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高顺-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丹阳郡与豫章郡之间有乌龙山、九华山、黄山、白际山相隔,与吴郡、会稽郡和钱塘郡也是远隔崇山峻岭。

    孙策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当初之所以没有支援袁术,也是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且他的水军相比秦关的水军实在弱小,无法远距离支援,否则必然会导致援军全军覆没。

    率先出动的则是水军,最先发生大战的也是水军。

    高顺为秦关留下的水军军官,虽然能力不是特别突出,但是贵在忠心,且稳重。

    此时的彭泽湖面积广大,地跨长江南北;后世的鄱阳湖还没有出现,鄱阳湖的位置当时为枭阳平原,是比较发达的农业区。

    为了确保水战胜利,手痒的高伟化妆后也带领部分战船,以秦关属下的名义前来参战;不过新式战船没有带来,他只带领着广陵造船厂制造的战船参战。

    由于秦关的丹徒造船厂、广陵造船厂和巢湖造船厂生产的船只相似,所以外人根本无法辨别,只需更换旗帜就好,连伪装都不需要。

    孙策的水军规模过小,不能力敌,匆忙撤回赣水,为守卫南昌城做准备。

    在水军的配合下,潘璋和马忠轻易占领彭泽县,水军以彭泽县为基地,往来彭泽湖上巡逻,并用水军把纪灵和他的步兵提前运到彭泽驻扎,打开了进入豫州郡的门户。

    孙策根据形势,及时提出了以退为进的策略,拉长黄巾军的后勤补给线,并把他们引到南昌城外的平原地区作战。

    众人非常支持孙策的意见,他们没有水军协助,避免在彭泽湖东西连岸作战,易被各个击破,所以战略撤退反而能集中优势兵力,发挥他们的长处,在平原地区野战,痛击敌人。

    且这样还有很多好处,比如拉长敌人后勤补给线,麻痹敌人等效果。

    于是,迅速制定出详细的细则,并立即执行。

    首先,在西部防线,放弃无法守卫的柴桑城,撤退到历陵县防守;历陵县东为庐山,西为幕阜山余脉,中间通道极为狭窄,历陵城是湖西南北交通的必经之地,且易守难攻。

    在历陵县城南的海昏县,依托九岭山建立了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便是沿着南昌城西的赣水东岸布防。

    孙策与众人相信,有了这三道防线,必保秦关的军队不能从西线攻来。

    防御的难点是东线,彭泽湖以东、以南是平原地区,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且分兵防御那几座县城根本起不到阻敌的效果,于是孙策放弃东部几县,建立了以余汉城为中心,沿余水西岸的防御阵地。

    临撤退前,孙策还强行把柴桑、鄱阳和鄡阳三县的百姓迁移到南昌周边;人口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特别是在人口稀少的豫章郡;并对三县实行坚壁清野,有用物资全被运走,不能运走的要销毁、焚毁,破坏道路、房屋、城池等,增加敌人的进军难度。

    同时,孙策还命人阻塞赣水和余水的下游河道,令敌人的战船不能逆水而上,而他在两河布置了战船,必能阻止敌军渡河。

    孙策相信,即便敌军侥幸渡过赣水或者余水,也会损失惨重,他可以逸待劳,在两河之间的平原地区,利用他的骑兵优势,痛击敌人。

    现在的孙策,在一心备战的同时,心情却郁闷无比,江东是他看好的地盘,脱离袁术后他就有击败黄巾军,占领江东诸郡的打算。

    孙策家族与秦关的黄巾军乃势不两立的仇敌关系,不说秦关没收了他们家族的资产,将他们驱离故地,就说秦关给朝廷缴纳赋税,交好董卓,就不能令孙策所容。

    他还没有所行动,黄巾军却主动来攻。

    开始的时候,他还有些看不起黄巾军,认为黄巾军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想到他们实力如此强大,迅速消灭了袁术和笮融两大势力。

    更让孙策难以理解的是,黄巾军的水军实力为何会如此强大?

    孙策的部下们却是心怀担忧,感觉他们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四面皆敌,他们既不容于董卓控制的朝廷,被宣布为反贼,又与西部的刘磐有着杀父之仇的关系,绝不会得到刘磐的支援。

    且刘磐现在自身难保,待董卓消灭刘磐后,绝不会放过孙策。

    东部的黄巾军势力和南部的交州皆已投靠把持朝廷的董卓;他们又与北方的鲁肃势力又远隔长江。

    秦关大兵压境,他们该何去何从?

    uu47110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20章刘晔步步为营

    (全本小说网,。)

    刘晔得知孙策退出几县,除了派水军送人去柴桑城驻扎外,还是按部就班的按照计划执行,部队交替前进,并一路修筑堡垒,并设立了几个县。

    现在是九月,已是秋收之后了,孙策不仅把几县的百姓迁移走了,而且把刚收获的粮食全部运走,短时间内他是不会缺粮的;且南昌周围以及以南有大量的荒地可供开垦,只需除去杂草,翻耕之后就是肥沃的良田,百姓可以继续在那边耕作,使孙策有持续作战的能力,将非常难以对付,加上孙策的继承了孙坚的勇猛,让流域不得不小心应付。

    刘晔现在手里有大量的荒地和孙策留下的耕地,不仅承诺胜利后对官兵进行大肆奖赏,他还准备用这些土地来吸引、安置山越人,并由此组建一支能征善战的丹阳军。

    山越人之所以居住在险峻的山区,就是为了逃避税赋和徭役,现在朝廷在这些山区设立了县城,派驻官员和官兵,横征暴敛,残酷压榨,使得山越人的叛乱极多。

    山越人与官府最大的矛盾是他们祖上从没有交过税赋,承担过徭役。

    刘晔准备采取高顺建立军户的制度,在这里也建立军户,每户只需有一合格的士兵,便可免除全家的税赋和徭役,且免费耕作一百亩地;刘晔现在手里有大量的土地,非常适合执行,且用山越人来填充新占领的几县,避免耕地再次荒废,待几代人过后,这些山越人也就与汉人无异了。

    且把那些蛮横有力的山越人吸纳进军队,既加强了官府的实力,便于此后对抗董卓,又能减弱山越人的反抗,一举多得。

    在柴桑县、彭泽县和鄱阳等四县周边的山区便有大量的山越人,刘晔便让各县新上任的各县官员广泛宣传,积极招募山越人为军户,并作为对他们工作的主要考核内容。

    其实那些山越人也不是喜欢住在山区,只是被逼无奈,现在有了好机会,他们皆不愿意放过,很想去平原地区生活,那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贸易发达,生活不用此前那么艰苦了,只是他们不敢贸然相信汉人的话,决定派人前去试探一下,是否真的如宣传的那么美好,当兵吃粮,还分发土地,还不用承担税赋和徭役。

    刘晔要求每五十一户为一个村,分为五个什,另外一人担任都伯,每村五千亩耕地,在废弃的村落上建设房屋居住,即便条件当前有些艰苦,但是官府信守承诺,还是让那些山越人相信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更多的人走出山区,接受官府的安置,同时,每户出一人参军,当然,必须满足官府的条件,否则要与汉人一样缴纳税赋。

    每十个村为一乡,安排一位乡长;刘晔不敢在每县安置太多的山越人,每县安排两千户山越人为宜,剩余的土地要安置汉人,只有汉人的数量占主导地位,才能保持地方稳定;穿插杂居安置,也便于山越人与汉人通婚,跟随汉人学习先进的耕作方式,加快他们接受汉人生活方式的速度。

    到十一月底,刘晔率领的主力到达鄡阳和鄱阳县,沿昌河东岸扎营,看着那成片片的肥沃良田,众人非常兴奋,只需打败孙策,立功者都能分得一份耕地。

    刘晔采取如此措施,牢牢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让孙策等人非常痛苦,秦关所占领的地盘比较富庶,地盘大,人口更多,有更大的战争潜力,能耗的起时间和钱粮,而他们仅有一郡之地,且还主动放弃了四县,人口更少,若是对战日久,官兵疲惫,如何对抗?

    为了预防万一,孙策派朱治前往庐陵县驻扎,修筑防御阵地,万一南昌不可守,他可带领官兵和百姓撤往庐陵县继续抵抗;同时让孙贲携带孙权等家族成员前往赣县,做同样的事情,都是预防万一。

    这也是刘晔的办法引起了他的灵感,刘晔采取步步为营的进攻办法,他便采取节节阻敌的防御战术。

    不过孙策的调整,很快便被潘璋和马忠获悉。

    孙策没有文臣协助,能做出这么多防御安排,确实难得,若不是敌对阵营,刘晔也起了爱才之心。

    刘晔对孙策的防御,做出及时调整。

    孙策大军安排在赣水和余水之间,那历陵县和海昏县便孤悬在外了,于是,在稳定鄡阳和鄱阳两县的防御后,准备发动西线攻击,拿下历陵县和海昏县;同时,通知秦关大军尽快达到柴桑县参战。

    这两县是刘晔计划中的关键,必须一击拿下,才能完成对孙策的包围,否则被高山大川所阻,无法进入豫章郡内部,危及不到孙策的根本利益。

    秦关感觉刘晔的办法不错,就是太耗费时间了,便率领大军尽快到达柴桑;准备消灭孙策后尽快消化豫章郡,并让部队歇息,做好随时对董卓开战的准备。

    十二月低,刘晔做好准备。

    在水军的配合下,纪灵率领本部一万步兵和两千骑兵在彭泽湖南岸登陆,迅速完成对历陵县和海昏县的包围,秦关大军从北部发动攻击,纪灵从历陵县南部发动攻击,历陵城仅坚持一天便被攻克,三千守军战败投降。

    海昏县孤立无援,三千守军不战而降。

    何曼前去占领艾县。

    秦关率本部兵马驻守南昌以西,隔河与孙策对峙;刘晔返回鄡阳县,准备从东部发动攻击,牵制孙坚军队。

    纪灵则率领他的本部人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