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略-第4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方驻军大多归后军都督府管,当初兵部郎中严磬之死,牵扯出军中兵甲、战马作假之事,当时先帝病重,此事也就这么耽搁下来,若你们此次能继续核查此事,当今圣上定会……”。

    略略停顿,仲逸继续说道:“此事关乎军中将士们生死,更关乎到大明的安危,万岁绝不会轻易就此罢休”。

    严磬之事牵扯很多人,身为北镇抚司的百户,南栖原不可能不知道,仲逸说的这番话,他确实也曾想过,锦衣卫的人也曾私底下议论过。

    “仲大人,你是否听到什么风声了?不如给兄弟们透露一点”,

    南栖原笑道:“我怎么听说,当初对军备动过心思的,就有他戎一昶呢?而且还属于那种背后操控之人,为将者,排兵布阵不行,弄这些勾当,却一套一套的”。

    好吧,一路之上,同行之人太多,现在终于把话挑明了。

    仲逸心中再清楚不过:南栖原的意思,就是石成的意思,而石成的意思,就是朱载垕的意思。

    当然,这并非朱载垕认定戎一昶就是那个背后之人,而恰恰是通过此次北征来考验他,连同他身边的人。

    基于此,锦衣卫要查军备之事,无论牵扯到谁,也就不足为怪了。

    “南百户,你们只需名义上,保护我这个翰林院侍读学士即可,顺便到各衙门见见其他文武,都是圣上交代过的”。

    仲逸继续道:“至于军备之事嘛,放到最后,到时只需派人秘密查办即可,不宜声张,更不宜过早动手”。

    二人再次交谈一番,南栖原脸上露出喜悦之色,他不停的点头,心中也渐渐明朗起来。

    看来,石大人说的没错,文官有文官的长处,这些长处,往往是武将所不能及的方面。

    “今晚,派十名身手敏捷的兄弟,从各个方向探查,重点是……”。

    议定军备之事,仲逸便向南栖原说起眼下与鞑靼的战事,他另有部署。

    这仗,才刚刚开始。

    戎一昶如此扎营,大军暂时安静下来,可是,又有谁知道,这片刻的安静,何时就会被打破……

 第492章 短暂的平静

    月光下,锦衣卫百户南栖原正命人向地上撒下一个个类似铁钉、铁锥之类的东西。//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英勇千户所驻地附近,也有人军士开始布撒同样的东西,只是数量似乎少了点。

    此物名叫铁蒺藜,是一种军用铁质尖刺、撒布障碍物,亦称蒺藜。有四根伸出的铁刺,方向各异、长数寸,凡着地约有一铁刺朝上,刺尖如草本植物“蒺藜“,故名铁蒺藜。

    在各种陆地战中,将铁蒺藜撒布在地面、道路,用以迟滞敌军行动;也可洒于城池外围,用于防御措施;大军驻营时,可在营外四周撒布,用于防护。

    有的铁蒺藜中心有孔,可用细绳串联,以便敷设和收取。铁蒺藜的种类也较多,如有布设在水中的“铁菱角“,联缀于木板上的“地涩“,拦马用的“蹄“,在刺上涂敷毒药的“鬼箭“等等。

    此物,早在初次北上到榆林府一带查看地形时,仲逸就曾反复思量过:抛开地形而言,或许铁蒺藜,将是北征最大的‘功臣’。

    当然,这都是后话。

    由于离京时匆忙,大批铁蒺藜还未打造出来,此次北上仲逸所带的,只是一小部分。

    …………

    次日清晨,阳光洒下,军营中,将士们例行防守、不紧不慢,毫无紧张之感,一如往常的节奏。

    仲逸起的不算早,程默端来一些早餐,他几乎没有什么胃口,只是喝了一杯温水,紧接着便随意洗把脸。

    林宗武则与仲逸不同,他起的很早,就在仲逸懒懒走出营帐时,宗武已带着英勇千户所的将士操练了一圈,刚刚回来。

    “你那边怎么样了?”,林宗武吩咐左右退下,自己与仲逸来到营帐后一块大大的空地上。

    北漠气候不同于东南沿海,风沙大、多干燥,出行多用马匹,若是运送货物之类,也有使用骆驼的。

    这也是为何鞑靼军精于马战、强于马战的一个缘故。

    毋庸置疑,若想战胜敌军,首先要想法克制他们的马匹、马阵。

    仲逸拍拍衣袖,笑着说道:“师兄放心,锦衣卫的人出马,错不了的。只是你们英勇千户所留下的那批的兄弟,何时能到?”。

    当初,临出京城时,林宗武曾专门派了百余名军士留下,等候即将打造好的这批铁蒺藜。

    同时,也是为能避开众人的耳目,尽量能秘密将这批特殊的兵器,直接运到北漠来。

    这批铁蒺藜,数量之大、用料充足,是经多次调整、反复校改过的,专门用于对付北方的鞑靼、鞑靼的马阵。

    为此,仲逸不惜向老姜头请教,并用他那个打磨玉器的后院进行试验,后来总算是得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

    最新打出来的这批铁蒺藜,依旧为四角不规格,其中一端或两端用于地面固定,朝上的那根铁刺,将用于对付敌军的马蹄,在行军必经之路,或重要通道布下此物,敌军马群将几乎寸步难行。

    相反,一旦马蹄受伤,马儿势必会受惊,加上地面布满铁蒺藜,骑兵定会受损,而步兵也不可轻易前来增援,若朝廷大军占据有利地形,开弓搭箭,结果不难想象……

    说到负责运送兵器的军士,林宗武还是颇为自信的,这些人都是自己调教出来的,从东南到北漠,从山东到京城,无论四十人的敢死队,还是三百人的‘奇兵’,只要一声令下,从未有二话。

    自然,这次也不例外。

    “师弟,这些都不劳你操心,此次北征,除对付鞑靼军外,你最重要的任务便是设法将戎一昶逼到绝境,剩下的事儿,就交给我了”。

    林宗武微微笑道:“到时,不管是他戎大人阵前自尽,还是英勇阵亡,不都是我们一句话吗?”。

    呵呵,说到这里,林宗武有些迫不及待。

    与鞑靼较量,之前早就交过手,可是亲手灭戎一昶,还是第一次。

    相比而言,他似乎对后者更有兴趣。

    师兄的脾气,仲逸自然不会陌生,只是现在时机未到……

    两军对决,主将的生死安危,甚至一举一动,对全军影响甚大,眼下敌军意图不明,冒然处决了戎一昶,对士气有极大影响。

    “之前不是早就说了吗?既然来到北漠,就不会让他戎一昶活着回去的”。

    仲逸郑重其事道:“对付他,办法有的是,只是时机未到,还请师兄稍安勿躁,到时,自有你大显身手的机会”。

    林宗武此举也并非仅是因报仇心切。

    相当初,他来北漠与鞑靼决战,结果负了重伤,被当地猎户救下后,送到了无名山,被吴风医好伤势。

    而吴风就是戎一昶的属下,那个三番五次盯着兵书不放的人。

    据听说,师父凌云子当年被人陷害才被迫离开军中,就是这个戎一昶在背后搞的鬼。

    如今,戎一昶又染指兵器军备造假一事,他又是那个背后操控之人。

    看来,此人的强项并非军中事务,正是喜欢搞点背后小动作。

    基于以上种种,以林宗武的脾气,能忍得到这一步,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当然,这或许也是仲逸的安排之一。

    师父曾说过:师兄林宗武虽忠勇有加,但若想成为真正为将之人,需要改变的还有很多,首先,就是要磨磨性子。

    为官之人,大多都是表面和气、背地较劲,当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最后才将所有的手段搬到台面上来,这既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也是一贯默认的。

    要想真正在朝中立足,仲逸对自己倒似乎并不担心,或者说对自己的担心,远不及于对师兄的担心。

    如今,师兄林宗武已是京卫指挥使司的指挥佥事,负责宫禁、协助拱卫京师,若是再压不住事儿,武力当先,遇事便是刀剑,那迟早是会出大事的。

    戎一昶与凌云子的恩怨,是很多年前的事儿了,自然要问过师父才行。离京之时,朝廷催的紧,仲逸原本是打算回趟凌云山,请示师父的。

    后来,三人干脆商议:他们师兄弟二人先随军背上,仲姝即刻去凌云山,请示师父凌云子后,她再来北漠找师兄、师弟。

    ……

    傍晚十分,驻扎在营中的将士们闲来无事,晚饭后便三五成群闲聊起来,负责站岗执勤的军士,也不由的竖起耳朵听上几句,之后便是一阵阵的笑声。

    众人七嘴八舌,俨然有些茶余饭后之态。不知何时,众人一阵起哄,将一个瘦瘦高高的军士推到了木台之上,让他唱上那么一嗓子。

    歌声起,众人倒是安静了下来。

    从打好营帐至今,戎一昶每隔一个时辰便派出一队人马前去探查,结果皆是同样的回复:未见敌军来犯的迹象。

    敌军不来犯,我军也不主动进攻,用戎一昶自己的话说:“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他么还不动”。

    两万之余的兵力,离京之时,已备好三月之余的粮草,连同当地驻军、州府衙门的供给,支撑半年不成问题。

    可是,这样做的意义何在?

    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鞑靼军吗?只是双方的距离拉近了一些?

    若是这样,与呆在京城什么区别?还不如等战事打响,一路北上直接阵前交战痛快了。

    对此,戎逸昶也有一番说辞,他向将领们解释道:鞑靼游牧为生,喜动而不喜静,也不善农耕细作,他们存粮不多,所以才来我大明抢掠,眼下正是开春,青黄不接的时候,而我们粮草充足,就这样耗着……

    这番说辞看似有理,终久还是经不住推敲:茫茫北漠,仅是这两万之人的兵力驻扎在此,鞑靼军正是没有粮草了,完全可以策马千里,绕道他处,该怎么抢,还是怎么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