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人被一个娃娃慢待,感觉在众人面前失了面子,顿时怒火丛生,走出队列,向着张飞的方向快速冲去,准备与这娃娃好好的理论一番。
张飞是练武之人,自然感觉到了背后有人冲来,立即停住脚步,迅速转身,一拳随即轰出。
那人本想理论一番,却见对方率先动手,火气更大,借助身体前冲之势,猛然起跳,狠狠的向对方踢去。
众人怕殃及池鱼,立即迅速向四周躲开;高顺和李强远远的看到这边的情景,李强大喊一声:“壮士,手下留情!”
听到李强的大喊,两人及时收住招式,让高顺对两人的好感顿时增加了不少。
李强向前说道:“军营重地,为何争执?”
那大高个见对方身材不矮,且身着铠甲,一看就是军官,忙一礼后说道:“长官,这人插队,不听劝阻,且率先动手。”
“是否属实?”李强转向张飞问道。
“我只是想进军营,没有插队的想法。”张飞辩解道。
“军营重地,没有命令,任何人都不准进入,要想进军营,必须先排队,这是军营的规矩,任何人都不能幸免。”
“是,我这就去排队!”张飞为了能参军,迅速改变现状,忍了;随即向队伍的最后边跑去。
高顺观其与李强不相上下的身高和红红的面孔,便猜测其是关羽,走向前,说道:“这位壮士,敢于仗义执言,值得提倡,赏美酒一碗!”并立即查看其属性,果然是关羽,21岁,武力值为95,智力67,政治52,要是经过系统训练和战场打磨,年龄再提高几岁,其武力值应该还会提高。(假定关羽为162年出生)
“是,主公。”李强应了一声之后,立即回军营拿碗倒酒,心想,晚上可以再索取一坛美酒了。
“请壮士继续排队等候!”高顺虽然不大喜欢关羽,但是他又不想把他留给别人,将来成为他的敌人,所以本着能收服便收服,收服不了也无所谓的态度。
“是。”关羽感觉这样处理,让他挽回了面子。
高顺对张飞今天的表现非常满意,没有固执,没有继续闹事,很有大局观。
不一会,李强端来一碗美酒,周围之人立即闻到醇香扑鼻,暗道好酒,全部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关羽,关羽神色更是高傲。
高顺接过碗后,亲自双手端给关羽,“壮士,请满饮此酒。”
关羽双手接过酒,观看一下,色泽清澈,闻了一下,酒香沁入肺腑,知道这是难得的好酒,忙说道:“谢过将军!”
敬完酒,高顺转身而去。
此时县尉也跑了过来,李强安排道:“好好维持秩序!”
县尉忙回答道:“是,李都尉!”
酒后,关羽的脸色更红了,过了好一阵,他才缓过气来,感觉浑身暖和,暗道,这酒太烈了,真是好酒。不过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位年轻人是谁?怎么被郡都尉称为主公?且对方只是看了他一眼,便让他有种被看穿的的感觉。
他还猜测,对方能叫出那娃娃脸的表字,他们肯定早就相识,看来今天对方给他留足了面子。(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16章关羽认主
(全本小说网,。)
以张飞和关羽的武艺,顺利的通过测试,两人皆被任命为军候,平分在涿郡招收的骑兵,逐渐再给他们满编,等回到广阳郡后,再给大家配备战马、铠甲和武器。
张飞和关羽非常高兴,享受四百石的俸禄,这在大汉也算是正式成为一名中级军官了。
不过两个人相互不服气,准备以后再挣个高低。
高顺虽然内心狂喜,不过外表上还是装的非常平静。
在涿县,一共招收骑兵674人,分成10个屯,步兵86人为一个屯,高顺任命了11名初级武官为屯长,等涿郡其它各县招收的官兵到达之后,进行混编,然后再选拔都伯、什长、伍长等。
高顺用系统地图查看过这些入选的士兵,发现有红点,大约有10多个,可能是其它组织派来的奸细,他怕打草惊蛇,故暂时没有处理,准备等回到广阳郡之后再仔细审查
按照以前既定政策,每位入选者发一贯钱,给3天的时间与家人告别,十二月初五集合,初十返回广阳郡兵营。
张飞回到家中,没有贸然处理家族生意,只是解散了家中的仆人,仅留下老管家张福一家人看守祖宅、照料田地、商铺等。
苏双等人得知张飞被任命为军候,在他们看来,这已经是很高的官职了,为了交好张飞,承诺帮助他照看张家的店铺,使得张飞更加放心。
关羽简单的处理了原来的营生,无处可去,便提前来到军营。
军营内人员很少,高顺等人很快与关羽熟悉起来,相互之间不断切磋武艺,李强能轻松打败关羽,而高顺则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获胜,每次至少要战百多回合。
关羽的自信受到一定的打击,不再那么高傲,不过他在了解情况之后更加佩服高顺,年纪轻轻、武艺高强、胆识过人、待人真诚;心想,跟着这样的人混或者是一条改变现状的捷径。
李强非常喜欢关羽,经常邀请关羽一起喝酒、进食,关系更加熟络。
高顺装作不知的样子,随意问道:“云长,家中还有什么人?按照我们的规定,骑兵都伯以及以上官职的人员,可以把家属搬迁到我的城堡里居住,每人分配十大亩良田,分配一座小院,那里非常安全,就是为了减少中高级军官的后顾之忧。”
关羽感觉高顺等人起于草莽,可能不会在意他的身份,这也许是一个机会,于是没有隐瞒,把过往的情况全部说了出来,他感觉,若是高顺等人不能接受,大不了再去寻找一家能接纳他的势力。
高顺顿时勃然大怒,一拍桌子,责备道:“云长,这几年你受苦了;不过你也不要感觉委屈,现在就是这么一个世道;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家中的父母和妻儿,他们受到的苦难、压力肯定比你大很多,这岂是人子所为?”
关羽内心愧疚无比,一口喝干碗中的高度酒,也不知道是伤心,还是因为酒的刺激,两行眼泪悄悄滑下脸颊,脸色更加红了。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也会想起家乡的父母,怀孕的妻子,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他们过得好不好?孩子生下来没有?也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妻子是不是嫁人了?内疚的心情时时折磨着他的心,他总想混好之后风光的返回家乡,可是出来这么多年,东躲西藏,最后只能在涿郡这边疆之地低调的苟延残喘;只有这几天,才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见关羽在沉思,高顺没有继续打击他,知道他性格高傲,于是换了一个语气说道:“云长,现在既然是军候了,算是正式军官了,虽然能在幽州解除对你的缉拿,但是我的能力还影响不到河东郡,还没法解除你家乡发出的缉捕公文;你有没有信物,我想派人去一趟你的家乡,把父母妻子接来,若是没有,你也可以写信一封,只要他们认可就行。”
这么多年以来,从没有人关心过他,从没有人看得起他,内心的痛苦和孤独是外人无法理解的,这是关羽第一次受到别人真诚的对他关心,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
虽然没有哭出声音,这样憋着,更加难受,任谁都能看出他内心痛苦的挣扎。
他希望高顺如此做,派人去把父母妻子等人接来,过上好日子,每月只是俸禄就有四百石,足够让父母安度晚年了;可是他又怕去接的人带回不好的消息;他内心非常矛盾,不愿意直面现实。
众人静静的看着关羽,过了好一阵他才从痛苦的回忆中回过神来,下定决心说道:“军师,羽离家时非常仓促,未及与家人作别,亦未携带信物,不过羽可书信一封,家人见之便知真伪。”
关羽能想通,诸人都非常高兴,高顺说道:“饭后云长可立即书信,时局不稳,顺怕夜长梦多,越快越好。”
关羽也非常着急,说道:“军师,羽还有一事相求,不知当说不当说。”
“云长见外了,以后大家便是同生死、共命运的同僚,有何不便?尽管说来便是。”
关羽酝酿了一下语言后说道:“是,军师,羽在河东郡有一兄长,姓徐名晃,出身贫寒,孔武有力,饱读兵书,苦于得不到举荐,英雄无用武之地,羽估计其仍在郡中为吏,羽之所以敢离家这么多年,就是料到兄长会照顾羽的家人,羽重其情,特举荐给军师。”
高顺心中大喜,这可是曹魏的五子良将,若能收入囊中,则为他一大助力,于是笑道:“哈哈,云长兄重情重义,顺甚喜!岂有不允之礼?既然是云长举荐,且为云长兄长,顺便任命他为军候,与云长同列,待有战功,另行提拔,云长可满意?”
关羽心想,军师提拔他为军候,解除在幽州官府对他的缉捕,以后不用东躲西藏的生活了,这无疑改变了他的命运,又准备去接他的家人,对他关怀备至;且对他信任有加,他所推荐的人,军师连考虑都没有考虑,连人都未见,也没仔细查问,便任命为军候,这份情谊和信任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他关羽身无长物,只有一身的力气,可是在当世也没有施展的余地,只能对军师忠心到底了,以此报答这份恩情。
于是关羽站起身来,跪倒在高顺面前,说道:“主公,羽愿终生追随主公,永不反悔,绝不背叛,报答主公的知遇之恩,否则天打雷劈,不得善终。”
在当时的社会,知遇之恩犹如再生父母,必终生忠心耿耿,舍命相报。
高顺故作惊讶,忙向前拉关羽,说道:“云长这是为何?咱们可以兄弟相称,岂不快哉?”不过高顺内心已经乐开花了,如此对关羽施以恩情,若关羽还是无动于衷、还不认主,那就不是忠肝义胆、义薄云天的关云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