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少张济对得起他了,固守西陵城,兵败身亡;张济投降也不能全怪他,连飞熊军都不能力敌江东兵,大败而逃,张绣投降尚有可原。
于是董卓令李儒与江东使者谈判;并立即做出新的兵力部署,调昌豨前去与刘磐作战,把吕布调回长沙城,否则他没有安全感。
李儒提出,维持双方当前地盘,互不攻击;张绣以及所辖官兵不得与朝廷为敌;江东必须继续向朝廷缴纳税赋。
使者却不会轻易同意李儒的要求,要知道现在是江北兵占优势,且刚刚击败董卓精锐飞熊军。根据刘晔的交代,使者提出,第一、江夏郡长江以南的地盘归扬州所有,并且把南郡的州陵县划归扬州;第二、把张绣和张济的家人安全送来。
至于李儒提出的张绣以及所辖之兵不与朝廷为敌的要求和双方睦邻友好的要求,使者爽快的同意了。
但是继续向朝廷缴纳税赋的要求却被使者言辞拒绝了;扬州江东现在与董卓是敌对关系,可不能做出资敌之事。
屁股决定脑袋,立场不同,想法便有很大差异。
李儒感觉江东使者态度蛮横无礼;江东使者感觉董卓现在军事处于劣势,李儒却提出非分要求,简直是痴心妄想。
李儒以张绣的家人相威胁,使者以江东军事相逼迫,谈判陷入僵局。
使者将谈判情况传回,刘晔大怒,与秦关商量之后,决定发动一次陆上攻击,直接占领州陵县城,作为此后沙羡县的西北屏障,顺便检验一下丹阳兵的战斗力。
于是大军通过水路,从柴桑向沙羡进发。
大军一动,董卓和李儒便得知消息,两人大惊。
接连大败,士气低迷,暂不宜与江东发生大的战争,于是董卓急令李儒尽快与江东使者进行谈判,并达成停战协议。
使者知道,李儒如此急于谈判,定是州牧秦关和军师刘晔已采取军事措施,他反而不急了。
李儒只得放弃一些要求,并承诺尽快把张绣的家人送往沙羡城,使者才再次同意进行谈判。
这次谈判比较顺利的达成了停战协议。
李儒却被气的不轻,自从董卓掌控洛阳开始,他何曾受过如此大的委屈?
使者顺利完成任务,索取了州陵县城,携带张绣和张济的家人高兴的乘船离开长沙,前往沙羡城。
使者顺利返回,秦关非常高兴,把江夏郡长江以南的地盘加上州陵县,设为武昌郡,寓“以武而昌”之意,沙羡县改为武昌县,为郡治。
张绣大为高兴,不仅见到了妻子和孩子,同来的还有张济的妻子,张绣将叔父张济之事相告,邹氏大喜;随后,张绣带五千丹阳兵和家人,乘船前往会稽郡上任。
虽然达成了停战协议,董卓却因此而丧失了锐气,把朝中之事皆委托给王允,把军事皆委托给李儒,而他则居住在新建的城堡内闭门不出,整日饮酒作乐。
吕布被调回长沙城,最高兴的依然是王允;他开始加速谋划董卓,若事成,可率朝廷返回洛阳,他便是朝廷再造的功臣。
不仅是董卓失去了锐气,其他官兵也是士气低迷。
李儒心急如焚,他需要一场大胜来鼓舞士气,于是派人联络交州刺史马日磾,令其速派援兵前来;在他看来,朝廷还能指挥动的地方官员只有交州了,马日磾大儒,其必不会背叛朝廷。
马日磾有些愚忠,但是交趾郡太守士燮却是明白人,早有情报传回,董卓连续大败,其势力必不久矣。
是故,士燮从李儒派来的使者口中得知李儒要求派兵的信息后,便扣押了使者;并建议马日磾,应拒绝发兵,并迅速控制交州北部几郡,避免被董卓占领;且作为朝廷重臣,理应发兵勤王,清君侧,还朝廷于洛阳,结束乱世,若此,必将青史留名。
马日磾听完解释,感觉士燮说的很对,董卓乃反贼,扣押朝廷,限制大臣,乃为不忠,现在其接连失败,正是勤王之时。
他不懂兵事,便把一切军事委托给士燮。
士燮大喜,心想这些腐儒就是好对付,只要说的大义凛然,正气无比,他们便热血沸腾,忘乎所以;于是,先是暗中杀掉李儒派来的使者,随后借助刺史马日磾的影响力,安排其弟士壹任合浦郡太守、士?任苍梧郡太守、士武任郁林郡太守。
士燮很快便控制了北部三郡,加上富庶的交趾郡,便是四郡;开始招兵,扩大实力,做好防御准备。
他从一开始便没有进攻董卓的打算,仅仅是想利用刺史马日磾,达到扩大地盘的目的;而刺史马日磾却一直被蒙在鼓里,不明真相,还在做着清君侧,还朝廷于洛阳的美梦。
随后士燮派长子士廞带兵占领九真郡,并出兵占婆国,收复日南郡。
士燮对刺史马日磾的解释是打击叛乱,稳定后方,好全力对战董卓,马日磾不疑有他。
之后的时间内,马日磾不断督促士燮出兵长沙郡,士燮以各种借口拖延,在无法继续掩盖事实的情况下,士燮只得将马日磾软禁,并代替马日磾行使刺史之权。
援军迟迟不来,李儒派出多批次斥候,终于探知交州变故,不过他们得到的消息并不全面,认为是马日磾叛变朝廷;李儒一怒之下,将马日磾的家人捉拿起来,准备全部斩首。
在王允等人的极力劝阻之下,李儒只得命令暂且关押。
至此,大汉所有的州皆反,即便他们所在的荆州,还存在着刘磐与朝廷做对。
李儒已身心疲乏,对未来失去了信心,看不到一点希望了,连马日磾这种大儒都能反叛朝廷,那他们控制着朝廷、控制着皇帝还有什么意义?
普通百姓已不知还有朝廷存在。
所有诸侯更不在意朝廷是否存在,皇帝是否存在,他们既不向朝廷缴纳税赋,也不接受朝廷的调遣。
更让李儒恼怒的是,皇帝和朝廷众臣,不仅不与他们一条心,不能抵御外敌,还要好吃好喝的供养着他们,留之何益?
不知不觉中,李儒的心理已发生巨大的转变。(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38章刘备崛起
(全本小说网,。)
李儒智谋很高,他知道稳定是暂时的,待江北曹操和鲁肃以及江东的秦关具备进攻条件的时候,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发动对荆南的攻击,南部的交州和西部益州也都不是安分的人,
他们现在四面被围,无处可去,且荆南还有刘磐做乱,需要的是能征善战的武官和军队,那些文人、文臣则一无是处,包括皇帝,没人重视,也就没有了利用价值。
李儒在绝望之时,又想起了高顺,各方势力,除了士族和土豪,剩余之人,不管是黄巾贼、山贼,还是割据一方的叛贼,只要向其投降,都得重用;他是不是应该尽快与其秘密联络,留条后路呢?
要投靠冠军侯,必须有些像样的见面礼才能获得冠军侯的信任。
心意已决,他立即前去拜见董卓,向董卓陈述交州刺史马日磾叛变朝廷之事,并指出了其中的危害,必须严加惩处。
董卓暴怒,立即命李儒将其家人全部斩首。
李儒陈述他欲斩首马日磾一家,而被王允等人所阻之事。
董卓更怒,感觉王允等人必与马日磾有染,于是愤怒之下,传令王允,命其亲自监斩马日磾一家,这样的话,王允必会被紧紧的绑在他的战车上。
李儒计策狠辣,先让文人之间自相残杀,他最后再收拾残局,将朝廷重臣全部除去;让王允斩首马日磾一家,只是他计策的第一步,同时也是试探一下天下人,包括高顺、周飞、冯勇、房良等人,以及曹操、鲁肃和秦关等人,对朝廷的态度。
毕竟马日磾乃天下大儒,若是斩首他的家人,引起天下人的攻击,他可把王允等人推出去顶罪,平息天下人的怒火。
李儒考虑的非常全面,同时立即下令,严密监视朝廷官员,搜集官员造反的证据。
随后,以朝廷的命令发布告示,消息传遍四方,马日磾叛变朝廷,其家人被斩首。
冀州的高顺也得到消息,戏志才询问:“主公,我们难道就坐视不管吗?”
“怎么管?如何管?”高顺反问道。
高顺不是不喜欢儒学,而是不喜欢当时的封闭的儒学、以家传为主的儒学,他要重新整理儒学材料,让儒学换发新的生计,像其它学科一样,要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
所以高顺对马日磾一家被斩首没有任何反应。
房良、周飞、冯勇、秦关等人以高顺的意见为意见,鲁肃和曹操也是一样的情况。
交州的士燮也得知了马日磾的家人被朝廷斩首的消息,他很内疚,不过没有告示马日磾,依然软禁。
俩月过后,三月过后,各大势力依然没有发表任何不满的意见,这令李儒心情大动,这等于是高顺默认了朝廷的行为,证实了他此前的猜测,当初灭杀袁家、灭杀杨家等,高顺都没有反对,现在灭杀士族就更不会有意见了。
于是,李儒把灭杀士族当成交好高顺的手段,加大了对士族和大儒的打击力度。
胡母班、韩融、杨勋等人相继被杀,而且监斩者皆为王允;为了大计,王允忍辱负重,皆忍痛执行董卓和李儒的命令,果然获得了董卓的信任,李儒对他的态度也有了稍稍的改变。
此后,李儒把目标对准了刘备。
刘备身为后将军,这几年韬光养晦,少与外人接触,安心经营其庄园,却处处以皇叔自居,在百姓和普通人中有仁慈的美名,在李儒看来,似有不臣之心,对其非常讨厌,且他有两千多忠心耿耿的老兵,让李儒视为威胁,必欲除去而后快。
吕布出自并州,性格耿直、豪爽,与刘备的做派格格不入。
李儒发现其中的蹊跷,便准备借助吕布的力量,除去刘备,并承诺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