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高顺-第4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顺继续劝道:“边郡寒苦,该让年轻人去接受锻炼;奉先奔波半生,也该至内地,安享晚年了。”

    “哈哈,臣不老,再守二十年边疆也无问题,再说了,臣走了,还有我儿,定为陛下守护好北方;臣长于边郡,在那里生活的才自由,这内地啊,好是好,规矩太多了。”

    高顺审查其子的属性,武力值91,智力56,大喜,这在后辈人中,已是难度的将才了;而吕布此时已六十多岁了,已无威胁了,于是册封吕布为五原侯,镇守边郡。

    该年,韩遂死于任上。

    于是,高顺急忙任命杨弘为交州刺史,把马腾调回,避免其死于任上。

    此时,高顺在南部沿海地区所设的港城,已发展的非常繁荣,全都连成了片,中间修筑了三丈宽的大路。

    同时,将陈宫、陈群等人从西域调回,任班智为西域大都护。

    这时,西域三十多个国家完全臣服于朝廷,国王、世子、王后等的册封,皆需经过朝廷,仅需班智在西域维护商路便可。

    新设南中州,原益州郡改为云南郡,任黄权为南中州刺史,李严为南中州中郎将。

    此时的南中地区已逐渐纳入管辖范围,三丈宽的驰道直达永昌郡,益州郡滇池县已成繁华的交易中心和政治中心,所有的太守和县令、长等皆为朝廷任命,对当地土人,实行都司管理模式,每县都有一世袭的都司,专管当地土人,而辖区却大大减小,仅相当于一乡。

    随后,高顺令太子监国,他则带领水军大都督东渡,分别战领后世朝鲜半岛的南部,在这里放下五千对系统夫妻,并大肆向朝鲜半岛移民,增加当地的人口。

    又东渡日本,先战领九州岛,命名的新州岛,后进攻本州。

    此时,日本尚处于奴隶制度时期,为倭人,大小国家有一百多个,相互战乱不断,但是实力皆非常弱小;通过残酷的杀戮,统一本州岛,废除天皇制度。

    随后,高顺在两岛各布置系统夫妻万对,也发动民间力量,向两岛移民,并册封三个皇子,分别为朝鲜王、新州王和本州王,使之成为藩属国。

    中华五年,台湾岛上已发展到五座城池,高顺又封一子为台湾王;在澎湖群岛设立港城,为中转站,加强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和移民。

    台湾当地土著,被从平原地区驱离或者抓捕为奴,平原肥沃地区渐成汉人耕作地区。

    高顺把四位皇子的智力皆提升到了95,绝对能称霸一方而不会受到蛮夷的欺负。

    大力发展造船业和航海业,广州番禺渐成南部最繁华的贸易中心。

    在江南地区,形成了以武昌、金陵、福州和番禺为中心的四座大城;在江北建设了下邳和襄阳两座与邺城不相上下的大城。

    经过几年的运作,周边已无威胁到魏国的势力,高顺开始为交接权力而安排后事了,他准备,在太子四十岁时,便让其登基。

    而太子没有经过他的提升,智力、政治和武力值皆已超过90,令高顺非常高兴,可以放心的把朝廷交给他了。

    经过这次地盘的扩展,高顺的系统又升一级,而下一级需要的地盘为1500万平方公里,而通过这次升级,高顺对升级更是充满了希望。

    先是咨询十位护卫和高伟的意见,仅有李强、马贵、高伟、秦关和冯勇则愿意跟随离开,赵雄、周飞等人以年龄大为由,不愿意再出去了。

    高顺同意了他们的意见,高顺估计,他们对升级的积极性已不大,或者不抱有多大的希望了。积极性最高的当属李强和马贵,继续升级,对他们两人的益处多多,而秦关和冯勇则感觉他们还年轻,还需拼搏一把。

    李强兴奋的问道:“陛下,你想去哪来呢?”

    高顺笑道:“贵霜帝国,那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非常适宜居住,我们必须要把那里战领,此后便是汉人的地盘了。”贵霜帝国就是后世的印度,高顺估计,待他到达那里的时候,贵霜帝国也过了顶峰时刻,便于他的征服。

    根据从海路前来贸易的商人介绍,贵霜帝国有五百多万的子民,几十万的军队,高顺对此并未重视,准备把那些人全部纳为奴隶,帮助他建设庞大的帝国。

    这次升级之后,系统赠送了印度洋的航海图等,帆船也增加至一千五百吨的级别,特别适合航海,所以,高顺准备沿海路征服全世界,在全世界都留下汉人文明,推广汉人文化。

    秦关道:“陛下,我无所求,希望帮助您镇守贵霜帝国便可。”

    李强笑道:“哈哈,你不跟随陛下,可能会吃亏的。”

    冯勇道:“陛下去哪来,勇就跟随陛下去那里。”

    高顺笑道:“好,你们尽快安排后事,一年后我们出发!”

    “是,陛下!”

    随后,高顺安排朝廷高官的职位,李强、马贵等人皆辞去职务,在家养老。

    高顺也逐渐减少对朝廷的干涉,完全由太子处理朝政。

    十二位皇子也都做出了相应的安排,除去册封的朝鲜王等四位国王,另有六位皇子留在国内,成为太子的帮手;仅有两位刚满十五岁的皇子愿意跟随高顺外闯。

    让高顺遗憾的是,即便年龄最小的贵嫔甄姬也满五十岁了,已不能跟随他外出征伐了;而高顺虽说已满六十岁,但是头发乌黑,面无皱纹,显得非常年轻,这让众人称奇。

    而李强与高顺类似,年龄比高顺还大,也是不显老;其次是马贵,看上去仅有四十多岁的年纪;而秦关和冯勇则有些老了。

    至于周飞、房良、赵雄等人更显老,已全部退休,让儿孙辈配合太子的工作,他们不愿意影响到太子的工作,只愿意默默的保护着后辈前行。

    高顺更感觉他应尽快离开,否则真被当成老妖怪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05章离开前的准备(中)

    (全本小说网,。)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造纸术和印刷术已非常成熟,高顺将之推向了市场,把技术交给了李强、马贵、赵雄、周飞等几大新崛起的家族。

    而且高顺大幅度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使得很多高级工匠独立出去,建立了新的家族;特别是钢铁行业,比历史先进了几百年。

    高顺也利用这几年的时间,修筑了大量的驰道,形成了遍及天下的交通网。

    高顺只留下了玻璃制造业为皇室所有。

    高顺留在国内的六个儿子,除去太子外,其他五人被册封为王,分布于不同的州,每人占据一郡,最多可有一万人的护卫,用于自保,也是为了保证皇权不落他人之手。

    小的船只已商业化,一千吨和一千五百吨级的战船制造技术却掌握在皇室手中,至印度洋的航海图也掌握在皇室之中;不过至印度洋沿岸的海图却公布于社会了。

    高顺希望,等他在印度站稳脚跟之后,定会派人返回联系。

    武举选拔已经正常了,每年都能为朝廷输入一批年轻的武将。

    文科科举考试,已进行了几次,不过阻力很大,只能靠太子此后慢慢推广了;不过高顺却借机除去了王朗一家,灭三族。

    中华六年十月初一,高顺正式把帝王让给了太子,太子登基,正式接管朝廷。

    新皇帝选用了他认为合格的重臣,高顺没有干涉。

    这时,关羽、文丑、颜良、张飞等武将皆已退下,他们的儿子已上位;不过他们忠心有余,但是能力和水平皆不能与父辈相比。

    相对而言,后辈中出类拔萃的还是高顺的几位儿子,李强、马贵等人的孩子,已成为挑大梁的主角。

    高顺看好的诸葛亮,仅仅担任了户部尚书。

    贾诩的儿子贾穆担任了兵部尚书。

    毌丘俭却异军突起,成为尚书令。

    沮授的儿子沮鹄担任了御史台的御史大夫。

    典韦、关羽、张飞、褚燕、许褚等人的儿子要么在南军任职,要么在禁卫军或者羽林军任职。

    李强等人的儿子有的在京任职,有的在外领军。

    儿孙自有儿孙福,高顺不可能一直照看下去,没有对朝廷做出任何干涉之事。

    社会上对高顺身体硬朗却突然辞去帝位之事风言风语颇多,不过不知是谁放出了与之针锋相对的信息,声言高顺功超三皇,德盖五帝,已得道成仙,再过百年,身体照样硬朗。

    道家大本营在高顺的支持下已在龙虎山建立了庞大的基业,听到此语后,立即把高顺列为道教文昌帝君,加以供奉祭祀,主察武举和文举,主管功名利禄之神。

    天下释然,怪不得高顺年过六十,却不显老。

    士家大族皆不信,但是却无法解释。

    百姓们却信以为真,否则高顺也不会从边郡寒门做到皇帝,且首开科举之事,令天下寒门有了晋身之机。

    现在的情况已与历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即便高顺前世是学文的,熟知历史,也不能完全把握;他只是尽最大可能的避免了五胡乱华,至于其它之事,已完全超出他的掌控。

    历史自会按照既定的发展趋势进行下去,他已无力干预,也无法干预。

    临行前,高顺又秘密招来荀家的荀彧和荀攸、钟繇、陈群和陈宫等人进行了一次会谈。

    参加会谈的还有戏志才、郭嘉、田丰、沮授等人,以及朝中尚书级别的人。

    程立和贾诩已在不久前去世了。

    高顺首先说道:“我前知不如诸位,但是我后知几千年,所以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乱世。”

    众人大惊,这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陈群问道:“太上皇不是这个世界之人?”

    高顺解释道:“一个世界,或许是不同的时代,我也说不清楚,只是在我的印象中,有关于我身后的历史,只是现在,已被我改变的面目全非。”

    “那太上皇身后的历史是什么样子的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