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略-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在裕王府做侍读,仲逸自是要向朱载垕说的,瞒是瞒不住的,不过,即便如此,裕王是不会从中作梗的:他巴不得有人将严氏连根拔起。

    随意一问,自然也要随意一答了。

    “启禀殿下,榆林府北邻鞑靼部,两地气候与水土也更相似些,对于了解鞑靼军作战,或许有用”。

    仲逸一脸游山玩水的姿态:“况且,下官从小到大,还未去过榆林府呢,顺便也长长见识”。

    既是如此,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好,这个忙,本王帮你”。

    朱载垕笑道:“本王自会向父皇说明,只是你回京后,还得继续做王府的侍读。到时,也讲讲在榆林府的所见所闻”。

    太好了,要的就是这句话。

    …………

    从王府出来后,仲逸去往若一当铺。

    他向罗英交代:随李序南一起去西北榆林府,行程李序南已安排妥当。

    当铺地事儿,还是由老姜头打理,有地瓜在一旁协助,再雇个伙计,也能忙的过来。

    仲姝也早已上街而去,特意为回乡所需备些礼品。

    他们商定:二人同行回凌云山,之后仲逸回扬州。返程时,再从凌云山一起启程、回京。

    此次离京,除与家人团圆外,还有要事:向师父凌云子请教眼下局势,求他老人家指点迷津。

    对仲逸而言,这都是他之前安排好的,眼下也只是正常行事而已,并无任何异常。

    唯一让他感到不安的:便是袁若筠了。

    自从上次被袁炜一番试探之后,再也没有了袁若筠的消息、

    不用说袁炜定是吩咐下人将她看管在府中,二人日后怕是再难见了。

    认识一个人或许很容易,但要忘掉一个特别的人,或许,就没那么容易了。

    尽管仲逸已铁了心:不再与袁若筠见面,但还是会时常想起她。

    那怕这种想起,更多的是一种牵挂。

    袁若筠此刻的心情如何,仲逸不得而知,但必定不会好到那里。

    他曾经想过再找袁炜谈一次,但见袁炜对此事缄口不语,便也不再说什么。

    当初,袁炜一口一个‘假如’,且还只是问问仲逸对此事的‘态度’,并未提及父母之命,更为谈到其他细节。

    此举,自是随时做好被拒绝的准备。

    如此一来,即便仲逸没有应承,袁炜也不算丢脸面,毕竟当时只有他们三人,而他也只是‘试探’。

    况且,冲凌云子的这层关系,他这位堂堂礼部侍郎,也要继续维系二人之前的关系。

    至少,在表面上如此。

    “如此也好,过些日子,要离京去榆林府,或许再次回京时,袁若筠的婚事:已有着落了”。

    仲逸叹道:“就让时间,来冲淡一切吧”。

 第331章 再回凌云山

    午后,凌云山。(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姝儿与逸儿回来啦?快过来,让我好好看看”。

    或许,是因天色缘故,也或许上了年纪,穆大娘看远处的东西有些模糊。

    不过,说到仲姝与仲逸,她还是能一眼能认出来。

    尤其仲姝,穆大娘完全可以说:是看着她长大的。

    “这次,能多呆几日吗?对了,启儿怎么没有一起回来?真是上年纪了,这才发现你们还少一人”。

    尽管仲启的名字改为林宗武有些日子,但在穆大娘这里,依旧还是改过口来。

    在她心里,凌云山,凌云子(仲云寒),他的三个弟子:仲启、仲姝、仲逸,永远不会变。

    当初,仲逸初上凌云山时,只有八岁,凌云子五旬之余的年纪,而穆大娘则更年长师父十余岁。但她精神头儿极好,洗衣、做饭、打扫房屋,从未含糊过。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

    穆大娘老了。

    “穆大娘一点都不老,要长命百岁呢,到时,我们为你准备百岁宴”。

    仲姝尽量说笑着,但心头不由酸酸的:应多回凌云山看看。

    “我师兄军务在身,走不开,等过些日子,我们再回来看您”。仲逸察觉到师姐的异样,立刻上前补充一句。

    “过些日子,我也要去京城,到时就可以与你们经常见面”。

    似乎有些意外,但穆大娘就是说了这么一句。

    “这?是怎么回事?……”。

    仲逸与仲姝立刻对视一眼,放下手中礼品。

    听穆大娘慢慢道来。

    原来,穆大娘的老伴复姓公孙,去世的早,她膝下只有一子,名叫公孙尚,与凌云子交情极为深厚。

    公孙尚早年随军征战,只得将老娘托付到凌云山,后来年事渐高,几经辗转,最后在京城落脚。

    公孙尚有个儿子叫公孙槐,也曾在军中,后来爹爹离开军中后,他便在京城开了家‘打行’。

    打行,也叫铁拳头,从正德朝开始渐渐发展起来,在街肆公开挂牌开业,专为行旅客商、富庶人家提供随护安保之责,与后世的镖局有些相似。

    孙儿公孙槐既已在京城落脚,穆大娘也总算可以安心下山,与他们一起生活。

    穆大娘断断续续的说着,有些她也不太懂,姝儿不停的为她解释一下,总算把事情说清楚了。

    仲逸则对此有些不解:按说,与师父交情深厚之人,当不以钱财为主,更非轻易抛头露面。

    穆大娘的孙儿公孙槐,怎么会做打行呢?

    这么大的事儿,师父自然是知道的,既然他老人家没有发话,自己也就不不必多问了。

    “你穆大娘说的没错,她真要去京城”。

    三人正在交谈之际,却听门外走来一名妇人,大约三旬之余的年纪。

    此举,更让仲姝与仲逸始料未及:在凌云山,外人是很难进来的。

    “你们的师父与卫叔叔去后山,一会就回来”。

    那妇人走了过来:“是姝儿和逸儿吧?”。

    这?

    穆大娘微微一笑:“这是你卫叔叔家的,她也姓卫,以后由她为你们洗衣、做饭了”。

    卫叔叔的夫人?

    既然如此,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仲姝与仲逸立刻起身而立,施礼道:“见过卫婶儿”。

    可能一时还不适应这种礼节,卫婶儿有些不知所措:“不必多礼,小儿卫展也到凌云山,故此,你卫叔叔便让我也来”。

    “好,真是太好了,卫叔叔也少些牵挂,多个人照顾”。

    仲姝笑道:“今晚我帮厨,咱们一家人好好说说话”。

    卫展?

    卫叔叔真能沉得住气,小儿子都上凌云山了,他们这才知道。

    当初,仲逸在贫民区收到的那个‘徒儿’:阮怀若、章苏。并经仲姝这位‘先生’调教数月,打算请示师父拜到凌云山下。

    但这二人第一次见过凌云子后,却被再次送回贫民区。

    当时,师父并未提及其他。

    师父的理由很简单:这两个孩子,虽志向高远、天赋颇高,但心气太高,这是谋者大忌,将他们送回,也是为磨磨性子,使其能沉下心来。

    如今,一年期限已过,上次师父进京后,再次见过他们二人,终于肯点头。

    不过还有个条件:先在凌云山打杂一年,再做定夺。

    之后,阮怀若与章苏便随凌云子一起上了凌云山。

    这也是仲逸此次上山另外一个缘故:这二人到底表现如何?

    如今,卫叔叔之子卫展也来凌云山,又该以什么身份留在这里?

    从卫婶儿与穆大娘的谈话得知:卫叔叔成婚晚,卫婶儿比他年轻十岁,二人只有卫展一个孩子,今年十二岁。

    与阮怀若、章苏二人年纪相仿。

    仲逸似乎明白了什么:以师父处事一贯谨慎的秉性,此事绝非偶然。

    若果真那样,真是太好了。

    …………

    “弟子拜见师父,见过卫叔叔”。

    一个时辰后,凌云子与卫缨回到小院,仲姝与仲逸立刻上前施礼。

    师父身后三个规规矩矩的男孩:除阮怀若与章苏外,剩下的自是卫展了。

    “见过仲大哥,仲先生”。

    阮怀若与章苏也向仲逸与仲姝施礼:在京城时,仲姝曾教过他们二人读书,他们对这位女先生是很恭敬的。

    这时,卫缨上前向卫展吩咐道:“展儿,快过来,这就是常对你们说起的姝儿、逸儿”。

    “见过仲姝姐、仲大哥”,卫展毕恭毕敬、有礼有节,果真是卫叔叔的儿子。

    好样的。

    “来,你们三人都有份,自己过来拿”,仲逸立刻将带回来的礼品取出。

    见三人纷纷上前,说说笑笑,这一幕,犹如自己当年在凌云山时。

    仲逸曾力劝师父广纳门徒,虽然师父并未明确赞同,但从目前来看,至少有三人,极有可能拜到凌云山下。

    凌云子第一批弟子中,仲启以从四品衔领正千户之职,北虏南寇之战,扬名阵前。仲逸虽是翰林院六品侍读,但所做之事,远超他的品佚。

    至于仲姝,无法像他们二人那样入仕为官,但她潜心钻研多部著作,其造诣已远超刚下凌云山之时。

    况且,她打算云游四海,如同师父当年一样:其志之远,非常人所为。

    而如今,眼前三个男孩,将是凌云山一剂新的活力。

    “阮怀若、章苏、卫展,从即日起,你们三人每日辰时练剑、读书,对弈、赛马……”。

    犹如隔空传音,亦如当年风采,凌云子终于给了他们一个‘名分’。

    “是,师父”。

    三人齐声拜道。

    这时,卫缨笑道:“孩子们,你们先不要忙着拜师父,等过一年之后,你们通过考核,才能真正拜师”。

    末了,他补充道:“在这一年当中,你们的仲姝姐会带你们到外边看看,不过,可不是游山玩水的哦”。

    “是,师父”。

    三人只是微微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