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荣的观点是先收编掉辽东乌桓,然后开发辽东诸郡,那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能安置大量的百姓,只要边郡的汉人数量占优势了,便能维护边郡的安宁;同时,可建立强大的水军,连接平州和青州。
田丰的策略是经营好现有地盘,积极吸纳人口,训练军队,坐观天下大势的变化。
程立的想法与沮授相似,直下关中,平定凉州,抢占益州,稳定徐州;然后与董卓联手,平定中原诸侯,再与董卓决战。
郭图和审配的观点是先抢关中,后战兖州、豫州,对洛阳实行合围之势。
戏志才和郭嘉也分别写了一份报告;只有贾诩保持沉默。
高顺仔细阅读一遍,对各人的态度了然于胸了,非常好,大事可期。
大家对大汉都有感情,可是都已无能为力,只能跟随高顺向前走;即便想帮扶大汉,待功成之日,要么高顺被逼登基,要么会让高顺落得韩信的下场,这是众人皆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高顺对众人的态度非常满意,即便是固执的沮授,他的心中也非常明白,天下大乱,不可逆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尽快结束乱世,还百姓一片安宁的生活,让乱世的破坏了降到最低。
综合众人的意见,高顺拿出了一个方案,先与马贵和李强进行沟通。
李强蛮横的说道:“主公,哪有那么麻烦?现在咱们怕谁?中原诸侯是联合不起来的,通过这次会盟就看出来了,他们心思不齐,各怀鬼胎;咱们只需拿下董卓便可。”
高顺笑道:“哈哈,这是因为董卓没有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只想通过会盟获得名望和好处;若是与咱们对战,可是生死之战,他们岂能不拼死出力?”
李强遗憾的说道:“哎,可惜了兖州和豫州那么多的百姓啊!”
马贵说道:“主公,我赞成志才的意见,用贸易逼迫董卓让出三辅地区,咱们便好平定凉州、占领益州,然后围困中原,不过现在咱们可以同时发展海军,为占领南方诸郡做准备,不能给袁术在南方发展的机会。”
高顺道:“好,先一步步来,明天咱们再与志才等人合计一个逼迫董卓的方案,争取从董卓手里和平取得三辅地区。”
马贵道:“是,主公!我还有一个方案,不若咱们出奇兵突袭洛阳,夺得皇帝,可以挟天子以令不臣。”
高顺心想,马贵的智力提高的太快了,连这样的计策都想的出来,不过,他内心已有想法,只是当前还不方便对外透露,便反驳道:“哈哈,若是不能围歼董卓全部人马,他的部下很快便发展成众多实力强大的诸侯,实力会远超现在各诸侯的综合实力,需要耗费更大的精力去平叛,得不偿失。”
马贵没有完全被说服,不过他没有与高顺辩解,高顺肯定有他的想法,他只需提点到便是尽职了。
李强不满的说道:“主公,众人的方法是好,可是养这么多兵马,没有战争,徒耗钱粮,不若先收拾平州或者去关外打猎也可以,否则,几年下来,非把我逼疯了不可。”
高顺笑道:“哈哈,这简单,若是志才能有好办法从董卓手里和平拿下三辅地区,为了让董卓安心,则会尽快对凉州开战。”
马贵道:“主公,最近传回来的情报显示,马腾与韩遂已联手造反,使得叛军的实力更加强大,董相国肯定不愿平叛,若是主公想接这个担子,估计相国会很爽快的同意。”
uu47110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66章郭嘉之策
(全本小说网,。)
高顺与李强和马贵商量完毕,又与戏志才和郭嘉等人协商。
众人先浏览一遍高顺制定的方案。
这次参加讨论的,还是上次参加会议的人员,戏志才、郭嘉、程立、田丰、沮授和贾诩等,高顺现在对他们已完全信任。
高顺着重交代,通过的这个方案要处于绝对保密状态,绝不许外传。
贾诩虽然没有拜高顺为主,高顺暂时也没有逼迫他,高顺相信,这位善于谋己的“毒士”,早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郭嘉抢先发言,这是他第一次在正式场合发言,建议道:“主公,嘉有异议,第一,必须留出两年的发展期,这两年内发展内政和基础建设,坐看天下变化,同时加强军队训练,稳定边郡,只有稳定好边郡,才能放心的抽调更多兵力南下中原,否则到时候内外受困,两线作战,于主公大业不利;而这段时间,中原地区的诸多势力将会被整合,小势力被大势力收编,减少了南下时的麻烦。”
现在辖区内,东有乌桓人未灭,中部有黑山军未除,西部还在与羌人作战,若是稳定好内部之事,则可调动更多的军队用于争霸中原,而不担心后方不稳。
只是他们不知道,现在的黑山军,已全部是高顺势力的人,成为高顺手中的一把利刃,可协助高顺完成他不方便出面的任务。
这个建议与田丰的意见不谋而合,坐观天下变化。
程立非常支持这个意见,这样的话,到时候他也可带兵南下,建立更大的战功,而不是固守边郡。
只有沮授有些不满。
高顺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主公,嘉建议对董相国要循序渐进的施加压力,现在只可派使者前去通知,通知并州、幽州和青州停止向朝廷缴纳税赋之事,下半年再次派使者通知他,冀州也无力缴纳税赋,估计到时候,荆州也会停止缴纳税赋;司隶地区的税赋是无法养活这么多军队的,董相国到时候只能依赖劫掠和与主公的贸易才能生存,所以,到明年或者后年再以贸易之事逼迫董相国交出三辅地区,那时候,董相国内有钱粮压力,外有诸侯和凉州叛军的压力,从董相国处索取三辅地区的难度会降低许多,甚至董相国也会为了脱手凉州乱局而急于与主公达成协议;为此,这段时间,可暗中对凉州叛军进行扶持,避免他们交好董相国,并让他们制造更多的麻烦。”
高顺感觉郭嘉的办法比他的方案要好一些,既获得了好处,又不过于逼迫董卓,让他一直怀有希望,这样双方关系不至于发展成为敌对关系,董卓可放心的与诸侯相争了,于是说道:“哈哈,建议很好,看来奉孝用心了,还有什么建议,继续说。”
众人对郭嘉的建议皆持赞同的态度,并暗叹,主公真是太厉害了,所招募的年轻人皆不同凡响。
程立手抚长须,面带笑容的看着郭嘉,非常赞同他的观点;对于高顺启用年轻人,重用年轻人的做法,程立非常支持,他也是受益者;现在程立志得意满,对当初爽快的投向高顺而感到庆幸不已,让他感到高兴的是,连儿子都成为一州之牧,统帅几万兵马,实力不弱于他,这对做父亲的人来说,是最欣慰的事情,当然,这也仅仅是高顺对儿子程武的看重和锻炼。
郭嘉又接着说道:“主公,计划虽是两年,但是我们不能懈怠,务必把整顿边郡的时间缩短,因为嘉感觉,朝廷随时有变;诸位想一下,董相国先行废立之事,后毒杀少帝和太后,后宫,专断朝堂,弑杀大臣,又劫掠四方,天怒人怨,天下有志者岂能容他?说不定哪日便身遭不测;而诸位应该注意到,董相国的势力,是依靠相国的个人威势在维持,若是相国身死,谁能有足够的威势来继续统领他的军队?必然会导致四分五裂,实力大损,主公便可择机南下中原了。”
对董卓的未来结局,高顺早有判断,只是那是根据前世的记忆获得的,不似郭嘉根据现状推断出的,心中暗叹,郭嘉不亏为鬼才,便赞道:“哈哈,奉孝之才不下良、平,若是董卓性情不改,身首异处之结局便会不日而至,我等宜早做筹划,还是由志才和奉孝负责吧。”
“是,主公。”戏志才和郭嘉接下了这个重任。
对于这个判断,有人持支持态度;有人则认为是无稽之谈,董卓有武艺高强的吕布作为护卫,且其强大的亲卫左右不离,岂容他人近身?由于高顺支持郭嘉的观点,其他人便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贾诩也好奇的睁开眼,看着眼前这位未及弱冠的少年,竟然做出如此惊世骇俗的判断,让他大惊,更震惊于高顺对如此年轻的两人是如此的信任。
对于郭嘉能获得高顺的赞赏,戏志才也非常高兴,毕竟他们早在颖川郡的时候就相熟,且是一起被高顺掠来的,他们的关系无比密切。
随后,众人又讨论建设水师之事,建设强大的水师,连接青州、平州,并加强同幽州和冀州的联系,把控黄河,联通并州、司隶、兖州以及与青州和冀州的联系,建设港口、码头和渡口等。
为加强平州牧孙成的实力,高顺决定把广阳郡太守程普任命中郎将,从程立手下调中郎将韩当,各带兵马,前去支援平州孙成,务必在两年内收编辽东乌桓,稳定辽东诸郡。
加强建设辽东郡沓氐县后世的大连作为联通平州的港口,加快从青州移民。
沮授暂时事情较少,在加强练兵的同时,着重支援雍州牧程武,尽快平定、建设安北郡,作为前往河西四郡的支撑点,尽快接管河西四郡,稳定河西四郡,对凉州形成包围之势。
戏志才感觉青州要支援徐州,并面对形势复杂的豫州和兖州,建议高顺派郭图前往青州,担任军师或者别驾。
高顺采纳这个建议,便任命了一位高级文官担任冀州别驾,派郭图为房良的军师,协助掌管军队;同时任命徐荣兼任平州牧孙成的军师。
郭图和徐荣皆非常高兴,这是主公对他们的信任。
为了安抚沮授,高顺派沮授的儿子沮鹄担任田丰的参军,接受锻炼和学习。
最好,高顺又安排审配与戏志才仔细协商一下出使洛阳的方略,尽快前往洛阳;安排徐荣与戏志才和程立拿出稳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