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近十万大军和他们的家属迁入关中后,陇西郡人口大减,正好用榆中县和勇士县的百姓填补一些空白区域。
高顺对麹义的建议非常满意,如此的话,更利于防守,且缩短了物资补给线,便点点头,认可了他的这个方案。
沮授见高顺同意了,便问道:“麹校尉感觉驻地在大夏县还是狄道县更合适呢?”
“军师,各有利弊,不过当前的话还是先收复榆中县和勇士县,等百姓撤回内地后,暂驻大夏县,随后义将收复河关县,驱逐黄河以东的烧当羌部落,或者将他们收编,内迁;所以,暂以大夏县为合理的驻地,那里更靠前线,方便用兵,维护西部稳定,且后勤补给也方便。”
沮授道:“好,便以麹校尉之言,驻地在大夏县。麹校尉还有何建议或者想法?”
麹义问道:“主公,军师,那别部司马李蒙和他的五千骑兵是否依然归属下节制呢?”
高顺“李蒙会调回长安,另有安排!”
麹义想了一下后又问道:“主公,那陇西郡西部都尉庞德以后是否划归校尉府管辖呢?”
高顺道:“麹校尉先收复榆中县和勇士县,待百姓撤离后,西部都尉将会撤销,枹罕县也作为校尉府的直接辖区,庞都尉和骑兵会撤走,不过其现在其下辖的三千步兵可留给校尉府管辖。”
麹义大喜,忙致谢道:“谢谢主公的信任和支持!”每位军官都希望所辖的官兵数量增加,虽然李蒙和庞德都将撤走,但是留给他三千步兵,已让他很高兴,那三千步兵,也是很好的骑兵人选,只要给他们配上战马,便是很好的骑兵。
高顺道:“麹校尉不必客气,细节问题与军师协商,三天后出发!”
麹义道:“是,主公!”
随后,沮授给麹义办理了上任手续,并协商确定了具体事宜,比如后勤补给,百姓迁移,以及此后陇西郡和汉阳郡的驻军,相互支援等问题。
麹义对高顺的安排非常满意,两郡各有五千官兵,能做到自保了,他所辖的两万三千官兵便是机动兵力,可主动出击;冀县还有一万骑兵,可随时支援四方;若是大军来袭,他们无力阻挡,再从陈仓或者武都郡,或者长按城出动骑兵支援。
三天后,麹义率领两万大军准时启程,前往榆中县。
麹义信心十足,仅是他那五千先登营官兵,就能挡住几万羌人骑兵的进攻,他的一万骑兵趁势杀出,必能痛击敌人,那怕韩遂派几万大军前来他也不惧;若是他居城而守,即便韩遂倾其全部军队来攻也赚不到任何便宜。
消息传到榆中县,此地和勇士县为北地羌和先零羌的牧场,他们得知仅有两万官兵,其中还有一万步兵,便不再提撤离事宜,而是立即派人去韩遂处求援,希望痛击官兵。
确切消息传来,韩遂等人的心情才稍稍放松,不过有人认为这仅仅是先锋部队,大部队肯定随后就到,现在应立即撤离,否则,后果难料。
有人坚持应撤至黄河以西,据河而守。
有人支持先零羌和北地羌的意见,先歼灭这两万官兵,再根据形势的发展,合计以后事宜。
韩遂的心很大,既然暂时达不成西迁自保的意向,那只能防御,他明白,单纯防御是无法持久的,必须在关键时刻,抓住有利战机,主动出击。
前来的官兵仅有两万人,还有一万步兵,骑兵仅有一万,韩遂也感觉是个全歼对手的好机会,若是将对手打疼了,放弃进攻,他便能获得短暂的喘息之机;另外,若是榆中县和勇士县被官兵占领,没有了先零羌和北地羌在那里驻守、放牧,金城郡的东部门户被打开,此后将更不安全了,于是他同意了在黄河以东围歼这两万官兵的意见,这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
韩遂决定调动三万骑兵支援北地羌和先零羌,总共五万人马,绝对能取得大胜。
有人问:“韩太守,如何处理黄衍和麹演两人?”
韩遂决定道:“暂且关押吧!”大战在即,他可不希望两人传回消息,暂时关押是最好的办法,若是战败,或将来战事不顺,还可以通过两人与官兵交涉,算是留一条后路。
随后,众人商定好各部出兵事宜,以及沿黄河布防事宜;各部开始按照既定计划开始准备出兵。
面对共同的敌人,各部皆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这让韩遂非常欣慰,不过,他也开始筹划未来事宜,对这种处处受到制约的状况非常不满,必须要尽快改变。
uu47110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56章痛击韩遂
(全本小说网,。)
麹义派出大量斥候,密切注意韩遂部队的动向,重点是榆中县和勇士县羌胡的动态;现在他每日不急于赶路,要让官兵保持充足的体力,随时能投入战斗。
勇士县和榆中县的羌胡骑兵迅速集结,准备与前来支援的韩遂部队汇合,然后与汉军决战。
麹义等的就是这样的机会,他一直担心羌人撤离,而军师沮授禁止他过河追击,且即便他们不撤离,躲入山间,这个季节也很难寻找,对方想决战,那简直是寻死的行为,务必成全他们。
韩遂也非常重视斥候的作用,大部队还没启程,大量斥候已被派出。
他显得非常谨慎,在出兵的同时,还集结了大量的骑兵备用,万一作战失利,可随时接应他们过河。
现在是夏季,黄河水位很高,流速很快,河面很宽,搭建浮桥的难度很大,韩遂派人预备了大量的渡船备用。
韩遂的军事素养很高,考虑的非常全面,安排的非常仔细,这也是各部信任他,拥他为盟主的原因,在战事指挥上,他们皆对韩遂言听计从。
大战还没开始,斥候之间的战斗已展开,双方的斥候皆损失颇多。
等韩遂确认仅有两万官兵后,才放心过河,前往榆中县与先零羌和北地羌汇合。
麹义的行军速度很慢,待韩遂等到达榆中县后,他还在慢悠悠的行军赶路;他是艺高人胆大,定要把羌人部队都吸引过来,以便取得一次大胜;斥候回报,榆中县大约有五万叛军,麹义一点都不担心、害怕,心中还略有兴奋。
韩遂认为官兵是害怕,是畏缩不前,甚至有人怀疑是等待官府援兵,希望主动出击,尽快消灭这两万人马,好应付接下来的战争。
他们可是对官兵的铠甲装备和武器等极为羡慕,若是全歼这两万人,缴获的武器装备便可武装起更多的部队,那些马匹、帐篷、粮食等也是珍贵的战略物资。
韩遂意志坚定,不为所动,坚持采取以逸待劳的策略,等官兵到达后再决战。
他之所以不愿意离开榆中县城池太远,是因为害怕中了汉人的诡计,他研究过高顺势力所发生的战争,皆是靠偷袭、迂回包围、切断粮道、急速突袭、埋伏包围、策反内应等手段取胜,靠正面决战取胜的战例几乎没有,这让他不得不小心谨慎的应付。
麹义为了迷惑韩遂,依然坚持慢速度行军,前后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才到达榆中县城东四十里的地方,他依然没有等来关于招安成功的消息或者麹演的消息,战争不可避免了。
第二日,麹义在离榆中县城十里处扎营;内心对韩遂非常鄙视,竟然胆小到没有派出骑兵前来骚扰。
第三日,韩遂带领五万骑兵率先出城,在城东五里处列阵,等待麹义的到来;他已多次确认,汉人官兵就这两万,再无援军,他内心有必胜的把握,倾其全力,准备一战而定。
麹义一早得到汇报,韩遂倾巢出动,五万大军在五里外列阵应战;他心中大喜,反而不急着出营应战,命令麹英带领五千步兵坚守营地,其他人员则是好好休息,给战马喂食饮水,士兵在巳时前又加餐一顿。
巳时已过,麹义才命令大军出营。
先登营五千步兵居中,由他亲自指挥;一万骑兵,由两位别部司马统领,分列左右,护卫先登营侧翼的安全;麹英留守军营,保护后勤辎重。
斥候汇报,汉人官兵仅出动一万五千人马,还有五千步兵,韩遂等人放心了,他们皆感觉胜券在握。
麹义的行军速度非常慢,他在营外列好阵后,缓慢的向前移动,保持队形不乱,意在吸引韩遂发动冲锋,同时也是为让步兵保持充足的体力,时间耗的越长,对他就越有利。
先登营的列阵非常常规、简单,五千步兵呈扇形展开,一千巨盾兵持五百面巨盾在前,一千长枪兵和一千刀斧手间隔协助,两千弓弩兵在后,且除刀斧手外的四千人皆配备班钢麻钢精刀,锋利无比。
午时两刻上午十一点半,气温炎热,韩遂的官兵已等待一个半时辰,人马皆已饥渴、疲惫,士气低迷;韩遂感觉要尽快发动攻击,否则,时间拖的越长,士气越是低迷;现在他已骑虎难下,只能进攻,若是现在退兵,官兵要是追击,后退很可能便演变成了溃退。
五万对一万五,在叛军看来,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
韩遂下达了出击命令,众将立即像是换了个人,精神为之一震;麴义只有这么一丁点人马,他们哪里放在眼里?于是所有骑兵纵马向前,想凭借五万骑兵的冲击优势,一波就压垮汉人官兵。
看着万马奔腾而至,麴义下令全军低伏,躲在巨盾之下;韩遂的骑兵个个精通骑射,凉州铁骑更是盛名在外,麹义不得不小心应对;很多官兵被韩遂骑兵的阵势吓得脸色苍白,他们心存疑虑,能不能抵挡住五万骑兵的冲击?不过现在局势容不得他们退缩。
二百步、一百步,五十步,骑兵渐渐逼近;到离前军三十步45米左右时,麴义一声令下,两千强弩兵全部起身,依次抬弩射击。
弩相比弓而言有着更强的打击力度。
而麴义排出的扇形阵形,也让这两千人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