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没完,飞机继续前飞,对集结着的队伍疯狂扫射。前面的几架飞机拉升,后面的几架又俯冲下来。
今村胜治蒙了,中国哪来这么多飞机?怎么办?只能下令全体卧倒,散开。
飞机从俯冲到拉升,撒下一路弹雨,在弹雨中仿佛一切都被摧毁了。
今村胜治也差一点被弹雨击中,他只能跳到一个弹坑中,躲避。
飞机几轮扫射下来,今村支队上千士兵死伤。一心只想着进攻,却没想着防护,被飞机一通扫射,伤亡不惨重才怪呢!今村胜治看着尸横遍地日军,好想放声大哭。幸好飞机最终还是飞走了,今村胜治少将果断下令,撤退。
今村胜治清楚,他的支队已经没有能力再发动攻势行动了。
今村胜治钻进铁甲车,给第六师团司令官稻叶四郎打电话,报告被中国空军偷袭,导致伤亡惨重消息。
稻叶四郎中将却在电话中用哭声狂叫:“赶紧撤退?撤退?我们重炮联队遭到中国空军轰炸,所有重炮全都被摧毁了。”
“啊!”今村胜治少将听到重炮全都被摧毁消息,震惊得差一点一头栽倒。“完了”今村胜治少将脱口叫喊出声。
张昊与一营长赵大志通电话,赵大志说了情况后,重重叹气说:“可惜了,队伍分散在阵地上,没法快速集中,要不然对日军发动一次突然进攻行动,肯定会扩大战果。”
张昊点头说:“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日军退却我们就是胜利。赶紧把伤亡和阵地损坏情况报告参谋部,我要了解独立团整体情况。”
赵大志大声说:“是!”
在参谋部统计伤亡与阵地损坏情况时,苏联上校走过来和张昊拥抱,大笑说:“日军重炮基地根本没有防护,被飞机一通轰炸,几十门重炮全都被摧毁了,空军胜利完成了任务,已全部返回基地。”
张昊听到日军重炮基地被彻底摧毁消息,感觉一直压在心头的巨石被卸下。张昊好开心,和苏联上校再次拥抱,大笑说:“太感谢了,等有空,一定请你喝酒。”
苏联上校笑说:“帮助你们守住武汉,也是我们苏联的心愿,我希望你们能够打败日军。”
张昊点头说:“可惜你们的空军不能一直帮我们。”
苏联上校叹气说:“我们的飞机比日军少,日军空军一直在寻找我们的飞机,妄图把我们的飞机全体摧毁了。有的时候,我们的空军和日本空军得打游击战,能够不硬碰硬就尽量不硬碰硬。长江南侧,战事非常紧急,日军波田支队已靠近了武汉,我们的空军得支援薛岳将军和日军作战。”
张昊点头,叹气说:“弄不好,日军飞机马上就会轰炸我阵地,我这仗打得很苦啊!”
张昊的话才说完,远处就传来爆炸声,有战士前来报告,日军飞机开始轰炸了。
第119章 第六师团遭受重创
张昊看着董壮飞参谋长交来的战损汇总报告,眉头紧紧皱上。
三分之一工事被日军炸毁,战士牺牲600人,轻伤504人,重伤478人,迫击炮弹还剩一半。
轻伤员经简单治疗包扎可以继续战斗,重伤员必须立即送往战区医院。
张开主持召开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李康时副团长、董壮飞参谋长、苏联上校和王冰。
张昊说:“我去找周老帮忙,让他组织民工把重伤员送往战区医院。李团长前往一线查看情况,指导队伍修复工事。董参谋长通知各营把重伤员送到团部,并与战区联系接收重伤员事宜。上校先生和王冰由我警卫排护送,立即返回武汉。”
王冰大声说:“我不走,我要留下来陪你。”
张昊摇头说:“你也有任务,仗还有得打呢!伤亡还会增加,我需要人员补充,你返回重庆,替我搞来补充兵员。”
王冰看着张昊的眼睛,泪水哗哗流淌,小声说:“你一定要活着。”
张昊说:“日军重炮已被摧毁,日军飞机并不会天天来轰炸,独立团还有两千六百人左右能够打仗,再坚守十天没有问题。我会及时与战区和第四兵团联系,在合适的时候,我也会撤走,我不会在这里死扛到底的。”
王冰点头说:“好的,我回成都去征兵,我对家乡的兵最放心。”
大地主周老家,张昊对周老和保长说:“我们独立团战士还需要打仗,我抽不出人手,我只能请你们帮忙,把五百多位重伤员送往浠水一线。路很远,需要连夜送。”
保长说:“周老前几天就跟我们说了,我们做了五六百副担架,这事就交给我们吧!我们来负责运送伤员。”
张昊对周老说:“假如可以,我还想请乡亲们为队伍做饭,日军飞机轰炸太厉害,阵地上不适合做饭。”
周老点头说:“这事交给我吧!我来安排人烧饭,蒸馒头,包棕子,做饼,送上去。”
张昊的眼眶湿润,小声说:“那就辛苦你们,感激的话我不说,你们帮这么大的忙,任何话都不足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很多人对大地主抱有天生的敌意,以为所有地主都无恶不作,但张昊遇到的这位周老,却是一个无私支持抗战的开明绅士。在当时的农村,地主往往与宗族势力融为一体,有一种说法叫皇权不下乡,乡里统治主要靠地主。地主会支持乡学,修庙,修学堂,修路修桥,捐助。周老的家的钱财一方面靠祖上的积累,另一方面靠周老在过去一阶段做生意赚取。靠土地上的那一点收入,绝对不可能积累起如此庞大家业。把周老放在现代,绝对可以称得上极其大家在大商人,会成为人人敬仰的对象,媒体会竭力宣传。在那个时代,象周老这样的大商人,显得极为低调,而且社会地位并不高。老传统仍然根深蒂固,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对商人抱有强烈的偏见,认为商人“轻义”,以致商人总是被排在士农工商四民之末。周老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找到靠山,给他的脸上贴金,以光宗耀祖。
周老想把她的女儿嫁张昊,根子就出在这里。
苏联志愿空军的支持是一时的,支持一次是一次,但周老的支持却具有持久性,奉献性,他打开仓库把粮食拿出来烧给独立团战士以及为独立团帮忙的民工吃,还自掏腰包花钱买布请农村妇女为独立团战士们做鞋子和袜子。遇到有民工在战场上受伤,还花钱请医生给他治疗。
有了周老这样的人的支持,张昊独立团才能消除后顾之忧,才能更加勇敢地和日军第六师团打仗。
只有,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张昊才能深切感受到这句话的意义,那就是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用小车推出来的。
独立团之所以能够顽强坚守在蕲春,绝对离不开广大农民和士绅阶层的支持。
独立团阵地上,白天炮声隆隆,枪林弹雨,一到晚上,周老就会带着上千位农民帮助独立团修复工事。送吃的,送喝的,把重伤员抬下来,替轻伤员包扎伤口。
奇迹就是这么产生的,面对日军十七个师团中战斗力最为强大的第六师团,张昊独立团竟然不仅坚守住了阵地,而且还把第六师团耗残了。导致日军第六师团不得不多次补充兵员,不然的话,就没有能力发动新的攻势。
张昊也接收了王冰派人送来的成都新兵2000人,使独立团重新恢复齐装满员,保持了战斗力。
为张昊独立团单独送来兵员,王冰没有少花功夫,她把上战场打鬼子的精神用在了为独立团征兵上。不仅要日夜动员乡亲们把最优秀的子弟送来,还有借助邓锡侯的力量,与最高统帅部协商,跑前跑后,忙东忙西,把脚底都磨薄了一层。
王冰不会叫苦,她乐在其中,当她看着精神抖擞健壮充满活力的成都青年踏上征途,心中乐开了花。
由于武汉保卫战,各军损耗太大,需要补充的兵员太多,王冰再想到武汉来看望张昊,都脱不开身。但她的心中装着张昊,只要闲下来,就会想张昊,张昊是她保持旺盛工作干劲的力量源泉。
在王冰看来,张昊就是她的一切,为了张昊,她愿意付出一切。
在忙碌中,王冰在快速成长着,她的口才越来越好,在大庭广众之下,不用稿纸,可以慷慨激昂一讲就是半天,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她能够抽丝剥茧,有条不紊做好。
邓锡侯将军把王冰当成左膀右臂,对王冰的工作赞不绝口。王冰也由副主任升为主任,军衔也有少校升为中校。
日军第六师团司令官稻叶四郎的日子可一点都不好过,天天晚上都在做恶梦。第六师团两个旅团在张昊独立团面前,损失惨重,两个旅团竟然都被打残。先是今村胜治旅团被打残,今村胜治被打残,还可以借口说是遭到了苏联志愿空军的袭击,导致伤亡惨重。牛岛满旅团却纯粹是在进攻张昊独立团时被打残的。两万多人的队伍,竟然需要补充一万五千新兵,不然这仗没法打下去。
幸好熊本地区的青年参军很狂热,征兵困难并不大。只是把这些新兵从九州运到武汉,需要通过海运,路途很遥远,路上要花的时间很长。
日军第六师团司令部,稻叶四郎中将召集参谋长黑田重德大佐、今村胜治少将、牛岛满少将开会。
稻叶四郎中将说:“我们师团在这里遭受重创的事情,属于军事机密,绝对不能让国内媒体知道。对外只能说,有损失,但不能说出具体情况。”
侵华日军隐瞒损失是惯例,即使是重要将领战死,也会隐瞒。有人假如看日军战报,相信战报上的数据,那就会犯大错。就拿日军第六师团在张昊独立团面前受到的损失来说,第六师团战报只公布牺牲两千多人,根本没有主要佐官牺牲,事实上,只要看该团在熊本地区征的新兵数量就会知道真实数据,一万五千名新兵,就代表着至少一万名老兵战死。或失去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