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HTTPS://щщщ。taiuu。com;
次日清晨,大明军队的旗帜已稳稳插在城墙之上,主将林宗武姓氏中那个大大的‘林’字,正在高高随风飘扬。
城内鞑靼敌军终究还是没有凝聚到一块,无论是因为托托的缘故,还是换防后的准备不足,在英勇千户所将士攻下城门后,大明的其他将士在林宗武的率领下,很快攻入城中……
黄沙城失守了,托托最后被找到时,是在他经常闭目养神的那间屋子,也是众将领议事的地方。
在别人看来:这位曾经为争夺黄沙城实际控制权的‘托托大人’,在经过一番‘调兵遣将、运筹帷幄’之后,也同样将沦为俘虏。
至此,他可以与阿帖木尔在一起了。
不过很快,众人发现他并无动静,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经过医官确认:托托自尽了……
黄沙城北门,继续一路向北,广阔的空地之上,前面是一片胡杨林。
一群鞑靼军士向南而来,大约五六千人的样子,领兵的将领是个瘦瘦的中年男子,脸上数道长长的刀疤,眼神凶巴巴的,看样子也是个身经百战的角色。
当得知黄沙城被攻下的消息后,鞑靼方面极为震撼,大首领召集众人议事,说起应对之策。
最后商议一番:先派五千人前去查看一番。
很明显,此举意在说明:鞑靼方面很重视黄沙城,立刻派兵前来就是最好的证明。
此刻,这支五千余人的兵马正在向黄沙城靠来,带兵的正是刀疤脸将领。
五千人,全部是骑兵,行军速度非常之快。所过之处,只留下身后还未落定的尘土飞扬。
黄沙城北门外,十余里处。
“吁……”,一声急促的喊停声,骑兵们急忙抓住手中的缰绳,只是速度太快,不少战马前蹄已深深陷入沙土之中。
刀疤脸单手一挥,示意后面的人马摆开阵型,准备迎战。
挡在他们前面的,是大约三千人左右兵马、大明的兵马。
为首的不是林宗武,也不是英勇千户所、千户谭辽。
“想必这位年轻的大人,就是监军仲大人吧?”。
仲逸的画像传的够远,刀疤脸再次合上图纸,心中默默道:“大明军队中,武功当属林宗武、文谋自是仲逸了,这是从黄沙城战事开始之前就得到的消息”。
还未到黄沙城,就见到其中之一的仲逸,算是个意外的收获。
“黄沙城已被我军攻下,如今城中皆是我大明将士,你们这是?”。
仲逸稳稳立于马背之上,向刀疤脸道:“若是再攻城的话,你们兵力不够,若另有它事,不妨说于仲某听”。
末了,他补充一句:“仲某在此恭候多时了”。
仲逸所率三千兵马,是之前在驻军大营的五千兵力中抽调而出,自从林宗武率兵攻打黄沙城以来,仲逸负责留守东沙城。
他将五千兵马一分为二:两千留守东沙城,再调出三千作为林宗武的援军,随时打配合。
当初,林宗武初次带兵围黄沙城时,所有的兵力全部聚集在南城门外,而其他三个城门东、西、北门再有前来攻城的大明将士,就是仲逸这三千人马。
兵力有限,只能弄出个尘土飞扬、叫喊连天的声势来……
昨晚,有大明军士在黄沙城南门外开炮,以吸引城内守军,而锦衣卫和英勇千户所全体将士趁机从北门杀入,之后便是林宗武的大军。
那个时候,在本门外更北的地方,正是仲逸在率兵把守:一旦黄沙城有危,托托必定会设法派人出城报信。
而他们要走的正是更北的方向。
昨晚截获了前去向鞑靼首领报信的军士,经过一番休整后,仲逸再次挡在了敌军的面前。
“仲大人,都说你足智多谋、尤其喜欢不按套路出牌,本将是个粗人,说话不会绕圈子,既然在这里遇到,说明你确实算出我们要来,那也就不妨直说了”。
刀疤脸用手指着前方的黄沙城,大声说道:“我们大汗说了,若是识相的,劝你们主动放弃黄沙城,之后的事情,还是……可以商量的”。
见仲逸不为所动,他继续笑道:“否则的话,我们就会有五万、十万大军南下,莫说一个小小的黄沙城,就是每人踩一脚,也踩平了”。
隐隐间,仲逸觉得这个刀疤脸与之前的阿里脱木有点像,典型的武将鲁莽风格,谋略什么的暂且不论,只是不知他的身手与阿里脱木想比,到底如何?
这么多的人在场,有点可惜,不然仲逸还正想一展身手。
负责保护仲逸的,依旧是南栖原从锦衣卫从挑选出的十名校尉,林宗武也特意从英勇千户所抽出十名高手,专司护卫。
这样的安保措施,宛若一道铜墙铁壁,完全没有他出手的必要。
“回去吧,告诉你们头领:我北征军,区区两万之余的兵力,先后攻下三座城池、歼敌七万之余,还要我大军继续北上吗?”。
仲逸与身边的将士说笑几句,而后一名随从提高了嗓门向对面喊道:“若是我大军要继续北上的话,朝廷就要增兵啦,戚继光将军回亲自领兵,那时,林将军做先锋……”。
“哈哈哈……”,取而代之的是大明军士的一阵笑声。
言下之意:此次北征,林宗武将军只率两万兵马,都能连连大捷,若是戚继光将军来,那岂不是要打得你们落花流水了?
刀疤脸一脸的不悦,两只眼珠瞪得圆圆的:“仲大人,之前想着你是个文官,本将是不会对文官动手的,但如今看来,只有将你拿下,而后才能制服其他人”。
“嘶嘶、刷刷……”。
抽刀出鞘的声音,两名锦衣卫校尉上前道:“贼将好狂妄,若是敢动仲大人半根汗毛,老子削平了你”。
武将间的风格,硬茬遇到更硬的角儿,一语不合就要开打。
“住手,都给老子住手,一群不长脑子的东西……”。
刀疤脸有些惊愕,细细向这边瞅来,而后竟慢慢放下了手中的兵器,并对属下吩咐道:“住手,都快住手,是魏大人……”。
是魏申,他时常与鞑靼首领一起议事,这些人对他并不陌生。
此次,仲逸之所以带上他,还是因为当初那个协定:一个关于鞑靼与女真的协定……
第555章 戴罪之身
大明时期,漠北蒙古势力渐渐分为三部:鞑靼、瓦剌和兀良哈。(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鞑靼势力范围在东部一带,与东北的女真相邻,故此双方的矛盾与关系也更加的特殊。
漠北,鞑靼驻军大营。
门外军士林立、时有巡逻将士穿过,布防严密,看样子是‘大首领’所在之地。
“丢了西沙城、东沙城,还有黄沙城,折损将士七万之余,你还有脸来见我?”。
营帐中鞑靼大汗盘腿而坐,说话慢慢悠悠,但明显一脸的不悦:“你这个‘军师’做的好啊,还不如阿帖木尔、自己去守黄沙城了”。
进门后,行过大礼,魏申一直垂着头,毕恭毕敬的样子,俨然‘犯错’、‘知错’的样子,没有半点‘不认账’。
“属下有罪、知罪,此次三城丢失、损兵折将,属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魏申一字一句道:“被俘之时,就当以死谢罪,属下之所以苟且至今,就是为见大汗一面,说出心中一番话后,也算死也瞑目了”。
很久以来,鞑靼头领们习惯了接受、采纳魏申的建议,众人对他的本事还是知道一点的:并不能因为此次一次失利,而彻底的否定之前的威望。
这,也是人之常情。
“嗯,这倒是难为你了,坐吧,坐下说……”,鞑靼大汗伸出一只手,做出一个让座的姿势。
魏申再次恭敬点头道:“属下站着就行,站着就行”。
在此之前,鞑靼上下,无论所谓的大汗,还是将领、军师之类,还是普通的军士,他们皆认为最大的敌人或者威胁还是来自南边的大明,很少有人真正提到东北的女真。
当初在东沙城时,仲逸与魏申曾私下说过很多次,按照仲逸所说,鞑靼最后是被‘后金’所倂。
而这个在后来被称为后金的,正是建州女真。
仲逸仅是说了这么一句,并未再说其他,诸如到底建州女真中何人能有这么大的本事?以及再后来会发生什么?他只字未提。
魏申自然不会相信这些具体的事件,或许只有到了那一刻才能知晓,就当是仲逸编出的这样一个故事吧。
但从双方战略位置、兵力部署,以及最容易发生的纠纷来看,魏申还是不难判断出:仲逸说的是极有道理的。
“大汗,属下觉得,我们应该提防的,不止是大明的将士,还有东北的女真一族”。
见大汗似乎很感兴趣的样子,魏申继续道:“我们既不能完全与一方敌对,更不能与另一方走的太近,而要利用这两方的矛盾、求得自保”。
这个提议确实够新鲜,至少在之前没有人说过,更没有说的这么直接、明确。
“嗯,说下去,到底是怎么个做法?”,台上其他头领也似乎有了继续听下去的冲动。
“很明显,大明朝廷对东北的女真有所防范,而女真要壮大自己,也早已堤防着大明朝廷,好在这里天高皇帝远的,北方的局势向来就比较复杂,这才能年复一年的下去”。
魏申当着众人的面,毫不掩饰道:“其实也很简单,大明不是让我们对付女真吗?那他们就应该向我们拨粮饷啊、甚至援助马匹、兵器火器啊。
而到时女真那边,也肯定会说“让我们一起联合起来对付大明朝廷”之类的话,到时我们同样向他们要粮饷、马匹,甚至金银财物,为的就是能一起对付大明。
我们夹在中间,只能看着鹬蚌相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