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5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他也没有把握,只有试过才知道。

    不过,他并没有立马就开始试,因为他这趟运过来的主要是士卒和战马,连粮草都没带多少,就更不用说弹药了,每艘轻型铁甲舰上也就一轮五发炮弹,打完就没了,这点炮弹给城墙挠痒还差不多,根本就没什么用,所以,他率军抵达武昌城外之后只是命人扎下大营,修整操练,貌似并没有发动进攻的意思。

    武昌城里的是罗汝才和他手下的五万人马,这个张斌早就收到探报了,他甚至想着先招抚一下看看,毕竟罗汝才不是张献忠,这家伙并没有太大的劣迹,就如同刘国能和李万庆一般,如果能接受招抚,崇祯肯定不会有什么意见。

    他又不是真要跟反贼拼个你死我活,只要人家能接受招抚那就行了,在自己手里他还想玩什么降而复判,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张斌扎下大营之后,便亲笔写了封招降信命人射入城中,看城里的罗汝才降是不降。

    罗汝才会不会投降呢?

    他当然投降,不过不是真降,而是玩诈降!

    招降信射入城中还不到半个时辰,罗汝才便派了使者来到明军大营,表示愿意接受朝廷的招抚。

    他大致意思就是,我投降,我投降,只要朝廷给我提供五万人马的粮草,我保证待在武昌城里哪儿都不去。

    张斌听了使者的转述,差点没笑掉大牙,想玩我,好啊,大家就先玩几天再说。

    他直接让使者回去转告罗汝才,这个他做不了主,得请示皇上,请罗汝才等个十来天再说。

    罗汝才听到使者的回复,心里那个得意啊,看样子明军的火炮也拿城墙没办法,这张斌也只能跟熊文灿和杨嗣昌一样,望城心叹,无可奈何。

    他想着,接下来应该就是漫长的谈判了,这方面他早有经验,张献忠当初那招慢慢降价正是他的主意。

    上次这招拖延战术玩的相当成功,降着降着,建奴便跑去进攻京城了,明军不得不回师勤王,他们没费一兵一卒,官兵便撤走了,而且还白送了他们二十多万石粮草!

    这次,他准备先将一万,降到四万便开始压价,五千五千一降,降到三万又开始压价,两千两千一降,降到两万又开始压价,一千一千一降,这样来来回回足可以玩将近三十趟,一趟就是十多天,三十多趟下来就是将近一年时间。

    官兵扛一年吗?

    建奴会乘机再次进攻京城吗?

    李自成、张献忠和革左五营又会老老实实等着看这边的结果吗?

    他相信,官兵肯定扛不过一年就得走,不说别的,李自成和张献忠肯定不会老老实实等结果,他们一看官兵主力陷在这里,肯定会继续攻城掠地,到那时,就看官兵退不退!

    他如意算盘倒是打的啪啪响,可惜,张斌并不是熊文灿,更不是杨嗣昌,他还想玩诈降,那真是门都没有。

 第八卷 第二十六章 崇祯教子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的坏习惯一旦形成,要改掉真的很难,比江山易主还难。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崇祯就是这么个典型的例子,直到大明亡国,江山易主,他生性多疑的毛病还是没改掉。

    现在,大明还没有面临亡国之祸,他自然更不会反思自己的性格缺陷,这会儿他反而将自己生性多疑的毛病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又开始怀疑张斌想通过掌控太子朱慈烺,谋夺大明的江山了。

    张斌的确是想掌控太子朱慈烺,但是,他并不是为了谋夺大明的江山,而是想将大明的江山延续下去。

    有时候对人对人的印象也如同习惯一样,一旦形成了就很难改变,张斌并不是什么曹操,曹操那是罗汝才的外号。

    但是,自从温体仁、王应熊和唐世济联合起来在他面前毁谤张斌,说张斌是如同曹操那般的枭雄之后,崇祯便已形成了这样一个印象,张斌就是如同曹操一般的枭雄!

    这个印象,一直改变不了,就算他不得不再次启用张斌的时候,嘴里是在说再也不相信那些奸佞小人的鬼话了,心里却在想,温体仁他们是奸佞小人,没有错,但是他们说的,张斌是曹操般的枭雄,也没有错。

    也许,这就是崇祯在历史上一直任用奸佞小人的原因,因为奸佞小人在他面前只会一位的阿臾奉承,不分对错,不辨是非,没有原则,没有底线;而张斌却是有原则有底线的,想让他不分对错,不辨是非,一味的讨好崇祯,他真办不到。

    崇祯就是这么个人,奸佞小人怎么了,只要对他“言听计从”,他照样敢用;张斌这个家伙,有时候就是有点不听他的,他就是不想用这种人,这种人,他就是要提防,不但他要提防,太子朱慈烺也要提防!

    现在,太子朱慈烺貌似已经被张斌“蛊惑”,跟张斌打的火热,这样肯定不行!

    所以,太子刚回来的那天下午,崇祯便对曹化淳道:“伴伴,今天的晚膳加个菜,让烺儿来陪朕吃个饭。”

    曹化淳还以为是太子离开的时间太长,崇祯有些想念了呢,他并没有多想,直接道了声遵旨,便下去安排去了。

    很快,晚膳时间便到了,曹化淳端上来的果然是五个菜,太子朱慈烺也应招而来。

    崇祯挥退曹化淳,随后拿起筷子给朱慈烺夹了块肉,这才试探道:“烺儿,你觉得你师傅怎么样?”

    朱慈烺一把把肉叼嘴里,毫无心机的回道:“父皇,我觉得师傅是这天底下最贤能的人。”

    崇祯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他端起碗,扒拉了几口,又试探道:“如果你继位登基,会怎么用你师傅。”

    朱慈烺仍旧毫无心机的道:“肯定是让师傅当内阁首辅啦,有师傅相助,大明必定变得强大无比。”

    果然是这样,这个张斌,果然在暗地里蛊惑自己的儿子,想以此来掌控朝堂!

    崇祯这火蹭的一下就上来了,他丢下饭碗,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摔,怒斥道:“愚蠢,你这样会葬送大明的江山,知道吗?”

    朱慈烺吓得一哆嗦,那脸刷的一下就白了,手里的碗都差点没拿稳,他满眼惊恐的看着崇祯,完全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崇祯见他这副模样,压了压心中的火气,耐心的教导道:“让你读书,是学文习字,为今后治理国家打下基础,不是让你被人蛊惑,将大明江山白白送给人家。文人皆不可信你知道吗,你读过史书应该知道,宋朝就是文人掌控朝堂,结果落了个什么结局,你清楚吧?还有元朝,那些文人呢,干什么去了,还不是靠我们老祖宗英明神武,才驱除鞑虏,恢复了汉室江山。这帮文人,驱除鞑虏的时候没见他们出什么力,却一直想掌控朝堂,你知道吗?你把权柄全交给他们,这大明还是我们朱家的大明吗?“

    朱慈烺见父皇不再那么吓人了,忍不住辩驳道:“父皇,宋朝是以文治国,国祚延续了三百多年;蒙元是以武治国,不到一百年就亡了。”

    崇祯闻言,恨铁不成钢道:“不管以文治国还是以武治国,你都要明白一点,这天下是我们朱家的天下,只能由我们朱家人来管,如果你交给别人来管,那这天下就会被人谋夺,你知道吗?”

    这话说的,着实有点偏激了,但是,这并不是崇祯的思想,而是朱元璋的思想,朱元璋就是这么教导子孙的,所以,朱家人一直把文人当贼一样的防着,如果自己有能力,就自己压制,如果自己没能力,就培养太监去压制。

    像朱元璋,他能力的确很强,而且手段相当狠辣,动不动就举起屠刀狂杀一气,他当皇帝那三十余年时间里,杀掉的文官就不下五万!

    文人跟他老朱家有仇吗?

    他们根本就没什么仇,相反,当时的文人还给了朱元璋很大的帮助,大明的天下不是他朱元璋一个人打下来的,也不是单靠那些武将打下来的,像刘基、李善长、胡惟庸、宋濂等文人在一统天下的过程中也给了他很多帮助。

    但是,这些文人最后都没捞到什么好下场,只有刘基一个,一看形式不对立马急流勇退才落了个寿终正寝,李善长和胡惟庸都被朱元璋灭了族,连宋濂都被朱元璋流放三千里,最后客死他乡。

    他老朱家一直把文人当贼一样防着最终又落了个什么结果,两百多年就亡国了,还没宋朝坚持的久呢!

    他们的对手后金一开始只是治下建州卫的一帮土著,总人口还不到五十万;而宋朝的对手蒙元却是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的超级大帝国,人口五百万都不止。

    而且,宋朝自公元一一二五年与金国开战,一直到公元一二七六年被蒙元灭国,前后总共坚持了一百五十多年,而明朝自万历四十七年与后金开战,到崇祯十七年亡国,前后总共就坚持了二十多年,就算后面的南明也算上,总共也才坚持了五十多年,孰优孰劣,一望可知。

    明朝之所以灭亡的这么快,有天灾的原因,但是,根本原因还在于他们的治国思想有很大的问题,所谓过犹不及,做什么事都不能太偏激,有的文臣是该防着,但是,不能不论忠奸,把所有文臣都幻想成想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把手下臣子都当仇寇一样对待,谁给你拼命呢!

    人都是有思想的,并不是毫无头脑的猪,你怎么对待人家,人家就会怎么对待你。

    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

    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报之!

    君以草芥待我,我当以仇寇报之!

    朱明皇室一直把文臣当仇寇,文臣自然离心离德,他们虽然不敢对皇上以仇寇待之,但却会逐渐走上与皇室对抗的道路,明的不行就来暗的,总之,君臣如若不能齐心,国家必然走向灭亡。

    朱慈烺这会儿才十岁,哪里能明白这些,他只知道自己的师傅张斌是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