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英国公家族之所以能历经九代,传承两百多年,经久不衰,并不单只靠张辅的盖世军功,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居功跋扈,对皇室忠心耿耿,而且从不干预朝政。
这一代的英国公张维贤也一样,任你东林党、阉党争权夺利,斗的死去活来,皇上不发话,他从来不干预,只是老老实实的管着京营和五城兵马司,默默的守护着京城的安全。
不过,要是昔日张辅属下将领的后人有事相求,英国公府也不会袖手旁观,只要你客客气气的去孝敬一下,他们就会出手帮忙。
当然,这个帮忙并不像魏忠贤那种,什么垃圾人渣都往上推,英国公府不会干预朝廷的正常运作,你要想上位,必须凭真本事,英国公府只保证你能获取公平竞争的机会。
像张斌,上两次都是求的英国公府。
第一次,孝敬五百两,英国公府给他打了招呼,科举考试中,就没有人敢莫名其妙的把他刷下来。
第二次,也是孝敬五百两,英国公府又打了招呼,吏部很快便给他安排了一个县令的缺,要不然,他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排的上号。
像孙传庭也是,不知道他孝敬了什么,反正,从金榜题名,到出任县令,到升任吏部主事,吏部郎中,一路都很顺利,没人搞他的鬼。
这次,张斌从吏部出来之后,又来到了大时雍坊的英国公府,亲自跑到门房,递上了名刺,并上了一千两银子。
这意思就是准备来拜访英国公,有事相求。
其实,这就是个流程,英国公一般不会出面接见他,只会派个管事来问他,有什么事相求,如果不违背原则,英国公府就会派人去打招呼。
前两次,名刺和银子递上去之后,英国公府都是派了个管事来问他,有何事相求。
他跟那管事一说,然后,金榜题名,出任县令都很顺利。
这一次,他以为还是个管事来问话,然后他回去等消息就行了。
却不曾想,管事是出来一个,却没有问他任何问题,而是直接道:“张大人,国公爷正好有空,他老人家让你进去见一下。”
这个见一下,可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见一下,他也当过老板,自然知道,老板一般不会找下面人谈话,如果找人谈话,肯定有原因的。
要么是有人告你状了,他要好好教育你一下。
要么就是他觉得你是可造之才,准备提拔一下。
有人告状,自然不可能,他还没什么事值得人告到英国公这里来,张斌猜,很可能是想英国公想提拔他一下。
难怪孙传庭说自己前途不可限量,看样子,英国公应该是关注到自己了。
张斌心里这个激动啊,英国公地位之超然,他是知道的,虽然他不干预朝政,但是,他的话还是很有份量的,只要自己有本事,不怕出不了头。
他怀着激动的心情,跟在那管事后面走了大约两刻钟,终于来到一个大堂前。
那管事并没有进去,而是朝他做了个请的手势。
看样子,英国公就在里面了,张斌整理了一下衣服,恭敬的走了进去。
只见正对大门,一个六十来岁的老者,威严的坐在太师椅上,正仔细打量他呢。
他连忙上前,跪到地上朗声道:“晚辈张斌,拜见国公爷。”
英国公点了点头,慈祥的道:“起来吧,坐,不要客气。”
张斌闻言,缓缓从地上爬起来,恭敬的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英国公仔细打量了他一会儿,这才开口赞赏道:“恩,果然一表人才,你是张继胜的后人?”
张斌连忙点头道:“回国公爷,正是。”
英国公感叹道:“唉,先祖手下的将领有出息的后人越来越少了,小伙子,你很不错。”
张斌连忙谦虚道:“不敢当国公爷如此夸奖。”
英国公点了点头,满意的道:“说吧,什么事?”
张斌吸了口气,鼓起勇气道:“回国公爷,属下想进兵部或者都察院。”
英国公闻言,眉头一皱,叹息道:“唉,都察院是不用想了,他们争的很厉害,都快动刀子了,兵部只是稍微好一点,但也很激烈,本公的话不一定管用啊,你要是想谋个州府同知或者通判之类的,倒是不难。”
张斌心里咯噔一下,麻烦了,英国公都没把握,这兵部怕都很难进去了,但是,不进去的话,三年后又怎么争巡抚,资历不够,吹破天都没用啊!
想到这里,他一咬牙,坚定的道:“还请国公爷成全。”
英国公闻言,想了想,突然问道:“今围攻贼寇,如贼气方盛,我少贼众,或所围之处散阔,而我兵分守不足,当如何?”
这是考校兵法,还是最简单的考校,张斌知道,这就是《纪效新书》卷八中的一段,英国公是想看看他有没有熟读兵书,他连忙回道:“若我兵分守不足,必缺生路一面,分兵于去围十里之外必遁之路伏之。”
英国公点头赞赏道:“好,本公拉下这张老脸去试试。”
说罢,他端起茶几上的茶杯,吹了一口,然后又放了回去。
这是端茶送客之意,张斌连忙站起来,拱手躬身道:“多谢国公爷恩典,晚辈告退。”
第二卷 第四章 辞官
第二天一早,还是卯时不到,张斌又习惯性的爬起来了。全本小说网,HTTPS://。m;
不过,他却猛然间发现,自己竟然无事可做了!
吏部那边,堪合已经交验了,至于大计考核什么的,压根就不用他管,所有考核凭据都是由州府和各省按察使司上交的,他看都看不到。
进入兵部的事,也已经求过英国公了,能不能成,根本就不是他能左右的。
貌似,现在,他能做的,就只有等了,用过早膳之后,他便呆坐在正屋的书房中,思索起来。
干点什么好呢,去拜访同僚吗?
好像卢象升和自己就是同科的,而且都是二甲,要不要去拜访一下呢?
又或者去问一下孙传庭住哪里,好去拜访?
不过,这会儿人家应该在吏部坐班,找到住处也没用啊。
正当他犹疑不定的时候,在前面值守的赵如突然在外面朗声道:“大人,孙大人前来拜访。”
孙传庭,他这会儿怎么会有空?
张斌闻言,猛的站起来,疾步向外走去。
来到大门口一看,前面负手而立的可不就是孙传庭嘛!
他连忙上前拱手道:“哎呀,孙大人,您怎么亲自跑过来了,应该下官去拜访您啊。”
他这倒不是客套话,人家可是吏部稽勋司郎中,五品大员,自己就是个七品县令,再怎么说也应该是自己登门去拜访。
没想到,孙传庭却是洒笑道:“张大人,孙某的辞呈已获上官恩准,现在,孙某可不是什么大人了,就一介草民而已。”
张斌闻言,目瞪口呆,你还真辞啊,人家还真批啊!
愣了一会儿,他才清醒过来,这外面人来人往的,实在不是说话的好地方,他一把挽住孙传庭的胳膊,亲切的道:“孙兄,里面请,里面请。”
孙传庭也没推辞,直接跟着他进了院子,来到正屋的大堂中。
张斌拉着他一起坐到主位两侧,又让人上了茶水,这才惋惜道:“孙兄,你这都已经是五品郎中了,还是吏部的天官,前程无限,为何要辞官啊?”
孙传庭闻言,摇头叹息道:“辞都辞了,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孙某明天就要返乡了,怕张大人到时候找不到人,所以今天特意来拜访一下。”
明天就返乡,这到底怎么回事啊?
张斌不由追问道:“孙兄,你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小弟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
孙传庭闻言,为难的道:“唉,张大人,此事不提也罢。”
张斌眉头一皱,假装不悦道:“孙兄,你我的先祖可是一起上过战场的同袍,看得起张某,就叫声贤弟,什么张大人,这不生分了吗?”
孙传庭闻言一愣,随即便尴尬的道:“好好好,是为兄错了,还请贤弟多担待。”
张斌乘热打铁道:“孙兄,你这突然辞官而去,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啊,是不是有什么难处,要不说给小弟听听,小弟虽然不才,为兄弟赴汤蹈火,那也是眉头都不会皱一下的。”
这自来熟来得也太快了,搞的孙传庭都有点不适应了,他愣了一下,这才摇头道:“没有,没有,没什么难处,贤弟有心了,多谢,多谢。”
张斌心里这个好奇啊,他忍不住追问道:“孙兄,到底怎么回事啊,你能不能给贤弟说说啊?”
孙传庭闻言,警惕的看了下四周,然后低声道:“贤弟,有些话不能乱说,隔墙有耳啊。”
原来是怕被人听见,他立马对着门口朗声道:“赵如。”
赵如应声而入,拱手道:“大人有何吩咐。”
张斌严肃的道:“把张差他们叫上,盯紧四周,但有任何人靠近,立马前来示警。”
赵如道了声遵命,飞快的退了出去。
张斌这才继续道:“孙兄,这下可以说了吧。”
孙传庭无奈的摇了摇头,低声道:“贤弟,万燝的事你听说过没?”
张斌好奇的道:“万燝是谁?小弟这才来京城一天,什么都不知道啊!”
孙传庭闻言,恍然道:“也是,贤弟这几年一直远在浙江任职,这些事情不知道也正常,这万燝是工部屯田清吏司郎中。”
又是个郎中,跟孙传庭一样,都算是朝廷高官了,张斌更是好奇道:“他怎么了?”
孙传庭叹息道:“他因上疏弹劾魏忠贤,被廷杖一百,结果,没打死,魏忠贤又派一群宦官冲到他府邸,把他按在地上又是一顿打,结果还是没打死,那些宦官又站他身上使劲踩,把他踩的晕死过去才作罢,结果他还是熬了四天才死