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是乱世,顾忌不到籍贯回避等朝廷律法了,怎么方便怎么来。
随后,审配又与几位内定的县令前往下邳城,接受陶谦的任命,至于都尉等职,只能由李真代劳了;至于广陵郡太守和郡丞、都尉等位,审配与陶谦商定,两个月后便会将任命书送达盱眙县,便于接管后不误今年的农时。
时间紧张,糜竺则安排家族管事开始向五县运输粮草辎重,确保后勤供应。
都尉率领剩余人员以及五千五百名官兵前往盱眙县,不过速度很慢,希望在到达盱眙县前与李真等人先汇合。
这次审配居中协调,事情办的非常顺利,一切都在暗中进行的,没有惊动徐州高层,更没有让袁术等势力察觉到异样。
鲁肃的任命由骑兵单独送达。
鲁肃未至弱冠,便被任命为东城县令,两月后将被任命为郡丞兼职军师,这对陶谦刺激很大,心中暗道侥幸,冠军侯如何得知东城县有如此俊秀?又如何敢放心的任用一如此年轻的人在如此重要的岗位?他想的不是为失去一位青年才俊可惜,而是认为冠军侯的密探不容小觑,此后务必重视。
东城县是下邳国和广陵郡向西最突出的地方,被九江郡两面包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若是扬州来犯,东城县首当其冲。
徐州还算稳定,交接工作极为顺利,这些县令和都尉等人,早就不想在这里任职了,在痛快的交接完毕后,急切的返回下邳,等候新的任用。
五县大族皆已逃离,非常便于统治。
李真为每县尉配备了五百步兵和一屯骑兵,用于维持地方稳定;为了不刺激扬州袁术,鲁肃拒绝了李真派遣步兵的好意,他现在有官兵近两千人,缺乏的只是骑兵,李真便派去两屯骑兵给予支援。
盱眙县剩余一千五百骑兵和两千骑兵,足以维持当地安全,并能及时救援其它几县。
首要的任务是招抚百姓,救济灾民;接着,便是规模庞大的士兵招募工作。
一个月后,便开始规模宏大的剿匪工作;好在有当地情报人员的支持,进行的非常顺利,这与鲁肃当初的想法一致,即可增加士兵的数量,又可将俘虏的贼匪和家属安置为民,而安置他们需要大量的钱粮和土地,此前的地方官员积极性都不高。
此举却是多赢,普通百姓感觉生活安全了,对官府更加支持;那些盗贼、匪徒和他们的家属,皆是活不下去的百姓,他们也希望被招安安置,过上平稳的日子;对官府来说,却是增加了官兵数量,增多了百姓数量。
糜家运来大量的钱粮,为安置百姓,招募军队等提供了后勤保障。
而这个季节,正是准备耕种的季节,百姓安顿下后,便分配荒地,开始耕种,不误今年收成,这是官府付出成本最小的安置方案,且对百姓的好处也最多,他们心里最踏实。
李真迅速掌控盱眙等几县。
鲁肃接任县令,实行大刀阔斧的变动,显示出他出类拔萃的能力,就是李真等人也不得不佩服。
到三月底,近两个月的时间,五县完全纳入控制之中,只是新招募的士兵就达到近万人,这时,陶谦的任命书准时到达盱眙县。
uu47110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23章笮融反叛
(全本小说网,。)
广陵郡太守笮融是丹杨人,以好施名闻乡里;黄巾乱起后,他聚集近千丁壮投奔任徐州刺史的同郡人陶谦,陶谦重其名,使任下邳相,后被任命为广陵郡的太守,对其极为信任,全力支持。
面对广陵郡被劫掠后千疮百孔的惨状,他从陶谦处索取了大量的钱粮,用来稳定地方,且为了安全,抵御扬州袁术,他向陶谦索取了大量的钱粮,用来组建军队。
陶谦全部无条件的同意笮融的申请,让笮融主持广陵郡的恢复和重建工作,招抚百姓,稳定地方。
不过笮融却没有用这些钱粮来做正事,而是用于他信仰的佛教事业。
笮融花巨资在广陵城修造浮屠寺,浮屠寺建在广陵城南,寺中有塔,上有金盘,下有重楼,塔为九层八角,每层皆有飞檐,每面镶有铜境,塔顶亦有一面铜镜朝天,称为“九镜塔”;堂阁周围可容纳3000多人在其内课读佛经,佛像外涂黄金,披着锦彩的袈裟;每到浴佛会时,在路旁设席长数十里,置酒饭任人饮食;来参观、拜佛的百姓达万人之多。由此可见,铺排之奢华、场面之宏广、气势之雄伟为世所难见
笮融所做的各项佛事无意中成了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具有彪炳性的功业。他所兴建的佛祠、佛塔以“上累金盘、下为重楼”的结构,成为我国早期佛塔的基本塔型,并且这一佛寺布局的形式基本上延续至后世。祠内所塑之黄金塑身的佛像也是我国文献上有关佛像铸造的最早记载。并且笮融在境内接受佛教之人,免除佛教信徒的徭役赋税,无意中带动了广陵郡的发展和繁荣。
同为丹阳人,陶谦府中有笮融收买的内线,陶谦的所作所为,他尽管不能全知,重要的大事他还是能尽快了解到的。
下邳国几县的变化,没有引起袁术的注意,却引起了近在咫尺的笮融的注意。
李真、鲁肃等人招兵买马,且在五县驻扎了大量的青州骑兵和步兵,这不能不让笮融注意。
很快,联系到从下邳城传来的情报,笮融首先猜猜测刺史陶谦投靠了青州,且希望用青州的力量来保卫徐州,并将他驱逐出广陵郡。
他绝不认为陶谦不知道他在广陵郡的所作所为,且还能够容忍他。
狡猾的笮融,立即开始筹划后路。
他可不认为他能凭借一郡之力抗衡青州强兵,这时不跑,更待何时?
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扬州牧刘繇,其次是丹阳郡太守薛礼。
现在他不敢直接投靠刘繇,是因为他曾克扣了大量陶谦支援刘繇的物资,若是刘繇知晓,肯定不会饶了他;现在他不确定刘繇是不知道呢,还是知道了却在克制,若是后者,那他投靠过去便是自投罗网了。
若是投靠丹阳郡太守薛礼,有很大的可行性会受到礼遇;首先他们曾同为陶谦的手下,却皆被陶谦所抛弃,将来一日,必找陶谦报仇;其次,笮融乃丹阳郡人,在丹阳郡有着很高的声望,现在薛礼对丹阳郡的控制还不稳定,正需要他这样有声望的当地人支持;最重要的是他感觉以他的实力,在家乡会生活的更好,发展的更好。
至于其它选择,再次是荆州刘表,荆州稳固,且刘表重用当地大家族,对他这种外来者,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最后是袁术,袁术虽然声望很高,不过现在只占领两郡的地盘,且受到北部豫州和西部荆州的威胁,与徐州陶谦和扬州江东刘繇的关系都不好,在这四战之地,他也不看好。
思虑再三,他决定投靠丹阳郡太守薛礼,于是,他立即派人前往丹阳郡联络投靠事宜。
在这期间,他也不能马虎,首先向淮河南部的五县派出大量的斥候,刺探情报。
其次,选拔军队,必须是身强力壮者,单身者优先,且对他忠诚的放在首位。
再次,组织船只,为逃亡做准备,到时候,即便不能投靠薛礼,投靠刘表或者袁术的话,从水上走也更方便;南方泽国,水网密布,且靠近大海和长江,船只众多,熟悉水性的人更多,这为笮融搜集船只创造了便利条件,不过他需要运输的物资和人员太多,多少船只他都感觉不够用的,沿江几县的船只基本全部被他征集起来了。
最后,他看重的还是金钱,金钱、粮食才是他再次崛起的物资保障;他不仅从陶谦出索取了大量的金钱、粮食、农具、生活物品等,还克扣了刘繇的众多物资,以及广陵郡去年的税赋,还有信徒捐赠的大量财富,这些是他看重的,他必须全部运走,好在异地崛起。
他现在不仅想带走他全部的财富,还以太守的名义,抓捕了城内几大家族的家主和嫡系成员,安插罪名,严加拷打,敲诈出大量的钱财,反正他要撤离了,这些物资绝不能便宜了陶谦或者新任太守。
广陵城没有受到孙坚劫掠的影响,几大家族依然富足,这次成全了笮融,让他发了一笔大财。
至于他的那些信徒,只能根据将来情况再定,能带走的便带走,不能带走的,等他有落脚点后再来请也不迟。
很快,前往五县的斥候传回消息,证实了笮融的猜测。
在盱眙县驻扎有大量青州的骑兵和步兵,只是听口音,便知道这些官兵不是徐州人。
官府和部队的军官全是北方人,且财大气粗,士兵待遇很高,根本不是徐州官兵的待遇;另外,骑兵的战马高大,与中原骑兵的战马差距太大,骑兵更是彪悍,绝不能与之对战。
五县官府大量招纳百姓,平叛乱匪,这也不是陶谦的作风,要知道这需要大量的钱粮,即便是陶谦所为,那此后陶谦肯定不会像去年那样支持他了,现在撤离也是最正确的选择。
笮融暗中盘算,幸亏提前发现了陶谦的猫腻,否则至今还蒙在鼓里,便加紧撤离的准备,并严令前往五县的斥候,密切关注青州兵马,稍加异动,便要立即汇报,他好早做准备。
一个多月的时间,前往丹阳郡联络薛礼的人员胜利返回,丹阳郡太守薛礼非常欢迎笮融的投靠。
薛礼希望借助笮融的声望和力量帮助他加强对丹阳郡的控制,双方互惠互利。
笮融大喜,立即开始抢运,钱粮、士兵是最先启程的,他计划,只要还没有与陶谦撕破脸皮,还没有被青州兵察觉,他就装作不知道,尽可能多的从广陵郡抢运物资和人口。
要知道,南方现在还比较落后,地广人稀,人口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大量船只运输钱粮、士兵离开,潜伏在广陵城的情报人员很快便刺探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