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渡过长江,在柴桑城休息两天,众人继续启程。
沿途驻有大量官兵,非常安全。
董袭亲自率兵将万年长公主一行人送至醴陵县;樊能和张英早早的率兵在此等候了。
由于有祢衡与郭汜等人达成的协议,臧霸与许褚商量决定,许褚带八百陷阵营官兵,臧霸率领七百骑兵。
在边境驻有如此多的大军,万年长公主也不担心她的安全了。
樊能和张英两人领兵护送她们至边境线后才返回辖区。
十一月底,众人到达长沙城。
而郭汜提前安排的人相继传回消息,报告公主的行程。
刘协率领官员在城门处迎接,皇后伏寿和孩子们也都跟随前来;郭汜俩人不允许他们前往远处迎接,离开城池太远,容易失去控制。
长长的队伍,足有几里长,极为壮观。
万年长公主很远就下了马车,一手领着一个孩子,向城门口走去;许褚紧跟在其身侧,身后是八百全副武装的陷阵营官兵。
臧霸带领七百七百照看马车和两百头牛,以及陷阵营的马匹。
显得井然有序。
万年长公主与刘协,很远就认出对方;当她们走进了,却相对无言,眼泪先流了下来。
他们分别的时候,刘协仅有9岁,至今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了,这么多年过去了,都是成年人了,各自都有了孩子了,
官员们注意的是万年长公主,没有了当初的青涩,已是中年妇女,比以前胖了。
郭汜等人注意的则是那些护卫,如此强势,令人望而生畏。
半天后万年长公主才反应过来,立即拉着两个孩子一起行君臣大礼。
刘协忙让皇后伏完拉起长公主。
城门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刘协请万年长公主先入住驿邸,再入宫说话。
万年长公主坚持住在军营,与士兵住在一起她才感觉安全。
众人无奈,只得令刘虞和黄婉陪同她们入住军营,安排停顿后再入宫。
这是非常高的规格了。
众多马车也先进入军营再说。
携带的酒肉等物资先送进宫去。
郭汜和李榷怕他们密谋,所以也列席晚上的宴会。
宴会办的还算热闹,皇后和孩子也参加了。
由于李榷和郭汜在场,一些话不好说,孩子们便成为宴会的谈资。
万年长公主带来的两个孩子,男孩叫冯仪,四岁,女孩叫冯毓,六岁;两个小孩胖乎乎的,像瓷娃娃一样,健康可爱。
冯仪吃了几口就不吃了,并嚷嚷着说不好吃;相比,刘协的几个孩子吃的非常满足。
这让人惊讶,不管如何,这可是宫内的高手制作的,他们曾给先帝服务过。
冯仪道:“还不如父亲军营里的菜好吃。”
万年公主忙解释道:“小儿之语,毋信。”
这么可爱的孩子,众人喜欢逗着玩。
刘协问道:“阿仪,你喜欢父亲还是喜欢母亲呢?”
冯仪歪头想了一下道:“回陛下,在这里喜欢母亲,在家里的时候喜欢父亲。”
“为什么呢?”
“在这里的时候不用学习;在家里的时候,只要去了父亲的军营,不仅有好吃的,也不用认字。”
小小年纪能表达如此,已是非常不易。
刘协问道:“这么小的年纪就开始读书吗?能拿动书了吗?”
万年长公主解释道:“洛阳城内,几乎没有居民,仅有几位带兵将领家有孩子,所以就凑到一起,让东观博士给启蒙。所用的书皆为纸制,非常轻便,且为启蒙书,图文并茂,这次带来了一车各种书籍,明日送入宫内。”
众人大喜,以前他们只是听说过此类书,据说很贵,每册要十贯,现在有了一车,他们也能一睹为快了。
刘协问道:“很昂贵吗?”
“先期很贵,每册要十几贯,现在便宜了,每册仅几十文。”
众人更是震惊,若此,读书成本岂不非常低了?天下读书人定会成倍增多,怪不得魏公不待见读书人,原来如此。
郭汜插言问道:“阿仪,父亲军营里有何好吃的?”
“可多了,每次都不一样,吃完一次还想去吃。”
第二天,万年长公主令臧霸分批把物资送入宫内。
第三天,让臧霸把该送给各大臣的礼物,挨家送去;就是职务最低者,也都有种类、价值不同的礼物。
至于郭汜和李榷两人,每人五百金,每人70头牛,剩余的40头牛则为宫内和大臣了。
虽然不待见伏完,万年长公主还是送了他一份礼物,只是价值低了许多。
万年长公主希望借此能让郭汜和李榷两人善待刘协一家。
这么多礼物分发下去,长沙城内无人不夸赞万年长公主。
万年长公主又令臧霸代她宴请长沙城内的大臣以及郭汜和李榷等人。
军营内厨师所做的菜品,非常美味,确实超过皇宫宴,众人始信冯仪所言不差。
刘协又在宫内设家宴招待万年长公主,其他人便没有借口继续参与了;让所有服侍人员退下后,便可畅所欲言了。
了解完洛阳之事,以及冯勇的态度,刘协感觉朝廷已彻底无望了。
万年长公主拿出高顺的回信,刘协看后长叹一声,内心却认为,这些人的话最不可信,绝不能信,或许这只是高顺耍的一个小手腕。
思虑良久,刘协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让万年长公主把他最小的儿子带走。
儿子不满周岁,伏寿非常不舍。
刘协忍痛解释,他与前皇后董白以及董贵人的孩子皆尽被诛杀,若是继续把孩子留在身边,性命难保;如此也是预防万一;一边说,刘协一边流泪不止;连续几个孩子被杀,痛苦之情可想而知,如此做也是无奈之举。
万年长公主也跟着流泪,点头同意了刘协的请求。
皇后伏寿只得默默接受,但愿儿子能幸福健康的活下去。
刘协为这个孩子起名为冯和;因为他的表字为伯和。
本来万年长公主还打算在此地过年,无奈这里的气氛太压抑了,两个孩子也不喜欢这里,便于十二月中旬启程返回洛阳,结束了这短暂的南下之旅。
离开城门,万年长公主便带着孩子进入马车,眼泪止不住的流着,看着怀中熟睡的冯和,不知道有生之年他能否还有见到亲生父母的机会吗?(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94章施压高顺
(全本小说网,。)
送走万年长公主,李傕和郭汜等人终于放心了,看着那么厉害的护卫,就令他们感到恐惧;特别许褚那霸气的眼神,比当初吕布留给他们的压力都大。
黄婉等人的心也沉了下来,能保持朝廷现状,朝廷不在他们手里灭亡,他们就算尽到了臣子之心了。
送走幼子,皇后伏寿内心悲痛,大哭一场,却无力改变现状。
刘协不得不继续讨好郭汜等人,把万年长公主送入宫内的美酒,送给郭汜和李傕每人五坛,黄婉、刘虞等人每人一坛,他剩下了不足五坛。
为了满足众人看书的愿望,刘协从所有的书册中各选一本,陈列于宫门内侧的小厅,城内之人皆可前来阅读,只是不得带出宫去,不得损毁。
祢衡随即给高顺密信一封,汇报万年长公主在长沙城之事,特别强调了万年长公主带走年幼皇子,并改名为冯和。
祢衡世家出身,性格高傲,对高顺非常偏见,如此仅仅是完成他作为使者的使命。
待万年长公主返回洛阳,冯勇也向高顺秘密汇报了冯和之事。
高顺收到各方情报,并无奇异之处;对冯和之事,他也无特别上心,只是说明刘协并不信任他。
随后,高顺一直思虑南中地区和平州之外的蛮夷。
最终决定,由郭嘉处理南中地区的蛮夷,但是不能激进,继续采取他们此前执行的,逐步融合的策略。
至于平州之外的蛮夷,高顺准备让黄忠,从春后开始逐步剿灭,不断向北挤压蛮夷的生存空间。
现在北部的鲜卑人还有不少,不过已离开平原地区,躲进深山或者沟谷之地,难以出动大军围歼,只能出动小股部队,实行游击战术,逐渐消耗他们的实力。
不管是徐荣、孙成,还是黄忠,皆很好的执行了高顺的命令,严密封锁,禁止贸易。
不过这只能治表,却不能根除平州之外的蛮夷;他冥思苦想这么多年,也没有想出良策;而戏志才和贾诩等人,更是没有可行的方案。
不成想,他还没等他下达命令,这时,程立却联合诸多军师和武将,联名给高顺施压,欲促使高顺称帝。
很多人跟随高顺已超过三十年的时间了,老兵都退役好几个批次了,而他们也年事已高,很多武将都面临退役的境地了,特别是程立,现在已70多岁了,当属高龄,若是高顺还不称帝,他们则无法获得红利,无法惠及子孙后代。
当初高顺废除所有封国,他们便猜测高顺为称帝扫平道路,现在看来,他们都想错了,高顺一直都没有下定称帝的决心。
当程立得知房良请求给刘华恢复封地后,对房良少有的发了一顿脾气。
在他看来,刘华与其她三位保留封地的公主地位差距太大,为其恢复封地,简直儿戏。
待高顺恢复刘华的封地后,程立对高顺的态度也相当不满,便开始联络其他几位军师,特别是田丰、沮授、郭嘉、鲁肃和贾诩等人。
高顺现在的状况与历史上曹操所遇到的状况不同,当时曹操对外还有江东和蜀汉等对手,内部又有大量的忠汉官员,极其不稳定,四方蛮夷未除,所以他当时不敢称帝;而高顺所面对的情况要好很多,在内没有任何对手,大族实力衰弱,知名大族相继被除去,再无对手,且四方已靖。
当高顺允许万年长公主大张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