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有江北的袁术对此幸灾乐祸。
时间回到初平元年十二月,目光转到洛阳。
此时,中原地区一片混乱,豫州打的不可开交,扬州不得安宁;荆州、冀州和青州的税赋陆续送达;董卓心情大好。
李儒的心情却好不起来,冠军侯的野心让他恐惧,他感觉压力越来越大。
冀州和青州,虽说按时送来了当年的税赋,数量却少了一半,这是冠军侯高顺,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逐渐给朝廷施压,或许不用多久,冠军侯也会停止向朝廷缴纳赋税了。
荆州虽然富庶,但是仅靠一州之力,太师董卓便无法供养如此庞大的军队。
司隶地区的弘农郡和河南尹,由于董卓官兵的劫掠,人口大量减少,土地大量荒芜,税赋少的可怜;兖州三郡也遭受严重的战争破坏,短时间内也无法恢复到以前状态,能维持当地驻兵所需已是不易。
必须寻找能长期提供大量军需的办法,否则,现有官兵很可能会一哄而散,大家将死无葬身之地。
朝廷之内,表面上众官员已臣服太师,但是那些官员在私底下的活动却不少,说不定那天,就会爆发不可控制之事,导致对朝廷失去控制。
朝廷之外,最大的敌人依然是冠军侯,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至于时间的早晚,一是看董卓势力的利用价值,二是看冠军侯的心情。
李儒看的很准,如何破解三大难题,令他整日愁眉不展。
当务之急是要稳定朝廷,这是他们最大的优势,挟天子以令诸侯;只有朝廷稳定,且继续在控制之下,他们才能图谋更大的发展,否则,诸侯群起而攻之,他们没有稳固的基地,必败无疑。
于是,李儒找到董卓,建议道:“太师,朝廷表面波澜不惊,私底下却是波涛汹涌,我们必须考虑长期方案,确保对朝廷更合理的控制。”
“文优有何想法?但说无妨。”董卓经历几次暗杀事件,知道士族是不对放弃对他的敌对的。
李儒思索一下,整理下语言,用平和的语气说道:“太师,当务之急是确立皇后。”
“陛下年后才11岁,如何册封皇后?”
李儒不以为意的说道:“于太师有利便可,何必拘泥祖宗礼法。”
“立何人为皇后?”
李儒为难的说道:“太师,董白明年便要及笄,乃皇后的最佳人选。”
董卓的儿子早逝,留下这么一位直系后辈,宝贝的不得了,李儒就怕董卓不满,所以,才感觉到为难。
若是孙女成为皇后,那董卓控制朝廷,便名正言顺了;董卓大为心动,只是孙女比皇帝大四岁,不知道孙女是何态度;至于皇帝刘协的态度则不需考虑,由不得他做主。
即便他再喜欢孙女,这个时代的女子的婚姻也要服从家族利益,只要对他有利,董卓也会舍弃。
董卓又问道:“不知道群臣是何态度?”
李儒听董卓如此问,便知道他不反对,便说道:“太师,何须考虑其他人的态度?只需冠军侯无异议便好。”
“不错,不需在意他人看法,目前看的话,冠军侯是不会干涉朝廷事务的,此事就这么定了,文优先与朝廷众人提前打声招呼便可,让他们有些思想准备。”
“是,太师!”李儒又建议道:“太师,并州传来消息,冠军侯之妹明天三月大婚,我们何不对其封赏,交好于他,并派使者前去祝贺,顺便打听一下冠军侯的态度,若此,也是朝廷对他的重视。”
“其夫婿为何人?”
“乃一平民武将,不甚出名,传来的消息显示,只是其外表英俊。”
“好,文优看着安排就好。”只要不交好士族,冠军侯暂时还是与董卓处于共同的阵营,有着共同的需求;对这类小事,董卓已不是很在意,能交好冠军侯,也是不错的机会,便放权给女婿李儒。
李儒却不敢私自做主,便说道:“册封冠军侯之妹为县侯可好?只是于礼法有些不合。”
董卓笑道:“哈哈哈,何必在意那些礼法,封其为县侯,量那些腐儒也没胆量反对,谁反对,谁便得罪了冠军侯,此计甚好。”
得到董卓的应允,李儒开始忙活起来。
先是分别拜访诸位重臣,向他们解释要立皇后之事,征求他们的意见,以示对他们的尊重;又悄悄的让人放出消息,朝廷将立董卓的孙女董白为皇后,让那些重臣在推荐人选的时候慎重考虑。
随后,又让与董卓关系好的大臣,为立董白为皇后制造声势。
董卓也把此事与老母亲与董白沟通;老母亲很高兴,家族出位皇后,是董家的荣幸;董白没有发言权,只能默认。
uu47110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429李儒的规划(下)
(全本小说网,。)
王允等人知道董卓的目的,董白成为皇后,董卓便为外戚,控制朝廷就更加名正言顺了,虽然大家都不想接受这个事实,但是董卓实力强大,他们即便反对,也不会好的结果;于是他们在默认事实的前提下,加紧策划刺杀董卓的方案。
为了交好高顺,李儒决定册封高顺的妹妹高凤为原平君,食邑为原平县,并把消息提前泄露出去。
李儒此举用意颇多。
最直接的反应是朝廷重臣王允提出与礼法不符;王允与高顺不对付,他可不希望高顺更加猖獗,既然不能反对董白为皇后,便把火气撒到高顺身上;在士族的眼里,高顺依然是上不得台面的边郡豪族,不值得他们巴结和重视,一时的得势而已,没有士族的支持,肯定不会长久。
而李儒对朝廷众臣的讨论不加限制,却依然按照他的计划下达了册封文书,并把朝廷众人的议论记录下来,转告高顺,希望挑起高顺与士族之间更大的矛盾。
年后,李儒派出董卓的族侄董承为使者,前往并州册封,并以朝廷的名义赏赐众多财物,目的是交好冠军奖高顺。
随后,李儒便开始了他近期和长远的规划。
近期的,首先是停止了与冠军侯高顺的人易,并严禁官兵对百姓的劫掠和杀戮。。
其次,司隶地区和兖州三郡的士族和豪强大量逃离,有大量荒芜的耕地,分发给无地的百姓耕种,并降低两年的税赋,休养生息。
最后,以朝廷的名义,派出督邮,严查各地的贪官污吏,减轻百姓的负担,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几项措施下去,司隶地区和兖州的百姓开始欢庆,感谢朝廷;朝中官员也认为董卓良心变好了,甚至有人认为,这是董卓将要成为外戚,思想已发生了转变的原因,便不再阻拦董白成为皇后。
对于这些意想不到的好处,董卓心里很高兴,对李儒更是言听计从。
李儒又对董卓建议道:“太师,我们目前直接占据的地盘过少,没有稳定的基础,若是冠军侯停止冀州和青州的税赋,我们将无以为继,几十万官兵会一哄而散。”
“如之奈何?”
“抢占粮食产地!”
“以何处为宜?”
李儒信心十足的说道:“荆州和益州!”
“好,只是如何成功抢占呢?”荆州和益州在黄巾之乱中没有遭受严重的破坏,此后没有发生大的战乱,百姓安定,人口众多,粮食产量很大,非常富庶,若是占领了这两个州,便有资本与冠军侯抗衡了,即便战事不顺,也可缓缓撤退,拉长占线,以求自保,对此,董卓非常心动。
只是刘表在荆州获得了士族的支持,其地位已非常牢固,若是把他逼急了,很可能会停止对朝廷缴纳税赋,甚至会加入反对朝廷的阵营,情况会更糟。
而益州凭借封闭的地势,易守难攻,更无法动摇刘焉的地位。
董卓明白,若想成功抢占这两个地方的难度太大,真后悔当初派刘表入荆州。
李儒看董卓的阴晴不定的脸,便知他心中的担忧,于是笑道:“哈哈哈,太师毋忧,此事易尔!”
董卓大喜,这女婿果然厉害,肯定是想出了好的计策,于是说道:“文优快快道来。”
“太师,这还要感谢冠军侯啊,当初采纳他的建议,命令刘繇为扬州牧,抢占袁术的江东四郡,使得袁术仅仅剩下江北两郡,靠两郡的税赋,他如何能养育这么多的军队?肯定会对外发动战争,抢夺更多的地盘和百姓,此前与徐州陶谦联合,虽说有些小矛盾,最终两家和好,稳定了后方,袁术肯定会发动对荆州刘表的战争,且此前袁术因刘表占了他看好的荆州,与刘表结下了死仇,战争在所难免;若是他们发生战争,我们便可派军南下,给刘表背后一击,刘表必败,我们便可轻松占领荆州。”
董卓不惧怕袁术,却惧怕孙坚,李儒此举虽能占领荆州,此后却还要面对与袁术和孙坚的攻伐,沉思一阵,说道:“文优计策不错,不过不能在战争初级便偷袭刘表,务必等他们两败俱伤之后,大军迅速南下,将刘表、袁术和孙坚一并扫除,不仅能占领庞大的地盘,还能对豫州形成合围之势。”
李儒反对道:“太师,袁术荒淫无度,在两郡横征暴敛,很不得民心,其岂能是刘表的对手?即便孙坚英勇善战,想必还不是荆州的对手,若是战争分出胜负,则是袁术必败,那时再加入战争,则迟矣,刘表可携新胜之军北上抵抗,我等将陷入旷日持久的战争,于我等不利,不如等他们还没有分出胜负的时候,以朝廷援军的名义派兵南下,趁其不备,一举击溃刘表的军队,甚至在关键时刻,与袁术有限度的联合,待稳定荆州之后,再击败袁术就非常轻松了。”
董卓不傻,若是陷入战争泥潭,则后勤物资不足,后果严重,必须一举拿下荆州,迅速稳定,这样才能继续收缴税赋,增强自身实力,李儒分步走的计策,成功的几率更大,便说道:“好,便以文优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