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5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本来都是对着崇祯拱手说话的,这会儿杨嗣昌既然不讲规矩对着自己喷,黄道周也不讲客气了,他直接转头回怼道:“反贼死灰复燃你怪张大人?你怎么不问问薛国观薛大人,他提拔了多少贪官污吏,那些人在地方上又是怎么横征暴敛的,你们把老百姓逼反了反而怪张大人没把反贼剿灭干净?还有,你以为你就把反贼剿灭干净了吗?你为了你那个什么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拙计不惜横征暴敛,加征剿饷和练饷,多少老百姓因此活不下去,你看后面老百姓会不会反。”

    杨嗣昌这个火啊,他冷冷的回击道:“谁敢再反,不怕朝廷大军围剿吗?”

    黄道周鄙视道:“杨大人,现在朝廷大军在京城,在顺天府,不在西北五省,反贼为什么不敢再反?”

    杨嗣昌咬牙道:“所以我说攘外必先安内啊,不暂时稳住建奴,怎么全力去剿灭反贼?”

    黄道周不屑道:“你有没有脑子,建奴凶残暴戾,根本就不讲道理,你跟还妄图跟他们和谈,不是与虎谋皮吗?此次建奴入寇就是明证!”

    卧槽,这家伙,真他吗彪悍啊,竟然敢当着皇上的面这么骂皇上的宠臣,满朝文武都被这家伙给吓坏了,皇上的脾气谁不知道,他这样肆无忌惮,这不是惹皇上发怒吗!

    崇祯的确怒了,这家伙,竟然敢当着自己的面口出狂言,当朕不存在吗,他忍不住呵斥道:“黄爱卿,注意你的言辞,这里是朝堂不是市井。”

    黄道周梗着脖子道:“皇上,难道杨大人做错了,别人说都不能说吗?”

    的确不能说,崇祯冷冷的道:“文弱为国为民,劳苦功高,你们又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权力指责他?”

    黄道周依旧梗着脖子道:“微臣也是为国为民才出来弹劾这个奸佞小人。”

    崇祯闻言,不由大怒,你竟然敢说朕的宠臣是奸佞小人,他忍不住怒斥道:“你这一生学问就只办得一张佞口,除了胡说八道,你还会什么!”

    黄道周也来火了,皇上竟然是非不分,摆明了偏袒杨嗣昌!

    他豁出去了,高声抗辩道:“忠佞二字,微臣不敢不辩。微臣在皇上面前指摘奸佞小人就成了奸佞,那些在皇上面前进谗言,哄骗皇上的反而是忠臣吗?”

    这家伙,竟然跟皇上吵起来了,胆小的大臣都被他吓得脸色大变,这下皇上怕是要雷霆震怒了。

    果然,崇祯气得怒吼道:“来人把这个欺君罔上的奸佞小人给朕拖下去。”

    御道两边值守的锦衣卫闻言,连忙上来把黄道周架起来就往外拖,黄道周已然在那里大声疾呼:“皇上,忠佞不分,则正邪混淆,何以治国?”

    张斌见状,不由在心里暗叹一声,这些人想法是好的,方法却不对,崇祯摆明了吃软不吃硬,你偏要跟他来硬的,能起到什么效果,白白把自己搭进去而已!

 第八卷 第十三章 又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次黄道周的确把崇祯给惹怒了,不过黄道周这个人为官清正,在朝堂上还是颇有名望的,崇祯也不好因为一句话就把他拖出去砍了,最后,杨嗣昌给崇祯出了个馊主意,直接将黄道周一撸到底,调任江西按察司照磨,做了个正九品的小吏!

    杨嗣昌这是在警告那些妄图“诋毁”他的直臣,让他们好好掂量掂量,如果敢对他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之策指手画脚,那就做好被一撸到底的准备,不管你三品、四品、五品,全给你撸到九品!

    这家伙,这招的确够狠,很多直臣并不怕死,也不怕坐牢,更不怕廷杖,因为这些说出去都不丢人,当个正九品的小吏那就丢人了,官声全完了不说,还要听命于那些七品、八品的小吏,这羞辱,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所以,黄道周被收拾了之后,再也没人敢跳出来指责杨嗣昌了,这家伙太狠了,惹不起啊,惹不起。(全本小说网,https://。)

    朝臣都收声了,崇祯终于能静下心来和杨嗣昌商讨接下来的“大计”了,具体来说就是京城外面的二十多万大军该何去何从。

    如果按杨嗣昌的想法,那就是拉到大别山去,收拾革左五营,彻底完成剿贼大业。

    他还是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必须先将反贼剿灭干净再去对付建奴。

    崇祯的看法却不一样,攘外必先安内是没错,不过,没必要那么追求完美,反贼已经差不多剿灭干净了,建奴却是猖狂的很,革左五营并没有多大的威胁,建奴却是悬在大明头上的利刃,不将建奴打败,他总感觉寝食难安,所以,他想先收复辽东再去收拾革左五营。

    杨嗣昌一如既往的贱,他说什么都不容别人反驳,崇祯说什么他却一句都不反驳,既然皇上想先收拾建奴,那就先收拾建奴,他马上转变立场,跟崇祯商议起收拾建奴的大计来。

    这会儿才三月份,辽东的冰雪四月份才会开始融化,一直要等到五月份才适合大军行进,所以,崇祯和杨嗣昌都没有着急,反正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准备充分一点再出发更好。

    这二十多万大军真调到辽东去,那么辽东明军就将达到恐怖的四十多万,如果是张斌指挥,绝对能收复辽东,打得皇太极找不着北,问题崇祯根本就没考虑张斌,他还是想让杨嗣昌这个能臣去督师蓟辽,一举干翻建奴,收复辽东!

    杨嗣昌如果真的去了辽东,凭他蹩脚的计谋和坑害张斌亲信的想法,把孙传庭、卢象升、曹文诏和戚元功全坑死,那么,大明很有可能会重复萨尔浒惨败的悲剧,被皇太极打的找不着北,还好,杨嗣昌督师蓟辽的美梦并没有成真,因为反贼果然如同黄道周说的一般,又复起了。

    历史上,李自成是被杨嗣昌剿的只剩十七骑仓惶逃入商洛附近的秦岭当中,窝了将近一年,才集合了几千手下从山里面冲出来。

    但是,这次就不一样了,因为他是先抢了福王的财富才被熊文灿逼的逃入秦岭当中的,他有东山再起的资本,而且,他并不是仓惶逃窜,而是从容潜逃,所有起义军的骨干都被他带走了。

    所以,熊文灿大军刚离开关中赶往湖广,他便开始派人秘密联络旧部了,熊文灿刚刚率军进京勤王,他都已经把旧部联系好,准备复起了。

    话说他十多万大军不都被熊文灿给歼灭了吗,又哪里来的旧部呢?

    这个就不得不说朝廷对反贼的处置措施了,反贼头子逮住了,那自然是千刀万剐,就算反贼中的小头目被逮住了,那也是杀头的罪。

    但是,普通反贼却不能杀,因为数量太多了,而且他们大多是农民,你全杀光了,谁去种地啊,朝廷也没粮食养着他们,所以,普通反贼如果被逮住了,朝廷一般都会尽最快的速度将其遣回原籍。

    如果这次是张斌挂帅,还可以将所有反贼俘虏全部迁移到东番去,由东番九卫镇守,他们想跑都跑不掉,问题这次是熊文灿挂帅,而且他还急着去湖广收拾张献忠,他根本就没时间处理,只能把所有俘虏全部交给陕西巡抚郑崇俭处置。

    郑崇俭就一个巡抚,哪来的粮食养十多万俘虏,所以他接手俘虏之后便一股脑将这些俘虏全部遣送回去了,甚至连押送的人都没有,就是让他们报了一下姓名和籍贯,然后便让他们自己走路回去了。

    郑崇俭这边是一天一万一天一万的“遣送”,十余天就把所有俘虏处置完了。

    李自成这边是一天几千一天几千的接收,不到一个月时间便把所有旧部全联络好了,很多人都是走到半路上就被原来的管队和老管队找上了,直接就跟着人进山了。

    这就有点奇怪了,李自成等农民军首领对手下可严厉的很,面对官兵的时候,如果他们敢不听号令,督战队上去就砍,没一点情面可讲,这些人为什么还要跟着李自成造反呢?

    他们也是没办法啊,若不是穷的叮当响,吃了上顿没下顿,甚至饿的吃草根啃树皮,谁会去造反啊,跟着闯王好歹有饭吃,回去之后还是要面对饿死还是造反的选择,还不如半路“出家”来得爽快。

    总之,这次,李自成的复起速度相当惊人。

    熊文灿刚率军赶到京城,他就跑到临潼附近的骊山北麓取出埋藏的财宝,开始集结旧部,招兵买马了;

    杨嗣昌还在皇太极屁股后面吃灰呢,他就集结了十余万人马,开始整编操练了;

    崇祯还在和杨嗣昌商量怎么收拾建奴呢,他已经率军从骊山里面冲出来,直取临潼!

    这会儿整个陕西才一万驻军,守西安都有点捉襟见肘,哪里来的兵力镇守其他城池,所以,他攻取临潼县城根本就没遇到多少抵抗,也就临潼知县临时组织了几百乡勇,稍微意思了一下,临潼很快就被他给占领了。

    紧接着,他便挥军向东,一路攻占渭南、华州、华阴、潼关等地,不到十天时间,整个西安府便有大半地区落入他手中,而且他还占领了西北重镇潼关,进可攻取河南、山西,退可围困陕西首府西安,整个西北形势顿时岌岌可危。

    消息传回京城,整个朝堂一片哗然,这是怎么回事,杨阁部不是说他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大计卓有成效,反贼已经差不多被剿灭了吗,怎么反贼又又又复起了,而且复起的这么快,声势还这么大!

    崇祯收到郑崇俭的八百里加急奏报更是惊骇莫名,惊慌失措,他竟然不召集群臣廷议,反而招来杨嗣昌这个宠臣密议起来。

    杨嗣昌也被李自成这一手骇的魂都快掉了,黄道周的话依然在他耳边回荡。

    “你以为你就把反贼剿灭干净了吗?”。

    “你为了你那个什么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拙计不惜横征暴敛,加征剿饷和练饷,多少老百姓因此活不下去,你看后面老百姓会不会反。”

    “现在朝廷大军在京城,在顺天府,不在西北五省,反贼为什么不敢再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