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顺很高兴,两位小孩皆为可造之才,便说道:“好,你们收拾一下,过几天便要离开。”
“是,先生!”
“那你们会想家吗?”高顺又问道。
“跟着先生,便不会想家了。”
高顺估计陶谦此前教过他们了,就守着陶谦把话挑明了道:“阿信喜欢文,先到历山大学启蒙,可拜蔡伯喈为启蒙老师,等有一定基础后再跟随为师学习;阿勇喜欢武,可拜卢子干为启蒙教师,不仅学习文化,还要学习兵法谋略,否则,只能为一莽夫,不能成为一大将;你们俩可愿意?”
高顺既然收他们为徒了,便希望他们能受到最好的培养。
陶谦对高顺的安排非常满意,从中看出高顺对两位孙子的重视,如此安排甚好;蔡邕天下大儒,卢植文武全才,以他的面子,都不能令他们两人收他的两位孙子为弟子;于是假意不满的对两位孙子说道:“还不谢过先生!”
“谢过先生,我们愿意,单凭先生安排。”
高顺又向陶谦介绍了卢植下一步的计划,要建设军事科目的学校,地点在魏郡,这样的话,阿勇不仅可以跟随卢植学习文化、兵法,他也可以就近教导阿勇的武术。
武术要从小学起。
陶谦只顾着高兴了,对这些细节毫不在意,他原想的只是借助高顺的名头,没想到高顺会如此重视、认真,这下,他更放心了,此举,至少保陶家百年昌盛。
第二天,陶谦为两位孙子举办了盛大、隆重的拜师礼。
徐州大族,曹家、陈家等都受到邀请,并奉上厚礼。
高顺的文才冠绝天下,高顺的武艺无人能比,快速崛起于边郡,几年时间掌控几州,建立了实力强大的军队,且辖区内稳定,百姓富庶,使得高顺成为大汉最令人尊重的人。
陶谦的两位孙子拜高顺为师,令徐州众人非常羡慕,同时让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徐州有了冠军侯的支持,必将更加稳固、安全。
高顺也暗叹,陶谦真是狡猾,中了他的算计,不过他没去计较,能得徐州,知足了;有了这层关系,陶谦必会尽力配合,做到徐州的顺利交接。
uu47110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86章高顺阳谋
(全本小说网,。)
一 陶谦的两个孙子,陶信和陶勇,拜高顺为师后,两人的关系更加融洽、亲密;陶谦感觉靠上了大树,有了依靠,可保家族长盛不衰,而高顺对徐州志在必得。
现在徐州局势复杂。
文官以别驾赵昱和治中王朗为首,对陶谦忠心辅佐,而陶谦对他们也极为信任,使得他们形成官僚集团。
武官以曹豹为主,又分成几个派系,以曹豹为首的是士家大族;徐盛为首的是年轻,且出身卑微的一群武将;;还有陶谦的嫡系,丹阳兵;以及收编的众多黄巾贼。
陶谦喜贵嫌贫,看不起寒门之人,那些出身卑微的人和投降的黄巾贼,只会被利用,不会被重用,这也是徐盛暗中投靠刘备的原因之一。
世家大族以下邳陈家陈珪为最重,陈家在徐州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陈珪,字汉瑜,徐州下邳治今江苏睢宁西北人;出身士族名门,与袁术等人都是公族子孙,从小便有交情;乃广汉太守陈亹之孙,太尉陈球之侄,吴郡太守陈瑀一作陈璃、汝阴太守陈琮的从兄弟,;陈珪最初被察举为孝廉,官至沛相。
商人集团以糜家为首,通过贸易,紧紧的把徐州的众多商户联结在一起。糜家搬迁到琅琊郡,高顺却让他家代理徐州的棉布、精盐、美酒等众多物资,糜家在各郡县与当地商家合作,获利匪浅,众多商户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此外,还有公孙瓒的军事势力,现在刘备又从中分出,自成一股势力,他们俩算是小一号的军阀;陶谦看不起他们,只想利用他们,现在,陶谦靠上了高顺这棵大树,自然更看不起他们了。
刘备与徐盛驱逐了张超,暂时割据广陵郡,形成事实上的。
陶谦心中愤恨,表面不动声色,暗中却有驱逐或者消灭他们的打算;徐盛的一万步兵,战斗力极强,他们忠心的是陶谦,而不是招募他们的徐盛,若是陶谦出面招降,他们肯定会在城内呼应,将刘备和徐盛就地歼灭;他现在顾虑的是公孙瓒,公孙瓒的实力更强,不好处理。
第三天,高顺受邀去陈家做客,并邀请陈珪之子陈登去冀州为官,被陈珪拒绝了。
第四天,高顺受邀去曹家做客;曹豹欲把其女嫁给高顺为平妻,被高顺拒绝了。
陈家只求自保于徐州;曹豹却有更大的野心,若是曹家靠上高顺这棵大树,曹家将不再局限于徐州,必将飞黄腾达。
第五天,高顺已基本了解清楚徐州的情况,与陶谦进行了一次详细的会谈,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陶谦现在有了依靠,可不是当初仅仅将他们驱逐这么简单,他更想收编那些骑兵为己所用。
高顺首先问道:“陶先生,徐州还有什么困难?”
陶谦正盼着高顺如此问,便说道:“老夫受朝廷之令,派部将徐盛和客军刘备驱逐广陵郡太守张超,没想到刘备狼子野心,说服了徐盛,霸占了广陵郡,割据一方,是可忍孰不可忍?若是其他郡县效仿,如之奈何?必须挫败他们的阴谋,以儆效尤。”
高顺明白陶谦的意图,便说道:“哈哈,陶先生不要操之过急,只需坚守下邳城,便保徐州无虞;刘备与徐盛不会反击袁术,而刘表也不会动用大军,等袁术稳定下来,肯定会找刘备报仇,到时候他们抵挡不住,肯定会前来投降。”
陶谦见高顺揣着明白装糊涂,便直接问道:“镇远,那时间太漫长了,迟则生变,如何才能驱逐刘备,安全收编他的骑兵呢?”
他可是对刘备和公孙瓒的骑兵非常眼热,若是有了这些骑兵,徐州的军事实力必将再上一个台阶。
高顺想了一下后道:“若是只驱逐刘备,收编他的骑兵,倒是很容易,就怕引起公孙瓒的敌意,事情反而不美,务必想个万全之策。”
陶谦就是因为没有万全之策才求助高顺,便说道:“哈哈,老夫知道镇远智谋超群,那就劳驾镇远想办法了。”
高顺仔细思索一下道:“先生,刘备仅有几千骑兵,非常容易收编,而公孙瓒有近两万军队,实力强大,难以收编,若是将其调离,也就威胁不到徐州的利益了。”
陶谦心中大喜,忙说道:“镇远,快说说,如何做?”
高顺道:“先生,此事简单,可分两步走,第一,派人联络袁术,承认他对扬州的管辖权,徐州愿意与其和睦相处,条件是共同消灭徐州叛贼徐盛和刘备,收复广陵郡,想必袁术会同意的。”
陶谦不解的问道:“镇远,老夫与荆州刘景升有协议,共同对付袁术,瓜分扬州北部两郡,此举背信弃义,乃为不义,且也不符合远交近攻之策。”
高顺笑道:“哈哈,先生,只有交好袁术,他才好放心的全力进攻荆州,先生既收回广陵郡,得到几千匹战马,又能免除徐州的战火,何乐而不为之?再说了,若是刘表与袁术发生大战,刘表又怎么会计较徐州的小过失呢?他肯定不会因小失大。”
高顺可是记得,孙坚便是死于讨伐荆州的战争之中,若是让袁术与荆州结下死仇,徐州的安全性便会大增。
陶谦仔细思索一阵,感觉高顺的办法非常不错,战乱时代,利益为先,便点头同意了这个建议,又反问道:“那如何对待公孙瓒呢?若是收编刘备的骑兵,公孙瓒肯定会起异心,绝不能让其继续留在沛县,威胁到徐州的安全。”
高顺笑道:“哈哈,陶先生,此事更加简单,只需派使者前往京城,建议朝廷任命公孙瓒为豫州牧,我等只需坐看好戏上演便是。”
陶谦大惊,冠军侯就是厉害,让他烦恼这么久的难题,高顺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解决了。
豫州几大军阀实力强大,董卓正派大军与之对峙;若是朝廷任命公孙瓒为豫州牧,肯定会让他们自相残杀,他可坐收渔利。
而公孙瓒没有地盘,正好有借口朝廷的命令,名正言顺的抢夺地盘。
豫州现在的几位军阀,肯定不希望外部势力的介入,一定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豫州内战不可避免。
此举既把公孙瓒调离了,消除了对徐州的威胁,还实实在在的交好了公孙瓒,让他欠下一次人情。
高顺这是一石多鸟之计,令陶谦佩服。
借助敌对势力的力量来消灭敌对势力,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即便公孙瓒和董卓心里明白,他们也会采纳高顺的建议。
幸亏交好了高顺,陶谦内心庆幸不已,否则,与高顺为敌,怎么被算计死的都不知道。
uu47110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87章刘备的选择
(全本小说网,。)
一 陶谦对高顺的计谋大加赞赏,如此两策,必保徐州无虞。
第二天,在送走高顺后,便立即召集他们的幕僚,进行详细的安排。
众人对刘备非常反感,当初好心收留他们,现在竟然做出如此无耻之事,皆非常支持陶谦的决定,定要将刘备和徐盛碎尸万段。
还是治中从事王朗出马,亲去寿春拜见袁术。
王朗本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郡郯城县今山东临沂市郯城西北人,为经学世家,望族之后;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为其服丧,后来被举孝廉,但王朗不应命;徐州刺史陶谦又举其为茂才,拜治中从事。
琅琊王氏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最显赫的士族,尤其晋代琅琊王氏势力甚至超越司马皇室,世人称“王与马,共天下”,而王朗就是这一成就的奠基人之一。
值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