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高顺如此说,便知道还有缓和的余地,就看王家如何做了,于是说道:“那好,我就把此战之功归于赵队长名下,立即写信去洛阳,然后族叔会禀报陛下得知。”
“呵呵,谢谢王县长,一切费用由桃源堡承担。”
“区区小钱,我们王家还能承担的起。”王轩故作大方的说道。
“举荐之功无以为报,怎能再劳王家破费?此事万万不可。”
王轩笑道:“护村队仁义与勇武之名声誉并州,廉价之粮活人无数,西击匈奴,保护桑梓,与此相比,区区小事尔,切莫再提。”
“哈哈,赵队长,何不谢谢王县长之美意!”既然对方这么说了,高顺只能先应下,最好不要像上次的承诺一样,最后落空。
“谢谢王县长!”赵雄起身对王轩一揖。
“哈哈,赵队长不必多礼。”王轩内心非常高兴,又问道:“此次匈奴千人队来袭,何以区区两天便歼灭之?”
赵雄笑道:“匈奴乃蛮夷之人,不懂兵法,蠢笨如牛,全靠蛮力,不知变通;略施小计,其便乖乖受擒,不足道哉。”
王轩心想,说的简单,异族岂是这么容易对付的?不过这使得他对护村队更加看中;这帮人智勇双全,配合默契,财力丰厚,基地稳固,崛起是必然的,能交好他们,绝对不亏。于是他对高顺说的:“等外出游学,路过洛阳,一定要去见我族叔,其盛赞汝之文采,对说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人非常佩服,到时定当切磋文艺。”
“王御史乃顺敬重之人,待到洛阳定当前去拜会;不过顺乃武人,更喜欢“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边郡生活,对切磋文艺实不敢当,若切磋武艺,顺定当奉陪。”
“哈哈,“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好句,妙句,看的出来,汝乃文武双全的智勇之人,何必如此谦虚?”王轩对“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这句话也非常赞赏,与高祖的“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有异曲同工之妙。
“闲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来点武的还可以,文的就显的粗劣了。”高顺卖弄了一下前世文科生的功底,不过这正符合他现在的身份。
“大才,你可不要再谦虚了,否则我都脸红了,拿笔来,我要记下。”王轩非常激动,这么年轻就能写出这么有气魄的诗句,肯定能流传千古。
当天中午,高顺隆重招待了王轩,并亲自下厨炒了几个好菜,王轩大呼吃的过瘾。
自从合成了铁匠之后,根据高顺的要求,用废铁打造了一口小锅,专门用来炒菜;用油有动物油脂和压榨的豆油;这个时代还无炒菜之说,只有高顺会做,虽说手艺不精,在这个年代却是难得的美味。
高顺只是为母亲和戈母等人偶尔做过几次菜,王轩是外人中第一个品尝如此美味的人。
王轩对高顺的招待非常满意。
临辞行前,高顺提出,如果赵雄能成为楼烦县的县长,则会答谢王家百匹战马。
汉末马匹非常值钱,好战马更是有钱难求,对此王轩非常激动。
越与高顺等人接触,他越感觉这帮人神秘莫测,有更多未知的秘密;决定无论如何都要促成赵雄担任县长之事,那怕由他个人承担所有费用也在所不惜,否则,将与这帮人失之交臂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3章匈奴和谈
(全本小说网,。)
杜边等人一路非常顺利,魏巍等人会说匈奴语,且声言他们是去拜访左大将军的汉朝使者,无人敢刁难拦截。
一共花费5天时间,便到达匈奴左大将军的驻地,后世兴县的位置。
从最后一次接到千夫长被袭击的消息,已经过去近10天的时间了,然后便失去了踪迹,毫无音信,左大将军心急如焚;现在汉人来访,肯定不是好事,他内心隐隐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连忙将杜边等人请人他的大帐。
杜边感觉护村队打了胜仗,气势上不能被匈奴人压下去了,否则后边的会谈将十分艰难,他在边地生活这么多年,知道异族欺软怕硬的本性,所有他先以强硬的语气表明了身份:“左大将军,某乃楼烦县西乡游徼,今天奉命而来,希望贵部给我们一个交代。”
他模糊了代表谁来的,目的是让匈奴人摸不清他的底细。
左大将军非常疑惑,交代?什么交代?小心谨慎的问道:“请使者言明。”
“哈哈,希望左大将军不要装糊涂;贵部连续侵犯我雁门郡边境,还需言明?先派百人队袭击我境,被全歼,后派千人队前来报复,又被全歼,左大将军何时再派万人队?我们那边好预备饭菜招待,否则别埋怨我们待客不周啊。”杜边显得咄咄逼人。
左大将军听此话后大呼不好,怪不得对方派使者来,原来千夫长那蠢货被全歼了,他现在搞不清大汉边军的战斗力为什么突然变的这么强大,一个千人队都被轻松全歼,在弄清情况之前,他可不敢贸然派出万人队,且他总兵力还不到万人,他到哪里找这么多军队?每损失一个千人队、百人队都会令他心疼;忙说道:“杜使者,这是误会!一定是误会!”
“误会?我们相距这么远,他们跑到我们的底盘上被全歼,这属于哪门子误会?希望往左大将军给我一个解释。”
左大将军的脸色非常难看,对杜边的步步紧逼无可奈何,只好说道:“杜使者,这真是误会,今年春天我接到报告,北方61落,几千人口和牛羊等财富全部失踪,对这么大的事情我当然不能置之不理,于是派一个千人队前去核查,故此出现后边的诸多误会。”
杜边笑道:“哈哈哈,左大将军,亏你说的出口,几千人怎么会不翼而飞呢?告诉你吧,他们也被我部消灭掉了。”
左大将军的心在滴血,这汉人怎么这么强势了?在气势上不能输于汉人,于是故作强硬的说道:“贵使者,你们一定要给我一个交代!何故消灭我这么多族人?否则我会禀明陛下,追讨一个说法。”
“哈哈,左大将军,您可真会打倒一耙!好,既然您想知道原因,我就告诉您,今年元月初,贵部越过缓冲地带,劫掠我子民无数,财富无算,杀人盈野,其状之凄惨,无以言表;我部悲愤之余,奋起反击,击败来袭之敌,并乘胜反击,追击千里,顺便解救回200多被汝部奴役之汉人。不过说起来这也是个误会,当初我们认为是鲜卑来袭,否则何以无此人性,连妇孺老幼皆不放过?哈哈,左大将军,替您清理了门户,您不会怪罪吧!”杜边的心情畅快至极,连站在一侧的魏巍都暗叹,东家真会选派使者,说的真好,大快人心啊。
左大将军被气得脸色发青,这真是无耻之人,灭杀他几千部众,还说的这么轻松,用手指着杜边,“你,你们。。。。。。”竟然无言以对。
杜边非常神气,继续说道:“左大将军,“敢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你,你们,你们想怎么办?”左大将军结结巴巴的问道。
杜边笑道:“哈哈,我们想怎么办?一,继续对抗下去,或者说直到匈奴一族完全消失,方可解除对抗;二、汝部向我们赔礼道歉,并拟补全部损失。”
“哈哈,贵使者,请您不要忘记了,我们现在也属于大汉子民!”内心底气明显不足。
“呵呵,左大将军说笑了,汝部在我大汉羽翼之下,苟且生存,每年朝廷赏赐无数,你们不仅不思如何报主,且劫掠成性,危害边郡,这也配为我大汉子民?如果选择对抗,汝部众多邑落,分驻各地,毫无防护,我们仅需派出几小股骑兵部队,便可让汝部官兵分身乏术,如此不超2年,汝部便失去大部分牛羊牲畜等,那时汝部何以自存?此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尔!”
左大将军知道如果雁门郡采取此种措施,匈奴部落几年内便可被瓦解,而且还无处说理,且雁门郡通过与鲜卑多年的作战,肯定锻炼了一支实力强劲的骑兵部队,于是他说道:“希望你们不要逼人太甚,否则我们与鲜卑联合,必将直接杀奔洛阳而去,后果不是小小郡守能承担的。”
对其威胁,杜边早就得到高顺的指点,毫不在意的说道:“哈哈,左大将军,常言道,狼行千里吃肉,狗是如何?看我这脑子,这么重要的事情都忘记了;咳咳,亏您想的出如此妙计!还敢与鲜卑联合?实话告诉你吧,前几年我们忙于对鲜卑檀石槐对战,汝部小有疮疖,皆无计较,可现在檀石槐已逝,鲜卑内部不稳,四分五裂,何以是我大汉之敌?我倒是希望你们联合,到时候一起扫除,还我大汉边郡一个朗朗乾坤。”
此时,左大将军被说的哑口无言,鲜卑没落,匈奴便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地位,如果对抗,绝没好结果,便及时转变态度,和颜悦色的问道:“贵使者,我们相邻,和气为贵,不知贵部打算如何和解?”
“呵呵,此事易尔!第一,汝部赔偿我们损失,不用多了,羊10万只,健牛万头,上等战马万匹;第二,岚漪河以北、黄河以东地区,皆为我部地盘,以南50里为缓冲区,汝部不得进入;第三,被俘虏之人你们可以赎回,每人5匹上等良马,否则就在我部做为奴隶,以赎其罪;第四、若此后再发生犯边之事,我部必将十倍、百倍的报复,到时候可不会通知汝部了。”
“贵使者,希望您不要狮子大开口,我部根本无力承担。”
“呵呵,左大将军,可以分为两年交齐,分批交付!这是我们的底限。”
左大将军威胁道:“我部还是无力承担,若此,我部不惜玉石俱碎,希望你们不要逼人太甚。”
杜边摇摇头说道:“左大将军,和谈,就要拿出该有的态度,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