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咱们当成自己人。”
吕布心里憋屈,却不好表露出来,便说道:“不管如何,现在的日子,已经比在临河城的时候强多了,富庶的中原地区,不是边郡能比的。”
成廉感慨道:“真不若在临河城的时候过的自由、舒心。”
魏续也有同感。
上个月,审配来洛阳的时候,捎来了张杨的书信,现在张杨已是中郎将的军职,手下有一万强壮的骑兵,让魏续和成廉羡慕不已。
吕布表面上很得太师看重,日常赏赐不少,可是董太师只拿他当护卫看待,根本不给他单独带兵出战的机会,他们这些手下,更没有任何立功的机会。
所以,即便魏续对颖川郡太守之位不感兴趣,为了手下的这些人,他也必须接受,且要干好,否则以后更没有机会。
又协商一阵,吕布决定让魏续带领五千骑兵和五千步兵前去上任,剩余官兵,每半年轮换一次,皆有劫掠的机会。
成廉留在洛阳,帮助吕布管理剩余的官兵。
吕布承诺魏续,若是机会合适,他也会去颖川郡帮忙,并希望魏续到任后,要小心谨慎,先劫掠城池周边的百姓,不要进攻那些防守严密的城池,待有一定的资财后,可招募官兵,加强实力。
魏续欣然应允,在乱世,只有军队才能让他们感觉踏实,只有强大的军队在手,他们才有利用价值。
手底下的士兵却不会看的太长远,能有机会劫掠,便是发财的机会。
魏续很高兴的带领军队启程,前往颖川郡上任。
此时,为了劫掠方便,校尉张济驻守广成关,可经梁县,沿汝水,劫掠颖川郡;校尉樊稠驻守轘辕关,进入颍川郡后可沿颖水两岸劫掠。
轘辕关为洛阳通往许、陈的捷径要冲,关处于鄂岭坂,在太室山和少室山之间,道路险隘,有弯道十二,回环盘旋,将去复还,故称轘辕关。
颖川郡已被张济和樊稠劫掠的不成样子了。
看到这种破败的局面,魏续不敢过去前行,更不敢去郡治颍阴城上任,便把郡治设在紧靠轘辕关的阳城,并派兵接管紧靠河南尹的轮氏县;至于其它地方,暂时魏续是不敢去的,按照吕布的吩咐,小心谨慎,先派出斥候,沿颖水探查情况,待掌握颍川郡的详细情况后再做打算。
而胡轸更是小心翼翼,连陈留郡都没敢进入,只是暂住河南尹的中牟县,即便如此,还要求中郎将郭汜派人驻守荥阳,好对他随时进行支援,不至于后路被切断。
魏续却没有胡轸这么好的待遇,他感到特别孤单无助,若是遇到危险,就近的西凉军肯定不会救援,若是回撤,驻守轘辕关的樊稠能否让他们通过关口都不好说。
魏续把他的想法写信告诉了吕布。
吕布又了解到了胡轸那边的情况,对比魏续这边的情况,心中非常恼火,于是,向董卓申请,他要去轘辕关驻扎,或者派他的人驻守轘辕关,作为魏续的接应。
对于这么重要的关隘,董卓岂能让外人掌控?且他也不希望对吕布失去控制,便直接拒绝了吕布的申请。
吕布越想越恼火,这印证了董太师乃是想削弱他吕布的实力,于是,与董卓之间便产生了间隙。
此后,吕布越想越感觉憋屈,当初在临河城的时候,他是何等的逍遥,被推荐入京,先是活的了皇帝陛下的赏识,后获得大将军的重视,担任河内郡太守,那也是非常风光、自由、逍遥,那会像现在,受这么多管制。
事情就怕对比,这一对比,吕布发现处在洛阳,太不符合他的性格了,怪不得冠军侯不愿意干涉朝廷事务,不愿意来京任职,还是在地方逍遥自在。
吕布心中憋屈,却无倾诉对象,以他的水平,根本无力解决当前的难题,只好每日借酒解愁,饮酒过后,更是憋屈、苦闷。
uu47110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69章董卓遇刺
(全本小说网,。)
关东联军解散,会盟失败,洛阳不再受到威胁。
最近朝廷安稳,没有人出来与董卓作对;冠军侯所辖几州和荆州、司隶地区局势稳定;魏续去颍川郡上任,使得吕布在洛阳的官兵数量减少一半。
董卓心情大好,感觉一切事情都在他的绝对控制之下。
这时却发生了一件令董卓意想不到的事情,使他非常恼火,性情大变。
伍孚,字德瑜。汝南吴房今河南遂平人,少有大节,为郡门下书佐,后大将军何进辟为东曹属,再迁侍中、河南尹、越骑校尉。
五月十七,由于董卓专权,残害忠良,伍孚决心亲手刺杀他;为了这一天,他筹划了很久,首先把家人迁移到冀州安置,其次,他一直隐忍负重,对董卓等人虚假逢迎,获得了董卓的信任。
于是,他身穿朝服内怀利刃去晋见董卓,两人热情交谈。
伍孚把事情办完,向董卓告辞;董卓起身送他到阁门口,亲切地用手抚摸着他的脊背,以示恩宠。
伍孚趁机抽出利刃向董卓刺去,没有击中;伍孚一手抓紧董卓的衣服,一手持匕首再次刺向董卓腹部。
董卓双手紧紧的抓住伍孚的手腕,双方争执不下。董卓一边挣扎、抵抗,一边大声呼救:“有刺客,快来人!”
附近护卫听到董卓的呼救,大惊,立即蜂拥而来,团团将伍孚围起,并将他制服,夺下他手中的匕首。
董卓被完好的救下,把他吓得却不轻,破口大骂道:“祖宗不血食的伍孚,你想造反呀!”
伍孚大声骂道:“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乱国篡主,罪盈恶大,今是吾死日,故来诛奸贼耳,恨不车裂汝于市朝以谢天下。”
董卓大怒,命人将伍孚乱刀砍死;伍孚临死前犹谩骂不休。
丁管击卓而死,伍孚杀贼而亡,两人并称丈夫,忠魂犹绕汉庭。
董卓遇刺之事传出,洛阳众大臣大惊,就怕董卓再次发疯,制造无端杀戮,于是杨彪、马日磾、王允、黄婉、士孙瑞、杨瓒等人皆上门拜访。
众人对董卓的示好,让董卓心情大好,没有仔细追究伍孚的刺杀行为,通过这件事情,使得洛阳内的士人向他低头,董卓感觉没亏,至少看出了这些士人对他的态度。
不过他此后躲进了原来何进的大将军府,加强护卫、防范,一般不再出门。
从董卓的种种倒行逆施中,王允早已敏锐地意识到他将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最大隐患,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遏制和除掉董卓。可是,董卓手中掌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党羽众多,而且董卓本人凶残毒辣,如果主动出击,只能是以卵击石。于是,王允表面上一味听任,甚至顺从董卓,让他放松对自己的戒备,实际上却在细心计划,周密布置。
王允不动声色,顺势归顺,尽量迎合,有时,王允不惜矫情曲意,偏违原则,来换取董卓的信任。
董卓见王允不但具有才识,而且对自己忠心耿耿,毫无二心,于是便把王允当作自己的心腹亲信,对王允不生丝毫疑心,而且提升王允为司徒,同时兼任尚书令;使得王允位高权重,无论朝政大小,都托付给王允处理。
在与董卓表面敷衍的同时,王允暗中积极组织和筹备反董卓的斗争,不过事情做的更加隐密,绝不能重蹈伍孚的覆辙。
董卓对王允的表现越来越满意。
马日磾,字翁叔,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此前一直被打压,此时,很得董卓信任,被任命为太尉,为董卓造势。
现在李儒专管军队和情报,出现刺杀事件,董卓没有追究,他却非常自责;现在董卓是凉州军的唯一统领,若是他出现意外,凉州诸军无人有魅力统管起来,必将会出现四分五裂的状况,很容易被关东军各个击破,各人的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于是,李儒对洛阳城的防御做出调整,加强对董卓和洛阳的防护;对各城门校尉、中尉、司隶校尉、执金吾等带兵将领,统统做了调整,全部换成可被信任的凉州人士或者三辅地区的人;洛阳守军全部换成战斗力极强,且忠心耿耿的凉州兵。
战斗力极强的“飞熊军”驻扎洛阳城内,不时巡逻;李傕更是住进太师府,时刻保护太师府的安全。
随后,一场血风腥雨般的杀戮在洛阳展开,凡是与关东叛军有联系的家族,皆尽被灭族,财产被充公;只要是身份遭到怀疑的,皆被抓捕、杀戮。
为了保障洛阳城的安全,连吕布的官兵都被调出洛阳城,再次回到洛阳东北的平县驻扎,吕布对此非常有意见,此举更加重了他与董卓之间的矛盾。
王允与吕布皆出自并州,把吕布的不如意,看在眼里,吕布成为他拉拢的目标。
这时,冠军侯召开辖区主管军事的人员会议的情报送到李儒手中,李儒立即去寻董卓商谈。
看完情报,董卓不安的问道:“文优对此有何看法?”
李儒想了一下道:“太师,按照冠军侯与士族不睦的现象判断,当初他承诺不插手朝廷事务,是为了让咱们与关东士族硬拼,相互消耗实力,可是现在关东联军解散,没有达到冠军侯的目的,他肯定不满意,此次召开军师会议,一定是商讨如何对付我们的。”
董卓对此早有疑虑,李儒一说,他心中更是感觉问题严重,若是冠军侯与关东士族一样不承认现在的朝廷,他将举步维艰,以他的实力,根本无力与冠军侯相抗衡,于是焦急的问道:“那该如何是好呢?”
李儒看着董卓紧张的脸说道:“太师毋忧,我们拥有这么多官兵,兵强马壮,战斗力极强,对冠军侯还有利用价值,相信冠军侯是聪明人,他肯定不会与我们立即血拼的,我们还有机会的。”
董卓急问道:“何以见得?”
“哈哈,太师,我们这么多军队,要是与冠军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