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大林刚愎自用的个性,使他无法接受任何逆耳的属下建议,加上他对于互不侵犯条约的盲目信心,在1941年初,他越来越高估苏联的实力。
在1941年春季,斯大林的情报机关,不断的发出德国即将展开侵略的警告,但都没有被斯大林重视。
尽管斯大林和其幕僚也意识到受到德军攻击的可能性挺大,但由于斯大林对于红军实力的迷信,苏联决定避免挑衅希特勒。
这一连串的错误,造成的后果是开战时,苏联边界的部队都没有进入警戒状态,甚至在遭受攻击时,也必须先向高层请求许可后,才准许反击
虽然苏联在4月10日,开始实行局部的警戒,但这在德军攻击展开时,根本没有发挥作用。斯大林也拒绝彻底动员军队。
在当时,41的红军基地,集中于接近边界不到200公里的地方,依据红军的指令,燃料、装备、火车等等也大量被囤积在那里。然而,由于红军在战术理论上进行的草率更动,这些部队的战力被大为减弱。
原本,苏联在1938年开始采用的战术是:以标准的线状防守战线紧连其他国家,步兵部队会在防线上,堀壕架构坚强的防御工事,而坦克则会配合步兵行动以提供支援。但是,1940年法国战役的结果引起极大震撼,当时在世界上规模排名第二的法国陆军第一为红军,在不到6周内,便被德军彻底击败。
苏联对此德军闪电战打败法国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但分析的资料并不全面,分析结果认为:“法国的崩溃,是因为过度依靠战线防守,而缺乏装甲部队支援所造成的。”
苏联决定不再重蹈覆辙,遂取消了堀壕防守的战术,改用将步兵部队集中为大规模机动队伍的战术。
所有的苏军坦克,都被集中至31个庞大的机械化军团,宣称这样一来,每个军团都会比德军的装甲军大。不过直到战争爆发,很少有苏联军团达成这种规模。
苏联所预测的情况是:一旦德国发起攻击,德军先锋的装甲部队,便会被机械化军团所切断和歼灭,接着机械化军团会和步兵部队一同歼灭剩余的德军步兵
然而,苏联方面的一切的预想,只能是预想。
在德军大举入侵苏联时,得到了验证。
德军在1941年6月22日,突袭苏联,带给苏联红军的最大震撼,并非是突袭的时间,而是同时进攻苏联领土的德军数量之多和配合之紧密。
约有320万人的德军地面部队,投入了西线的攻势,伴随的还有数十万的罗马尼亚、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意大利的协同部队,芬兰军队则从北边发动攻势cc290720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768章 德侵苏联闪电推进
(全本小说网,。)
ps:本人签约新书护花医武高手求读者们去支持,帮忙收藏。点击作者其它作品可找到。很爽的哟,你懂得。
第767章德侵苏联闪电推进
华胜利率领东北抗联独立旅南征军在蛟河县城休整,与退守在新站的两个日军大队和两个团的伪军共五千余知,相隔二十余华里进行着对峙。
在新站的日军和伪军,由于围攻蛟河县城后的惨败,他们也不敢再轻易地进犯华胜利所部驻守的蛟河县城。
而华胜利所部在蛟河县城外的大战后,虽然取得胜利,但是东北抗联独立旅南征军的士兵们也损失得也很惨重。这样一来,使得华胜利只能等待从后方调来的两千人的东北抗联独立旅的官兵到达后,才能对新站的敌人进行围歼。
这几日,华胜利命令官兵们对蛟河县城进行严防,防止敌人的再次进犯,一方面不断地让白君萍向后方发电,询问东北抗联独立旅南征军的后援部队的行程。
同时,华胜利也关心着苏联遭受到德军大举进行这个世界轰动的大事件。
华胜利关心苏联被德国的入侵,一方面是从他是一名党员本身的角度,也应该关心苏联的布尔什维克;但是更主要的是,华胜利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华胜利明白,在苏联没有被德国进攻之前,东北的日军是对苏联有所顾及的。即使苏联之前一直没有正式出兵干涉日军的侵华,但是数百万的苏军在北方,这使得侵华的小鬼子们都是心中害怕,他们时刻担心着苏联出兵入华,打日军。而现在,德军大举地进攻苏联后,这使得侵华日军的后患没有了。
华胜利分析,日军在以后很长几年内,一定会一方面对于所守的半壁江山进行猛攻狠打结,日军以期望早日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侵华战事。另一方面,贪得无厌的法西斯主义日军也一定会将矛头指向南,即中国以南的诸个小国及太平洋,那一来,一方面可以满足日ben国的侵略扩张的野心,也能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资、奴役的人口、资源等等的实惠,更主要的是,将中国以南的各小国甚至太平洋占领成了日军的地盘后,对于现在坚持抗战的中国来说,那将是又一记致命的重拳
华胜利关心着苏联红军抵御德军入侵的战场,并想法设法让白君萍从各方面了解战事的情况。
其实,只是在日军占领下,扶持的傀儡政权伪满国内,德军入侵苏联的消息尚处于对鼓民百姓封锁的地步,而在西北的国统区甚至在八路军的根据地内,德军入侵苏联后的大体战事,及德军侵略推进到了苏联国内的哪些地方,大体上都不是秘密了
1941年6月22日拂晓3点45分,纳粹德国背信弃义,动用近
190个师、3500辆坦克、5000多架飞机,并携带着几个在从波罗地海到黑海的1800公里长的战线上,向苏联大举进攻。
纳粹德国撕毁与前苏联定下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大举进攻前苏联。按照希特勒的部署,德军分三路进攻。
北路直指十月革命的发祥地列宁格勒;
中路的目标是苏联首都莫斯科;
南路则扑向盛产粮食、煤炭和石油的基辅、哈尔科夫和顿巴斯三地。
华胜利得知的情况是,在德军大举入侵苏联的战争初期,苏联严重失利。
德军写苏军国境阵地上的力量对比是:
德国用于进犯苏联的兵力为:181个满员师每个师1400016000人,合计550万人;火炮47260门;坦克3710辆;飞机4950架
苏军应对进犯的五个边境军区的兵力为:170个师每个师均缺员,仅有50008000人,合计290万人;火炮34700门;坦克1800辆;飞机1540架。
德军兵力是苏军的一点八倍;火炮为苏军的一点二五倍;坦克为苏军的一点五倍;飞机为苏军的三点二倍。
不仅如此,德军一方是磨刀霍霍,杀气腾腾,志在必得;苏联一方则是高枕无忧,戒备不足,几乎是坐以待毙。
战争开始后的18天内,德军往东推进了450至600公里,占领了大片苏联领土,里面有装满燃料、粮食、弹药等物资的200个仓库。
苏军有28个师全军覆没,还有72个师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官兵,损失惨重。
由于苏联军队执行任何情况下均须坚守阵地的命令,开战后仅半年,苏军被俘人数即达490万,约占整个战争期间被俘人数540万的90。
德军入侵苏联后不久,德军占领的苏联领土相当于法国领土的两倍。
在经历了短暂的心理震荡之后,苏联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
6月30日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掌握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指挥权;之后不久,成立了以斯大林为最高统帅的武装部队
最高统帅部。在苏联和政府的领导下,苏联军民奋起抵抗法西斯的侵略
在北方,德军依仗优势兵力,开始对列宁格勒展开猛烈的围攻。
但是,无论是封锁、饥饿、炮击还是轰炸,都无法使列宁格勒人屈服。
华胜利根据后世的记忆,列宁格勒保卫战应该是坚持了900多天,以德军损失30万兵力、狼狈逃窜而宣告结束。
现在,德军在中路,与苏军在通往莫斯科的要冲斯摩梭斯克会战。
虽然,斯摩梭斯克于一个多月后失陷,但德军却丧失了25万人,从而为苏军在莫斯科方面组织防御和准备战略预备队赢得了时间。
在南方,79月的基辅保卫战和810月的敖得萨保卫战,消耗了德军大量的有生力量。
希特勒在苏军的沉重打击下,只得把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
希特勒认为,攻占莫斯科就能瓦解苏联军民的斗志,取得对苏战争的完全胜利。
10月2日,德军出动35个师的兵力,对莫斯科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进攻。
苏军在斯大林的指挥下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不断进行猛烈的反击,消耗敌人有生力量。到10月底,德军已疲惫不堪。
11月中旬,德军又以51个师的兵力,向莫斯科大举进攻。
12月1日,德军发动总攻,遭到了苏军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
尽管德军侦察营已能望见克里姆林宫的尖顶,但德军的全线攻势还是被迫停顿。就在希特勒进退两难、一筹莫展之际,苏军以100个师的强大兵力发起反攻击。
经过40天激烈的战斗,德军向西溃退了150300公里,损失了50多万人。莫斯科保卫战大获全胜
但是,这也只不过是苏联对大举入侵的德军暂时性胜利。一来,这次保卫战的成功,并没有使入侵的德军退出苏联的国境,更没有达到歼灭德军主力的目的。
只不过是,德军与苏军双方,打得胶着后的对峙阶段将来到了
华胜利知道,德军大举入侵苏联这一场大战需要打几年,最终还是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打败了德军,并且在一九四五年时反攻了柏林
现在,唯一让华胜利感觉到很受牵连的事情,就是德苏开战后,原本东北抗联独立旅准备在从苏联购买武器弹药一事,多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