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和谈竟然“成功了”!
皇太极热情的接待了辽东巡抚方一藻派出的密使周元忠,并表示,如果大明愿意逐步撤军,他也将逐步减少辽阳的驻军数量,直到双方兵力都威胁不到对方!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很简单,因为皇太极扛不住了,二十多万大军,看似威猛,消耗却极其巨大。
他手下就有满八旗大军十八万,辽东这屁大个地方原本就养不起这么多军队,要不是他横征暴敛,强取豪夺,根本就凑不齐十八万大军的粮草。
更为要命的是,这会儿他还要养着将近十万蒙八旗兵马和将近五万汉八旗兵马,这些人虽然可以不发饷银,但你得让他们吃饱啊,十多万人的吃喝,他真扛不住啊!
他之所以能组织这么多军队偷袭三台子河,那是因为去年他在大同镇疯狂劫掠了一番,抢了不少银子和粮食,经过这几个月的折腾,这些钱粮早就折腾光了。
他这会儿是在掏老本硬扛啊,如果再这样下去,他老本就要被吃光了,他带着三十余万大军喝西北风去啊!
这小皇帝的密使简直来的太是时候了,要小皇帝的密使再不来,他都要派出密使去找小皇帝和谈了,大家各退一步,别打了,万事以和为贵,是吧!
他毫不犹豫的接下了小皇帝递过来的橄榄枝,同意息兵罢战,并主动将十万蒙八旗大军遣回漠南草原,让他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自己吃自己的去,不要再在他这里混吃混喝了。
崇祯收到消息,高兴的差点蹦起来,他立马下旨,命张斌将辽阳城里的两万川军白杆兵遣到山西平阳府,接受新任五省总督杨嗣昌的调遣。
他这是想向皇太极表明态度,你撤军我就撤军,同时,也是在慢慢剥离张斌手上的兵权,他虽然对温体仁这帮人失望了,但是却不代表他会放弃平衡之道,他这是要用杨嗣昌来压制张斌呢。
这中间,他还自以为是的玩了把策略,他并没有将和谈的事情告诉张斌,反而刻意瞒着张斌,他让辽东巡抚方一藻秘密派使者去跟皇太极和谈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他不想瞒着张斌,直接让张斌派人去跟皇太极和谈就行了,何必搞的这么麻烦呢。
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试探一下张斌,看张斌有没有反心,会不会跟他玩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如果是其他人接到这莫名其妙的旨意,非气得喷血不可,我这正跟建奴主力对峙呢,你竟然要从我这里抽调人马去剿反贼,万一建奴扑上来疯狂进攻怎么办?
不过,张斌却不会喷血,因为他对这些家伙玩的猫腻了若指掌,崇祯也是天真的可以,竟然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安排人找皇太极秘密和谈,就算他没有曹化淳这个内应,这种事能瞒的了他吗?
崇祯不就是试探自己的忠心吗,好啊,我就好好表表忠心。
他一接到旨意,立马毫不犹豫的下令,命马祥麟率两万川军速速赶往山西平阳府,接受五省总督杨嗣昌的调遣。
这么好的机会不能错过啊,崇祯还以为他蒙在鼓里呢,他当然要假装不知,表现的赤胆忠心。
至于皇太极那边,他也不怎么担心,他早将亲卫斥候遍布整个辽阳周边,十万蒙元骑兵和步足一退他就收到消息了,这会儿辽阳城里面总共就不到十五万人马了,他手里还有六万人马,而且还有各类城防火炮数十门,还有虎蹲炮八百门,皇太极就算把十五万人马全带上,冲过来,也捞不到什么好处。
崇祯见张斌如此听话,心中对张斌的猜忌果然少了许多,还好,这家伙并没有反心,只是权柄太重,压制压制就可以了。
而皇太极那边见明军果然撤兵了,立马毫不犹豫的遣散了辽阳城里的两万汉八旗步卒,这些人可不能吃干饭,不打仗的时候还是要干活的,跟大明的屯卫差不多,这会儿既然“息兵罢战”了,还是赶紧让他们回去种地吧,省得在这浪费他粮食。
崇祯收到消息,又令张斌将一万戚家军遣往平阳,以示诚意。
皇太极见状,干脆率六万满八旗骑兵回了沈阳,辽阳就留下六万重甲步兵防守。
这下,真没什么危险了,崇祯收到消息,即刻下旨,令张斌回京复命,令卢象升率天雄军前往平阳接受杨嗣昌调派,海州城就交给孙传庭和其手下的四万秦军驻守。
这场辽东大战就这么结束了,接下来,张斌还要面对一场朝堂大战,这场大战结局会如何呢?
本章完,请看下章分解。
第七卷 第九十六章 温体仁下台
张斌回京了,这次他表现的相当温良恭顺,崇祯让他干嘛他就干嘛,没有任何犹豫,没有任何拖延,收到旨意立马执行,一点都不拖沓。全本小说网,HTTPS://。.COm;
崇祯下旨把川军调走,他就把川军调走;
崇祯下旨把戚家军调走,他就把戚家军调走;
崇祯下旨把天雄军调走,他就把天雄军调走;
崇祯下旨让他回京复命,他收到旨意就走;
他没有以建奴凶猛为借口故意拖延,更没有问为什么;
他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就跟个白痴一般,任凭崇祯摆布着。
这表现,妥妥的忠臣啊!
崇祯真被这一手给糊弄住了,他根本就不知道张斌已经识破了他那幼稚的“试探之计”,他只感觉,这张斌,不错啊,蛮听话的嘛!
他对张斌的猜忌也因此慢慢变淡了,甚至他还破天荒的派出内阁大学士徐光启前往京城东边的朝阳门外迎接张斌凯旋而归。
此时,正是太阳初升之时,暖暖的阳光洒在身上,让人格外的舒服,张斌看到朝阳门外迎接自己的队伍,不由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近了,近了,徐光启那同样带着微笑的脸庞慢慢变得清晰,他缓缓抬起手来,对着后面朗声道:“减速,准备下马,不要在徐大人面前失了礼节。”
其实,他昨天傍晚就赶到通州了,为了配合崇祯给他预备的欢迎仪式,他只能忍着对家人的想念在距离京城不到五十里的通州休息了一个晚上。
崇祯一直把徐光启看成一个值得信赖的亲信大臣,因为徐光启不结党、不营私,不争权,不夺利,貌似一心扑在著书立说上,从不过问朝政,殊不知,他才是张斌最重要的盟友之一,而且还是张斌一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们早就结党了!
两人见面,自是欢喜无比,一阵繁文礼节过后,徐光启忍不住提点道:“双全,听闻你每次作战都要亲自领军上场,而且每次都挑最危险的地方,这样可不好,现在建奴也有火炮了,一不小心伤到了,那可不得了,大明像你这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统帅可不好找,你要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对大明来说简直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啊!”
张斌知道,徐光启是真担心他,害怕他出什么意外。
他连忙拱手道:“徐大人请放心,我小心着呢,从不进入敌人火炮攻击范围,不会有什么事的。”
徐光启摇头苦笑道:“你啊,应该多学学人家杨大人,他虽身在京城,不照样把西北五省的剿贼大计安排的妥妥当当,皇上都夸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哪像你,每次都亲自领兵上战场,你又不是武将,上去干嘛。”
这意思是提醒张斌,小心杨嗣昌这小子啊,这小子正得皇上恩宠呢,而且他还老呆在京城不走,肯定是有什么图谋。
这个张斌也早收到了密报,杨嗣昌这小子上任五省总督之后并没有亲临西北五省领军与反贼作战,反而他整出个什么五省总理,让原福广总督熊文灿替他去领兵打仗,他自己却在京城跟吏部尚书薛国观勾勾搭搭,貌似在图谋什么。
或许,他正在培植势力,准备跟自己抗衡吧,人家那是奉旨拉帮结派,这个还真羡慕不来,张斌不由摇头洒笑道:“杨大人深谋远虑,我可比不了,走吧,要不我们回去再叙。”
徐光启闻言,不由恍然一笑,他这也是关心则乱,前来迎接张斌的可不止他一个人,还有其他官员在场呢,老拉着张斌打哑谜,的确不好,他连忙一拍额头,自嘲道:“你看我这记性,真是老了,不中用了,皇上正在宫里等着呢,走,我们先回去。”
说罢,他带头往前面第一辆马车走去,其他官员也纷纷拱手示意,然后走向自己的马车。
这里离皇城可不近,所以前来迎接的官员连轿子都没坐,全部坐的马车,崇祯派来的锦衣卫仪仗队也全部骑着战马。
一行人就这么浩浩荡荡的进了朝阳门,穿过朝阳门大街,又往南一转,经过东四牌楼南街和东单牌楼北街,又转到东长安街上,足足耗了将近两刻钟时间才来到长安左门。
一众随行的官员到了这里,纷纷拱手告辞,回各自的衙门去了,而张斌则跟张差和赵如交待了几句,让他们先在这里候着,这才跟着徐光启进了皇城。
他这次回来可不光带着两队亲卫,连洪承畴他也一起带回来了,不过,他并没有用囚车拉着洪承畴游街示众,而是带了辆马车,把洪承畴绑里面,并让一个亲卫在上面看着,这家伙还算上路,张斌也懒得折腾他了,还是折腾温体仁要紧。
这会儿一众随行官员都走了,徐光启终于忍不住提醒道:“双全,你可要小心点,温体仁多次在皇上面前进谗言,说你私自拿下蓟辽督师洪承畴是为了排除异己,抢夺兵权,皇上找你过去,可能主要就是想问这事。”
这些张斌自然也早就知道了,温体仁趁自己不在京城跑崇祯面前搬弄是非,想打自己个措手不及,殊不知,这事正是他对付这个大奸贼的杀手锏。
他也准备给温体仁来个措手不及,就是不知道到底谁会措手不及啊。
张斌回头看了看身后的马车,嘿嘿一笑,随即阴阴的道:“放心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