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续抵抗董卓。
且江陵城破后,南郡太守蒯良被郭汜所杀,使得蒯越家族更不会投降董卓,力争血战到底。
蔡瑁更是建议刘表,任命长沙太守刘磐为江南大都督,节制江南诸郡,整合力量,抗击董卓,刘表采纳了这个建议。
牛辅无法拿下两城,水军还没练成,所以他也不敢贸然过江。
双方便在两城对峙。
董卓已对当前的局势非常满意了,通过荆州之战,他意识到凉州铁骑战力强大,南方那些没有战斗经验的官兵岂是他的对手?
当前他唯一欠缺的是水军,有了荆州土豪们的支持,建设水军的速度很快,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便能率朝廷南下,襄、樊两城又会成为他抵抗高顺势力的坚城。
水军不是短时间内便能练成的,要能达到对抗刘表水军的实力,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这为其他诸侯的发展,争取了时间。
而黄祖投降,董卓势力占领江夏郡,让袁术和鲁肃皆感觉到了强大的压力,都想尽快整合扬州力量,好抵抗董卓将来的进攻。
而袁术和鲁肃,因为有先前之事,且因地缘原因,矛盾已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
鲁肃在算计袁术,袁术也在算计鲁肃。
但是鲁肃兵强马壮,钱粮充足,实力远在袁术之上。
袁术不能正面与鲁肃为敌,私下坏心眼却不少。其派出几位嫡系,潜入合肥郡和六安郡的各县城,鼓动那些对鲁肃不满的人起来造反。
无奈那些土豪对鲁肃虽不满,但是税赋降低,没有徭役,日子比以前强了许多,比在袁术治下要好,自然不会配合袁术,甚至有人将袁术派来的人抓捕后送入县衙。
令袁术非常失望,又派人联络周泰、蒋钦等投降鲁肃的山贼、水匪,希望他们起义,配合袁术打败鲁肃,可是他们生活刚刚稳定,对当前的生活非常满意,岂会配合袁术?
鲁肃得知袁术的小动作,内心愤恨,感觉袁术久居江北,必为不安定因素,务必尽快将之驱逐。
且现在已消化完所占领的地盘,内部非常稳定,外部暂时没有强敌,于是在初平四年春,鲁肃调集大军,向六安郡和合肥郡移动,并集结水军,准备对袁术动手。
鲁肃之所以如此急着对袁术动手,还因为六安城和合肥城皆处于平原地带,易攻难守,必须拿下南部诸县以为屏障,否则将来董卓大军东下,他将非常为难。
鲁肃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占领袁术地盘后可以立即稳定地方,不误农时,避免上次战争所产生的弊端。
那些刚投降过来的山贼、水匪等人,对战争非常积极,皆申请出战,希望立下战功,获得提升。
周泰作为军司马,庞德令其率领本部人马,支援襄安县。
蒋钦向鲁肃申请,希望配合水军作战;鲁肃感觉这能发挥他的长处,便批准了他的申请,将其调入军队,任为军司马,随水军出征。
袁术早已在临湖县安排了大军,提防鲁肃,周泰无力进攻,能防守已是不错。
蒋钦却非常顺利的获得了巨大的战功。他在水军的配合下,再次突袭枞阳县,趁敌人不备,一击成功,占领县城,并立即抢修水寨,加强防御。
随后水军以此水寨为基地,巡逻长江,切断袁术与江南诸部的联系。
庞德率领一万骑兵和一万步兵前出庐县,待会和鲁肃大军之后南下舒城。
袁术没想到鲁肃大军来的如此迅速,若是舒城被围,其他各县会被各个击破,舒城将会成为孤城。
军师杨弘大惊,心中暗自责怪袁术不该招惹鲁肃。
袁术咨询道:“养军师,鲁子敬大兵压境,如之奈何?”
杨弘无奈的说道:“唉,主公,一山难容二虎,别无它途,还是谈判吧,能平安撤到江南,已属万幸。”
袁术铁青着脸,保持沉默,偷鸡不成蚀把米。
杨弘继续道:“若是鲁肃以枞阳县为基地,进攻皖县和居巢县,其防守薄弱,必会如枞阳县般被占领,舒城便成孤城,且鲁肃水军强大,江南诸将无法支援,孤城难守,舒城早晚会被攻克,不若与鲁子敬谈判,保存实力,主公可尽快率军南下,尚能在江东建立基业。”
阎象非常支持杨弘的建议,即便没有鲁肃来攻,等董卓稳定荆州之后,也会进攻庐江郡和九江郡,对于富庶的产粮区,董卓定会垂涎三尺,绝不放过,不若提前下江南,让董卓和鲁肃两虎相争。
对于野心勃勃的袁术来说,要放弃江北地区,预示着他将失去逐鹿中原的机会,此后只能偏安一隅,成为一看客,这让他心有不甘。
杨弘又建议道:“主公,这是出兵江东的最佳时机,刘繇正与会稽郡的黄巾军苦战,无暇西顾,正是我等机会,且袁太守进展不错,已占领新安郡六县,另外两县,旦夕可下,以新安郡为基地,定会闯出一番新天地,且能节制孙贲等人。”
阎象支持道:“主公,现在荆州刘表无暇自顾,没有荆州的支持,刘繇岂是主公的对手?我等可占领江东,尽快发展水军,可与中原划江而治,没有了外部威胁,岂不逍遥自在?”
笮融岂是正规军的对手?现在已退守黝县和歙县,依靠黄山山区的险要地形,节节阻敌。
两人的话说到袁术的心坎里去了,江南人口不多,没有强大的实力,失去了刘表的支援,刘繇岂是对手?等灭掉了刘繇,那些黄巾军也会土崩瓦解,到时候只需发展水军,便可与中原划江而治,独霸一方。
且孙贲等人失去祖茂和水兵后,连豫章郡郡治都没有占领,袁术对此早有不满,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控制。
于是袁术再次让阎象出使鲁肃,把庐江郡让给鲁肃,换取最大的利益。
不发生战争便能占领庐江郡,鲁肃当然欢迎了,不过现在他掌握主动权,阎象自然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余地。
最终,两人达成协议。
袁术可带走全部的军队以及官兵的家属,对于百姓,愿意前往的可带走,但是不能逼迫;鲁肃可派水军将他们运送至枞阳县对岸;个人财产和官府钱粮可带走,对有建筑不得破坏。
鲁肃决定,当前行政辖区不变,任命庞德为庐江郡太守,郡治设在皖县。
周泰因战功被提升为别部司马,驻守浔阳县,防备董卓;蒋钦因战功被提升为水军校尉。
水军协助袁术南渡,庞德监督。
至此,鲁肃的地盘终于形成统一的整体,东有大海,南有长江,北有淮河,且他有强大的水军,不害怕敌人从这三面来攻;至于西部,有桐柏山和大别山,北部只需守住山间关隘便可,南部只需守住浔阳城便可。
能平安撤离,杨弘已感觉非常侥幸。
此时,高顺率领秦关南下扬州江东,已占领会稽郡的部分地区,正向吴郡发动攻击。
刘繇两面受敌,力不能支,忙派人出使鲁肃,希望得到支援。
鲁肃早有高顺命令,不得过江,便直接拒绝了刘繇的使者。
uu47110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85章高顺南下
(全本小说网,。)
话说高顺平定凉州,返回冀州,未久,便收到周飞和沮授的来信,益州土豪欲联合占领汉中郡,引兵进入益州,推翻刘焉的统治;高顺仔细思索后推翻他此前的决定,回信道,要么襄阳城被董卓占领,要么刘焉去世,只要合乎其中一条,便可进军益州,否则应加紧练兵,避免仓促起事。
随后的几年时间,高顺坐看中原变化,各地积极练兵,前几年发展太快,官兵素质有所下降。
因接收了兖州全境,鲁肃在扬州发展不错,在益州也安排了棋子,戏志才和郭嘉等人便没有催促高顺南下,反正现在董卓和所有中原诸侯的日子都难过,时间越久,对高顺越有利。
在这期间,高顺把系统内最后一位护卫放出,冯勇,高顺为其取表字为孟智,初为中郎将,在李强手下任职,后兼任河东郡太守,而河东郡都尉褚燕则升为中郎将,继续驻守河内郡。
众人皆看出高顺有逐鹿中原之意了,将来建功立业的是武将,所以,褚燕主动辞去都尉之职。
花费十万石粮食的代价,董卓方让朝廷册封冯勇为平恩侯。
在万年长公主守孝期满后,高顺为其与冯勇定下婚事,总算完成了高顺一件心事。
订婚仪式选在青州历城举办,朝廷派宗正刘虞主持,高顺没有参加。
这是天下皇室盛事,大部分皇亲国戚皆派人参加,并借此交好高顺势力。
高顺对辖区内的王国和侯国虽然没有改名,但是已采取郡县管理,减少国王和各侯的薪俸,也减少了对他们的限制,不再把他们限制在封地之内,可外出求学、经商,才能优秀者也可从政等,算是有利有弊,在乱世中,这已是很好的待遇了。
冯勇与万年公主年龄相同,生的如同广年侯和广平侯一样强壮、威武,又不失俊俏,只是更加年轻,且武艺也与他们不相上下,令阳安大长公主、颍阴大长公主、阳翟大长公主等人极为满意。
万年长公主虽对高顺抱有一点幻想,若是能与高顺联姻,则能有机会挽救衰落的朝廷,但是限于当时礼法,以及几位大长公主的劝说,其只得作罢。
青州牧房良和军师程立成为最忙碌的人选。
董卓为交好高顺势力,接阳安大长公主的庶女伏寿进宫,封为贵人;并迁不其侯伏完为执金吾,令其多次出使冀州。
其后,李强主动出击,剿灭太行山黄巾军,择其优秀官兵参军,恢复地方官府建制。
贼首秦关失踪。
冀、并、幽、青等州内部再无隐患,戏志才等人高兴不已。
结婚仪式是在魏郡平恩县,天下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办的更是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