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刘宏薨,何进掌权,宦官权势不再,王允投到大将军门下接受庇护,才敢继续出面为官。
前将军董卓接到圣旨,带领三千骑兵入京;东郡太守桥瑁,使武猛都尉丁原、魏郡太守公孙瓒等人被要求带领本部人马入京。
大将军府掾王匡也被要求,他直属的强弩手也要做好准备。
至此,袁家势力如日中天,达到一个非常高的地位,太傅袁隗与大将军共参录尚书事,执掌朝政,袁术为虎贲中郎将,现在袁绍又成为司隶校尉,位高权重。
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火光照得城里通红,造成几千平民百姓的伤亡,制造出很大的声势,都说要诛杀宦官。
何太后护子心切,就是不同意何进诛杀宦官。
何苗也极力反对,便对何进说道:“开始我们一路从南阳来,都因贫贱,依靠宫中获得贵富。国家的事,也不容易!倒了的水不可收回的,应当好好考虑,应与宫中保持友好。”
众人皆尽反对,何进的意思又狐疑起来。
箭已上弦,不得不发;何进数次变化,令袁家大为震怒,决定铤而走险,逼大将军动手。12
uu47110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42章何进毙命
(全本小说网,。)
太傅袁隗的策略很简单,就是纵容大将军何进和宦官死斗,他好坐收渔利,这时,岂能允许大将军退缩?否则袁家必受其害。
于是让袁绍恐吓大将军的同时,派洛阳方略武吏监视宦官,使董卓等驰驱驿上,准备进兵平乐观。
大将军和太傅联合调外臣带兵入京的消息传开,宦官当然也不能坐地等死。
他们首先是继续贿赂何苗、舞阳君等,让他们继续游说何太后,给何进施加压力。
其次,派人暗中出京,联络广年侯和冠军侯,广平侯的距离太远,不方便行动。
广年侯的答复是他作为皇亲外臣,不敢插手京城事务,让宦官们非常失望;高顺明确表示,他不会插手皇家事务,此乃非臣子所为,不过若是他们能进入其所辖地盘,定会保护他们的安全。
高顺的答复让他们多少有些安慰,张让等人开始秘密安排后事,家人、财物等开始向幽州、并州和青州转移。
最后,积极争取近在咫尺的带兵外臣的支持。
离洛阳最近的军队,一是河东郡的周飞,他是帝婿,绝对会保护皇家利益;另外一位实力强大的武将,便是河东郡太守吕布。
吕布原来效忠皇帝刘宏,现在失去靠山,正不知如何是好。
今世的吕布,成为一方的势力,且实力非常强大,重要的是他的位置更加重要,离京城洛阳仅有一步之遥。
大将军何进不计前嫌,派人前来拉拢,袁家对拉拢吕布更是不遗馀力,宦官当然也不会放弃对吕布的拉拢,现在他简直成为左右朝廷局势的关键人物。
吕布也不傻,他所处的河内郡,看似对京城有很大的威胁,不过却四面被围,西和北部乃广年侯周飞,南部为京城洛阳,东部为冀州,东南部为兖州,若是没有靠山,他将四面皆敌。
且他没有高顺那样雄厚的财力,必须有靠山的支持,他才能养兵,否则,单凭一郡之力,这些兵至少要遣散一半;若是那样的话,他的实力受损,肯定会被外人轻松兼并。
吕布也在极力思索,士族不可靠,即便投入士族的怀抱,也不会得到重视;宦官已成众矢之的,更不能合作;只能与大将军抛弃前嫌。
于是,高顺同意了大将军的拉拢,被大将军任命为执金吾;王匡又被任命为河东郡太守。
吕布带领本部骑兵和部分步兵返回洛阳,只留下原来王匡的军队留守;大将军何进要求他的军队暂时驻扎在城北的平县,方便调遣。
张济、魏续和成廉也被吕布从三关调回。
吕布留魏续留守平县,他自带两千骑兵入京,上任执金吾,负责京城治安。
不管是大将军还是士族,对吕布调回三关守将和原辖骑兵,皆持支持态度;这样的话何进收回对三关的管辖权;对袁家而言,减少了对董卓部队的不利行为,同时方便了与荆州、豫州的联系。
至此,吕布成为洛阳城外实力最强大的一支军队;因他是西园八校尉出身,现在驻扎京城外,并没有引起京人的不满。
吕布被何进拉拢,袁家非常愤怒,这位北方蛮汉子的到来,彻底打乱了袁家的布局,在吕布调回三关守将后,立即出策,让董卓派人联络张济,通过张济的关系交好吕布,离间吕布与大将军的关系,能拉拢为己用最好,否则宁愿除去。
同时,袁家加紧秘密联络魏郡太守公孙瓒,可是公孙瓒接旨后根本没有带兵入京的想法,只与大将军与袁家敷衍,并讨要好处,令袁家非常失望。
这时,武猛都尉丁原才引起袁家的重视,驻守孟津的丁原,有三千骑兵,五千步兵,也算是一股不小的实力了;袁家四世三公,名声在外,丁原对袁家的示好,立即响应。
袁家立即出手,帮助丁原兼任北军中侯,以监管五营;丁原乃何进的人,何进欣然同意。
丁原职权扩大,对袁家感激不尽。
作为朝廷常备军的北军,加上丁原直辖部队,实力在执金吾之上。
董卓接到袁家的命令,心中大喜,并利用袁家的关系,伪造圣旨,调派中郎将段煨驻守弘农郡华阴县,女婿牛辅抢占函谷关,打通洛阳与关中门户。
随着到达洛阳外的军队越来越多,宦官为争取时间,方便搬家和转移财物,开始向大将军服软,诸常侍、小黄门等都去何进那里请罪,听何进怎么处置。
何进对他们说:“天下纷纷扰扰,正是诸君为害啊!如今董卓很快就要到了,诸君为什么不早日各就国呢?”
袁绍劝何进就在这时处决他们,一而再,再而三,何进不许。
大将军和宦官的行为,让袁家极为生气;太傅袁隗让袁绍写信告各州郡,假传何进的意旨,使逮捕宦官亲属。
现在大将军掌握朝廷大权,各地太守不敢违背,且这也是一个既能发财,又能扬名的好机会,于是立即行动起来。
消息传来,宦官们非常恐惧。
张让的子妇儿媳妇是何太后的妹妹,张让向子妇叩头说:“老臣得罪,应该与新妇都归私门。思累世受恩,现在要远离宫殿,恋恋难舍,请再一次进宫,能够暂时看望太后、皇上颜色,然后回去,死也无遗憾了。”
子妇向舞阳君求情。随后,舞阳君告诉了何太后,于是何太后诏命各常侍都复进宫。
八月,大将军何进入长乐宫,请求何太后同意,尽诛杀诸常侍以下的宦官,并选三署郎进宫,看守宦宫的住房。
诸宦官互相转告说:“昔日,大将军托病不居丧,不送葬,现在忽然到宫中来,想干什么呢?从前窦氏事竟再起吗?”张让等又派人窃听,完全听了何进所说的话,于是带领常侍段珪,毕岚等几十人,拿着兵器悄悄地自侧门进,埋伏宫中。等到何进出来,便假称太后诏召进。
何进入坐禁闼,张让等责问何进说:“天下大乱,也不仅仅是我辈的罪。先帝曾经与太后不和,几乎把太后废了,我们哭泣解救,各人拿出家财千万作为礼物,和悦先帝之意,只想依托你何氏的门户而已。现在居然要杀灭我们的种族,太过分了吧?您说宫中肮脏,公卿以下忠诚廉洁的是谁呢?”
何进无言以对。
于是尚方监渠穆拔剑斩何进于嘉德殿前。
张让、段珪等矫诏,用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附,少府许相为河南尹。尚书得诏板,怀疑有假,说:“请大将军出来共同商议。
中黄门把何进的脑袋掷给尚书,说:“何进谋反,已经杀掉了。”
何进已死,宦官谋反,袁家得知消息,极为振奋,袁家崛起,就在当时。12
uu47110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43章吕布杀丁原
(全本小说网,。)
太傅袁隗得知大将军何进被杀,心中大喜,他的目的就是让大将军和宦官死斗,他在背后坐收渔利,现在这种结局,正是他希望看到的,立即找袁术和袁绍前来安排善后事务。
此前,一直没有让袁术出面,是因为袁术是嫡长子,出于对他的保护,现在是立功的时刻,必须让袁术出面,好让袁术立下灭杀宦官的大功,确立袁家在士人中的崇高威望。
虎贲中郎将袁术与何进部将吴匡等斫宫门而入,又纵火烧南宫宫门。
司隶校尉袁绍亦引兵入宫,杀宦官赵忠等人。
张让、段珪等人非常恐惧,见宫内已乱,便劫持少帝,太后及陈留王刘协仓皇逃出皇宫。
袁绍等关闭宫门,大杀宦官,死者二千余人;东汉以来猖獗近百年的宦官集团遂告复灭。
张让、段珪劫持少帝等逃至小平津古津渡名。在今河南孟津东北,为古代黄河重要渡口,在河南中部掾闵贡逼迫下,投水自尽。少帝出逃时,随行的只有数十人,后尚书卢植等连夜逐萤光南行,欲返还洛阳皇宫。后得百姓车马,才得乘骑南还,一路不断有公卿前来护驾。至天明,刚刚到达洛阳的董卓闻讯前来迎接,于是少帝平安回宫,皇宫之内的一场大乱方告结束。
此时,董卓在京实力并不强,还没引起袁家等朝廷重臣的重视;董卓一面急令调牛辅等人入京,一面联络张济,加紧收买吕布,同时开始着力收编何进和何苗的旧部。
董卓之弟董旻时任奉车都尉,此前与何进部将吴匡等人联合攻杀了车骑将军何苗。
车骑将军何苗已死,旧部失去指挥和靠山,群龙无首,且很容易遭到其它部队所攻击,为将来考虑,在董卓武力胁迫下,何苗部曲很轻易的便被董卓收买,随之被收编,使得董卓的实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