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略-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一来,那些不前不后、不紧不慢的‘尾巴’,怕是也要收敛收敛了。

    “客官,你这是要当什么东西?拿出来瞧瞧吧?”。

    老掌柜个子不高,长得有些发福,两只眼睛眯成一条线:“本店童叟无欺,价格公道”。

    仲逸随意转悠一番,四下望望,不由的摇摇头,看来,此处与他的若一当铺差远了。

    “这里的生意怎么样?当东西的人多不多?一般主动能赎物的,占到多少?”。

    随意坐了下来,一旁的小伙计立刻奉茶,仲逸对这样的场面倒是相当熟悉。

    “嗨,这买卖嘛,只能说凑合着,还行吧”。

    老掌柜不由的捋捋胡须,满脸笑容道:“我们有幸遇到一位好知府大人,百姓们日子过得殷实,一般也不当紧要之物,倒是做买卖的,为了周转银子,才来当一些稀罕物”。

    哎,即便程默坐在门口,还是经不住这老掌柜提前被打过招呼。

    原本想在当铺好好说说话,现在看来,这个老掌柜,比其他店家、伙计,说的更不着调。

    既是如此,也就索然无味了,不看也罢。

    …………

    “榆林知府康祺,率全体同僚,在次恭候仲大人”。

    知府衙门口,知府康祺竟真的亲率一干随员候在那里。

    仲逸此次再无钦差副使的身份,康祺一个四品知府,如此接待六品侍读,有些过了。

    唯一能勉强说的过去的,就是翰林院的这位仲大人,大小也算是个京官吧。

    “康知府如此隆重,倒让仲某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仲逸急忙向一旁的同知李序南使个眼色,算是搬救兵了。

    这时,李序南缓缓上前道:“仲大人是翰林院的侍读,而翰林院向来作为读书人向往之地,康知府这是敬重读书人,敬重才学啊”。

    哈哈,康祺趁机说道:“李大人说的没错,康某一生最敬重才学。况且,翰林院,可直达天庭、聆听圣意。仲大人远道而来,为了解我榆林府百姓疾苦,本官也只是在此迎接,当得起、当得起”。

    仲逸也急忙寒暄几句,一番客套之后,才终于结束了这个接待的话题。

    “本府同知,李序南大人,原先是户部主事,才来这里赴任不久”。

    康祺开始介绍起来:“仲大人在翰林院,不知你们二人在京城时,是否见过?”。

    这话说的,既似一句玩笑之言,又似另有深意:若他们二人说是认识,那势必会引出很多话题来。

    可若说不认识,也瞒不了多久:抛开京城不说,当初,仲逸在蠡县做樊文予的幕僚时,李序南正是蠡县县丞。

    要说二人之前从未见过面,谁信呢?

    相比仲逸,李序南毕竟来这里已有些日子了,自然免不了与康祺接触,这个问题啊,还是交给他回答吧。

    “算起来,我与仲大人老相识了,不过平日里各自有差事,很少见面,虽算不得熟悉,但至少不陌生”。

    李序南的话再明白不过:认识倒是认识,只是很少接触而已。自然,他们没有深厚的交往,更不会轻易联合起来。

    这种情形,正是大家所愿意看到的:皆大欢喜。

    “好好好,认识就好,认识就好,这也算是他乡遇知。我们要好好庆贺一番”。

    康祺向周围挥挥手,其他人纷纷离去,只留下李序南与仲逸,还有通判曹宁。

    “今晚,大家一醉方休,我康某人做东”。

    言语笑声中,康祺领着众人缓缓进了知府衙门大院。

 第348章 特殊的接风

    “仲大人,今日康某做东,略备薄酒,他日回京之时,我们榆林府的事儿,还请仲大人千万多留意”。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康祺举杯提议,向李序南笑道:“李大人,你如今也是我们知府衙门的人,要替我们说话才是啊”。

    “是是是,我们西北偏远之地,还请朝廷多多优待才是”,一旁的王通判也顺着康祺的意思寒暄几句,频频向仲逸敬酒碰杯。

    知府衙门中,知府康祺身为四品,同知李序南为正五品,唯独这位王通判,也是正六品,算起来,与仲逸平级。

    所谓无利不起早,费劲心思,几乎超规格接待,原来是有目的而来。

    “西北之地,常年干旱少雨,庄家收成不好,百姓门又靠天吃饭,像牧马、丝绸、茶叶、陶器,这些特色,又无法培育。苦啊……”。

    酒过三巡,康祺缓缓放下酒杯,并未动筷子的心思,甚至于唉声叹气,这般举止,倒真像是个忧国忧民的父母官。

    仲逸心中不由暗暗发笑:“街上店家、伙计,甚至于行人,只要是被问到的,回答无一例外:我们遇到一个好知府,日子过得不错,都安居乐业了”。

    如今到了众人口中这位知府面前,他却嘀咕起来:又是干旱,又是靠天吃饭,甚至还弄出个没有特色。

    一正一反,很是滑稽。

    众人只是寒暄客套,却不说要紧之事,毕竟初次见面,还是有所顾虑的。

    不用说,这个任务自然落在李序南的身上:从知府衙门来说,他是五品同知,从与仲逸的关系来说:他也曾是户部的主事,二人之前在蠡县也有来往。

    从中撮合之事,自然就非他莫属了。

    “康知府所言甚是,尤其去年,本地旱情极为严重,听当地很多耕农说,看样子,今年十有八九,又是颗粒无收”。

    李序南终于道出实情:若是仲大人进京后,能奏请朝廷,免去当地耕农一年的税赋,那也是相当了不得的了。

    原来如此。

    仲逸身在翰林院,有为皇亲侍读、侍讲之责,更有为朝廷侍诏之权,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自然更能在皇帝面前说上话。

    不用说,知府康祺是想通过仲逸来向朝廷奏请此事。

    若换到平时,恐怕任何一个京官,都不会刻意为某个地方说这样的话,而皇帝更不会问到具体哪个地方有何灾情。

    但此次,却不一样。

    仲逸来榆林府正是为了解民情。

    一旦回京之后,势必会被问及当地百姓的情况,说起灾情,说起百姓之苦,再借机恳请免去税赋之事,也算顺理成章的事儿。

    当然,说起当地百姓的同时,若能让皇帝问起一句:榆林府的知府是谁?干的怎么样之类的。

    若得到的是肯定的答复,那就是意外之喜了。

    而对康祺而言,这简直是一举两得的美事:若能在皇帝面前露个脸,说不定升一级,也不是没有可能。

    当然,若能免去一年税赋,他更是最大收益者,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

    反正都是灾情所致,又不是他治理无方,说说也无妨。

    而仲逸曾调查博野县繆大柱夫妇被杀一案,又作为朝钦差副使参与朝廷和鞑靼军的谈判,这些“壮举”,康祺自然通过他在京城的关系,早就打听过了。

    仲逸的这些经历,自然与他无关,但至少可以说明一点:仲逸在皇帝面前,是能说的上话的。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过,康祺偏偏紧抓仲逸此次‘了解民情’这个差事不放,在为百姓减免税赋上做文章,真是煞费苦心。

    不管怎么说,毕竟这样做,对百姓也没有坏处,仲逸又如何能拒绝?

    “诸位大人之意,仲某十分理解,只是此事事关重大,一旦朝廷开了这个先例,其他州县势必纷纷效仿,反倒坏了事儿”。

    仲逸以一个翰林院六品的口吻,继续道:“况且,仲某也只是个小小的翰林六品,虽有些便利,但能不能做成此事,只能说:尽力而为”。

    “好,好好好,只要仲大人有这句话,就感激不尽了”。

    康祺再次举杯提议:“康某就代全府百姓,再敬仲大人一杯”。

    李序南微微点点头,仲逸此言绝非客套,即便洞察出康祺的伎俩,但若真能做成此事,对老百姓来说,还真是件大事儿。

    这酒喝得,自己都没把握做到的事儿,反倒要应承下来。

    …………

    傍晚,知府衙门。

    见过衙门里的各位头头,晚饭后,仲逸便来到李序南房里,二人也总算是有点独立空间。

    要说这最喜形于色的,还是罗英:只要仲逸来了,他也就闲不住了。

    “见过李大人,罗兄弟”。

    在这四人中,程默的年纪最‘长’,比李序南还要大两岁,只是无品佚而已。

    “太好了,有默大哥在,我也有个说话的伴儿”。

    罗英打趣道:‘仲大人与李大人都是‘文人’,我们习武之人,沟通起来,总归有些困难。不过,现在不用担心了’。

    都是在衙门做事之人,程默自然明白官吏之分,他此行目的是负责仲逸的安全,如今到了知府衙门,又有这位李大人在,那便是最安全的了。

    “罗兄弟,何不现在带我去咱们住的地方看看?这一路劳顿,就想歇会儿”。

    程默笑着对罗英说道:“咱们小酌几杯,如何?”。

    罗英重重点头回应:“好,最好不过了”。

    …………

    “仲老弟,榆林府的事儿,远比我们想的复杂,三边镇,我虽然没有去过,但听过不少传言,甚至于下边的一些县衙,都是铁板一块”。

    房中只剩李序南与仲逸,他这位新上任的五品同知,对知府衙门的事儿,自然比仲逸更为熟悉。

    李序南的意见很明确:“此事,还要借助京城的力量,否则,单凭你我二人,恐怕是无法破此局”。

    “京城?”。

    仲逸有些为难道:“就你我二人,在京城还能找谁?翰林院的?还是户部的?”。

    李序南微微摇摇头:“我现在已离开户部,而你们翰林院,是无权直接过问此事的,思来想去,只有两个人可以”。

    “礼部尚书袁炜,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