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辛明抱着李落梅从城墙上的楼梯走下来,后面跟着一脸迷茫的孙元化等人,他们还没从刚才辛明的震撼举动中回过神来。
城下千千万万的士兵都知道,是辛明刚才发射的大炮救了他们性命,只见所有士兵不论新军、沈阳兵、辽阳兵、川兵、浙兵忽然一起跪在地上叩拜,“感谢辛经略救命之恩!”
他们都认辛明为经略,辛明就是他们心中的辽东经略,什么圣旨,朝廷,甚至皇帝都不能改变,不仅仅因为辛明救了他们性命。他们感动的是辛明的忠义之心,挽救千千万万辽东百姓的仁义之举,为此发自内心的敬佩。
“辛经略威武!”不知道谁带头喊起来,这些士兵站起来,握着武器高高举过头顶呼喊,刀剑如林。呼声连成一片,后来连辽阳城数万百姓都加入其中,简直如山呼海啸一般。
辛明从台阶上走下来时候,看到如此狂热声势,小声嘀咕了一句,因为万千人声呼喊,而被淹没。不过,却被后世的历史学家挖掘出来,争议不休,为此还有人专门著书立说,洋洋洒洒数万言,只为研究后世被尊为“中华圣王”的辛明,发射出来惊世骇俗的一炮之后,到底说了什么。当时只有他身后的大将孙元化听到的原文,但他不能理解,辛明说的是——不特么开挂就是不行啊!
第240章 规划辽东
一个月之后,金秋十月,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天空碧蓝。全本小说网,HTTPS://。m;
整个辽东已经进入秋收的季节,无数农民在一望无际的麦田中忙碌,今年是少有的一个丰收之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看着自家米仓慢慢增高的粮食,没一个农民不是喜笑颜开。
辽东的土地改革已经全部完成了,最后的保守势力沈阳和辽阳,都被女真人摧毁了,原来的兵将官吏要么逃走,要么死掉,剩下不多人也无力抗拒历史前进的车轮,辽人守辽土,把田地分给所有的农民,这种情况只在二百年前明太祖时期出现过,现在却在辽东大地上重现了。
辛明和范文程站在辽阳的西边城墙上眺望,城墙下的田野中有农民正在忙碌,收割粮食。这些新分到田地的流民,有了粮食之后就不需要辛明救济了,整个辽东已经没有流民了。
他们二人脚下这段城墙就是一个月之前,小西门垮塌的那段,早就被修复完毕了。因为害怕女真人回来,辛明连夜动员全城百姓修城墙,只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就恢复了原状。可是,女真人毕竟没有回来,他们撤退了,干净彻底的离开明朝地盘,消失在抚顺以东之后,就没了消息。
不过,辛明并不怕女真来攻打,一个月之前被破城是内部不团结所致,现在辽东的反动势力已经被肃清了,军民一条心,团结在以辛明为首的新的政治集团周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何况千千万万的人同心协力。
“文程,这次去女真议和,我打算亲自走一趟。”辛明收回远眺的目光,缓缓说道。
范文程忧心忡忡的说道:“大人一身肩负整个辽东安危,怎可以千金之躯身赴险地。女真人凶猛险恶,如果他们言而无信,伤害大人怎么办?这次议和请大人勿去,让属下走这一遭。”
辛明笑了笑,道:“这次议和我必须去一趟,去看看皇太极这个厉害的对手。”
范文程很不理解,辛明为什么非要和女真人议和?十多天前,辛明忽然派了一名使者去女真界凡城,去传递和谈意愿。女真那边现在主事的是四贝勒皇太极,他和女真高层商议后决定,可以议和,但必须辛明本人亲自过来议和,才显示明朝的诚意,别人都免谈。
“我记得曾听大人说过,对付女真人要用婴城大炮的法子,据城死守,凭借大炮,不让女真人轻易攻破任何一座城堡,得到战利品。即便他们攻破城堡,也让他们付出高昂代价。女真人少,又穷困,他们承受不了这样的损失,自己就会慢慢衰落下去。”
“现在,咱们辽东形势极好,各处新兵训练热情都很高,十万辽东精兵指日可待。到时候,就是与女真人野战都不怕,为什么大人非要冒险议和呢?”范文程一脸不解的问道。
辛明抚摸刚刚修建的箭垛道:“一座城池,为什么要修建这么坚固的城墙呢?是为了威慑敌人,让敌人知难而退,不敢过来进攻。军队也一样,训练精兵,是为了让敌人害怕,不敢过来抢掠,欺负咱们百姓,而不是为了整天打仗,可以说,强大的军队正是为了和平而存在的。”
“只要打仗,就得死人,就得牺牲,战争其实是最下乘的解决问题的手段,最好的办法是用政治手段,分化敌人,让敌人自相残杀,拉拢敌人,让敌人中的一部分人依附自己,这才是上策。看看一个月前辽阳城为什么被人攻破,这就是人家女真人政治斗争的手段。”
辛明的话语中有许多新鲜词汇,但范文程很聪明,他能理解“政治斗争”的意思,不就是拉帮结派,打压对手,搞阴谋诡计么!说白了,大明朝的“党争”不也是政治斗争吗!
“只是大人有把握斗过女真人的这个四贝勒么?据说皇太极可是女真那边非常厉害的人物,有勇有谋,是大人所说的那种政治斗争最厉害的,叫政治家的那种。”范文程皱眉说道。
辛明很坦然的说道:“若论带兵打仗,我比不上努尔哈赤,若论搞阴谋诡计我不如皇太极。但我有一点本事,他们都不行。就是我可以解开辽东问题的死穴。”说着用手指在虚空一点,好像点中了一个穴位一般。
“辽东最大的死穴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一个字——穷,女真人太穷了,穷山恶水出刁民,他们为了活下去,为了生存,必须抢掠。不论是用政治手段还是军事打击,都是为了从明朝这边抢掠财物,以便自己、自己的家族、自己的种族能生存下去。”
“今天就算我们用政治或者军事手段把女真人彻底打败,把努尔哈赤的家族全部杀光,把女真人赶回大山当中,回到部落时代。相信再过若干年之后,女真人还是会慢慢联合起来,强大起来,再出现一个类似努尔哈赤家族的势力,到时候还是会贻害咱们子孙后代。解决的法子就是这个……”
辛明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白纸,上面是稚嫩的笔法,是上次他教多铎写字时的书法,“民族团结,共同富裕。”
“努尔哈赤、皇太极这些人很厉害,但他们都有历史局限性,他们只能通过军事、政治手段来解决女真人这个‘穷’的问题,却从来没想过,也可以用经济手段来解决问题,这是比军政更高级的层次。经济才是这个世界最本源的力量,军事、政治都应该是为它而服务的。”
“你想想,如果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大家只要正常劳动,就能有吃有喝,有好看的衣服穿,有温暖的房子住,生病了有人照看,老了有人赡养,儿女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那么谁还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抢掠?”
范文程喃喃道:“这可能实现么?这不就是幻想中的桃花源么?”
辛明笑了,怎么不能实现?他就是从那样的世界过来的。
“我有信心可以做到这一切,我会让辽东富裕起来的,然后把建州女真融合进来,叶赫女真融合进来,蒙古的喀尔喀部,更西面的林丹汗部,甚至遥远的外蒙都加入进来,建立一个民族团结富裕的新地区。”
“呵呵,自古以来对付北方游牧民族,除了防就是打,最强如李世民,打遍天下无敌手,又能怎样,能彻底解决北方问题么?他活着的时候,大唐盛世,把吐蕃和突厥打残。但等到后世不肖子孙的时候又怎样,不还是有回鹘、契丹、南诏的祸患么?所以要彻底解决北方问题,只有换一种法子了。”
范文程完全被辛明的话给征服了,这是一个有鬼神莫测之能的男人,他的思维想法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时代所有人,是真正的雄心壮志。
范文程忽然跪下恭恭敬敬的给辛明叩首,道:“大人深谋远虑,志向远大,属下衷心佩服,只愿此生追随大人左右,便无憾矣!”
辛明笑着伸手把范文程扶起来,两人相视一笑,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君臣相得”吧!
辛明没有说的是,他早已在女真政治权力中楔入了一颗钉子,就是阿巴亥。在半个月前,阿巴亥曾秘密派来一名使者,送来一封信,说努尔哈赤被辛明那发炮弹打成了重伤,现在生命垂危。她很害怕,不想被弓弦勒死殉葬,想寻求辛明的帮助,让辛明履行盟友的诺言,这才是和谈的起始。
回到辽阳城中的经略府,在厅中,一名丫环端着茶进来,帮辛明换衣衫。
这名丫环肤白貌美,圆圆的脸蛋,圆圆的眼睛,看起来天真可爱的样子,正是辽阳之战中给辛明示警的林巧儿。
辛明重新掌管辽阳城之后把被关入牢狱的林教谕和几名贡生给放出来,委以重任。林教谕直接接替原来黄衣的角色,当上了辽阳通判。通判是四品官,跟知府同级,比七品的教谕可高多了。这样级别官职的任命一般都通过朝廷,可现在辛明在辽东只手遮天,一言九鼎,跟自立为王也差不多,任命一名通判,跟玩似的。
按理说,父亲高升,林巧儿也成了官宦家的女儿,不必再做丫环了。可她死活不走,心甘情愿留在经略府当丫环,侍候辛明。
林巧儿侍候辛明换完家常衣服,看辛明漱口喝茶。一双妙目盯着辛明的一举一动,满心的都是爱慕,都是崇拜。从她在虎皮驿被辛明救过一次的时候,她就爱上了这个年轻英俊的男子。那次冒着生命危险给辛明示警不仅仅是报答救命之恩,也因为对这个男人的爱意。他的一颦一笑,每一句话都牵动着她少女的芳心,她宁可在辛明身边做些低贱的活,也不愿意回家当小姐,找一位门当户对的公子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