身名门,有个礼部尚书的老爹、吏部郎中的兄长,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具备的”。
宋洛儿指着自己道:“唯独我宋洛儿,既不是和你一起长大,更没有那么显赫的家世,这一点,是不是与穆一虹有些相像呢?”。
仲逸直起身子,微微一怔道:“这个……我倒时没想过,穆一虹从小与亲人失散、又靠自己立足。一路走来,虽然赚了不少银子,但对世态、人心的把握,不是你能理解的”。
宋洛儿迈过头来:“什么就我不能理解?那为何要说这些呢?一个女人在外,若是没有一个家、一个可靠的家,终归是不踏实的?”。
仲逸苦笑:“一个家?咱们仲府?别的不说,就筠儿来说,那还不得闹翻了天?”。
在穆一虹的眼里,仲逸自始至终都是他的恩人,甚至于一种特殊的‘亲人’。
用她自己的话说:仲逸是她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早在浙江杭州府时,穆一虹就尝到了无亲无故的滋味,虽说有养父一家,人还算不错,但毕竟不是自己的爹娘。
后来罗龙文出事后,牵出了他在浙江杭州的买卖,穆一虹养父的东家自然跟着倒霉,所有这些人从此之后便没了踪影。
来到京城后,穆一虹先是在罗龙文的安排下,凭借她过人的才艺,在罗府聚集各种人物议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